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0、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並在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個“3分鐘遊戲”。找來沙漏跟孩子約定:沙子漏完正好是3分鐘,咱們一起看故事書,3分鐘一到,你就去玩吧。

3分鐘,正是孩子專注的時間,3分鐘之後,就打住,要經過很多次培養,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了。孩子的恆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驗。

11、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慾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既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會玩一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也會問一些我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時候,父母鼓勵孩子多嘗試,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0、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並在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個“3分鐘遊戲”。找來沙漏跟孩子約定:沙子漏完正好是3分鐘,咱們一起看故事書,3分鐘一到,你就去玩吧。

3分鐘,正是孩子專注的時間,3分鐘之後,就打住,要經過很多次培養,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了。孩子的恆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驗。

11、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慾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既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會玩一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也會問一些我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時候,父母鼓勵孩子多嘗試,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2、鯰魚效應: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就已經死了。但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

原來,漁人在船的魚槽裡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鯰魚出於天性不斷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潛能,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鯰魚效應”,它告訴我們,競爭可以激發人的內部潛能。

在孩子教育上,給他們競爭的舞臺,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他們以後才更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0、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並在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個“3分鐘遊戲”。找來沙漏跟孩子約定:沙子漏完正好是3分鐘,咱們一起看故事書,3分鐘一到,你就去玩吧。

3分鐘,正是孩子專注的時間,3分鐘之後,就打住,要經過很多次培養,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了。孩子的恆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驗。

11、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慾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既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會玩一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也會問一些我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時候,父母鼓勵孩子多嘗試,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2、鯰魚效應: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就已經死了。但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

原來,漁人在船的魚槽裡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鯰魚出於天性不斷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潛能,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鯰魚效應”,它告訴我們,競爭可以激發人的內部潛能。

在孩子教育上,給他們競爭的舞臺,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他們以後才更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3、刻板效應:放下對孩子的偏見

“刻板效應”也叫“定勢效應”,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

有些父母,總記著孩子的“不是”與“錯誤”,對孩子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才的刻板印象,當孩子進步後,還是以原來的語言去評價他,這就傷了孩子的自尊,也影響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不要讓自己的刻板,阻擋孩子的進步。要把他的進步看在眼裡,放在心中,還要及時表揚。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0、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並在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個“3分鐘遊戲”。找來沙漏跟孩子約定:沙子漏完正好是3分鐘,咱們一起看故事書,3分鐘一到,你就去玩吧。

3分鐘,正是孩子專注的時間,3分鐘之後,就打住,要經過很多次培養,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了。孩子的恆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驗。

11、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慾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既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會玩一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也會問一些我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時候,父母鼓勵孩子多嘗試,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2、鯰魚效應: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就已經死了。但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

原來,漁人在船的魚槽裡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鯰魚出於天性不斷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潛能,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鯰魚效應”,它告訴我們,競爭可以激發人的內部潛能。

在孩子教育上,給他們競爭的舞臺,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他們以後才更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3、刻板效應:放下對孩子的偏見

“刻板效應”也叫“定勢效應”,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

有些父母,總記著孩子的“不是”與“錯誤”,對孩子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才的刻板印象,當孩子進步後,還是以原來的語言去評價他,這就傷了孩子的自尊,也影響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不要讓自己的刻板,阻擋孩子的進步。要把他的進步看在眼裡,放在心中,還要及時表揚。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4、天賦遞減法則:教育孩子要趁早

天賦遞減法則,即兒童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教育的越多,其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的越少。

在國民教育普及的今天,傑出的手工藝人反而少了。有經驗的漁夫說,現在像過去那樣善於游泳、撒網的人少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正在讀書,而水上功夫必須從十歲左右開始練起,這也就能解釋,巴西雖不富,但其足球人才卻很多的事情了。

不少專家認為,鋼琴如果不從5歲開始練,小提琴如果不從3歲開始練,就不可能達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說,兒童的能力,如果不在發展期內進行培養,就會出現潛能遞減的現象。

