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不完美媽媽 山東 文化 尹建莉父母學堂 2019-06-24

你是否希望得到愛人的理解、包容、接納、支持?

你是否覺得自己為愛付出了那麼多,

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對你來說,愛意味著什麼?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愛對你來說

意味著什麼

今天這堂課我們來說說如何愛。首先我們要知道,愛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愛對我來說,意味著安全感、理性、包容和責任;也有人說,愛對我來說,意味著接納、支持、陽光和溫暖;還有人說,愛對我來說,意味著付出、貢獻和希望。

當你說包容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你包容別人,還是別人包容你?當你說理解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你理解別人,還是別人理解你?很多人其實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理解、包容、接納、支持,甚至要求別人必須做到,有時要求幾乎是要挾。以下這些話,你是不是很熟悉:我為你、為你家人,做了那麼多事,操了那麼多心;我心是好的,什麼都做了,只不過有時候脾氣不好,嘴巴不饒人而已......

你什麼都做了,就是沒做對方最需要的!知道嗎,對大多數人來說,不需要別的,只要每天看到一張開心的臉,聽到溫馨、鼓勵、肯定、支持的話。其實,累死累活,不如臉色好、嘴巴甜。感情感情,感到了才有情。

很多時候,會撒嬌的老婆,好過會幹活的老婆。

關於親密關係,我聽到最多的困惑是:

(1)“我和戀人相愛一段時間了,但越到後面就越覺得不知道該怎麼愛了。是不是內心已經沒愛了呢?”

(2)“愛是有的,但是好像不會溝通了,沒說幾句就不耐煩、沒好臉色,要麼語氣冷漠,要麼容易暴躁,總是熱戰、冷戰不斷。事後覺得後悔,下一次又繼續照犯。”

我們要先清晰地知道什麼是愛,知道人們是如何感受到愛的,才能知道自己需要怎麼做,怎麼表達愛、獲得愛。

真實案例:愛是這樣錯位的


分享人:小君(妻子),小劉(丈夫)

現住地:山東

工作:中學老師,國企職員

問題:夫妻關係不和諧,不知道如何去愛,如何懂得愛。


小君:我叫小君,來自山東,是一名中學老師,我想解決如何愛的問題。最初的時候,像瓊瑤小說裡面寫的,他從各個方面都對我特別的好,所以我被他的好感動。然後就一直是這樣的模式——他一直對我好,他一直對我付出;我呢,就好好享受這個被愛的感覺。如果他有什麼做不到的,我就耍脾氣,一直到他認錯為止。

後來日子久了,他說話的語氣、言辭變了,像是訓人一樣,還經常責備、抱怨。但為了孩子我們不能吵架,因為我不想影響孩子,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倆都過得非常艱辛。

小劉:我是小劉,來自山東,這次陪太太來,處理和諧關係的問題。因為一開始感覺我們有文化(學歷)的差異,所以在心裡就有一種自卑的感覺,覺得她高高在上。後來就覺得,你憑啥高高在上?你既然欺負我,那我也就不在乎了。原來的生活模式是,只要我發火,她肯定要潑桶汽油。我覺得,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其實在相處的過程中,當你的包容度達到極限的時候,人就會崩潰。夫妻倆好好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你最起碼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小君:我就想要和老公兩個人,能夠相濡以沫,溫暖、平靜地相處。每次我在大街上看見一個老頭和他的老伴手挽著手走路,我的心都會被觸動。其實我想要的,可能就是這個吧。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下面是我引導小君、小劉夫婦梳理的場景。

海藍:咱們今天交流的主題就是如何彼此相愛。我先問小君,你覺得在你們的關係當中,10分表示你感到特別被你老公喜歡和愛,0分是沒有,你要打分的話,現在會打幾分?

小君:現在能打6分吧。

海藍:你希望你倆的關係能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小君:可能達到八九分。

海藍:好的,那問問先生,你覺得你倆的相愛程度打分的話能打幾分? 0~10分。

小劉:七八分是有了。

海藍:七八分?那你還想再好點兒不?

小劉:想再好點兒。

海藍:你希望能夠達到幾分?

