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怕累,不上又怕,興趣班要不要報真是個“千古難題”'

"

經過跟家人商量,塗女士停掉了兒子的寫作培訓班,並不是她不想讓兒子繼續學,而是每次去上興趣班兒子臉上的表情都是“不感興趣”,“之前給孩子報名,也是看小姐妹的女兒學得蠻有效果的,就想著讓自家孩子也去試試,但看到孩子這麼累,我和老公都有點猶豫,一方面覺得學一點總歸是有好處,另一方面也怕報過多興趣班會打擊他學習的興趣,商量之後就停掉了。”

學習與興趣之間、課堂教學與課外補充學習之間,存在著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博弈。不同階段的學生該如何做好課堂學習和課外興趣班的平衡?什麼樣的課外興趣班是適合孩子的?又該如何安排時間,讓孩子享受其中?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前天下午,上五年級的王辰與爸爸一起,參加了皮划艇和龍舟技巧的公益大培訓。

在岸上,他和爸爸認真地做著準備活動,還在教練的講解下對皮划艇和龍舟有了更多的瞭解。“以前只是看到過,也聽說過龍舟比賽很有氣勢,但沒親身感受過,這下總算是滿足了好奇心。”

在爸爸的陪同下,王辰坐在皮划艇裡,感受著槳與水的親密接觸,感受著皮划艇“嗖嗖”前進時的速度,這讓他很是享受。“特別棒,而且太陽照在臉上特別舒服。”說話間,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的確,對於王辰來說,這樣的機會挺難得,一週要上6個興趣班的他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排滿的,“英語有線上線下的,還有作文、畫畫、練字、奧數,我報的班不算多,還有同學報得更多。”

儘管孩子嘴上說著“還好”、“不累”,但王爸爸知道,兒子並不是因為對這6個興趣班都很喜歡才報的。他告訴記者,現在的興趣班資訊五花八門,讓作為家長的他也有些挑花眼,“其實不是說一定要報,就是覺得別的孩子都報了,既然有這個條件,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王爸爸的話也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家有二孩的孫女士也有著這樣的困擾,她在送孩子去鋼琴考級時,就在考場外看到一個媽媽嚴厲地訓斥孩子,孩子那無助又無辜的眼神讓她有些心疼,“感覺那個孩子已經對彈琴感到害怕了,以後的學習路還長著呢,學習興趣是要從小培養的,要是沒有了興趣,學習就無從下手了。”

是一時興起還是真的喜歡?

同齡的孩子上了很多興趣班,自家寶貝自然不能落後,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一刀切”的跟風做法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壓力,讓他們的童年生活被興趣班包圍。

“讀幼兒園的時候,看到孩子的同班同學報各種興趣班,我們也就跟著報了,但現在孩子上一年級,學業壓力比原來重了,有時候覺得孩子太忙了,小小年紀比我們上班還忙,只有睡覺的時間,連玩耍的時間都在學習,這樣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我有點擔心,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取捨。”說起孩子的興趣班,徐女士皺起了眉,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也有跟小姐妹聊“育兒經”,想給孩子解解壓,恢復童年應該有的樣子,但始終下不了決心,“現在等於是漫天撒網,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再取捨,這樣更有方向。”

在徐女士看來,很多家長抱著一種功利的想法,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游泳、羽毛球、國際象棋、英語、鋼琴、跳舞等等,希望其中有一項或兩項能成為孩子進入重點學校的敲門磚。“我覺得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學,也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代名家,最主要是提升孩子的自身修養,進而對他們的人生有好的影響。”

道理都懂,但徐女士糾結的問題依舊沒有答案,“這麼多特長班、興趣班,我應該選擇哪一個繼續堅持下去呢?”這麼難以取捨,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平時,徐女士時常會在學校門口收到或看到各種培訓機構的傳單,一開始都以體驗課的形式為他們提供服務。“上過一節跆拳道體驗課和一節架子鼓體驗課,孩子還蠻感興趣的,可一旦報了班,就要堅持下去,我不知道孩子是一時興起還是真的喜歡。”

根據孩子的能力把握好度

跳舞好了之後是畫畫,畫畫好了要去學笛子……上六年級的暉暉給奶奶寫了一張時間安排表,以免奶奶弄錯。“爸爸媽媽週末也要上班,奶奶就陪著我去上課,時間上排得比較緊,得爭分奪秒。”

