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來自父母的鳥籠效應

什麼是鳥籠效應?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同時退休,詹姆斯打賭說一定會讓好友養一隻鳥。幾天後,藉著好友生日的機會,詹姆斯送了一個很漂亮的鳥籠作為禮物。好友一直把它當作工藝品放在書桌上,然而每一個到訪的客人都會問他,裡面的鳥什麼時候死的。一切解釋都是徒勞,最終卡爾森只好買回了一隻鳥。

正如很多的父母一樣,由於看到周圍的孩子都上了培訓班,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主觀上便認定孩子也必須去學習提高,否則就會落後。而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就像這隻鳥籠,孩子就像被關在裡面的鳥一樣,因為父母的“貪心”,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自由。

鳥籠效應被譽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人很容易陷入身邊人的慣性思維之中,導致行為和思想都被鳥籠控制。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來自父母的鳥籠效應

什麼是鳥籠效應?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同時退休,詹姆斯打賭說一定會讓好友養一隻鳥。幾天後,藉著好友生日的機會,詹姆斯送了一個很漂亮的鳥籠作為禮物。好友一直把它當作工藝品放在書桌上,然而每一個到訪的客人都會問他,裡面的鳥什麼時候死的。一切解釋都是徒勞,最終卡爾森只好買回了一隻鳥。

正如很多的父母一樣,由於看到周圍的孩子都上了培訓班,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主觀上便認定孩子也必須去學習提高,否則就會落後。而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就像這隻鳥籠,孩子就像被關在裡面的鳥一樣,因為父母的“貪心”,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自由。

鳥籠效應被譽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人很容易陷入身邊人的慣性思維之中,導致行為和思想都被鳥籠控制。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

一位男生在小學畢業考試結束之際,選擇了自殺。在給父母的遺書中他寫道,自己成績不好,死了就可以不讓父母生氣,也可以不讓父母再白白浪費錢了。

中國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一項相關調查,相當多的兒童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心情不佳(76.2%)、鬱悶(55.4%)和煩躁(54.2%),部分兒童因此晚上睡不著(38.2%)、不願意學習(25.1%)、自卑(24.5%),還有少數兒童甚至因此對生活絕望(9.1%)。

患有童年恐慌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變得自卑,他們會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陷入越來越深的痛苦之中。

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過於看重,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剝奪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生活樂趣。從而使得孩子情緒越來越低落,但又無法找到很好的釋放口,不斷的積壓必然導致劇烈的爆發。

“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導致的一種較強烈較持久的焦慮心態。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來自父母的鳥籠效應

什麼是鳥籠效應?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同時退休,詹姆斯打賭說一定會讓好友養一隻鳥。幾天後,藉著好友生日的機會,詹姆斯送了一個很漂亮的鳥籠作為禮物。好友一直把它當作工藝品放在書桌上,然而每一個到訪的客人都會問他,裡面的鳥什麼時候死的。一切解釋都是徒勞,最終卡爾森只好買回了一隻鳥。

正如很多的父母一樣,由於看到周圍的孩子都上了培訓班,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主觀上便認定孩子也必須去學習提高,否則就會落後。而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就像這隻鳥籠,孩子就像被關在裡面的鳥一樣,因為父母的“貪心”,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自由。

鳥籠效應被譽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人很容易陷入身邊人的慣性思維之中,導致行為和思想都被鳥籠控制。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

一位男生在小學畢業考試結束之際,選擇了自殺。在給父母的遺書中他寫道,自己成績不好,死了就可以不讓父母生氣,也可以不讓父母再白白浪費錢了。

中國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一項相關調查,相當多的兒童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心情不佳(76.2%)、鬱悶(55.4%)和煩躁(54.2%),部分兒童因此晚上睡不著(38.2%)、不願意學習(25.1%)、自卑(24.5%),還有少數兒童甚至因此對生活絕望(9.1%)。

患有童年恐慌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變得自卑,他們會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陷入越來越深的痛苦之中。

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過於看重,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剝奪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生活樂趣。從而使得孩子情緒越來越低落,但又無法找到很好的釋放口,不斷的積壓必然導致劇烈的爆發。

“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導致的一種較強烈較持久的焦慮心態。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緩解焦慮

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神經細胞。研究還顯示,鍛鍊能夠促使生成新的興奮性細胞。因此,鍛鍊者更容易被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精神更飽滿),也更容易平靜下來,因此較少體驗到焦慮、壓力和恐懼。

運動後能夠釋放出緩解焦慮症的大腦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夠減輕人們的焦慮症狀;同時也能夠減少一些焦慮不斷加重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使得人們的心情趨於平緩;另外運動之後,人們的體溫會有所增加,自然可以讓情緒有所平靜。

