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語言是心靈的映照

詩是人心靈最自由的表達

孩子們在年幼的時候,往往出口成詩,這是因為這時他們受外界語言的汙染最少,脫口而出的是直接來自內心的語言。在成年人眼中,世界往往是單調陳舊的,而每一顆清澈童心的蒞臨,卻能將它一次次照亮,帶給令大人們驚喜的新意。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宸冰:現在有個說法:機器人將來可能取代一切工種,但唯一不會被取代的就是具有創造性的工作,這種創造性的工作從何而來,是要通過你的情感、你的想象力、一種獨屬於人類的關於愛、美、善的一些東西,如果不從小培養這些東西的話,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會以此為生,或者以此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我之前跟一個孩子的家長說你們要不要讓孩子跟樹才老師學習,家長第一句就問這個是比賽嗎?評級嗎?特別可怕。所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時間,要上這個班上那個班,我上這個班的目的是什麼,我上那個班的目的是什麼,我哪有時間去寫詩,寫詩有什麼用啊?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樹才:我們的大教育家、聖人孔子,當年編完《詩經》,就感嘆過一句: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孩子們的“思”,就是感覺,孩子們的“無邪”,就是童心。孩子們日常地活在“思無邪”中,就是活在詩意中。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我教的是現代詩,古詩是我的短項,我也不寫,把自己寫作時間最豐富的交出去,最主要的就是詩的東西懂了以後,你就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自己的感覺、感情、情緒,夢想、感悟,用一種方法表達出來。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情感力,能塑造他的人格、他的個性,實際上是無用之用乃為大用。好多家長不懂,只強調實用型的東西,不是給生命的大用。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宸冰:我們現在目的性太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怪家長,因為他們也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他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下來的,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這麼多包括您在內的朋友,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帶動這樣的新的潮流,讓大家去接觸詩歌。這是一種很好的表達,它會促使人們對這個世界更加地敏感。現在很多人比較遲鈍,不敏感。蔣勳先生說:什麼是美,美就是你看到一朵花開你會感動。有多少人會因為看到一朵花開而感動。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樹才:我們把孩子們弄的太忙了,一忙他的感覺就封閉住了,沒有時間去感動。

宸冰:他坐在那看半天花,他媽會說還不快去寫作業。

樹才:還有我注意到,我接觸了好多小學生,發現儘管有的學校非常好,門口掛著各種各樣的匾牌,但有的語文老師跟我遺憾的提起:看我教孩子寫詩非常活潑,和孩子們是平等的,感覺有點慚愧,我們把孩子管的太死了,恰恰把孩子童年的喜悅、童年的天性壓抑住了。而詩歌就是要釋放這種能量,孩子們不是去接受知識,是自己去領悟知識,自己去創造嶄新的知識。因為他的人生是要靠他自己,知識是積累下來的,而流動的氣息般的精神性的東西,是要一個人用自己的生命撲進去把他的感覺調動,這才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所以我跟那些小學語文老師講,應該給孩子更多的信任,孩子有一種不教而會的東西,我不是教他們詩歌,我是跟他們一起分享詩歌。我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詩歌是什麼,詩歌就是他們活著的每一天裡的感受、情感、想象和希望,所以我跟他們一起寫一首詩,事實證明孩子都能寫出詩來。詩是孩子們本來就會的東西,他本身的生命里語言裡包含著這種能力,只要你去觸發它,它就會迸發出來,我這是不教之教。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宸冰:對於一個三四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很多家長會考慮學業,我覺得您這個可以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說人就一張一馳文武之道,孩子可能有一個很嚴肅的非常要求正規的這種專業的學習過程,但是同時我們又給他一個解放天性、釋放他的童真,讓他能夠用詩歌去表達他的情緒,表達他的心理需要的一個途徑,這樣實際上是一個平衡的狀態,不然的話任何事情極致了之後都會出問題。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都去寫詩也不行,都去學習也不行,那我們怎麼樣把這兩個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讓一個孩子既能夠理性的學習,同時又能在這個過程中保留他的童真,這個課題值得好好研究一,我覺得會造福很多孩子,今天很多孩子跟著孩子從小一路這樣長成,到了中學高中大學就會出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心裡沒有支撐,心裡對美的東西、對善的東西沒有感知能力,他就很容易絕望。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樹才:現在問題就是理性教育,紀律教育、知識教育偏重,所以靈性教育、美育教育、個性教育,這個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的,兩者一定要平衡,這個平衡是整個教育界面對的一個大課題。