小劉:我希望達到10分。

海藍:好的。那我先問小君,先生怎麼來愛你,你覺得能夠達到10分?

小君:首先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亂髮脾氣。

海藍:什麼時候他亂髮脾氣?

小君:可能在朋友面前他不會這樣吧,但在家裡就經常會。

海藍:不發脾氣,你倆的關係能打幾分?

小君:我覺得能到8分。

海藍:除了不發脾氣,再怎麼做能到9分?

小君:當我和你的觀點不太一致的時候,只要不是違反原則的,那你就說行啊、好啊、可以啊。

海藍:達到9分還需要做別的嗎?

小君:別的他其實一直都做得挺好的,繼續做就行了。

海藍:那你記得他以前做啥做得比較好?

小君:比方說你喜歡吃什麼,他就會給你買一堆回來。家裡人需要任何幫助——我的弟弟,甚至是我弟弟的女兒需要幫助,他都會比我還積極地衝到前面去做這些事情。或者我的爸爸媽媽過生日,他會買禮物;我過生日,他會買花。反正這樣的事情,他很會做。

海藍:從來沒忘過?

小君:幾乎是。

海藍:家裡家外的事兒人家都幹完了,就剩下發火了,你怎麼還覺得不行呢?

小君:對啊,他一發火,我就把他做的事情全盤否定。他就是很愛抱怨和責備,而且他的責備和抱怨針對的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

海藍:他一般能夠翻出多少年以前的事來責備?三十年前的事,他也能翻出來?

小君:吵起架來他就會翻。不吵架的時候,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有可以責備你的事情。

海藍:隨時隨地?

小君:對,這就是我最痛恨的(地方)。面對他的責備和抱怨,我就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他現在時時刻刻都能揪著一件事,包括今天,他就指責,那件襯衣你怎麼不知道熨一熨呢?我說我自己的衣服我都不熨。他就說今天這個場合不一樣啊,因為今天是錄海藍老師的節目啊,那就應該熨一熨啊,他就會責備你。

海藍:你說到這兒的時候,我看你眼睛裡都開始有眼淚了,這可能是讓你最痛的地方。

小君:最痛。因為我以前老形容他就是個刺蝟,渾身都是刺兒,老是扎你。比方昨天晚上,我們到這兒九點半,其實我覺得還不算晚,結果到了附近也找不到地方,然後我就聯繫負責人問路。他又開始發火了,你早幹啥了,你這時候又聯繫......

海藍:在你們的關係中,所有對你們造成影響的因素有100分的話,發火和責備佔多少?

小君:他一責備你,語氣就上來了,我覺得佔90%吧。而且我以前就把這樣的東西解讀成他傷害我、討厭我、故意找我的茬。因為他不喜歡我,所以才故意讓我不舒服。

海藍:那剩下10%是啥?

小君:他幾乎一點兒家務也不做吧。

海藍:那你希望他做點兒啥家務?

小君:拖個地啊,倒個垃圾啊。

海藍:做點兒家務對你來講意味著啥?

小君:就是他把心和精力放在家裡的感覺。再一個就是體諒我的感覺,知道其實女人也是不容易的。

海藍:其實不是掃地、倒垃圾這件事本身,而是覺得做這些事兒能夠表現出他體諒你?

小君:對。前段時間關係最差的時候,就到這程度了,我就覺得最好離他遠一點兒。我們有兩套房子,我和他分開住,自己住一套房子。

海藍:好幾天不回來?

小君:嗯,對,避開他,離遠一點兒更舒服。

海藍:好的,那就是不責備你、不發火,然後把垃圾倒了,再掃掃地,你會打幾分?

小君:9.5分了吧?

海藍:就9.5了,是吧?那還剩下0.5是啥?

小君:對兒子也別動不動就發火、責備。

海藍:那我想問問先生,你聽到愛人說,她對你倆關係的這種期待,你的感受是啥?

小劉:我覺得不真實。任何東西都有一個過程,你不能斷章取義,她瞞著你,弄這弄那。

海藍:你說你發脾氣是有原因的,她說的不符合事實,她就是揪著你發脾氣這段,但她沒有說她做錯事那一段,對吧?那還有呢,你還有什麼感受?

