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

平時你是怎麼迴應孩子的?

前些天微博出現了一張高甜版的母女聊天記錄,堪稱教科書式的示範。

"媽媽我想去迪士尼玩"

"走"

"成都去不去"

"去啊,想去哪媽媽都陪你去。"

"

平時你是怎麼迴應孩子的?

前些天微博出現了一張高甜版的母女聊天記錄,堪稱教科書式的示範。

"媽媽我想去迪士尼玩"

"走"

"成都去不去"

"去啊,想去哪媽媽都陪你去。"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無論孩子說什麼,媽媽都第一時間迴應。

可以想象,這個被及時迴應的孩子,得到媽媽的認真對待和尊重,內心有多踏實幸福!

好多網友表示,被這對母女甜完之後,心裡陣陣泛酸:

"事事有迴應,而且秒回,果然是別人家的媽媽!"

"我跟我媽說想吃薯條,我媽回我,我看你就像薯條……"

雖是一番調侃,卻讓人感受到,得不到迴應的孩子心裡多麼憋屈。

媽媽不迴應,孩子的心就如荒蕪的田地,沒有愛的滋潤。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人們與親近的人交談時,對方一句看似無意的迴應,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對方是否真的在乎他,一句迴應能讓人的心理髮生變化。

如果這些對話發生在親子之間,那麼父母對孩子的迴應,就是將這種感覺無數次和放大無數倍的呈現。"

可以說,父母對孩子的迴應,將決定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01 不迴應和無關回應,剝奪孩子的存在感

去公園散步,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捧著野花編織成的小花環,邊叫邊奔向草地。

"媽媽,你快看,好漂亮啊!送給你……."

草地上,她的媽媽正低頭刷著手機。

孩子往前,搖著她媽媽的手臂,又喊了一句:"媽媽,你看看嘛。"

而媽媽始終倆眼盯著屏幕,眼皮都沒抬一下。

孩子慢慢放下雙手,轉身走了,委屈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

看著孩子落寞的小背影,真讓人心疼。

每個孩子都期待得到父母的迴應,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想獲得存在感。

哲學家貝萊爾說:存在即被感知。

孩子正是通過感知父母的迴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對一千五百多名兒童做過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在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這四大暴力行為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而被忽視即是存在感的缺失。

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長期得不到迴應的孩子,感受不到存在的意義。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對話場景:

"媽媽,今天足球比賽我們班贏了,我進了兩個球。"

"哦,你作業寫完了嗎?"

媽媽的迴應沒有順著孩子關心的內容展開,甚至硬生生把孩子的話匣子合上。

心理學上,把這種迴應方式叫做無關回應。

有些父母經常苦惱孩子為什麼又粘人又愛習慣性確認自己給他的愛,其實正是因為父母常對孩子無關回應了。

無關回應跟不迴應一樣會剝奪孩子的存在感,讓他對與人的鏈接形成強烈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無法得到真正的關注,而總是感受到被忽略、被漠視,他無法得到一個確認的信息:我是重要的,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在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中,他就會極力通過確認,或者失卻獨立性,靠依附別人,很辛苦地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02 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讓孩子偽裝自己討好別人

熱播劇《小歡喜》中的媽媽宋倩,為女兒喬英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盡心思傾盡心血。

然而,被培養成學霸的女兒並沒有想象中的快樂,和她的關係很多時候劍拔弩張。

究其原因,就是她在和女兒的相處中,處處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控制。

"

平時你是怎麼迴應孩子的?

前些天微博出現了一張高甜版的母女聊天記錄,堪稱教科書式的示範。

"媽媽我想去迪士尼玩"

"走"

"成都去不去"

"去啊,想去哪媽媽都陪你去。"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無論孩子說什麼,媽媽都第一時間迴應。

可以想象,這個被及時迴應的孩子,得到媽媽的認真對待和尊重,內心有多踏實幸福!

好多網友表示,被這對母女甜完之後,心裡陣陣泛酸:

"事事有迴應,而且秒回,果然是別人家的媽媽!"

"我跟我媽說想吃薯條,我媽回我,我看你就像薯條……"

雖是一番調侃,卻讓人感受到,得不到迴應的孩子心裡多麼憋屈。

媽媽不迴應,孩子的心就如荒蕪的田地,沒有愛的滋潤。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人們與親近的人交談時,對方一句看似無意的迴應,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對方是否真的在乎他,一句迴應能讓人的心理髮生變化。

如果這些對話發生在親子之間,那麼父母對孩子的迴應,就是將這種感覺無數次和放大無數倍的呈現。"

可以說,父母對孩子的迴應,將決定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01 不迴應和無關回應,剝奪孩子的存在感

去公園散步,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捧著野花編織成的小花環,邊叫邊奔向草地。

"媽媽,你快看,好漂亮啊!送給你……."

