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小時候,聽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大人們在故弄玄虛。學了生物學後,再聽到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基因在作怪,所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可是在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明白“三歲看老,七歲看大”本質上,基因所佔的因素很少,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教養方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所忽略的從出生到上學前這一階段,是奠定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基礎。

如果在這一階段,父母沒能與嬰兒共情相處,那麼長大後孩子就會出現叛逆行為。若是父母帶有錯誤的認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甚至一味地培養孩子的絕對服從精神,一旦孩子沒有聽從大人的話就會動手或者體罰。在這樣的忽視與虐待家庭長大,孩子不僅會出現人格障礙,與人難以相處,婚姻不幸福,還會染上吸毒、嗜賭等壞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叫奧利弗·詹姆斯,他是著名的關係精神分析學家,被英國第一主流大報《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他的著作有《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在這個只有贏家和輸家的現代文化背景下》等。他致力於研究後天培養遠勝於先天遺傳的課題,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出版以來,在英國熱銷20多年,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金融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給予了很高的讚譽。在這本書中,奧利弗通過分析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人軌跡,剖析了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與自我界限。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小時候,聽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大人們在故弄玄虛。學了生物學後,再聽到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基因在作怪,所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可是在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明白“三歲看老,七歲看大”本質上,基因所佔的因素很少,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教養方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所忽略的從出生到上學前這一階段,是奠定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基礎。

如果在這一階段,父母沒能與嬰兒共情相處,那麼長大後孩子就會出現叛逆行為。若是父母帶有錯誤的認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甚至一味地培養孩子的絕對服從精神,一旦孩子沒有聽從大人的話就會動手或者體罰。在這樣的忽視與虐待家庭長大,孩子不僅會出現人格障礙,與人難以相處,婚姻不幸福,還會染上吸毒、嗜賭等壞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叫奧利弗·詹姆斯,他是著名的關係精神分析學家,被英國第一主流大報《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他的著作有《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在這個只有贏家和輸家的現代文化背景下》等。他致力於研究後天培養遠勝於先天遺傳的課題,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出版以來,在英國熱銷20多年,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金融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給予了很高的讚譽。在這本書中,奧利弗通過分析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人軌跡,剖析了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與自我界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夠愛自己?

0~6個月是培養一個人自體感、自我界限和自我價值的階段。從生下來那一刻,我們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用歡笑與哭泣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很多人誤以為,這個階段的嬰兒只需要吃好睡好就可以健康成長了,這麼小他什麼都不懂,他的一切由大人來控制就好。哭了,多哭一會兒就習慣了;餓了,彆著急剛餵了奶再忍忍;甚至一些職場媽媽出了月子,立即去上班,直接將孩子扔給保姆或者上一輩來照看,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好。

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這個階段嬰兒的感知欲與探索欲是非常強烈的。如果他哭了,母親立即抱起來發現是尿了,趕快換了尿布。或者,孩子在朝媽媽微笑,媽媽也迴應孩子微笑,甚至表揚幾句。這都能夠幫助嬰兒順利地建立自體感。若是相反,孩子哭了,沒人來看他,任其哭鬧下去。孩子和你笑,卻沒人迴應。母親抱著孩子,卻不和孩子互動,還動不動就訓斥幾句。這時候,孩子的自體感就很難建立。孩子對外界的探尋沒有得到積極的迴應,就會導致他成年後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易衝動和經常發火,很難與人相處,總是企圖操縱別人,出現人格障礙。

小S 的經歷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她主持的《康熙來了》曾火遍兩岸三地,她也成為當之無槐的“巨星”。可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小S一個包用了十年,一件衣服穿了20年,1000塊錢的衣服她嫌貴,常常說自己不自信,在直播中大哭。宋佳直接點破了她:“你一點都不愛自己。”

小S的這種低價值感來源於她的原生家庭。從小,父母感情不好。父親酗酒後還會家暴,她嚇得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後來,父母離婚,母親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三個孩子,很容易忽視小S真正的需求。同時,小S又是最小的孩子,為了博得大人的喜愛,她只能表現得順從。她喜歡錶演,母親和大S對此嗤之以鼻,她就放棄了表演,追隨大S去主持。出道時,她是大S的附屬品,主持時又是蔡康永的附屬品,這讓她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認為節目的成功都是另一半的功勞,而自己不過是順水行舟而已。所以,我們總是能夠在節目中看到小S那些麻辣話語與大膽的行為,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小S卻流露出了她真實的一面,節儉、情緒化、不自信。

她獲得價值感的來源就是超越身邊人,可是大S婚姻幸福,事業成功,是她難以翻越的大山。同時,身邊的朋友也是個個出色,所以她會羨慕阿雅轉型成功,而她演電影卻不被認可。

她既想證明自己生活得很好,又不夠自信,不敢獨擋一面,這就是小S矛盾的人生。她習慣於用搞怪扮醜的形象,犀利毒舌的話語來贏得別人的喜歡與注意,這是她向外界探尋的唯一渠道。雖然她夠成功,她卻從不認可。

