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

1

紀錄片《出路》中12歲的馬百娟坐在山上大聲念著:我長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學。

馬百娟是甘肅會寧縣山溝溝里人,父親60歲了,母親有智力缺陷,哥哥14歲就沒讀書出去打工了。全家住在窯洞裡,全年開銷不超過50元。

馬百娟每天很早起來,把饃饃撕碎泡在水裡吃,然後去上學。放學回來要餵豬,做飯,做很多農活。

馬百娟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她揹著書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鬥志昂揚,大步流星地走在荒涼的山路上去上學。

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下,馬百娟仍然希望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掙錢,一個月掙1000元買面,因為家裡的面不夠吃。

可馬百娟15歲時就退學了,到城市找工作,因年齡的原因被拒絕了,就在家閒著。

馬百娟的父親說:女娃不用讀太多書,以後就是帶娃,生活還是要靠老公的。

馬百娟也想嘗試,也想改變,但環境限制了她。馬百娟只好屈服現實,最後嫁給表哥,成了庸俗的婦女。

看到馬百娟從曾經充滿憧憬的小女孩變成了普通農婦的出路,讓人心裡一陣唏噓和心酸。

在貧窮的環境中,可悲的不是貧窮帶來的困難。而是馬百娟父母封閉的思想,思維的固化,認知的侷限決定了她的人生。

"

1

紀錄片《出路》中12歲的馬百娟坐在山上大聲念著:我長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學。

馬百娟是甘肅會寧縣山溝溝里人,父親60歲了,母親有智力缺陷,哥哥14歲就沒讀書出去打工了。全家住在窯洞裡,全年開銷不超過50元。

馬百娟每天很早起來,把饃饃撕碎泡在水裡吃,然後去上學。放學回來要餵豬,做飯,做很多農活。

馬百娟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她揹著書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鬥志昂揚,大步流星地走在荒涼的山路上去上學。

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下,馬百娟仍然希望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掙錢,一個月掙1000元買面,因為家裡的面不夠吃。

可馬百娟15歲時就退學了,到城市找工作,因年齡的原因被拒絕了,就在家閒著。

馬百娟的父親說:女娃不用讀太多書,以後就是帶娃,生活還是要靠老公的。

馬百娟也想嘗試,也想改變,但環境限制了她。馬百娟只好屈服現實,最後嫁給表哥,成了庸俗的婦女。

看到馬百娟從曾經充滿憧憬的小女孩變成了普通農婦的出路,讓人心裡一陣唏噓和心酸。

在貧窮的環境中,可悲的不是貧窮帶來的困難。而是馬百娟父母封閉的思想,思維的固化,認知的侷限決定了她的人生。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2

2010年年底,年僅9歲的孟凡森在自家魚攤上殺魚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上孟凡森手持菜刀,將一條條魚開膛破肚。技巧熟練,眼神犀利,被網友戲稱為“殺魚弟”,成為網絡紅人。

隨著“殺魚弟”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買魚的人越來越多,父親順勢將店名改為“殺魚弟水產”。

在輿論壓力和好心人的幫助下,輟學的孟凡森重新回到學校,但一年後孟凡森就被拉回了魚攤上。

也許是太晚讀書的緣故,回到學校的孟凡森,成績一直都不怎麼好,孟凡森上學期間經常逃學跑回家。剛開始父母也追打責罵管過一段時間,後來生意忙也就沒管他了,乾脆就讓孟凡森幫忙殺魚了

孟凡森媽媽說:不是不讓他讀書,是這孩子確實不愛讀書。

孟凡森的父親認為:讀書沒有用,只有殺魚才能掙錢。

從此,孟凡森的生活就死死地拴在了一個魚攤上。

2018年孟凡森在魚攤上和客人爭執,被父母和鄰居責罵後,一氣之下服下了百草枯自殺。經過14天治療,脫離生命危險。

2019年1月孟凡森與父親參加鬥毆,雙雙被刑拘。

回看殺魚弟的人生。是誰的過?是貧窮嗎?不是,是父母的心窮。

在家境不好的情況下,孟凡森的父母還生養了六個小孩。為了將這六個孩子養大,他們終日疲於掙錢奔命。在生存壓力下,他們沒有管教孩子,而是讓孩子野蠻生長。

影響一個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庭的貧困,而是父母思想貧窮,目光短淺,格局太小。

"

1

紀錄片《出路》中12歲的馬百娟坐在山上大聲念著:我長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學。

馬百娟是甘肅會寧縣山溝溝里人,父親60歲了,母親有智力缺陷,哥哥14歲就沒讀書出去打工了。全家住在窯洞裡,全年開銷不超過50元。

馬百娟每天很早起來,把饃饃撕碎泡在水裡吃,然後去上學。放學回來要餵豬,做飯,做很多農活。

馬百娟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她揹著書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鬥志昂揚,大步流星地走在荒涼的山路上去上學。