小劉:我是早睡早起的人,但她屬於那種夜貓子,經常打球就打到十一二點。一開始,你要給她打電話,她就覺得你是在管她。可你一個女的在外面打球,畢竟到了晚上超過十點鐘不安全是吧?後來我也不管了。你管不了,你只能放棄,是吧?

海藍:她說在家裡面你也不幹活。

小劉:不幹活是因為工作性質,如果晚上加班到三點,回家怎麼幹?早上六點鐘就去上班了。

海藍:那你是不是有時候是故意加班?

小劉:對,到了後期是這樣的。

海藍:那你覺得怎麼樣就能夠達到9分的狀態?

小劉:都快到50歲的人了,你就老老實實的別惹事。

海藍:啥叫別惹事?

小劉:晚上打球到點兒就回家,不要說晚上八點鐘再去打球。

海藍:你心目當中賢妻良母啥樣?

小劉:該對家裡的老人好,別半個月一個月不回去。她爸在北京安貞醫院住了兩回院,她一次都沒來看過。

海藍:還有呢?

小劉:得勤快點兒,她雖然說我懶,其實我比她勤快多了。她上班經常三天兩頭的,今天看看這個事,可以不去就不去了。

海藍:如果想要你倆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的話,你覺得最主要是哪三件事?

小劉:對她的父母好一點兒。

海藍:這佔多少比例?

小劉:得佔40%到45%。

海藍:你的父母呢?

小劉:她對她的父母好了,對我父母也肯定能好;對自己父母都不好,你剩下的那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海藍:其他的還有什麼?

小劉:作息時間啊,生活習慣啊,得稍微調整。

海藍:怎麼調整算是比較合適的?

小劉:十點半你得回家啊,對吧?你該打球還是可以打球啊。

海藍:你覺得為啥會待這麼晚?

小劉:後期我連問也不問,你問也沒有用,她也不會跟你說,就不問了。

海藍:這個佔了多少?

小劉:這個得佔30%。

海藍:好,咱們再說昨天那件事兒。昨天到這兒來找丟了,然後你責備她,你早幹啥了?

小劉:第一,我早就跟她說了,第一天來你應該跟這兒聯繫一下,這個地方能不能住;第二,我們到這個門口了,那個司機去問了問路,她給指揮著轉了好幾圈,轉到十點多了她還在發微信,那這種急事的時候,你就需要打電話,趕快跟誰溝通一下。

海藍:你倆之間的矛盾,其實是一個相同的模式,就是至少從你的角度來講,你心裡面有一個標準,她沒做到,所以你不高興,而實際上她能做到嗎?

小劉:有些是能做到的。

海藍:但她沒有做到的原因是啥?因為她不願意嗎?她為啥沒有做到?

小劉:有埋怨吧。

海藍:小君我想問你,你經常覺得特別無助和無望的時候,覺得這件事沒解,是因為你真的不知道,一頭霧水?

小君:嗯。而且剛才聽他說了那一些話,我都覺得,哎呀,怎麼這樣? 不一樣,根本不一樣。我爸爸媽媽,其實在我和我弟弟之間,最放心的是我,最愛的也是我,特別是我媽媽。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心裡會埋怨我。我爸爸在北京住院我沒去,因為是我老公和我弟弟去的。我跟所有人都說我老公好。我爸爸住院我沒去,是因為我得在家管孩子。孩子從小都是我在管,孩子得了大大小小的獎回來,他都會自然地說,好,給媽媽發獎金!其實他這句話,就是說明孩子的事,完全是我在管。為什麼我弟弟和我老公來陪著我爸爸住院,還需要我再上北京? 我舍了孩子,誰來照顧?

海藍:但是我相信你愛人,一定有一種深切的感覺,就覺得你只關心自己的事兒,你不關心別人的事兒。不關心別人的事兒,其實更深一層的含義是,他沒有收到你對他的關心、對他的理解、對他的支持和你對他的溫暖。

小君:對,海藍老師這一點我承認。就像您說的,我反而沒讓他感受到我對他的愛和溫暖。

海藍:你為啥承認這一點?

