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3、好動,一刻不得閒

很矛盾的,帶著豆豆運動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動。而在一些公共場合,希望豆豆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又安靜不下來:

吃飯的時候,活脫脫的熊孩子,就不能停下來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

在電影院看電影,各種坐不住

逛商場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3、好動,一刻不得閒

很矛盾的,帶著豆豆運動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動。而在一些公共場合,希望豆豆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又安靜不下來:

吃飯的時候,活脫脫的熊孩子,就不能停下來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

在電影院看電影,各種坐不住

逛商場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4、過分的寵溺,導致豆豆的自私小氣

奶奶說了一句豆豆不愛聽的話,立馬一巴掌呼了過去。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3、好動,一刻不得閒

很矛盾的,帶著豆豆運動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動。而在一些公共場合,希望豆豆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又安靜不下來:

吃飯的時候,活脫脫的熊孩子,就不能停下來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

在電影院看電影,各種坐不住

逛商場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4、過分的寵溺,導致豆豆的自私小氣

奶奶說了一句豆豆不愛聽的話,立馬一巴掌呼了過去。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餐桌文化上,朋友更是忍無可忍。

奶奶做了不喜歡吃的,一幅大人的模樣:

你看你做的都是什麼菜,跟你說了我不愛吃,為什麼又做了!

奶奶做了喜歡吃的菜

把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恨不得直接對著嘴扒拉著吃。

而這樣場景出現的時候,豆豆奶奶不去說豆豆,反而是把目光轉嫁到朋友身上:你看他就是這樣,我也管不了。

5、明明條件允許,卻沒有培養任何的興趣

如果說上面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還能糾正,那麼最讓朋友難以接受的就是興趣培養了。朋友一直遺憾,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學習一個特長一類的。所以不止一次的和豆豆父母說,應該給豆豆培養一個興趣特長,但是不管是豆豆父母還是豆豆奶奶,都不放在心上。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3、好動,一刻不得閒

很矛盾的,帶著豆豆運動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動。而在一些公共場合,希望豆豆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又安靜不下來:

吃飯的時候,活脫脫的熊孩子,就不能停下來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

在電影院看電影,各種坐不住

逛商場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4、過分的寵溺,導致豆豆的自私小氣

奶奶說了一句豆豆不愛聽的話,立馬一巴掌呼了過去。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餐桌文化上,朋友更是忍無可忍。

奶奶做了不喜歡吃的,一幅大人的模樣:

你看你做的都是什麼菜,跟你說了我不愛吃,為什麼又做了!

奶奶做了喜歡吃的菜

把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恨不得直接對著嘴扒拉著吃。

而這樣場景出現的時候,豆豆奶奶不去說豆豆,反而是把目光轉嫁到朋友身上:你看他就是這樣,我也管不了。

5、明明條件允許,卻沒有培養任何的興趣

如果說上面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還能糾正,那麼最讓朋友難以接受的就是興趣培養了。朋友一直遺憾,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學習一個特長一類的。所以不止一次的和豆豆父母說,應該給豆豆培養一個興趣特長,但是不管是豆豆父母還是豆豆奶奶,都不放在心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看著已經7歲但還是渾渾噩噩的豆豆,朋友只能乾著急。

正如朋友說的那樣,或許豆豆的父母想過給孩子報名興趣班,但畢竟不在身邊,那種強烈的焦慮感,無法立馬感受到。

但,就怕等發現了孩子的心收不回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豆媽帶豆豆大概3歲左右的時候,出去工作的。小編倒是見過幾次豆豆,那個時候還挺乖巧的,嘴巴比較甜,而且本身豆豆長的很清秀,甚至有一次還被豆媽打扮成了女孩子。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3、好動,一刻不得閒

很矛盾的,帶著豆豆運動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動。而在一些公共場合,希望豆豆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又安靜不下來:

吃飯的時候,活脫脫的熊孩子,就不能停下來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

在電影院看電影,各種坐不住

逛商場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4、過分的寵溺,導致豆豆的自私小氣

奶奶說了一句豆豆不愛聽的話,立馬一巴掌呼了過去。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餐桌文化上,朋友更是忍無可忍。

奶奶做了不喜歡吃的,一幅大人的模樣:

你看你做的都是什麼菜,跟你說了我不愛吃,為什麼又做了!