15、禁果效應: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

13歲的德比與艾麗斯走到了一起,一開始家長和老師都全力干涉,這反而讓他們有了共同語言,更加接近。

後來,校長改變策略,他將孩子和老師都叫去,不僅沒批評孩子們,反而說老師誤會了他們,把他們純潔的友情玷汙了。

過後,兩個孩子還是照樣來往,但沒過多久,他們就因為沒有共同點而漸漸疏遠,最終分道揚鑣。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0、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並在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個“3分鐘遊戲”。找來沙漏跟孩子約定:沙子漏完正好是3分鐘,咱們一起看故事書,3分鐘一到,你就去玩吧。

3分鐘,正是孩子專注的時間,3分鐘之後,就打住,要經過很多次培養,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了。孩子的恆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驗。

11、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慾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既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會玩一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也會問一些我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時候,父母鼓勵孩子多嘗試,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2、鯰魚效應: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就已經死了。但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

原來,漁人在船的魚槽裡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鯰魚出於天性不斷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潛能,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鯰魚效應”,它告訴我們,競爭可以激發人的內部潛能。

在孩子教育上,給他們競爭的舞臺,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他們以後才更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3、刻板效應:放下對孩子的偏見

“刻板效應”也叫“定勢效應”,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

有些父母,總記著孩子的“不是”與“錯誤”,對孩子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才的刻板印象,當孩子進步後,還是以原來的語言去評價他,這就傷了孩子的自尊,也影響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不要讓自己的刻板,阻擋孩子的進步。要把他的進步看在眼裡,放在心中,還要及時表揚。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4、天賦遞減法則:教育孩子要趁早

天賦遞減法則,即兒童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教育的越多,其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的越少。

在國民教育普及的今天,傑出的手工藝人反而少了。有經驗的漁夫說,現在像過去那樣善於游泳、撒網的人少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正在讀書,而水上功夫必須從十歲左右開始練起,這也就能解釋,巴西雖不富,但其足球人才卻很多的事情了。

不少專家認為,鋼琴如果不從5歲開始練,小提琴如果不從3歲開始練,就不可能達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說,兒童的能力,如果不在發展期內進行培養,就會出現潛能遞減的現象。

15、禁果效應: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

13歲的德比與艾麗斯走到了一起,一開始家長和老師都全力干涉,這反而讓他們有了共同語言,更加接近。

後來,校長改變策略,他將孩子和老師都叫去,不僅沒批評孩子們,反而說老師誤會了他們,把他們純潔的友情玷汙了。

過後,兩個孩子還是照樣來往,但沒過多久,他們就因為沒有共同點而漸漸疏遠,最終分道揚鑣。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高、價值越大。孩子對異性充滿好感是很正常的,父母和老師以平等的姿態加以引導,將情感轉發為學習動力,這是孩子們樂意接受的方法。

16、甘地夫人法則:讓孩子勇對挫折

甘地夫人的兒子拉吉夫12歲時,因病要做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謊言。

可是,甘地夫人卻認為,孩子已經懂事了,那樣不好,她平靜的告訴拉吉夫:手術後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誰也不能代替,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你必須勇敢地承受它。

手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勇敢的忍受了這一切。

挫折常常無法避免,教孩子勇敢面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才會更平穩。

17、真愛法則:教育的真諦是愛

布萊恩有一個嗜酒如命的單身母親,他說:每年都至少有一位老師誇我的作業。因為他們,我才堅持著做我的作業。中學校長知道了我的情況,每次逃學,他總會把我叫到辦公室去談話,就像老爸一樣。

在他的幫助下,我又對讀書充滿興趣,並考上一所文科藝術學院,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後來還獲得全美大學生藝術創作大賽一等獎而聞名全國。

美國教育學家威廉說,這就是“真愛法則”。

愛是一個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祕訣就是愛,教育的捷徑就是愛之路。在孩子調皮時,給他真愛,是用心的關懷、交流,而不是下結論,放任自流。