小君:我做女人的認知,都是來自瓊瑤小說,覺得女人是用來愛的,女人天生就應該被男人寵著、愛著。

海藍:那女人幹啥?

小君:女人就享受愛呀!我們一開始的相處模式就是這樣,我就按照瓊瑤小說女主角那樣,然後他確實就按照瓊瑤小說男主角那樣做的。比方說吃西瓜,都是最上面那個角切下來給我吃。

海藍:吃了好多年西瓜心兒,到現在還吃西瓜心兒不?

小君:現在不了。

海藍:你這些年幹了啥?

小君:用心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然後家裡所有的家務活我都幹。我對公公婆婆是好的,對我的小叔子也好。

海藍:旁邊一圈都好了,好像沒他啥事?

小君:沒他啥事。我從生活上是願意照顧他的。

海藍:從西瓜心兒留給你,怎麼會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小君:開始的模式一直是他對我好我就享受,如果惹著我,我就會一直鬧到他最後跟我承認錯誤為止。直到有了孩子,孩子稍微大一點兒以後,我發現不行了。因為什麼呢?因為在我這裡,孩子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不可能因為任何事情影響到孩子,我也不想在孩子面前吵架,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忍。

海藍:這麼多年來你先生一直在關心你,呵護你,愛你,寵你,你曾經享受過一段瓊瑤式的愛情,在這個過程中好像你基本上啥也沒幹過。

小君:對,沒對他付出過。我就光盯著你應該為我做十件,你做了八件了,還有兩件沒做!


從以上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親密關係中非常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愛的錯位。

小君和小劉從相愛開始到結婚生子,小君自己過了一段瓊瑤故事裡女主角才有的生活,像公主一樣。最開始愛人對她百般寵愛,但她無動於衷,覺得理所當然,對愛人也沒有什麼體貼照顧,愛人對她的建議基本上是耳旁風,甚至反感,直到有一天愛人開始發火了,她突然發現自己無法承受,就開始躲避、遠離。愛人因此就更感到沒有被關懷,最後發展到一個打球晚歸,一個加班晚歸,最終到分居不相見。

這是一段非常典型的,愛著愛著愛就不見了的親密關係。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愛分為浪漫期、矛盾期、

整合期、承諾期、共同創造期

心理學家把關係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浪漫期、矛盾期、整合期、承諾期和共同創造期。

這幾個階段不是直線式的、一成不變的,就像一年四季一樣,不斷循環往復;在矛盾的背後,也隱藏著生機。不存在沒有矛盾衝突的婚姻,而矛盾發生,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感受到愛。愛到位了,有矛盾也不是事兒;愛不到位,沒矛盾都是事兒。愛是根本。

在前面的案例中,我們看到愛的這幾個誤區。

小君曾經非常天真地認為,女人是用來愛的,愛就是“你來愛我”,所以對方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而自己一直高高在上,因此造成了關係中的不平等。一個不平等的關係註定不可能長久和親密,親密關係中每個人最核心的需求,都是被肯定、被尊重、被溫暖和愛。

當一味付出沒有回饋的時候,就像一個銀行賬戶,只有提取沒有存入,當然會被掏空,所以愛著愛著就愛不動了。於是我們看到小劉後來脾氣越來越大,其核心問題在於得到的愛不夠,所以會不由自主地發洩、生氣。沒有感到足夠愛的人,經常會怒火四濺!

很多女性容易受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影響,有所謂的“公主病”,習慣單方面索取愛,並理直氣壯、理所當然。如果你也有這想法,趕快醒醒,回到現實。沒有迴應的愛,不可能久遠,人們想找的是心心相印、相親相愛的伴侶,不是找個公主、王子成天供著。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課堂小貼士

(1)浪漫期:人們從最初相識進入浪漫期,彼此都只看見對方的長處和優點,覺得一切都很好,缺點被忽略甚至被美化。

(2)矛盾期:等慢慢靠近更加了解彼此以後,矛盾就開始變多了,各種衝突也隨之而來。接下來就進入矛盾期,有的人在矛盾中就分開了,開始尋找新人、新的關係,開始新的浪漫。