這從她給蔡健雅的《被馴服的象》填的歌詞可以窺見一斑,“到底要笑的多虛偽才能夠融入這世界,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貼了張一樣的假面,想不起我在做什麼,想不起我在想什麼,想不起靈魂深處到底發生了什麼。迷霧,迷霧,在迷霧,我驚覺自己在原地踏步。”

自體感沒有構建好,就會產生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小時候,聽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大人們在故弄玄虛。學了生物學後,再聽到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基因在作怪,所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可是在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明白“三歲看老,七歲看大”本質上,基因所佔的因素很少,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教養方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所忽略的從出生到上學前這一階段,是奠定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基礎。

如果在這一階段,父母沒能與嬰兒共情相處,那麼長大後孩子就會出現叛逆行為。若是父母帶有錯誤的認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甚至一味地培養孩子的絕對服從精神,一旦孩子沒有聽從大人的話就會動手或者體罰。在這樣的忽視與虐待家庭長大,孩子不僅會出現人格障礙,與人難以相處,婚姻不幸福,還會染上吸毒、嗜賭等壞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叫奧利弗·詹姆斯,他是著名的關係精神分析學家,被英國第一主流大報《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他的著作有《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在這個只有贏家和輸家的現代文化背景下》等。他致力於研究後天培養遠勝於先天遺傳的課題,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出版以來,在英國熱銷20多年,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金融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給予了很高的讚譽。在這本書中,奧利弗通過分析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人軌跡,剖析了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與自我界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夠愛自己?

0~6個月是培養一個人自體感、自我界限和自我價值的階段。從生下來那一刻,我們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用歡笑與哭泣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很多人誤以為,這個階段的嬰兒只需要吃好睡好就可以健康成長了,這麼小他什麼都不懂,他的一切由大人來控制就好。哭了,多哭一會兒就習慣了;餓了,彆著急剛餵了奶再忍忍;甚至一些職場媽媽出了月子,立即去上班,直接將孩子扔給保姆或者上一輩來照看,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好。

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這個階段嬰兒的感知欲與探索欲是非常強烈的。如果他哭了,母親立即抱起來發現是尿了,趕快換了尿布。或者,孩子在朝媽媽微笑,媽媽也迴應孩子微笑,甚至表揚幾句。這都能夠幫助嬰兒順利地建立自體感。若是相反,孩子哭了,沒人來看他,任其哭鬧下去。孩子和你笑,卻沒人迴應。母親抱著孩子,卻不和孩子互動,還動不動就訓斥幾句。這時候,孩子的自體感就很難建立。孩子對外界的探尋沒有得到積極的迴應,就會導致他成年後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易衝動和經常發火,很難與人相處,總是企圖操縱別人,出現人格障礙。

小S 的經歷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她主持的《康熙來了》曾火遍兩岸三地,她也成為當之無槐的“巨星”。可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小S一個包用了十年,一件衣服穿了20年,1000塊錢的衣服她嫌貴,常常說自己不自信,在直播中大哭。宋佳直接點破了她:“你一點都不愛自己。”

小S的這種低價值感來源於她的原生家庭。從小,父母感情不好。父親酗酒後還會家暴,她嚇得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後來,父母離婚,母親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三個孩子,很容易忽視小S真正的需求。同時,小S又是最小的孩子,為了博得大人的喜愛,她只能表現得順從。她喜歡錶演,母親和大S對此嗤之以鼻,她就放棄了表演,追隨大S去主持。出道時,她是大S的附屬品,主持時又是蔡康永的附屬品,這讓她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認為節目的成功都是另一半的功勞,而自己不過是順水行舟而已。所以,我們總是能夠在節目中看到小S那些麻辣話語與大膽的行為,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小S卻流露出了她真實的一面,節儉、情緒化、不自信。

她獲得價值感的來源就是超越身邊人,可是大S婚姻幸福,事業成功,是她難以翻越的大山。同時,身邊的朋友也是個個出色,所以她會羨慕阿雅轉型成功,而她演電影卻不被認可。

她既想證明自己生活得很好,又不夠自信,不敢獨擋一面,這就是小S矛盾的人生。她習慣於用搞怪扮醜的形象,犀利毒舌的話語來贏得別人的喜歡與注意,這是她向外界探尋的唯一渠道。雖然她夠成功,她卻從不認可。

這從她給蔡健雅的《被馴服的象》填的歌詞可以窺見一斑,“到底要笑的多虛偽才能夠融入這世界,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貼了張一樣的假面,想不起我在做什麼,想不起我在想什麼,想不起靈魂深處到底發生了什麼。迷霧,迷霧,在迷霧,我驚覺自己在原地踏步。”

自體感沒有構建好,就會產生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缺乏安全感?