暉暉沒有說累,也知道父母這樣做是為了她好,但她偷偷跟奶奶抱怨過,其實自己並不是全都想學,但已經堅持了這麼久,也就有些“麻木”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每個家長都有的對於孩子的期盼,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最初的熱情只是興趣的種子,只有長期的浸染和薰陶,才是讓興趣開花結果的養料。

在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向婕看來,課外興趣班的學習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強弱,要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整。“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牴觸情緒,或者不能完全投入到興趣班課堂中去,那麼家長就要站出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再結合孩子後續成長進行選擇。”

向婕告訴記者,很多家長會糾結要不要報這個或那個興趣班,比如奧數班、幼小銜接班等等,其實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孩子有音樂方面的天賦,可以考慮選擇一項器樂學習,再選擇一個體育類興趣班,這樣可以從身心對孩子進行塑造和培養。”

不管處於什麼階段的孩子,興趣班的選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父母親自陪著過去,和孩子一起學習,回家有計劃地陪練,平時一起學,給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我覺得如果孩子成績本身就比較優秀,學有餘力的話,就不應該浪費時間在補習上,而是要更多地發展他的學習能力;如果孩子學習上存在困難,課堂上跟不上,那麼可以考慮進行補習,以便其跟上步伐,保證後續的學習。”嘉興一中實驗學校七年級數學備課組組長樑洪波有著多年的班主任經歷,也是市屬級學科帶頭人,時常會有家長問她關於課外補習的問題。她提倡孩子要有一項特長,以豐富日後的學習、生活,讓業餘生活更精彩,但她也表示,讓孩子去上課不是家長們讓自己安心的選擇,而是經過與孩子商量後,遵從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後共同去學習、堅持。“學習與興趣之間不衝突不矛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但要注意不能過量,適合和適當的度要把握好。”

在採訪中,相關業內人士也表示,在興趣班的選擇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在學習時孩子會更有動力,同時家長也要與孩子協定好,要養成堅持下去的習慣。

"

經過跟家人商量,塗女士停掉了兒子的寫作培訓班,並不是她不想讓兒子繼續學,而是每次去上興趣班兒子臉上的表情都是“不感興趣”,“之前給孩子報名,也是看小姐妹的女兒學得蠻有效果的,就想著讓自家孩子也去試試,但看到孩子這麼累,我和老公都有點猶豫,一方面覺得學一點總歸是有好處,另一方面也怕報過多興趣班會打擊他學習的興趣,商量之後就停掉了。”

學習與興趣之間、課堂教學與課外補充學習之間,存在著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博弈。不同階段的學生該如何做好課堂學習和課外興趣班的平衡?什麼樣的課外興趣班是適合孩子的?又該如何安排時間,讓孩子享受其中?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前天下午,上五年級的王辰與爸爸一起,參加了皮划艇和龍舟技巧的公益大培訓。

在岸上,他和爸爸認真地做著準備活動,還在教練的講解下對皮划艇和龍舟有了更多的瞭解。“以前只是看到過,也聽說過龍舟比賽很有氣勢,但沒親身感受過,這下總算是滿足了好奇心。”

在爸爸的陪同下,王辰坐在皮划艇裡,感受著槳與水的親密接觸,感受著皮划艇“嗖嗖”前進時的速度,這讓他很是享受。“特別棒,而且太陽照在臉上特別舒服。”說話間,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的確,對於王辰來說,這樣的機會挺難得,一週要上6個興趣班的他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排滿的,“英語有線上線下的,還有作文、畫畫、練字、奧數,我報的班不算多,還有同學報得更多。”

儘管孩子嘴上說著“還好”、“不累”,但王爸爸知道,兒子並不是因為對這6個興趣班都很喜歡才報的。他告訴記者,現在的興趣班資訊五花八門,讓作為家長的他也有些挑花眼,“其實不是說一定要報,就是覺得別的孩子都報了,既然有這個條件,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王爸爸的話也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家有二孩的孫女士也有著這樣的困擾,她在送孩子去鋼琴考級時,就在考場外看到一個媽媽嚴厲地訓斥孩子,孩子那無助又無辜的眼神讓她有些心疼,“感覺那個孩子已經對彈琴感到害怕了,以後的學習路還長著呢,學習興趣是要從小培養的,要是沒有了興趣,學習就無從下手了。”

是一時興起還是真的喜歡?