(3)整合期:也有人穿過了矛盾,進入整合期。所謂整合期,就是雙方都知道人無完人,在磨合中取長補短,求同存異,尋找繼續保持關係的可能。

(4)承諾期:承諾期就是兩人在一次次衝突過後確認彼此相守的決心。

(5)創造期:最後是創造期。創造期也就是夫婦同心,共同創建屬於彼此的幸福和美好。


小君很勤快,做家務、培養孩子、照顧公婆,她認為這就是對老公表達愛的全部。而不管她做了多少,小劉都沒有深刻的感覺,也沒有感覺自己被照顧。

你照顧了全家,卻沒有照顧到我。即使從理智上知道你是個好人,但從感受上來說,我也是缺乏愛、缺乏溫暖的。因此小劉漸漸心灰意冷,以早上班晚加班的“敬業”為藉口,遠離老婆。於是雪上加霜,兩個人漸行漸遠。

對於愛的理解和表達,我們都有很多錯位的地方。人是通過感覺來判斷感情的,所謂感情,感到了才會有情。兩個人即便是非常相愛,結婚多年,生兒育女,彼此非常瞭解,也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和感受對方的話。愛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對方感到了什麼。

小君認為,老公總是衝她發脾氣,不像以前那麼寵著自己了。戀愛結婚時承諾的事兒,老公沒有做到,她感覺老公不再愛自己了。所以她開始遠離老公,寧願在外面與朋友打球,也不願意回家面對這個臭脾氣的老公。

很多像小劉一樣的人,明明做了很多很多事,只是偶爾發些脾氣。他們可能會想,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不過說話有時候語氣不好,你自己想一想,我對你到底怎麼樣,這不叫愛,叫什麼!

人的大腦結構就像一個握起來的拳頭,手腕呢是腦幹,這屬於爬行動物腦的部分,管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徵;大拇指的部分,就是邊緣系統,是哺乳動物腦,管人的情緒;最上面的部分,是新皮層,是人類大腦,管思維、邏輯和道德。

也就是說,大腦的工作是由各個部分共同發揮作用的,腦幹這個部分工作正常的時候,大腦上面兩層才能正常工作;邊緣系統正常工作的時候,新皮層才能工作。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當我們情緒平穩的時候,我們才能正常思考。

因此,當聽到指責、批評的時候,人們會出於本能,自然產生對抗的情緒;在對抗情緒中,人無法冷靜,也很難理智地思考和判斷,更難在對方的指責、批評中感受到愛。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很容易直接把被批評、被指責等同於被否定、不被愛。從這個角度來說,小君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我也想提醒大家,當你知道了大腦的工作原理之後,就可以提醒自己:發脾氣的人是因為他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不要把對方的批評、責備等同於不愛你了。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愛有“三要三不要”


一邊是和顏悅色、柔聲細語、摟摟抱抱;一邊是撅著屁股幹活,給別人臉色看和一張臭嘴巴,你會如何選擇?

海藍:把眼睛閉起來,好好地感受一下,作為你的愛人來講,跟你這樣一個像公主一樣高高在上的媳婦兒好幾十年,你估計他的感受是啥 ?

小君:他也挺可憐的,對人家付出那麼多,回報那麼少。這麼多年來,我確實是一個從來不會說“對不起”和“謝謝你”的老婆,說起來也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兒,同時我覺得這也是一件挺可悲的事兒。

海藍:把讓你最生氣和最難受的一個場景,帶到眼前,你看到了啥?

小君:擔負著很多責任的,也不是很高大的一個男人,一路走來非常努力,而且也沒有得到別人的愛,就一個人一路這麼艱辛走來,真的很不容易!但是不管怎麼樣,你的這些付出和努力,至少現在的我是看到並且感動了,也謝謝你。

海藍:看著他發怒的臉,你看到了啥?

小君:承擔得太多了,積壓得也太多了。記得以前你說我對我爸爸媽媽不好的時候,我都是嗤之以鼻的。我和我爸爸媽媽好不好,我爸我媽心裡最清楚,我最清楚了,你都在那說瞎話!