"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積極期望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的心理學家,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的主角。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一個積極的期望能帶來積極的結果。在皮格馬利翁神話裡,他是賽甫路斯的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終於,他執著的愛,感動了愛神,雕像活了,成了他的妻子。

於是有了今天的賽甫路斯人。

積極的期望,就是一種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這種支持力量的核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的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想要游到對面,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撞擊了。

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有玻璃牆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形成了習慣。

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3、超限效應: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開始,他覺得牧師講的很好,準備多捐點錢;十分鐘後,他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他決定不捐錢了。

當牧師終於講完冗長的演講,作家不僅未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塊錢。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這種效應在家庭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錯了,父母會一次又一次的對孩子做出同樣的批評,這些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到反感討厭。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4、尼采說:朋友,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

只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孩子更準確的時間,只會讓孩子失去對準時的信心。它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以哪一個為標準。手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同時由兩個以上的人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也無所適從。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5、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比爾老師佈置了關於未來理想的作文,小羅伯特描繪了一個200畝的牧場,並畫了一幅牧場圖。老師卻給了一個F的差評,因為老師覺得太不切合實際了,羅伯特的父親只是一位馴馬師。他要求羅伯特重做一份作業,就可以給出一個好成績。羅伯特思考再三,並沒有那麼做。

這個F作業,一直激勵著羅伯特,後來,他果真擁有了200畝的牧場,當年邁的比爾老師來參觀時淚流滿面,因為他差一點就毀了一個孩子的夢想。

當年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看似多麼遙不可及,可如今已經實現。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時,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南風效應:培養孩子自覺的力量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

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也被稱作“南風效應”。

瞭解事情的情況,並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法,這是商人世界裡的雙贏法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父母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內心,多加寬容,注重引導,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7、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承擔後果

約翰一次又一次忘了帶飯,媽媽也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她經常怕約翰餓著,就給他送過去。有一天,媽媽知道了自然懲罰法,照例跟約翰說不要忘了帶飯哦,但補充道,你要是忘了只能自己餓肚子了。約翰答應著,依然忘了帶飯。

於是,約翰餓著肚子過了一下午,這讓他懂得,不帶飯,自己就要承擔後果。

盧梭認為:兒童所受的懲罰,正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這就是自然懲罰。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自己感受經歷的東西,往往比我們傳教給他的更加深刻

7、倒U型假說:給孩子適當壓力

倒U型假說證明:壓力太小,沒有動力;壓力太大,又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激勵人的動力,做什麼事情效率才會高。

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故事:一個原始部落裡,大家都相信他們的巫師,只要是他說的,人就會朝著他說的方向發展,或好或不好,甚至死亡。後來一個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正是人們過於相信巫師,他的話就成了心理暗示。

給孩子適當壓力,告訴他不要太在意,保持自己的謹慎,才能更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8、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生存,就被淘汰。

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有很高的臺階,孩子興奮的自己要爬上去。在他跌倒的時候,他望了望母親,母親慈愛地用眼神鼓勵他而沒有去扶他。

人生的階梯,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爬自己的人生階梯。有遠見的富人,只把很小的一部分財產留給後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唯有他們自己努力,才能活的更好。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本著名漫畫家的書,告訴孩子們這本書裡的故事,也叫孩子們自己講一個故事,並讓他們畫出來。雖然孩子們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畫的也不成樣,老師還是很認真的記下來,並將記下的故事跟畫裝在一起。

他告訴大家,這是你們寫的第一本書,現在你們小,以後長大了,就能寫出好的書來,也會成為偉大的人物。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

魯迅先生說過:對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隱私,尊重他的選擇,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導,他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0、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並在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個“3分鐘遊戲”。找來沙漏跟孩子約定:沙子漏完正好是3分鐘,咱們一起看故事書,3分鐘一到,你就去玩吧。

3分鐘,正是孩子專注的時間,3分鐘之後,就打住,要經過很多次培養,形成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了。孩子的恆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驗。