如果有人問你3歲的時候,你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父母說3歲時帶你去旅遊,你卻生了一場大病。你能記得當時的情景嗎?我想大部分人最多隻有模糊的記憶,甚至完全沒有印象。

這也就是父母忽視0~3歲孩子需求的一個原因。他們根本記不住,所以怎麼對待他們也沒有關係。

奧利弗認為,0~3歲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戀模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撫育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依戀模式,進而影響著孩子的婚姻、與人相處問題。

依戀理論,是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來的。

依戀模式一共分為4種:

1. 迴避型依戀模式。在嬰幼兒時期,母親給予的是拒絕與否定式撫育,就會導致我們成為迴避型依戀者。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來往,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我們總是覺得別人是有敵意的,會拒絕我們。所以,我們輕易不與人打交道。在不得不與人打交道時,我們往往會表現出尖刻與固執的一面,這使得對方也沒有好態度,這就給了我們一種深刻的印證,對方確實會拒絕,以後更不願與人打交道,陷入惡性循環。

2. 纏人型依戀模式。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被忽視,或者與母親長時間分離,我們就會成為纏人型依戀者。童年時,父母離婚或者分居,也會導致孩子形成纏人型依戀模式。長大後,我們害怕被拋棄,沒有安全感,聖母心,想要控制伴侶。由於纏纏人型依戀者的近乎窒息的控制,他們的婚姻更容易解體。那些希望微信秒回,電話速接的人,大部分是纏人型依戀者。

3. 混亂型依戀模式。經常遭受父母的虐待或者忽視,就容易成為混亂型依戀者。這種依戀模式是迴避型依戀與纏人型依戀的混合體。我們是個矛盾的混合體,既渴望與別人親密,又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在與人交往時,常常是變幻莫測、令人費解,甚至是怪異的。

4. 安全型依戀模式。母親總是積極地迴應嬰兒的需求,與他進行互動,頻繁地進行身體接觸與眼神交流,孩子就會成為安全型依戀者。在情感中,他們可以依靠他人,也可以被別人依靠。他們既可以獨處,又可以與別人打成一片。兩個安全型依戀者的婚姻更和諧,更幸福。像黃磊和孫莉就是安全型依戀者的結合,所以他們的婚姻很穩定,彼此既可以給予對方愛,又可以坦然地接受對方的付出。

前三種依戀模式明顯是不安全的依戀,對於不安全依戀者來說,他們更樂於與不安全依戀者交往,這往往會導致他們受到更大的傷害。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會導致他們變得有攻擊性、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在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翁美玲塑造了活潑俏皮的黃蓉,一時成為70後的“夢中情人”。原本有著大好前途的翁美玲,卻在26歲時因情殉情,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翁美玲是個私生子,七歲時,父親去世,沒了生活來源的母親只好再嫁,隨同繼父去了英國。翁美玲卻留下來與舅舅生活了兩年。後來,才去了英國生活。

從小不被人認可的身份,父愛的缺失,顛沛流離的生活,讓翁美玲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她總是處於精神過度緊張中,甚至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為。這一點,在幾段感情中有著深刻的體現。

她和Rob戀愛的時候,Rob只是和女生說說話,翁美玲都會哭個不停。母親不同意她與Rob交往時,她更是以兩次自殺來相威脅,同時還與Rob舉行了地下婚禮。

在與湯鎮業戀愛時,翁美玲一看到湯鎮業與別的女星走得很近,或者傳出緋聞,自己不去證實,而是鬧自殺。最後一次,她留下遺言,打開煤氣,就這樣香銷玉殞。

在愛情中翁美玲全情投入,把伴侶理想化,害怕被拋棄,這就容易讓伴侶感到窒息,讓感情更易解體。翁美玲最難忍受的恰恰是愛而不得,所以她要極力挽回,只是她的挽回方式是非常極端的,更容易嚇跑伴侶。即使用這種方式挽回了感情,這種感情也是非常脆弱的。

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導致我們的社交與婚姻往往會出現問題。這也就是很多人一次次愛上渣男的原因。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小時候,聽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大人們在故弄玄虛。學了生物學後,再聽到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基因在作怪,所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可是在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明白“三歲看老,七歲看大”本質上,基因所佔的因素很少,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教養方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所忽略的從出生到上學前這一階段,是奠定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基礎。

如果在這一階段,父母沒能與嬰兒共情相處,那麼長大後孩子就會出現叛逆行為。若是父母帶有錯誤的認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甚至一味地培養孩子的絕對服從精神,一旦孩子沒有聽從大人的話就會動手或者體罰。在這樣的忽視與虐待家庭長大,孩子不僅會出現人格障礙,與人難以相處,婚姻不幸福,還會染上吸毒、嗜賭等壞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叫奧利弗·詹姆斯,他是著名的關係精神分析學家,被英國第一主流大報《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他的著作有《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在這個只有贏家和輸家的現代文化背景下》等。他致力於研究後天培養遠勝於先天遺傳的課題,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出版以來,在英國熱銷20多年,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金融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給予了很高的讚譽。在這本書中,奧利弗通過分析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人軌跡,剖析了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與自我界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夠愛自己?