宸冰:從家長的教育開始,每個家長心裡對這個有認知的話,哪怕回家拿本書讀給孩子聽,和孩子一起來閱讀,讓孩子看看別的小朋友也能寫出這樣的詩,你也可以。

樹才:我那本書裡還專門附了我教過的詩歌徒弟們寫的一些作品,甚至我還請他們自己朗讀出來,生成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以聽到孩子的聲音,但最重要的是我把自己的一些新的總結傾注文字出版成書,是想教會父母們一個方法,尤其是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媽媽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教育有一部分的欠缺,而且也沒法從根本上改變,家庭教育要把學校教育不足的靈性教育、情感教育,個性教育、詩性教育彌補上去。我並不是希望孩子都往詩人的方向走,我是希望從小體驗到自己身上的詩性,不光是去背李白杜甫的詩,李白杜甫的詩你能把全部背下來,仍然是李白杜甫的。你能寫出你自己的詩來,你就知道這詩不光活在遠方,還活在你的呼吸之間。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爸爸媽媽們如果很耐心的觀察,孩子靈感飛來,說出非常漂亮的想象和情感在一起的好句子時,這就是詩,把它記錄下來。有時候通過對話,誘導孩子在同一個話題裡進行發揮,我經常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想象引出來,跟孩子對話,讓孩子把心裡的感覺想象地說出來。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宸冰:絕大多數成年人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學習,而且我們在社會中經受過各種各樣的語言、交際的一個基本技能,大人通常會有一種情況,當孩子說一句話時,大人會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去判斷這句話,家長的評判標準會毀了這個孩子的想象力。您知道嗎?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樹才:跟孩子一起玩寫詩和說詩時,家長不再是家長,而是孩子的朋友,而且家長應該以自己的孩子為詩,在靈性上孩子比我們大人要渾然、飽滿、新鮮。孩子說的所有的想象都是他的心理根源和想象根源,只不過他意思說不出來,他並不是在一個失性的思維,不是邏輯思維,不是知識思維,他是想象思維和情感思維。實際上聰慧的爸爸媽媽從孩子新鮮、生動、形象的句子裡面,反而能獲得教育。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在詩上孩子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我們在詩上,除了教孩子這個字怎麼寫,即使他們不會寫,也會用拼音標註出來。他們心裡對世界所寄託的那份希望,對每一個景物,一棵樹、一片葉子、一顆露珠、一朵花所激發的想象,我們自嘆不如。

宸冰:作為一個家長,到底在什麼時候還原為一個家長,什麼時候還原為孩子的朋友,這很重要。而且我覺得這對家長也是一個很好的放鬆,辛苦了一天,忙忙碌碌,回家和孩子獨處的這一段時間,把自己交給孩子的詩意天空,把自己交給孩子的詩世界,你會放鬆很多。有的爸爸媽媽特別了不起,他們真的從孩子寫出的詩裡面重新調整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因為孩子可能會用他的觀察說到一些家長平時沒有意識到的,一些細節的東西。

誰家的孩子這麼有才!我們組團去“偷”孩子吧!

樹才:令我驕傲的詩歌徒弟小都和大都,她們是雙胞胎兩姐妹,小都在8歲時寫了一首詩《人》。

《人》

世界上只有一個人

這個人做夢

夢裡又有幾個人

那幾個人做夢

夢裡又有很多人

那很多人做夢

夢裡又有很多很多人

我們就是那很多很多人

夢裡面的人

樹才:這個孩子沒有學過邏輯,你看她一層一層,邏輯還是很精準,夢裡的人夢外的人,一個人幾個人。它的層次那麼清楚,像這樣的詩裡又包含了哲學,哲學看上去多麼高深,這也是詩的妙處,詩是可感人的,但又是可深思的,哲學只剩下可深思,沒有思維訓練進不去,但詩的出發點是每個人在生活裡面的任何一個細節。

詩的遠方就在你的腳下,眼睛看見的任何一個細節,耳朵聽見的任何一個聲音,鼻子嗅到的任何一個美味,都有可能直接觸發你寫第一句詩,有第一句你就可能寫成一首詩。

■ Over ■

童心即詩,每個孩子天生都是詩人。孩子的目光是清澈的,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多彩的。"邏輯可以讓你從A走到B,但想象力可以讓你走到任何地方。"免於汙染,拒絕扼殺,呵護好孩子的童心,孩子會給世界更多驚喜。

孩子的世界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都曾年少,當時的稚嫩慢慢變得成熟,但那種想象力、創造力是我們不應該改變的。希望我們永遠可以保持一顆童心!

對文章感興趣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宸冰讀書。查看更多優質精彩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