菲爾普斯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游泳明星,他小時候是ADHD和自閉症患者,媽媽為了治療他的這些病症,便把他送到了游泳學習班。沒想到菲爾普斯因此找到了釋放自己的方式,他把所有的熱情都獻給了泳池,每天進行著高強度的運動量,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來自父母的鳥籠效應

什麼是鳥籠效應?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同時退休,詹姆斯打賭說一定會讓好友養一隻鳥。幾天後,藉著好友生日的機會,詹姆斯送了一個很漂亮的鳥籠作為禮物。好友一直把它當作工藝品放在書桌上,然而每一個到訪的客人都會問他,裡面的鳥什麼時候死的。一切解釋都是徒勞,最終卡爾森只好買回了一隻鳥。

正如很多的父母一樣,由於看到周圍的孩子都上了培訓班,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主觀上便認定孩子也必須去學習提高,否則就會落後。而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就像這隻鳥籠,孩子就像被關在裡面的鳥一樣,因為父母的“貪心”,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自由。

鳥籠效應被譽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人很容易陷入身邊人的慣性思維之中,導致行為和思想都被鳥籠控制。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

一位男生在小學畢業考試結束之際,選擇了自殺。在給父母的遺書中他寫道,自己成績不好,死了就可以不讓父母生氣,也可以不讓父母再白白浪費錢了。

中國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一項相關調查,相當多的兒童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心情不佳(76.2%)、鬱悶(55.4%)和煩躁(54.2%),部分兒童因此晚上睡不著(38.2%)、不願意學習(25.1%)、自卑(24.5%),還有少數兒童甚至因此對生活絕望(9.1%)。

患有童年恐慌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變得自卑,他們會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陷入越來越深的痛苦之中。

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過於看重,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剝奪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生活樂趣。從而使得孩子情緒越來越低落,但又無法找到很好的釋放口,不斷的積壓必然導致劇烈的爆發。

“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導致的一種較強烈較持久的焦慮心態。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緩解焦慮

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神經細胞。研究還顯示,鍛鍊能夠促使生成新的興奮性細胞。因此,鍛鍊者更容易被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精神更飽滿),也更容易平靜下來,因此較少體驗到焦慮、壓力和恐懼。

運動後能夠釋放出緩解焦慮症的大腦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夠減輕人們的焦慮症狀;同時也能夠減少一些焦慮不斷加重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使得人們的心情趨於平緩;另外運動之後,人們的體溫會有所增加,自然可以讓情緒有所平靜。

菲爾普斯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游泳明星,他小時候是ADHD和自閉症患者,媽媽為了治療他的這些病症,便把他送到了游泳學習班。沒想到菲爾普斯因此找到了釋放自己的方式,他把所有的熱情都獻給了泳池,每天進行著高強度的運動量,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能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運動不分種類,只要是人們動起來,都能夠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腦啡肽等有益的生化物質。當人們在運動之後,腦組織中的核糖核酸會有明顯的增加,這是一種能夠使腦垂體分泌神經激素多肽組成的新蛋白質分子腦啡肽的物質,對促進人的思維和智力大有益處。

運動會促使左右腦海馬區和大腦皮層之間神經細胞的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興奮性神經細胞。研究認為,海馬區左右兩側的大腦皮層正是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的情感區,也是人類邏輯、分析和創新思維發生的地方。因此,喜愛運動的人,往往會有著飽滿的精神,並且善於創新。

運動能夠促使大腦頂葉和顳葉之間“西爾維裂溝”的“快感中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讓人們變得興奮熱情。因此運動能改善人們的壞情緒,有效預防並且緩解緊張、失眠、煩躁和憂鬱等神經性疾病。

運動還會促使左右腦上、下葉區域分泌出更多的異丙腎上腺素,促進腦部組織對糖原的分解,增加大腦耗氧量。能夠讓大腦思維更加敏捷,思路更為活躍,使心臟功能更為增強,具有舒張骨骼肌以及冠狀血管和支氣管等明顯的功效。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來自父母的鳥籠效應

什麼是鳥籠效應?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同時退休,詹姆斯打賭說一定會讓好友養一隻鳥。幾天後,藉著好友生日的機會,詹姆斯送了一個很漂亮的鳥籠作為禮物。好友一直把它當作工藝品放在書桌上,然而每一個到訪的客人都會問他,裡面的鳥什麼時候死的。一切解釋都是徒勞,最終卡爾森只好買回了一隻鳥。