0~6個月是培養一個人自體感、自我界限和自我價值的階段。從生下來那一刻,我們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用歡笑與哭泣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很多人誤以為,這個階段的嬰兒只需要吃好睡好就可以健康成長了,這麼小他什麼都不懂,他的一切由大人來控制就好。哭了,多哭一會兒就習慣了;餓了,彆著急剛餵了奶再忍忍;甚至一些職場媽媽出了月子,立即去上班,直接將孩子扔給保姆或者上一輩來照看,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好。

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這個階段嬰兒的感知欲與探索欲是非常強烈的。如果他哭了,母親立即抱起來發現是尿了,趕快換了尿布。或者,孩子在朝媽媽微笑,媽媽也迴應孩子微笑,甚至表揚幾句。這都能夠幫助嬰兒順利地建立自體感。若是相反,孩子哭了,沒人來看他,任其哭鬧下去。孩子和你笑,卻沒人迴應。母親抱著孩子,卻不和孩子互動,還動不動就訓斥幾句。這時候,孩子的自體感就很難建立。孩子對外界的探尋沒有得到積極的迴應,就會導致他成年後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易衝動和經常發火,很難與人相處,總是企圖操縱別人,出現人格障礙。

小S 的經歷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她主持的《康熙來了》曾火遍兩岸三地,她也成為當之無槐的“巨星”。可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小S一個包用了十年,一件衣服穿了20年,1000塊錢的衣服她嫌貴,常常說自己不自信,在直播中大哭。宋佳直接點破了她:“你一點都不愛自己。”

小S的這種低價值感來源於她的原生家庭。從小,父母感情不好。父親酗酒後還會家暴,她嚇得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後來,父母離婚,母親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三個孩子,很容易忽視小S真正的需求。同時,小S又是最小的孩子,為了博得大人的喜愛,她只能表現得順從。她喜歡錶演,母親和大S對此嗤之以鼻,她就放棄了表演,追隨大S去主持。出道時,她是大S的附屬品,主持時又是蔡康永的附屬品,這讓她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認為節目的成功都是另一半的功勞,而自己不過是順水行舟而已。所以,我們總是能夠在節目中看到小S那些麻辣話語與大膽的行為,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小S卻流露出了她真實的一面,節儉、情緒化、不自信。

她獲得價值感的來源就是超越身邊人,可是大S婚姻幸福,事業成功,是她難以翻越的大山。同時,身邊的朋友也是個個出色,所以她會羨慕阿雅轉型成功,而她演電影卻不被認可。

她既想證明自己生活得很好,又不夠自信,不敢獨擋一面,這就是小S矛盾的人生。她習慣於用搞怪扮醜的形象,犀利毒舌的話語來贏得別人的喜歡與注意,這是她向外界探尋的唯一渠道。雖然她夠成功,她卻從不認可。

這從她給蔡健雅的《被馴服的象》填的歌詞可以窺見一斑,“到底要笑的多虛偽才能夠融入這世界,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貼了張一樣的假面,想不起我在做什麼,想不起我在想什麼,想不起靈魂深處到底發生了什麼。迷霧,迷霧,在迷霧,我驚覺自己在原地踏步。”

自體感沒有構建好,就會產生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缺乏安全感?

如果有人問你3歲的時候,你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父母說3歲時帶你去旅遊,你卻生了一場大病。你能記得當時的情景嗎?我想大部分人最多隻有模糊的記憶,甚至完全沒有印象。

這也就是父母忽視0~3歲孩子需求的一個原因。他們根本記不住,所以怎麼對待他們也沒有關係。

奧利弗認為,0~3歲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戀模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撫育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依戀模式,進而影響著孩子的婚姻、與人相處問題。

依戀理論,是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來的。

依戀模式一共分為4種:

1. 迴避型依戀模式。在嬰幼兒時期,母親給予的是拒絕與否定式撫育,就會導致我們成為迴避型依戀者。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來往,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我們總是覺得別人是有敵意的,會拒絕我們。所以,我們輕易不與人打交道。在不得不與人打交道時,我們往往會表現出尖刻與固執的一面,這使得對方也沒有好態度,這就給了我們一種深刻的印證,對方確實會拒絕,以後更不願與人打交道,陷入惡性循環。

2. 纏人型依戀模式。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被忽視,或者與母親長時間分離,我們就會成為纏人型依戀者。童年時,父母離婚或者分居,也會導致孩子形成纏人型依戀模式。長大後,我們害怕被拋棄,沒有安全感,聖母心,想要控制伴侶。由於纏纏人型依戀者的近乎窒息的控制,他們的婚姻更容易解體。那些希望微信秒回,電話速接的人,大部分是纏人型依戀者。