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下,馬百娟仍然希望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掙錢,一個月掙1000元買面,因為家裡的面不夠吃。

可馬百娟15歲時就退學了,到城市找工作,因年齡的原因被拒絕了,就在家閒著。

馬百娟的父親說:女娃不用讀太多書,以後就是帶娃,生活還是要靠老公的。

馬百娟也想嘗試,也想改變,但環境限制了她。馬百娟只好屈服現實,最後嫁給表哥,成了庸俗的婦女。

看到馬百娟從曾經充滿憧憬的小女孩變成了普通農婦的出路,讓人心裡一陣唏噓和心酸。

在貧窮的環境中,可悲的不是貧窮帶來的困難。而是馬百娟父母封閉的思想,思維的固化,認知的侷限決定了她的人生。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2

2010年年底,年僅9歲的孟凡森在自家魚攤上殺魚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上孟凡森手持菜刀,將一條條魚開膛破肚。技巧熟練,眼神犀利,被網友戲稱為“殺魚弟”,成為網絡紅人。

隨著“殺魚弟”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買魚的人越來越多,父親順勢將店名改為“殺魚弟水產”。

在輿論壓力和好心人的幫助下,輟學的孟凡森重新回到學校,但一年後孟凡森就被拉回了魚攤上。

也許是太晚讀書的緣故,回到學校的孟凡森,成績一直都不怎麼好,孟凡森上學期間經常逃學跑回家。剛開始父母也追打責罵管過一段時間,後來生意忙也就沒管他了,乾脆就讓孟凡森幫忙殺魚了

孟凡森媽媽說:不是不讓他讀書,是這孩子確實不愛讀書。

孟凡森的父親認為:讀書沒有用,只有殺魚才能掙錢。

從此,孟凡森的生活就死死地拴在了一個魚攤上。

2018年孟凡森在魚攤上和客人爭執,被父母和鄰居責罵後,一氣之下服下了百草枯自殺。經過14天治療,脫離生命危險。

2019年1月孟凡森與父親參加鬥毆,雙雙被刑拘。

回看殺魚弟的人生。是誰的過?是貧窮嗎?不是,是父母的心窮。

在家境不好的情況下,孟凡森的父母還生養了六個小孩。為了將這六個孩子養大,他們終日疲於掙錢奔命。在生存壓力下,他們沒有管教孩子,而是讓孩子野蠻生長。

影響一個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庭的貧困,而是父母思想貧窮,目光短淺,格局太小。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3

去年《人民日報》發佈了一篇文章,《他676分上清華沒微信,看到手機後沉默了》。

從智能手機上看到圖中破舊的老式直板機,大家都沉默了。

單小龍是寧夏西吉縣人,父母主要靠在當地幫人收青菜維生,一個月只能掙一兩千元,是村裡的貧困戶。

單小龍的父母祖祖輩輩都沒上過學,父親一直希望兒女都能上大學,走出農村。

由於村小不教英語,父親就把單小龍轉到鄰縣6公里以外的鄉鎮小學讀書,每天用摩托車接送單小龍上下學,摩托車壞了就用自行車接送。

因為父親不識字,不知道怎麼教英語,就讓單小龍一遍遍地抄單詞,每天抄一個單元,每個抄三遍。寫完之後讀給他聽,然後按上手印。

單小龍假期就回家幹活,耕地、收糧食、除草樣樣都幹。為了幫助貧寒的家庭減輕負擔,收到錄取消息的時候,單小龍還在外面工地打工。

單小龍每天早上9點就在工地工作,他每天差不多要搬12000公斤的鋼筋。工作二十多天掙了2000元,才把爸爸給的舊按鍵機換成一千多的智能機。

當其他同學都在用智能手機時,單小龍知道,自己不能去攀比。只能跟同學比學習。因為只有知識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現在單小龍在清華深造,將來打算回家當公務員或者搞科研進企業。

即使生活貧窮,有遠見的父母拼盡全力也要給孩子好的起點。

"

1

紀錄片《出路》中12歲的馬百娟坐在山上大聲念著:我長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學。

馬百娟是甘肅會寧縣山溝溝里人,父親60歲了,母親有智力缺陷,哥哥14歲就沒讀書出去打工了。全家住在窯洞裡,全年開銷不超過50元。

馬百娟每天很早起來,把饃饃撕碎泡在水裡吃,然後去上學。放學回來要餵豬,做飯,做很多農活。

馬百娟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她揹著書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鬥志昂揚,大步流星地走在荒涼的山路上去上學。