但是海藍老師那句話觸動了我,其實他的指責背後是他在控訴,他沒有得到關注,沒有得到愛。因為這麼多年我對他的愛不夠,導致他都不會愛,繃緊了自己全身的弦和盔甲。他讓自己堅強,他讓自己勤勞,他承載著所有的一家、兩家、三家,老老少少的責任。

海藍:那你想對他怎麼樣?

小君:小劉,我好愛你!謝謝你!在我說要離婚的時候,你堅持不離,才給了我今天這樣回頭的路!

小劉:好好過吧!

海藍:看發怒和指責背後的愛人,看到了啥?

小君:還是我的問題,佔很大一部分。

海藍:你說好好愛人家,準備怎麼好好愛?

小君:用心地愛,我不說出來,他是能感受得到的。

海藍:是的。那當你用心愛了以後,你估計會有什麼變化?

小君:他身上的盔甲會一層一層地脫落吧!他自己變得輕鬆一點兒,我倆之間溫暖、輕鬆也能多一些。

海藍:閉上眼睛你想想看,你覺得你從現在開始看你倆的未來,估計會是什麼樣子?

小君:我想要的那種相濡以沫,手挽手一起散步。不管做什麼,都是手挽著手,這就是我最嚮往的一個畫面。

海藍:你確定?

小君:我確定!

海藍:百分多少地確定?

小君:百分之百。

海藍:達到百分之百的確定,你需要做什麼?

小君:我覺得只要我用心地去做,做什麼他其實都是可以感覺得到的。我上了您一次親密關係的課,您告訴我要平心靜氣,柔聲細語,和顏悅色,要聽人家說,多聽少說。我剛做到這兒,還沒到摟摟抱抱,我已經發現,我對他不由自主地開始有欣賞的成分在了,會用心地聽了。

海藍:好,總結一下,從一開始,你的愛人把你像瓊瑤小說裡面的女主角那樣寵到天上。發展到今天,使你們遠離的主要的三點原因是啥 ?

小君:第一點,這個認知是不對的,老覺得女人是用來愛的,男人是用來愛女人的,以前是這樣認為的。現在我認為女人是用來愛的,男人也是用來愛的。第二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做老婆,我不知道這麼簡單的道理,不懂得。

海藍:還有呢?第三點是啥?

小君:第三點就是他的創傷問題,原來這個問題跟我無關,我不要往自己身上攬。再就是他可以做創傷處理的,他做了之後,自己認識到這一點,他有個比他小几歲的妹妹,在小時候死了。

海藍:什麼原因離開的?

小君:一場病。

海藍:小劉,你跟妹妹關係很好?

小劉:對,十三了,我妹妹十三了。

海藍:你那會兒多大?

小劉:那會兒十五。

海藍:你很喜歡這個妹妹?

小劉:對,下午在地裡撿東西,晚上突發腦膜炎,當天晚上就沒了。農村嘛,就埋了。

海藍:誰把她埋了的?

小劉:家裡人埋的。

海藍:也沒告訴你?

小劉:沒有。

海藍:而且你跟她關係很好,你都沒看到她最後一眼?

小劉:沒有,很多年,心裡一直對我母親、父親有一種怨恨。原來的時候,回到家,菜炒得不好吃,啪嘰端起盤子就摔地上了,實際上不知道為啥。現在說起來知道了,原來不知道。

小君:所以我跟他說,你這個愛抱怨、愛指責、愛責備,就是心裡對媽媽有太多的怨恨了。他又不能怎麼樣,他懂事,也知道媽媽很悲痛,他時時刻刻不離開他媽,他怕媽媽出事。

小劉:妹妹這個病及時治的話是沒有問題的,最起碼沒有生命危險,可能將來會出現大腦的後遺症,就會痴呆或者怎麼樣。就是救晚了。如果把孩子當回事兒的話,可能沒有問題。更多的怨恨是在這個點上。

海藍:你對小君的很多不滿,覺得她應該做的事,她沒有做,我現在知道原因了,因為在你心裡,應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情就等於出人命。

小劉:是的。那時候我也沒弄清楚自己怨恨的究竟是什麼,後來就把這份怨恨帶到了家庭,帶到了小君身上。現在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這是我們沒法好好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愛?下面我就給大家紹一下“三要三不要法”——和顏悅色,柔聲細語,摟摟抱抱;不指責,不抱怨,不發洩。