同齡的孩子上了很多興趣班,自家寶貝自然不能落後,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一刀切”的跟風做法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壓力,讓他們的童年生活被興趣班包圍。

“讀幼兒園的時候,看到孩子的同班同學報各種興趣班,我們也就跟著報了,但現在孩子上一年級,學業壓力比原來重了,有時候覺得孩子太忙了,小小年紀比我們上班還忙,只有睡覺的時間,連玩耍的時間都在學習,這樣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我有點擔心,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取捨。”說起孩子的興趣班,徐女士皺起了眉,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也有跟小姐妹聊“育兒經”,想給孩子解解壓,恢復童年應該有的樣子,但始終下不了決心,“現在等於是漫天撒網,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再取捨,這樣更有方向。”

在徐女士看來,很多家長抱著一種功利的想法,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游泳、羽毛球、國際象棋、英語、鋼琴、跳舞等等,希望其中有一項或兩項能成為孩子進入重點學校的敲門磚。“我覺得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學,也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代名家,最主要是提升孩子的自身修養,進而對他們的人生有好的影響。”

道理都懂,但徐女士糾結的問題依舊沒有答案,“這麼多特長班、興趣班,我應該選擇哪一個繼續堅持下去呢?”這麼難以取捨,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平時,徐女士時常會在學校門口收到或看到各種培訓機構的傳單,一開始都以體驗課的形式為他們提供服務。“上過一節跆拳道體驗課和一節架子鼓體驗課,孩子還蠻感興趣的,可一旦報了班,就要堅持下去,我不知道孩子是一時興起還是真的喜歡。”

根據孩子的能力把握好度

跳舞好了之後是畫畫,畫畫好了要去學笛子……上六年級的暉暉給奶奶寫了一張時間安排表,以免奶奶弄錯。“爸爸媽媽週末也要上班,奶奶就陪著我去上課,時間上排得比較緊,得爭分奪秒。”

暉暉沒有說累,也知道父母這樣做是為了她好,但她偷偷跟奶奶抱怨過,其實自己並不是全都想學,但已經堅持了這麼久,也就有些“麻木”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每個家長都有的對於孩子的期盼,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最初的熱情只是興趣的種子,只有長期的浸染和薰陶,才是讓興趣開花結果的養料。

在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向婕看來,課外興趣班的學習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強弱,要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整。“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牴觸情緒,或者不能完全投入到興趣班課堂中去,那麼家長就要站出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再結合孩子後續成長進行選擇。”

向婕告訴記者,很多家長會糾結要不要報這個或那個興趣班,比如奧數班、幼小銜接班等等,其實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孩子有音樂方面的天賦,可以考慮選擇一項器樂學習,再選擇一個體育類興趣班,這樣可以從身心對孩子進行塑造和培養。”

不管處於什麼階段的孩子,興趣班的選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父母親自陪著過去,和孩子一起學習,回家有計劃地陪練,平時一起學,給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我覺得如果孩子成績本身就比較優秀,學有餘力的話,就不應該浪費時間在補習上,而是要更多地發展他的學習能力;如果孩子學習上存在困難,課堂上跟不上,那麼可以考慮進行補習,以便其跟上步伐,保證後續的學習。”嘉興一中實驗學校七年級數學備課組組長樑洪波有著多年的班主任經歷,也是市屬級學科帶頭人,時常會有家長問她關於課外補習的問題。她提倡孩子要有一項特長,以豐富日後的學習、生活,讓業餘生活更精彩,但她也表示,讓孩子去上課不是家長們讓自己安心的選擇,而是經過與孩子商量後,遵從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後共同去學習、堅持。“學習與興趣之間不衝突不矛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但要注意不能過量,適合和適當的度要把握好。”

在採訪中,相關業內人士也表示,在興趣班的選擇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在學習時孩子會更有動力,同時家長也要與孩子協定好,要養成堅持下去的習慣。

上了怕累,不上又怕,興趣班要不要報真是個“千古難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