3. 混亂型依戀模式。經常遭受父母的虐待或者忽視,就容易成為混亂型依戀者。這種依戀模式是迴避型依戀與纏人型依戀的混合體。我們是個矛盾的混合體,既渴望與別人親密,又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在與人交往時,常常是變幻莫測、令人費解,甚至是怪異的。

4. 安全型依戀模式。母親總是積極地迴應嬰兒的需求,與他進行互動,頻繁地進行身體接觸與眼神交流,孩子就會成為安全型依戀者。在情感中,他們可以依靠他人,也可以被別人依靠。他們既可以獨處,又可以與別人打成一片。兩個安全型依戀者的婚姻更和諧,更幸福。像黃磊和孫莉就是安全型依戀者的結合,所以他們的婚姻很穩定,彼此既可以給予對方愛,又可以坦然地接受對方的付出。

前三種依戀模式明顯是不安全的依戀,對於不安全依戀者來說,他們更樂於與不安全依戀者交往,這往往會導致他們受到更大的傷害。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會導致他們變得有攻擊性、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在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翁美玲塑造了活潑俏皮的黃蓉,一時成為70後的“夢中情人”。原本有著大好前途的翁美玲,卻在26歲時因情殉情,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翁美玲是個私生子,七歲時,父親去世,沒了生活來源的母親只好再嫁,隨同繼父去了英國。翁美玲卻留下來與舅舅生活了兩年。後來,才去了英國生活。

從小不被人認可的身份,父愛的缺失,顛沛流離的生活,讓翁美玲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她總是處於精神過度緊張中,甚至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為。這一點,在幾段感情中有著深刻的體現。

她和Rob戀愛的時候,Rob只是和女生說說話,翁美玲都會哭個不停。母親不同意她與Rob交往時,她更是以兩次自殺來相威脅,同時還與Rob舉行了地下婚禮。

在與湯鎮業戀愛時,翁美玲一看到湯鎮業與別的女星走得很近,或者傳出緋聞,自己不去證實,而是鬧自殺。最後一次,她留下遺言,打開煤氣,就這樣香銷玉殞。

在愛情中翁美玲全情投入,把伴侶理想化,害怕被拋棄,這就容易讓伴侶感到窒息,讓感情更易解體。翁美玲最難忍受的恰恰是愛而不得,所以她要極力挽回,只是她的挽回方式是非常極端的,更容易嚇跑伴侶。即使用這種方式挽回了感情,這種感情也是非常脆弱的。

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導致我們的社交與婚姻往往會出現問題。這也就是很多人一次次愛上渣男的原因。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3~6歲,正是我們是非觀形成的關鍵期。奧利弗稱為良心,並且把它分為三種:懲罰性的良心、脆弱的良心、善良的良心。不同是非觀的形成,正是由於父母的撫育方式不同造成的。

父母與孩子積極互動,關注孩子的需求,並且滿足他們。同時,能夠積極地引導孩子,及時糾正破壞性的行為,以一種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就會具有善良的良心。學校裡那些優秀的學生常常是這樣的孩子,他們不需要家長的激勵,也不需要監督,就能遵守規則,規範行為。

如果家長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要讓孩子服從自己,一旦不服從就棍棒加身,或者體罰。這種懲罰是很隨意的,根據自己的心情來決定。今天因為和同學打架了,就被家長打了一頓。過一段,同樣的事情,家長卻無動於衷。從小在這種缺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他們藐視規則,容易陷入不穩定的關係中,從事各種反社會的行為。同時,家長缺位或者忽視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形成脆弱的良心。

有一種人,對自己非常苛刻,工作很努力,成績也很顯著,卻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哪怕自己的身材已經是標準體重,也覺得太胖,制定各種計劃努力減肥。可以說,他們有著完美主義傾向。這種人,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呢?

奧利弗認為,父母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強迫孩子擁有與父母一致的情緒,這就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恐懼,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成為壞人。

“我沒能成功,孩子一定得成功。”

“我沒學過鋼琴,孩子得學鋼琴。”

“當年,我沒考上大學,吃了一輩子的苦。孩子一定得考上大學,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這是很多家長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們沒有問過孩子的意願,而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一旦不服從,他們會用道德說教、強制管教等方式,讓孩子回到他們鋪設的軌道上來。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會形成懲罰性的良心。他們個性壓抑,不敢表達自我,害怕權威,有強迫症的傾向。雖然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很高,可是具有懲罰性良心的人,不敢表達自我,缺乏想象力,很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難以在工作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

在美籍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中,就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瑪麗琳因為懷孕沒能完成自己喜歡的學業,就將學醫的夢想寄託在女兒莉迪亞身上。父親詹姆斯是美籍華人,在20世紀70年代,他雖然考入哈佛,卻始終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主流社會,被人接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他將自己難以完成的夢想同樣寄託在莉迪亞身上。莉迪亞乖巧懂事卻負重前行,最終她在孤獨、焦慮和壓力下,離開了這個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世界。