當小君真心對老公說“謝謝”“對不起”的時候,老公就感到了溫暖。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神經科學發現,人感受愛的方式,主要是從眼神、語氣、神態、身體接觸和感受的溫暖中來的。這是因為人出生後,媽媽對我們輕柔地說話,充滿愛的眼神,把我們抱在懷裡,親吻、擁抱,使我們一遇到和顏悅色、柔聲細語、摟摟抱抱就會卸下盔甲,這源於嬰幼兒時期對愛的感受方式,是我們感受愛的密碼。

真實的愛就是從和顏悅色、柔聲細語、摟摟抱抱中感受到的。無論男女老少都一樣,而每個人都害怕憤怒、陰沉的臉。

事實上,生氣發火的人看起來像老虎,其實內心深處是因為沒有感到被呵護、被擁抱、被看見、被尊重的吶喊,憤怒和生氣只是用來掩飾內心脆弱的煙幕彈。

如果大家能夠透過憤怒看到脆弱,對發火的人就會多一分寬容,自己也不容易受傷。

小君就需要老公的一句“行啊,好啊”,背後的意思是不要指責我,不要責備我。實際上把這幾點做到,你的親密關係一定會甜美。

當我們知道,所有讓人不愉快的行為背後,都有創傷痕跡,就會容易理解對方,心生慈悲和善意,減少對抗、攻擊和怨恨的情緒,關係也會因此矛盾減少;即便有矛盾,也容易化解。

當然,重要的不是懂得多少理論,而是把已經知道的理論,用於創建關係的和諧上。有句話說,知道了那麼多知識,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所以關鍵是踐行,踐行,再踐行,直到內心寧靜,與人和諧。

在關係中,多想想自己希望對方如何對待你,再以同理之心對待對方。幾乎無一例外,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被尊重、被愛,當關系出現問題時,想一想自己做到“三要三不要”了嗎?

沒做到時,問問自己,我還想要這段關係嗎?如果要就朝正確方向去努力,做有助於關係的事。

夫妻作著作著就散了:婚姻裡付出再多,都不如做好“三要三不要”


海藍:使你們越來越靠近的主要原因會是什麼?

小君:首先我明白了,男人也要好好去愛他。

海藍:還有呢?

小君:我學到了怎麼做老婆,我開始學了。

海藍:怎麼做老婆?

小君:先從說對不起、謝謝你開始,而且是由衷地說。然後,多去了解他需要我做什麼。我不敢保證一定能做到,但我會盡量去做。

海藍:你要真做不到告訴他為什麼做不到,他會理解嗎?

小君:他也會理解。他很願意帶著我去應酬的,我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從這一方面就說明,他對我是很認可的。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用欣賞的眼光、崇拜的眼光去看待他;再就是心疼他,看著他不壯的身體,承擔著這麼多的責任和傷痛,走到現在真的是很了不起的。走到今天,也說明他很值得欣賞。

海藍:對他的發火和指責,你現在感覺到的是啥?

小君:是因為我的很多行為導致他心裡有很多的積怨,積在這裡,壓在這裡,說不定什麼時候他找到一個理由就往外發一下。我會理解他,而不會認為他就是故意拿刀戳我。

海藍:當你真正從心底心疼他、關心他和欣賞他時,你估計他關於發火和指責的部分會怎麼樣?

小君:會越來越少。

海藍:你確定?

小君:我確定,他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

海藍:想到你倆婚姻的未來,你的感受是什麼?

小君:有一種感恩。來這裡就是告訴我自己,也告訴他,我們可以向天地證明我們一定會白頭到老。也是這樣一個儀式。


總結:親密關係就像雙人舞,不要只想自己想得到的;親密關係就像雙人舞,需要兩個人共同的付出和努力。

不要只想自己想得到的,而是要讓兩個人都能在這段關係中得到滋養和綻放。

有句話說得好,愛不是一個名詞,是一個動詞。希望大家積極踐行“三要三不要”,把自己的親密關係好好經營起來。

作者介紹:海藍博士,本文節選自海藍博士著作《不完美,才美3》,內容章節是“如何滋養你的親密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