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下,馬百娟仍然希望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掙錢,一個月掙1000元買面,因為家裡的面不夠吃。

可馬百娟15歲時就退學了,到城市找工作,因年齡的原因被拒絕了,就在家閒著。

馬百娟的父親說:女娃不用讀太多書,以後就是帶娃,生活還是要靠老公的。

馬百娟也想嘗試,也想改變,但環境限制了她。馬百娟只好屈服現實,最後嫁給表哥,成了庸俗的婦女。

看到馬百娟從曾經充滿憧憬的小女孩變成了普通農婦的出路,讓人心裡一陣唏噓和心酸。

在貧窮的環境中,可悲的不是貧窮帶來的困難。而是馬百娟父母封閉的思想,思維的固化,認知的侷限決定了她的人生。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2

2010年年底,年僅9歲的孟凡森在自家魚攤上殺魚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上孟凡森手持菜刀,將一條條魚開膛破肚。技巧熟練,眼神犀利,被網友戲稱為“殺魚弟”,成為網絡紅人。

隨著“殺魚弟”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買魚的人越來越多,父親順勢將店名改為“殺魚弟水產”。

在輿論壓力和好心人的幫助下,輟學的孟凡森重新回到學校,但一年後孟凡森就被拉回了魚攤上。

也許是太晚讀書的緣故,回到學校的孟凡森,成績一直都不怎麼好,孟凡森上學期間經常逃學跑回家。剛開始父母也追打責罵管過一段時間,後來生意忙也就沒管他了,乾脆就讓孟凡森幫忙殺魚了

孟凡森媽媽說:不是不讓他讀書,是這孩子確實不愛讀書。

孟凡森的父親認為:讀書沒有用,只有殺魚才能掙錢。

從此,孟凡森的生活就死死地拴在了一個魚攤上。

2018年孟凡森在魚攤上和客人爭執,被父母和鄰居責罵後,一氣之下服下了百草枯自殺。經過14天治療,脫離生命危險。

2019年1月孟凡森與父親參加鬥毆,雙雙被刑拘。

回看殺魚弟的人生。是誰的過?是貧窮嗎?不是,是父母的心窮。

在家境不好的情況下,孟凡森的父母還生養了六個小孩。為了將這六個孩子養大,他們終日疲於掙錢奔命。在生存壓力下,他們沒有管教孩子,而是讓孩子野蠻生長。

影響一個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庭的貧困,而是父母思想貧窮,目光短淺,格局太小。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3

去年《人民日報》發佈了一篇文章,《他676分上清華沒微信,看到手機後沉默了》。

從智能手機上看到圖中破舊的老式直板機,大家都沉默了。

單小龍是寧夏西吉縣人,父母主要靠在當地幫人收青菜維生,一個月只能掙一兩千元,是村裡的貧困戶。

單小龍的父母祖祖輩輩都沒上過學,父親一直希望兒女都能上大學,走出農村。

由於村小不教英語,父親就把單小龍轉到鄰縣6公里以外的鄉鎮小學讀書,每天用摩托車接送單小龍上下學,摩托車壞了就用自行車接送。

因為父親不識字,不知道怎麼教英語,就讓單小龍一遍遍地抄單詞,每天抄一個單元,每個抄三遍。寫完之後讀給他聽,然後按上手印。

單小龍假期就回家幹活,耕地、收糧食、除草樣樣都幹。為了幫助貧寒的家庭減輕負擔,收到錄取消息的時候,單小龍還在外面工地打工。

單小龍每天早上9點就在工地工作,他每天差不多要搬12000公斤的鋼筋。工作二十多天掙了2000元,才把爸爸給的舊按鍵機換成一千多的智能機。

當其他同學都在用智能手機時,單小龍知道,自己不能去攀比。只能跟同學比學習。因為只有知識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現在單小龍在清華深造,將來打算回家當公務員或者搞科研進企業。

即使生活貧窮,有遠見的父母拼盡全力也要給孩子好的起點。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

4

雖說,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卻可以選擇怎麼過好自己的人生。

《風雨哈佛路》的麗斯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裡,父母酗酒吸毒,在她15歲時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

麗斯只得乞討為生,居無定所,流浪在城市的角落裡,生活的苦難讓麗斯明白: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

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她努力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一邊打工一邊上學,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

雖然麗斯的人生拿到一副爛牌,但她與命運抗爭,跨越困境去追尋心中的夢想,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辭。

貧窮只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起點,並不能限制一個想努力改變命運的人。

貧窮只是人生的起點,不是終點。只有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

不努力的人,沒有改變命運的決心,就只能輪迴父輩的生活,辛苦一輩子。

努力的人,辛苦一陣子,改變了命運,也決定了自己人生的高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