在是非觀上,我們有可能在這件事上體現出的是懲罰性的良心,在另一件事上體現的是善良的良心,每個人都不可能是一種良心的體現,是三種良心的綜合體。哪一種良心出現的機率多,就是哪一種良心。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小時候,聽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大人們在故弄玄虛。學了生物學後,再聽到這句話,覺得不過是基因在作怪,所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可是在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明白“三歲看老,七歲看大”本質上,基因所佔的因素很少,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教養方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所忽略的從出生到上學前這一階段,是奠定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基礎。

如果在這一階段,父母沒能與嬰兒共情相處,那麼長大後孩子就會出現叛逆行為。若是父母帶有錯誤的認知,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甚至一味地培養孩子的絕對服從精神,一旦孩子沒有聽從大人的話就會動手或者體罰。在這樣的忽視與虐待家庭長大,孩子不僅會出現人格障礙,與人難以相處,婚姻不幸福,還會染上吸毒、嗜賭等壞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叫奧利弗·詹姆斯,他是著名的關係精神分析學家,被英國第一主流大報《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他的著作有《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在這個只有贏家和輸家的現代文化背景下》等。他致力於研究後天培養遠勝於先天遺傳的課題,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出版以來,在英國熱銷20多年,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金融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給予了很高的讚譽。在這本書中,奧利弗通過分析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伍迪·艾倫、小布什等名人的成人軌跡,剖析了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與自我界限。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夠愛自己?

0~6個月是培養一個人自體感、自我界限和自我價值的階段。從生下來那一刻,我們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用歡笑與哭泣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很多人誤以為,這個階段的嬰兒只需要吃好睡好就可以健康成長了,這麼小他什麼都不懂,他的一切由大人來控制就好。哭了,多哭一會兒就習慣了;餓了,彆著急剛餵了奶再忍忍;甚至一些職場媽媽出了月子,立即去上班,直接將孩子扔給保姆或者上一輩來照看,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好。

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這個階段嬰兒的感知欲與探索欲是非常強烈的。如果他哭了,母親立即抱起來發現是尿了,趕快換了尿布。或者,孩子在朝媽媽微笑,媽媽也迴應孩子微笑,甚至表揚幾句。這都能夠幫助嬰兒順利地建立自體感。若是相反,孩子哭了,沒人來看他,任其哭鬧下去。孩子和你笑,卻沒人迴應。母親抱著孩子,卻不和孩子互動,還動不動就訓斥幾句。這時候,孩子的自體感就很難建立。孩子對外界的探尋沒有得到積極的迴應,就會導致他成年後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易衝動和經常發火,很難與人相處,總是企圖操縱別人,出現人格障礙。

小S 的經歷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她主持的《康熙來了》曾火遍兩岸三地,她也成為當之無槐的“巨星”。可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小S一個包用了十年,一件衣服穿了20年,1000塊錢的衣服她嫌貴,常常說自己不自信,在直播中大哭。宋佳直接點破了她:“你一點都不愛自己。”

小S的這種低價值感來源於她的原生家庭。從小,父母感情不好。父親酗酒後還會家暴,她嚇得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後來,父母離婚,母親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照顧三個孩子,很容易忽視小S真正的需求。同時,小S又是最小的孩子,為了博得大人的喜愛,她只能表現得順從。她喜歡錶演,母親和大S對此嗤之以鼻,她就放棄了表演,追隨大S去主持。出道時,她是大S的附屬品,主持時又是蔡康永的附屬品,這讓她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認為節目的成功都是另一半的功勞,而自己不過是順水行舟而已。所以,我們總是能夠在節目中看到小S那些麻辣話語與大膽的行為,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小S卻流露出了她真實的一面,節儉、情緒化、不自信。

她獲得價值感的來源就是超越身邊人,可是大S婚姻幸福,事業成功,是她難以翻越的大山。同時,身邊的朋友也是個個出色,所以她會羨慕阿雅轉型成功,而她演電影卻不被認可。

她既想證明自己生活得很好,又不夠自信,不敢獨擋一面,這就是小S矛盾的人生。她習慣於用搞怪扮醜的形象,犀利毒舌的話語來贏得別人的喜歡與注意,這是她向外界探尋的唯一渠道。雖然她夠成功,她卻從不認可。

這從她給蔡健雅的《被馴服的象》填的歌詞可以窺見一斑,“到底要笑的多虛偽才能夠融入這世界,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貼了張一樣的假面,想不起我在做什麼,想不起我在想什麼,想不起靈魂深處到底發生了什麼。迷霧,迷霧,在迷霧,我驚覺自己在原地踏步。”

自體感沒有構建好,就會產生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缺乏安全感?