11、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慾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既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會玩一些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也會問一些我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時候,父母鼓勵孩子多嘗試,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很好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2、鯰魚效應:培養孩子競爭意識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就已經死了。但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

原來,漁人在船的魚槽裡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鯰魚出於天性不斷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潛能,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鯰魚效應”,它告訴我們,競爭可以激發人的內部潛能。

在孩子教育上,給他們競爭的舞臺,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他們以後才更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3、刻板效應:放下對孩子的偏見

“刻板效應”也叫“定勢效應”,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

有些父母,總記著孩子的“不是”與“錯誤”,對孩子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才的刻板印象,當孩子進步後,還是以原來的語言去評價他,這就傷了孩子的自尊,也影響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不要讓自己的刻板,阻擋孩子的進步。要把他的進步看在眼裡,放在心中,還要及時表揚。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4、天賦遞減法則:教育孩子要趁早

天賦遞減法則,即兒童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教育的越多,其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的越少。

在國民教育普及的今天,傑出的手工藝人反而少了。有經驗的漁夫說,現在像過去那樣善於游泳、撒網的人少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正在讀書,而水上功夫必須從十歲左右開始練起,這也就能解釋,巴西雖不富,但其足球人才卻很多的事情了。

不少專家認為,鋼琴如果不從5歲開始練,小提琴如果不從3歲開始練,就不可能達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說,兒童的能力,如果不在發展期內進行培養,就會出現潛能遞減的現象。

15、禁果效應: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

13歲的德比與艾麗斯走到了一起,一開始家長和老師都全力干涉,這反而讓他們有了共同語言,更加接近。

後來,校長改變策略,他將孩子和老師都叫去,不僅沒批評孩子們,反而說老師誤會了他們,把他們純潔的友情玷汙了。

過後,兩個孩子還是照樣來往,但沒過多久,他們就因為沒有共同點而漸漸疏遠,最終分道揚鑣。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高、價值越大。孩子對異性充滿好感是很正常的,父母和老師以平等的姿態加以引導,將情感轉發為學習動力,這是孩子們樂意接受的方法。

16、甘地夫人法則:讓孩子勇對挫折

甘地夫人的兒子拉吉夫12歲時,因病要做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謊言。

可是,甘地夫人卻認為,孩子已經懂事了,那樣不好,她平靜的告訴拉吉夫:手術後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誰也不能代替,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你必須勇敢地承受它。

手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勇敢的忍受了這一切。

挫折常常無法避免,教孩子勇敢面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才會更平穩。

17、真愛法則:教育的真諦是愛

布萊恩有一個嗜酒如命的單身母親,他說:每年都至少有一位老師誇我的作業。因為他們,我才堅持著做我的作業。中學校長知道了我的情況,每次逃學,他總會把我叫到辦公室去談話,就像老爸一樣。

在他的幫助下,我又對讀書充滿興趣,並考上一所文科藝術學院,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後來還獲得全美大學生藝術創作大賽一等獎而聞名全國。

美國教育學家威廉說,這就是“真愛法則”。

愛是一個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祕訣就是愛,教育的捷徑就是愛之路。在孩子調皮時,給他真愛,是用心的關懷、交流,而不是下結論,放任自流。

爸爸媽媽應該掌握的18個教育方法!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18、馬太效應:讓孩子自信成長

一位富人要去遠行,臨行前,他將財產委託給他的僕人掌管,給了第一個僕人5塔倫特(注:古羅馬貨幣單位),第二個僕人2塔倫特,第三個僕人1塔倫特。第一個人賺了5塔倫特;第二個人也賺了2塔倫特;第三個人卻把錢埋在土裡。

富人回來了,對第一個僕人說:你是位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並把第三個人的1塔倫特奪下,給了第一個僕人。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知名社會學家羅伯特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馬太效應”。

這說明一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產生積累優勢,就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在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上,越有自信心的孩子,就越能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鼓勵和幫助,取得更多的好成績,而這些好成績又會進一步刺激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