草地上,她的媽媽正低頭刷著手機。

孩子往前,搖著她媽媽的手臂,又喊了一句:"媽媽,你看看嘛。"

而媽媽始終倆眼盯著屏幕,眼皮都沒抬一下。

孩子慢慢放下雙手,轉身走了,委屈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

看著孩子落寞的小背影,真讓人心疼。

每個孩子都期待得到父母的迴應,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想獲得存在感。

哲學家貝萊爾說:存在即被感知。

孩子正是通過感知父母的迴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對一千五百多名兒童做過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在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這四大暴力行為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而被忽視即是存在感的缺失。

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長期得不到迴應的孩子,感受不到存在的意義。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對話場景:

"媽媽,今天足球比賽我們班贏了,我進了兩個球。"

"哦,你作業寫完了嗎?"

媽媽的迴應沒有順著孩子關心的內容展開,甚至硬生生把孩子的話匣子合上。

心理學上,把這種迴應方式叫做無關回應。

有些父母經常苦惱孩子為什麼又粘人又愛習慣性確認自己給他的愛,其實正是因為父母常對孩子無關回應了。

無關回應跟不迴應一樣會剝奪孩子的存在感,讓他對與人的鏈接形成強烈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無法得到真正的關注,而總是感受到被忽略、被漠視,他無法得到一個確認的信息:我是重要的,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在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中,他就會極力通過確認,或者失卻獨立性,靠依附別人,很辛苦地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02 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讓孩子偽裝自己討好別人

熱播劇《小歡喜》中的媽媽宋倩,為女兒喬英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盡心思傾盡心血。

然而,被培養成學霸的女兒並沒有想象中的快樂,和她的關係很多時候劍拔弩張。

究其原因,就是她在和女兒的相處中,處處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控制。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女兒說起自己的愛好,她說那沒用,只有高考最重要;

女兒想要玩會兒樂高,她說考試才是正經事;

當女兒滿懷憧憬在氣球上寫下自己的航天夢時,她奪過筆按自己的意願強行改動。

她的迴應像一盆盆冷水,把女兒的正常需求一次次從頭涼到腳。

媽媽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最終苦壞的是孩子。

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其實不少。

他們不斷要求孩子與自己同頻,如果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他不喜歡,那就漠然視之或者拼命反對。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方式,通常教會孩子去迎合父母的感受,為博得父母一笑而偽裝自己。

就如喬英子明明已經看過那部電影,為了讓媽媽開心,她又陪媽媽看了一次,然而得知真相的宋倩並沒有意識到原因所在,反而怒不可遏。

"

平時你是怎麼迴應孩子的?

前些天微博出現了一張高甜版的母女聊天記錄,堪稱教科書式的示範。

"媽媽我想去迪士尼玩"

"走"

"成都去不去"

"去啊,想去哪媽媽都陪你去。"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無論孩子說什麼,媽媽都第一時間迴應。

可以想象,這個被及時迴應的孩子,得到媽媽的認真對待和尊重,內心有多踏實幸福!

好多網友表示,被這對母女甜完之後,心裡陣陣泛酸:

"事事有迴應,而且秒回,果然是別人家的媽媽!"

"我跟我媽說想吃薯條,我媽回我,我看你就像薯條……"

雖是一番調侃,卻讓人感受到,得不到迴應的孩子心裡多麼憋屈。

媽媽不迴應,孩子的心就如荒蕪的田地,沒有愛的滋潤。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人們與親近的人交談時,對方一句看似無意的迴應,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對方是否真的在乎他,一句迴應能讓人的心理髮生變化。

如果這些對話發生在親子之間,那麼父母對孩子的迴應,就是將這種感覺無數次和放大無數倍的呈現。"

可以說,父母對孩子的迴應,將決定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01 不迴應和無關回應,剝奪孩子的存在感

去公園散步,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捧著野花編織成的小花環,邊叫邊奔向草地。

"媽媽,你快看,好漂亮啊!送給你……."

草地上,她的媽媽正低頭刷著手機。

孩子往前,搖著她媽媽的手臂,又喊了一句:"媽媽,你看看嘛。"

而媽媽始終倆眼盯著屏幕,眼皮都沒抬一下。

孩子慢慢放下雙手,轉身走了,委屈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

看著孩子落寞的小背影,真讓人心疼。

每個孩子都期待得到父母的迴應,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想獲得存在感。

哲學家貝萊爾說:存在即被感知。

孩子正是通過感知父母的迴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對一千五百多名兒童做過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在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這四大暴力行為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而被忽視即是存在感的缺失。

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長期得不到迴應的孩子,感受不到存在的意義。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對話場景:

"媽媽,今天足球比賽我們班贏了,我進了兩個球。"

"哦,你作業寫完了嗎?"