如果有人問你3歲的時候,你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父母說3歲時帶你去旅遊,你卻生了一場大病。你能記得當時的情景嗎?我想大部分人最多隻有模糊的記憶,甚至完全沒有印象。

這也就是父母忽視0~3歲孩子需求的一個原因。他們根本記不住,所以怎麼對待他們也沒有關係。

奧利弗認為,0~3歲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戀模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撫育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依戀模式,進而影響著孩子的婚姻、與人相處問題。

依戀理論,是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來的。

依戀模式一共分為4種:

1. 迴避型依戀模式。在嬰幼兒時期,母親給予的是拒絕與否定式撫育,就會導致我們成為迴避型依戀者。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來往,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我們總是覺得別人是有敵意的,會拒絕我們。所以,我們輕易不與人打交道。在不得不與人打交道時,我們往往會表現出尖刻與固執的一面,這使得對方也沒有好態度,這就給了我們一種深刻的印證,對方確實會拒絕,以後更不願與人打交道,陷入惡性循環。

2. 纏人型依戀模式。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被忽視,或者與母親長時間分離,我們就會成為纏人型依戀者。童年時,父母離婚或者分居,也會導致孩子形成纏人型依戀模式。長大後,我們害怕被拋棄,沒有安全感,聖母心,想要控制伴侶。由於纏纏人型依戀者的近乎窒息的控制,他們的婚姻更容易解體。那些希望微信秒回,電話速接的人,大部分是纏人型依戀者。

3. 混亂型依戀模式。經常遭受父母的虐待或者忽視,就容易成為混亂型依戀者。這種依戀模式是迴避型依戀與纏人型依戀的混合體。我們是個矛盾的混合體,既渴望與別人親密,又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在與人交往時,常常是變幻莫測、令人費解,甚至是怪異的。

4. 安全型依戀模式。母親總是積極地迴應嬰兒的需求,與他進行互動,頻繁地進行身體接觸與眼神交流,孩子就會成為安全型依戀者。在情感中,他們可以依靠他人,也可以被別人依靠。他們既可以獨處,又可以與別人打成一片。兩個安全型依戀者的婚姻更和諧,更幸福。像黃磊和孫莉就是安全型依戀者的結合,所以他們的婚姻很穩定,彼此既可以給予對方愛,又可以坦然地接受對方的付出。

前三種依戀模式明顯是不安全的依戀,對於不安全依戀者來說,他們更樂於與不安全依戀者交往,這往往會導致他們受到更大的傷害。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會導致他們變得有攻擊性、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在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翁美玲塑造了活潑俏皮的黃蓉,一時成為70後的“夢中情人”。原本有著大好前途的翁美玲,卻在26歲時因情殉情,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翁美玲是個私生子,七歲時,父親去世,沒了生活來源的母親只好再嫁,隨同繼父去了英國。翁美玲卻留下來與舅舅生活了兩年。後來,才去了英國生活。

從小不被人認可的身份,父愛的缺失,顛沛流離的生活,讓翁美玲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她總是處於精神過度緊張中,甚至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為。這一點,在幾段感情中有著深刻的體現。

她和Rob戀愛的時候,Rob只是和女生說說話,翁美玲都會哭個不停。母親不同意她與Rob交往時,她更是以兩次自殺來相威脅,同時還與Rob舉行了地下婚禮。

在與湯鎮業戀愛時,翁美玲一看到湯鎮業與別的女星走得很近,或者傳出緋聞,自己不去證實,而是鬧自殺。最後一次,她留下遺言,打開煤氣,就這樣香銷玉殞。

在愛情中翁美玲全情投入,把伴侶理想化,害怕被拋棄,這就容易讓伴侶感到窒息,讓感情更易解體。翁美玲最難忍受的恰恰是愛而不得,所以她要極力挽回,只是她的挽回方式是非常極端的,更容易嚇跑伴侶。即使用這種方式挽回了感情,這種感情也是非常脆弱的。

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導致我們的社交與婚姻往往會出現問題。這也就是很多人一次次愛上渣男的原因。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為什麼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3~6歲,正是我們是非觀形成的關鍵期。奧利弗稱為良心,並且把它分為三種:懲罰性的良心、脆弱的良心、善良的良心。不同是非觀的形成,正是由於父母的撫育方式不同造成的。

父母與孩子積極互動,關注孩子的需求,並且滿足他們。同時,能夠積極地引導孩子,及時糾正破壞性的行為,以一種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就會具有善良的良心。學校裡那些優秀的學生常常是這樣的孩子,他們不需要家長的激勵,也不需要監督,就能遵守規則,規範行為。

如果家長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要讓孩子服從自己,一旦不服從就棍棒加身,或者體罰。這種懲罰是很隨意的,根據自己的心情來決定。今天因為和同學打架了,就被家長打了一頓。過一段,同樣的事情,家長卻無動於衷。從小在這種缺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他們藐視規則,容易陷入不穩定的關係中,從事各種反社會的行為。同時,家長缺位或者忽視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形成脆弱的良心。

有一種人,對自己非常苛刻,工作很努力,成績也很顯著,卻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哪怕自己的身材已經是標準體重,也覺得太胖,制定各種計劃努力減肥。可以說,他們有著完美主義傾向。這種人,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呢?

