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原生家庭”決定論,到底決定了誰的人生因果?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原本只在心理學,確切來說是心理諮詢領域使用的詞,正在以幾乎勢不可擋的速度佔領人們的日常領域,從茶餘飯後的聊天到娛樂八卦作者筆端。在一些諮詢師和大眾媒體的輿論中,逐漸被推上神壇。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滿心焦慮的新一代,以原生家庭相關文章為指導,謹小慎微地防止造成“新悲劇”;精神痛苦的人們以埋怨過去來稀釋當下的痛苦;而對一些媒體甚至個人來說,原生家庭是洗刷醜態的好道具。只要用上它,根據捕風捉影的信息議論他人人生時的姿態,立刻就稍微好看了幾分。“這個人原生家庭有問題,導致ta長大後如何如何”的說法。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原指個體所成長的家庭環境,包括主要養育人(不一定是親生父母)、兄弟姐妹等,它是個體最初所在的社會單位,通常是親生或養父母家庭。在這些遠超必要的使用中,它作為專業詞彙所應有的謹慎、使用限制和尚待完善逐漸消失,演化為一個和星座、血型性質相近的標籤用詞。濫用幾乎無可避免。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於2008年創建的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在其後不久進入公眾視野引起爭議的同時,也給當時的大眾思想帶來了“父母是可批評甚至否定”的新觀點。以批判和否定父母為起點,人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汶川地震後心理健康受到重視,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快速走入公眾視野,人們已經開始萌芽並試圖從家本位中割裂出來的獨立意識,在眾多新詞彙中逐漸被“原生家庭”吸引了注意力。

很快,有關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人的個性、人格、行為模式甚至人生的文章逐漸增多,甚至細化到什麼類型的母親和什麼類型的父親會出現什麼類型的孩子——彷彿人生可以被寫成一套套天衣無縫的遊戲程序,只要依據攻略行事,就能順利打出happy ending。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只有10%?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青少年教育的從業者兼諮詢師,我見過很多活生生的案例,並和來訪者們一一尋找現象背後的原因。我想說:在尋根溯源的過程中談論原生家庭,推演成長曆程的確有必要,但無限妖魔化原生家庭的決定作用,把萬事輕鬆歸因在原生家庭身上,大可不必,或者說,萬萬不可。要知道,孩子的成長並非在一個真空的、只有父母的密閉容器中,任何一個成熟人格的形成,內外因皆有,過程複雜。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教養的迷思》作者Judith Harris就曾發表一系列文字,反思過去研究對“家庭教養”影響的過度強調。她綜合分析大量發展研究,發現家庭教養對兒童成人後人格直接影響比例,不足10%。Harris認為,家庭教養的作用在個體進入兒童時期後,其對個體的影響就會逐漸被同輩群體等來自家庭之外的因素所超越,而在家庭作為個體經驗唯一來源的嬰兒時期,教養的影響也並非孤立的。

這是因為孩子的父母也並非一堆孤立的父母,他們也收到所處社會背景、社區環境影響。Harris對教養方式的研究發現,你的教養模式被你父母的教養模式所塑造這個說法站不住腳,教養方式更多受到同時期父母所在社群風格的橫向影響,而並非我們常常過度強調的縱向代際影響。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更何況,還有基因這一來自先天的不可忽視的因素。發展心理學近代以來認為“先天”和“後天”對人的塑造大約是一半一半,而兩者又互相作用。近年來基因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斷提醒著我們,教養所不能影響和決定的部分,比我們想象得要多得多。儘管一些研究發現早期經歷(包括但不限於來自於家庭的影響)對大腦功能有塑造作用,但亦有研究發現,經歷對大腦甚至基因的塑造是持續進行的。而原生家庭相關流行文章中,許多號稱影響終身的早期經歷和行為模式,實際上都無法得到科學證明。最常在這類文章提到的兒童依戀模式,至今沒有證據發現它和成人依戀模式有對應關係。

當然,為原生家庭在教育歸因中“減負”並不是為了否定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而是提醒家長們,關注孩子成長的“均好性”。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關於成長:如果你沒看懂這部電影,恭喜你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有一部被禁五年終上映,並一舉奪得柏林電影節獎項、豆瓣評分8.4的電影,《狗十三》。原名《狗13》,這樣說來,影片的用意似乎已經十分明顯,諷刺深藏不漏,從片名就透出一股狠勁。這個初看讓人一頭霧水的片名,實則體現了創作者斬釘截鐵的態度———當青春遭到踐踏,剩下的就只有一句髒話而已。

有網友說:“如果看《狗十三》的時候你沒哭,那恭喜你——你擁有一個陽光幸福的成長期。”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狗十三》中的狗指愛因斯坦,而十三指的是十三歲的李玩,李玩因為父母離異,個性偏執頑固,她經常會思考一些很奇怪的問題,比如世界上或許會存在一個平行宇宙,這樣不幸福的自己在另一個宇宙裡會獲得幸福。

《狗十三》這部電影早在2013年就完工,但由於題材問題一直沒能在國內上映,一拖再拖直到2018年末。電影的主演雖然不是大陣容,和《烈日灼心》的鄧超、段奕宏、郭濤肯定無法相提並論,但是每位演員的表演都恰到好處。張雪迎作為童星出道,對錶演的拿捏有一定的尺度,從出道以來她就參演了《美人心計》《美人無淚》等作品,所以讓她去出演這個十歲的小女孩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在同齡的演員中對演戲已經很熟悉了。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電影的故事圍繞一個13歲少女李玩的心路歷程展開,李玩的爸爸有了新的老婆,還有了新的兒子,為了不讓李玩傷心,他特意買來一條狗討好女兒,李玩給狗起名愛因斯坦,他們度過了一段很幸福的時光。但是因為爺爺的粗心,狗丟了。大人們沒有直接去找,只是回來告訴李玩一聲,李玩憤怒不已,撕心裂肺在小區裡找狗,爸爸看到後覺得她不懂事,於是直接暴打一頓。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被打後的李玩果然變乖了,大人們找來假狗糊弄她,李玩起初還會反抗,但到最後,她已經學會了接受事實,也學會了說謊,影片裡有一句話被多次提及,“這樣的事,以後還多著呢。”就這樣,李玩最後成為了一個好學生,乖大人。很多觀眾看完這部影片後紛紛想到了自己不愉快的童年,小時候,每當自己不懂事的時候,大人們一般都是通過粗暴的打一頓讓孩子變乖,長輩們始終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的確變乖了,可是,他們卻不再是孩子了。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瞭解、陪伴和愛。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開啟了它洶湧又無奈的成長之路。影片揭露父權思維下的家庭教育模式,批判中國式家長習慣將孩子雕刻成為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挑戰了傳統意義上的圓滑、世故和成熟的定義

和諧的“夫妻關係”,原生家庭的“定海神針”

我們見過太多問題家庭的核心錯誤的放在了“小太陽”身上,全家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因為彼此的教育理念、優先順序不同也造成了極大的衝突。

而家庭中真正應該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係,而是夫妻關係。對此,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形容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了,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這一生,不免太多遺憾。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也許我們無力改變上一代,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影響下一代

可以看清,可以選擇儘量不受影響。也許當我們真正能夠認清這些事情時,我們就真的能為自己而活。甚至在今後子女的教育中,我們也能夠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個更幸福的家庭。願你從現在開始,從那些看似瑣碎的時刻開始,活出你自己。

顛覆你的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只有10%?到底誰決定因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