媽媽的迴應沒有順著孩子關心的內容展開,甚至硬生生把孩子的話匣子合上。

心理學上,把這種迴應方式叫做無關回應。

有些父母經常苦惱孩子為什麼又粘人又愛習慣性確認自己給他的愛,其實正是因為父母常對孩子無關回應了。

無關回應跟不迴應一樣會剝奪孩子的存在感,讓他對與人的鏈接形成強烈的不安全感。

因為他無法得到真正的關注,而總是感受到被忽略、被漠視,他無法得到一個確認的信息:我是重要的,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在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中,他就會極力通過確認,或者失卻獨立性,靠依附別人,很辛苦地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02 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讓孩子偽裝自己討好別人

熱播劇《小歡喜》中的媽媽宋倩,為女兒喬英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盡心思傾盡心血。

然而,被培養成學霸的女兒並沒有想象中的快樂,和她的關係很多時候劍拔弩張。

究其原因,就是她在和女兒的相處中,處處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控制。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女兒說起自己的愛好,她說那沒用,只有高考最重要;

女兒想要玩會兒樂高,她說考試才是正經事;

當女兒滿懷憧憬在氣球上寫下自己的航天夢時,她奪過筆按自己的意願強行改動。

她的迴應像一盆盆冷水,把女兒的正常需求一次次從頭涼到腳。

媽媽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最終苦壞的是孩子。

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其實不少。

他們不斷要求孩子與自己同頻,如果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他不喜歡,那就漠然視之或者拼命反對。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迴應方式,通常教會孩子去迎合父母的感受,為博得父母一笑而偽裝自己。

就如喬英子明明已經看過那部電影,為了讓媽媽開心,她又陪媽媽看了一次,然而得知真相的宋倩並沒有意識到原因所在,反而怒不可遏。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出去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一生

武志紅老師說:"沒有被母愛點亮的孩子,不敢再求感覺上的鏈接或情感上的親密,轉成了求形式上的認可。"

宋倩當然是愛女兒的,只是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愛很容易讓女兒窒息,同樣愛媽媽的女兒,為了討媽媽高興,就會迫使自己做出迎合的事,希望自己至少在形式上被媽媽認可。

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是向著父母的,當父母只會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而要求孩子附和自己的感受時,孩子就會主動壓抑自己取悅父母。

長此以往形成"討好型"人格。

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成年之後會習慣性忽略自己的感受,迎合別人的感受,產生強大的內耗,把自己中傷。

孩子有多費勁偽裝自己討好別人,就活得有多累。

03 父母的迴應,決定孩子擁有怎樣的一生

父母的迴應,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它。

1、及時迴應,讓孩子感覺被在乎

把三個孩子都送往名校的陳美玲曾經說過,有一次她正在廚房炒菜,兒子興沖沖跑進來:"媽媽媽媽,為什麼天是藍的?"

她立即關掉煤氣,大聲稱讚:"你問得真好!",並拉著兒子的手去尋找答案。

當孩子興高采烈奔向你或興致勃勃跟你說話時,無論多忙記得停下來,給予迴應,讓孩子確信自己在你心中很重要。

2、積極正面迴應,理解、肯定孩子

侄子成績一般,但愛好文藝,街舞跳得好,老師建議他走藝考這條路。

他開心地捧回藝考資料,被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痛批,認為他這是不務正業,直接否定了他的想法。

侄子說,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心墜入了谷底,媽媽的迴應讓他認為自己不被理解和肯定。

當孩子做出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情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或者有疑問期待父母的解答時,父母儘可能正面積極地迴應孩子。

即使孩子做得不完美,父母也應該第一時間給予肯定,再針對不足之處指導教育。

這樣孩子才能接收到自己的情緒價值,也能更欣然接受父母的意見。

3、共情的迴應,是孩子自信與幸福的源泉

為人父母,我們恨不能給孩子所有的愛,而愛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懂你"。

"懂你"就是"你的感受,我能理解"。

這兩天看到一個視頻。

國外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絮絮叨叨在和爸爸訴說他的"失戀"之苦,甚至說氣得要去撞樹了。

聽著十分搞笑,但爸爸全程沒有笑場也沒打斷,先是認真傾聽,然後站在兒子的立場,感同身受,對兒子的"不幸遭遇"深表理解同情。

這種"我懂你"的迴應真的太暖太有療愈功能了!

當你的迴應能共情,與孩子同頻共振時,孩子才會確信自己得到了在乎、理解、肯定,從而充滿自信和幸福感。

同時,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學會如何去感受父母,體貼他人,懂得感恩。

只有父母給予孩子共情的迴應,才能養育出一個愛自己,付出愛的孩子。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聰明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時時看得見孩子的需要,及時迴應孩子的需求,與孩子同頻共振的鏈接,讓愛在彼此間輕快流動。

—End—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羽木舒&公眾號羽木舒親子育兒,記得留言哦~

作者:石頭姐姐,70後寶媽,願用走心文字陪你看繁華世界,覓生活真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