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不完美媽媽 ???? 廣西旅遊 皖北先生聊家庭與情感 2019-05-01

引語

六十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摧毀了一個家庭一段婚姻;魏建萍一個18歲的姑娘自那時起便癱瘓在床,也是自那時起她的母親劉桂蘭老人便開始照顧起建萍的一切;六十年來母親對建萍的不離不棄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正文

劉桂蘭老人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她在抗戰時期也為保家衛國做出過貢獻;她曾經是地下黨,是無名英雄,也是生活在紅色革命聖地延安的一位老人。就是這位老人照顧女兒60年不離不棄,劉桂蘭老人曾說過:她不懼怕死亡,因為她經歷過太多的生死離別,但是她卻不能死,因為她若去世了,誰來照顧陪伴她的女兒,女兒是她這輩子唯一愧對的人。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劉桂蘭老人一生育有一兒一女,她的愛人在建國前夕犧牲於淮海戰役的戰火中;自那時候起劉桂蘭老人獨自一人既當爹又當孃的撫養女兒建萍和兒子建國。建萍比弟弟大七歲,自幼也是處處疼愛弟弟;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劉桂蘭老人與兩個孩子相依為命艱難的生活著,可在生活如此艱辛的時候偏偏又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為了生存,她們不得不到處去覓食,可就是在求生存的過程中卻出了意外,這對劉桂蘭老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在那個困難的時期為了活下去,劉桂蘭老人只好帶著兒子和女兒登山採野草充飢,可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災難性的傷害;在登山的過程中,她們遇到了山體滑坡,就在山體滑坡的瞬間劉桂蘭老人把兒子給推了出去;眼看自己和女兒即將被埋到,這個時候她十八歲的女兒建萍抓住最後一刻機會也將母親推了出去,建萍自己卻被石頭泥土給埋了進去。也許是建萍命大,等到她被挖出來時她居然還有一絲的呼吸。雖然人是救活了,但是她的下半身被砸癱瘓了;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一個十八歲的姑娘,一個如花似玉的年紀,一個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娘子的命運徹底被改變了;建萍為了救母親和弟弟犧牲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還有她的幸福生活。她的未婚夫看到她已癱瘓在床便退婚逃之夭夭。幾十年來,只有她的母親和弟弟陪伴她左右;因為姐姐的身體原因,致使弟弟建國的婚姻也是困難重重;當然,老天也會眷顧有心人,後來她的弟弟也有了幸福家庭。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自她弟弟結婚後,建萍和她母親桂蘭老人便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雖然弟弟和弟媳婦願意一起照顧建萍,但是劉桂蘭老人不想因為此給兒子帶來麻煩,便一個人承擔起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雖然建國和母親姐姐分開生活,但是他和他愛人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姐姐的照顧,隨著劉桂蘭老人的年齡不斷變老,後來對建萍的照顧也主要源自於建國和他愛人的辛苦。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建萍時至今日已癱瘓在床六十年,但是這六十年來對於劉桂蘭老人和兒子建國一家來說過的是多麼的艱辛和不易,只有當事人自己能體會到其中辛酸。六十年的歲月,一個甲子的光陰,當年年輕力壯的弟弟早已成了古稀之年的老人,母親也已到了期頤之年,但是他們對自己的不捨不棄使得建萍感懷於心。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這六十年的光景,建萍歷歷在目,前二十年是母親精心陪伴與照顧,中間的二十年是弟弟和弟媳的悉心呵護與相伴,而這後二十年又是侄子和侄媳的細心侍候和贍養。他們沒有一個人對她有半點的嫌棄和不滿,這對建萍而言也是最大的幸福。六十年來,不管是誰在照顧建萍,劉桂蘭老人都未曾離開過建萍半步,對劉桂蘭老人來說,她不離不棄的陪伴才是對女兒最大的慰藉。

百歲老人照顧癱瘓女兒六十年不離不棄,女兒是她今生唯一愧對的人

劉桂蘭老人這輩子最割捨不下的就是女兒建萍,她對女兒有著莫大的愧疚。回憶起當年的那個災難,劉桂蘭老人的抉擇也許並沒有錯;但是,因為那個災難帶個女兒一輩子的痛苦,也是劉桂蘭老人此生無法釋懷的記憶。劉桂蘭老人說:雖然她現在已經沒有能力照顧好女兒了,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陪伴女兒多少時日,但是隻要她還在一天,她就會陪伴女兒身邊一天;劉桂蘭老人最後說:這輩子不想再在女兒身上留下任何的愧疚和遺憾。

編後語

母愛如水,綿綿情長;

母愛如海,深沉而寬廣;

世上最平凡而又簡單母愛就是陪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