正如很多的父母一樣,由於看到周圍的孩子都上了培訓班,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主觀上便認定孩子也必須去學習提高,否則就會落後。而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就像這隻鳥籠,孩子就像被關在裡面的鳥一樣,因為父母的“貪心”,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自由。

鳥籠效應被譽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人很容易陷入身邊人的慣性思維之中,導致行為和思想都被鳥籠控制。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

一位男生在小學畢業考試結束之際,選擇了自殺。在給父母的遺書中他寫道,自己成績不好,死了就可以不讓父母生氣,也可以不讓父母再白白浪費錢了。

中國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一項相關調查,相當多的兒童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心情不佳(76.2%)、鬱悶(55.4%)和煩躁(54.2%),部分兒童因此晚上睡不著(38.2%)、不願意學習(25.1%)、自卑(24.5%),還有少數兒童甚至因此對生活絕望(9.1%)。

患有童年恐慌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變得自卑,他們會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陷入越來越深的痛苦之中。

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過於看重,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剝奪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生活樂趣。從而使得孩子情緒越來越低落,但又無法找到很好的釋放口,不斷的積壓必然導致劇烈的爆發。

“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導致的一種較強烈較持久的焦慮心態。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緩解焦慮

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神經細胞。研究還顯示,鍛鍊能夠促使生成新的興奮性細胞。因此,鍛鍊者更容易被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精神更飽滿),也更容易平靜下來,因此較少體驗到焦慮、壓力和恐懼。

運動後能夠釋放出緩解焦慮症的大腦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夠減輕人們的焦慮症狀;同時也能夠減少一些焦慮不斷加重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使得人們的心情趨於平緩;另外運動之後,人們的體溫會有所增加,自然可以讓情緒有所平靜。

菲爾普斯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游泳明星,他小時候是ADHD和自閉症患者,媽媽為了治療他的這些病症,便把他送到了游泳學習班。沒想到菲爾普斯因此找到了釋放自己的方式,他把所有的熱情都獻給了泳池,每天進行著高強度的運動量,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能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運動不分種類,只要是人們動起來,都能夠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腦啡肽等有益的生化物質。當人們在運動之後,腦組織中的核糖核酸會有明顯的增加,這是一種能夠使腦垂體分泌神經激素多肽組成的新蛋白質分子腦啡肽的物質,對促進人的思維和智力大有益處。

運動會促使左右腦海馬區和大腦皮層之間神經細胞的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興奮性神經細胞。研究認為,海馬區左右兩側的大腦皮層正是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的情感區,也是人類邏輯、分析和創新思維發生的地方。因此,喜愛運動的人,往往會有著飽滿的精神,並且善於創新。

運動能夠促使大腦頂葉和顳葉之間“西爾維裂溝”的“快感中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讓人們變得興奮熱情。因此運動能改善人們的壞情緒,有效預防並且緩解緊張、失眠、煩躁和憂鬱等神經性疾病。

運動還會促使左右腦上、下葉區域分泌出更多的異丙腎上腺素,促進腦部組織對糖原的分解,增加大腦耗氧量。能夠讓大腦思維更加敏捷,思路更為活躍,使心臟功能更為增強,具有舒張骨骼肌以及冠狀血管和支氣管等明顯的功效。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更會促使大腦擁有更多的細胞數量。新增的紅血球和血循環量能夠向大腦組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和營養。

大腦活動需要能量,而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糖,食物又是血糖的供給源。運動能夠讓人們有更好的胃口,使消化功能得到增強,促進食物中澱粉成分轉化為葡萄糖,經過血液的吸收後變成血糖,從而源源不斷地滿足提供給腦神經細胞,滿足其活動的需要。

經常從事各種運動的人,其腦內側額葉的皮質都比較厚實。研究發現,腦內側額葉皮質的神經活動情況,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意志與毅力。

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年齡,身體,興趣,愛好等各方面考慮,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當然在運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強度的大小適中,比如說散步,慢跑都是比較大眾化的運動,大家不妨一試。

孩子們更應該走出家門,去大自然中充分釋放自己,只有多進行戶外運動,孩子的體質才能得到提高,心情才能得到改善,從而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

"

在中國,應試教育已經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只關注孩子們的成績,給孩子報名了許多補習班,把他們的業餘時間佔得滿滿的。中國的孩子普遍有著較為沉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源於學校裡的競爭壓力,更是因為有著70%以上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輔導班。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來自父母的鳥籠效應