奧利弗認為,父母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強迫孩子擁有與父母一致的情緒,這就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恐懼,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成為壞人。

“我沒能成功,孩子一定得成功。”

“我沒學過鋼琴,孩子得學鋼琴。”

“當年,我沒考上大學,吃了一輩子的苦。孩子一定得考上大學,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這是很多家長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們沒有問過孩子的意願,而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一旦不服從,他們會用道德說教、強制管教等方式,讓孩子回到他們鋪設的軌道上來。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會形成懲罰性的良心。他們個性壓抑,不敢表達自我,害怕權威,有強迫症的傾向。雖然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很高,可是具有懲罰性良心的人,不敢表達自我,缺乏想象力,很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難以在工作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

在美籍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中,就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瑪麗琳因為懷孕沒能完成自己喜歡的學業,就將學醫的夢想寄託在女兒莉迪亞身上。父親詹姆斯是美籍華人,在20世紀70年代,他雖然考入哈佛,卻始終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主流社會,被人接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他將自己難以完成的夢想同樣寄託在莉迪亞身上。莉迪亞乖巧懂事卻負重前行,最終她在孤獨、焦慮和壓力下,離開了這個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世界。

在是非觀上,我們有可能在這件事上體現出的是懲罰性的良心,在另一件事上體現的是善良的良心,每個人都不可能是一種良心的體現,是三種良心的綜合體。哪一種良心出現的機率多,就是哪一種良心。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命運往往由父母對他的態度決定

瞭解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後,應該怎麼辦?

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原生家庭的烙印,就像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薩提亞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那瞭解了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後,我們應該去譴責父母,責怪他們錯誤的撫養方式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嗎?顯然,這是個無用功,相反還會讓我們的關係雪上加霜。

我們應該做的是以下兩方面:第一,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重新改寫我們的家庭劇本,讓我們以後的人生獲得幸福與快樂。第二,不讓孩子重複我們的路,給他愛與關注,同時尊重他們的選擇。

那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呢?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 向親近的人暢開心扉

在情緒低落或者焦慮的時候,傾訴是化解的好方法。向親近的人傾訴, 我們不設防,可以盡情地訴說。親近的人對你十分了解,會看到你內心深處的願望與需求。只是親近的人,已有先入為主的印象,給你的建議可能會帶有偏見的成分在。

比如,你向母親訴說丈夫的種種不是,母親恰恰不喜歡這個女婿,也就會附和,甚至說出更多的不好。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導致你出現判斷上的誤差。

可以向親近的人暢開心扉,如果要下決定,還是需要冷靜思考,不要受他們的影響。

2. 向心理諮詢師詢求幫助

通過談話與行為,心理諮詢師能夠了解我們內心真正的恐懼與需求,提供更客觀的觀點,善於激發內省,審視自己的情緒。通過心理治療,擺脫抑鬱情緒,探尋內在需求,從而改變自己的困境。

要注意的是心理學的流派不同,徵對的治療方法也不同,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非常重要。

3. 通過創作來內省

奧利弗認為:“藝術可以是增強我們對現實理解的一種方式——獲得內省的一條捷徑。”

不管我們是閱讀小說,還是看影視劇、聽歌,都可以讓我們在內心愉悅的同時,激發內省能力。

我們也可以通過寫作、畫畫、表演等方式,將內心的矛盾衝突通過藝術的方式釋放出來。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就是通過寫作來內省,培養自信、排解孤獨的。父母想要男孩,卻生了一個女孩,非常失望。從小就把羅琳當作男孩來養。多年後,羅琳問母親,對妹妹失望過嗎?母親的回答是從未有過,這讓羅琳非常難受。同時,羅琳與父親的關係也很緊張。為了排解孤獨與抑鬱,羅琳總是在腦中天馬行空地進行著想象。早在24歲的時候,羅琳腦中就有了哈利·波特的形象。在這部鉅著中,羅琳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英雄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由自己指揮,可以說是她完成了兒時不被認同的夢想。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是不圓滿的,有人努力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堅定地走在自己喜歡的道路上,有人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裡鬥爭了一生,抑鬱、焦慮,備受折磨。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或許有基因的緣故,但更多的是父母的撫育方式造成了孩子一生的痛苦與悲劇。從一個家庭的相處模式,對孩子的撫育方式,就可以預測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一點都不奇怪。

瞭解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為了獲得生活的幸福感,提升自我價值感,同時避免下一代重複我們的悲劇。

就像紀伯倫詩裡所說:“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可能在過去停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