什麼是鳥籠效應?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同時退休,詹姆斯打賭說一定會讓好友養一隻鳥。幾天後,藉著好友生日的機會,詹姆斯送了一個很漂亮的鳥籠作為禮物。好友一直把它當作工藝品放在書桌上,然而每一個到訪的客人都會問他,裡面的鳥什麼時候死的。一切解釋都是徒勞,最終卡爾森只好買回了一隻鳥。

正如很多的父母一樣,由於看到周圍的孩子都上了培訓班,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主觀上便認定孩子也必須去學習提高,否則就會落後。而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就像這隻鳥籠,孩子就像被關在裡面的鳥一樣,因為父母的“貪心”,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自由。

鳥籠效應被譽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

人很容易陷入身邊人的慣性思維之中,導致行為和思想都被鳥籠控制。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

一位男生在小學畢業考試結束之際,選擇了自殺。在給父母的遺書中他寫道,自己成績不好,死了就可以不讓父母生氣,也可以不讓父母再白白浪費錢了。

中國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一項相關調查,相當多的兒童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心情不佳(76.2%)、鬱悶(55.4%)和煩躁(54.2%),部分兒童因此晚上睡不著(38.2%)、不願意學習(25.1%)、自卑(24.5%),還有少數兒童甚至因此對生活絕望(9.1%)。

患有童年恐慌的孩子,會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變得自卑,他們會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陷入越來越深的痛苦之中。

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過於看重,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剝奪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生活樂趣。從而使得孩子情緒越來越低落,但又無法找到很好的釋放口,不斷的積壓必然導致劇烈的爆發。

“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導致的一種較強烈較持久的焦慮心態。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緩解焦慮

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神經細胞。研究還顯示,鍛鍊能夠促使生成新的興奮性細胞。因此,鍛鍊者更容易被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精神更飽滿),也更容易平靜下來,因此較少體驗到焦慮、壓力和恐懼。

運動後能夠釋放出緩解焦慮症的大腦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夠減輕人們的焦慮症狀;同時也能夠減少一些焦慮不斷加重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使得人們的心情趨於平緩;另外運動之後,人們的體溫會有所增加,自然可以讓情緒有所平靜。

菲爾普斯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游泳明星,他小時候是ADHD和自閉症患者,媽媽為了治療他的這些病症,便把他送到了游泳學習班。沒想到菲爾普斯因此找到了釋放自己的方式,他把所有的熱情都獻給了泳池,每天進行著高強度的運動量,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能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運動不分種類,只要是人們動起來,都能夠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腦啡肽等有益的生化物質。當人們在運動之後,腦組織中的核糖核酸會有明顯的增加,這是一種能夠使腦垂體分泌神經激素多肽組成的新蛋白質分子腦啡肽的物質,對促進人的思維和智力大有益處。

運動會促使左右腦海馬區和大腦皮層之間神經細胞的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鍛鍊能夠促使海馬體中生成新的興奮性神經細胞。研究認為,海馬區左右兩側的大腦皮層正是喚起更活躍、更積極的情感區,也是人類邏輯、分析和創新思維發生的地方。因此,喜愛運動的人,往往會有著飽滿的精神,並且善於創新。

運動能夠促使大腦頂葉和顳葉之間“西爾維裂溝”的“快感中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讓人們變得興奮熱情。因此運動能改善人們的壞情緒,有效預防並且緩解緊張、失眠、煩躁和憂鬱等神經性疾病。

運動還會促使左右腦上、下葉區域分泌出更多的異丙腎上腺素,促進腦部組織對糖原的分解,增加大腦耗氧量。能夠讓大腦思維更加敏捷,思路更為活躍,使心臟功能更為增強,具有舒張骨骼肌以及冠狀血管和支氣管等明顯的功效。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運動更會促使大腦擁有更多的細胞數量。新增的紅血球和血循環量能夠向大腦組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和營養。

大腦活動需要能量,而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糖,食物又是血糖的供給源。運動能夠讓人們有更好的胃口,使消化功能得到增強,促進食物中澱粉成分轉化為葡萄糖,經過血液的吸收後變成血糖,從而源源不斷地滿足提供給腦神經細胞,滿足其活動的需要。

經常從事各種運動的人,其腦內側額葉的皮質都比較厚實。研究發現,腦內側額葉皮質的神經活動情況,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意志與毅力。

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年齡,身體,興趣,愛好等各方面考慮,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當然在運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強度的大小適中,比如說散步,慢跑都是比較大眾化的運動,大家不妨一試。

孩子們更應該走出家門,去大自然中充分釋放自己,只有多進行戶外運動,孩子的體質才能得到提高,心情才能得到改善,從而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

心理學家:孩子宅在家裡對大腦沒有好處,家長要警惕童年恐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