奶奶做了喜歡吃的菜

把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恨不得直接對著嘴扒拉著吃。

而這樣場景出現的時候,豆豆奶奶不去說豆豆,反而是把目光轉嫁到朋友身上:你看他就是這樣,我也管不了。

5、明明條件允許,卻沒有培養任何的興趣

如果說上面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還能糾正,那麼最讓朋友難以接受的就是興趣培養了。朋友一直遺憾,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學習一個特長一類的。所以不止一次的和豆豆父母說,應該給豆豆培養一個興趣特長,但是不管是豆豆父母還是豆豆奶奶,都不放在心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看著已經7歲但還是渾渾噩噩的豆豆,朋友只能乾著急。

正如朋友說的那樣,或許豆豆的父母想過給孩子報名興趣班,但畢竟不在身邊,那種強烈的焦慮感,無法立馬感受到。

但,就怕等發現了孩子的心收不回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豆媽帶豆豆大概3歲左右的時候,出去工作的。小編倒是見過幾次豆豆,那個時候還挺乖巧的,嘴巴比較甜,而且本身豆豆長的很清秀,甚至有一次還被豆媽打扮成了女孩子。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也許豆豆本身並沒有那麼糟糕,是朋友的焦慮讓豆豆的一些行為被無限放大。但對於奶奶看孩子這件事兒上,小編還是想說:

父母可以讓奶奶幫忙帶孩子,但不宜全權放手,尤其是教育上

畢竟當下的教育環境和以前不同了,很多老一輩父母的想法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從小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還有習慣人格性格的培養,而錯過孩子發展敏感期,尤其是一些不好的習慣養成的時候,後期矯正將會非常麻煩。

"

“我親媽,帶出來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也是被我媽一手帶大的,為什麼現在的我,那麼看不慣在媽媽影響下的,侄子的行為呢?”

話說,朋友和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有點兒鄙視的,怎麼說也是親媽,嫌棄親媽帶出來的侄子,不就是嫌棄自己嗎?

但是聽完朋友的吐槽之後,小編也表示有點兒無奈了。

網上經常流傳一個段子,奶奶帶孩子吃飽就好,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今天我們只說前半段。

在很多人眼裡,奶奶帶孩子無外乎就是穿著土一些,比如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或者這樣的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要不就是音樂想起來的時候,立馬廣場舞走一波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但是養娃不管是吃飽還是活著,都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敏感期,一旦一些行為習慣養成之後,想要矯正真的很難。所以,聽完朋友的描述之後,小編再一次的審視了孩子自己帶的必要性。

根據朋友的述說,小編梳理了孩子的現狀,大概是下面幾點:

1、奶奶帶孩子之後,豆豆的暑假幾乎成了手機控

豆豆爸媽常年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為了方便聯繫,就給豆豆配了一部手機,卻不曾想,是方便了聯繫,但是更加方便了孩子玩遊戲。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朋友偶爾回家的時候,看過豆豆的手機,7歲的孩子現在手機裡不下於10個遊戲。第一次朋友看見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卸掉了,也狠狠的說了豆豆,甚至也說豆豆的奶奶,為什麼不管著點兒孩子,這麼小就玩遊戲,以後怎麼辦。

當時說了感覺很有效,可第二次回去,無意間發現孩子的手機里居然還是大概十幾個遊戲的樣子。朋友在家待了兩天,晚上豆豆玩手機幾乎到12點的樣子!

2、明明是個男孩子,卻嬌氣的跟女孩子一樣

· 想要某一個東西,沒能及時的滿足,毫無症狀的立馬就生氣,哪怕是在鬧市裡,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意識,轉身就走……

· 朋友給媽媽買衣服,和豆豆在等待期間,問了一句豆豆渴不渴,原本朋友是計劃著買完衣服,就給豆豆買飲料喝。結果不問還好,問完之後,豆豆一直嚷嚷著自己好渴,一點兒時間都不願意等,甚至眼淚都要出來了……

· 一起去爬山、去動物園、去公園散步、似乎每次都是走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喊累,要歇歇……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3、好動,一刻不得閒

很矛盾的,帶著豆豆運動的時候,他反而不想動。而在一些公共場合,希望豆豆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又安靜不下來:

吃飯的時候,活脫脫的熊孩子,就不能停下來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

在電影院看電影,各種坐不住

逛商場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碰碰那個,要不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4、過分的寵溺,導致豆豆的自私小氣

奶奶說了一句豆豆不愛聽的話,立馬一巴掌呼了過去。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餐桌文化上,朋友更是忍無可忍。

奶奶做了不喜歡吃的,一幅大人的模樣:

你看你做的都是什麼菜,跟你說了我不愛吃,為什麼又做了!

奶奶做了喜歡吃的菜

把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恨不得直接對著嘴扒拉著吃。

而這樣場景出現的時候,豆豆奶奶不去說豆豆,反而是把目光轉嫁到朋友身上:你看他就是這樣,我也管不了。

5、明明條件允許,卻沒有培養任何的興趣

如果說上面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還能糾正,那麼最讓朋友難以接受的就是興趣培養了。朋友一直遺憾,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學習一個特長一類的。所以不止一次的和豆豆父母說,應該給豆豆培養一個興趣特長,但是不管是豆豆父母還是豆豆奶奶,都不放在心上。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看著已經7歲但還是渾渾噩噩的豆豆,朋友只能乾著急。

正如朋友說的那樣,或許豆豆的父母想過給孩子報名興趣班,但畢竟不在身邊,那種強烈的焦慮感,無法立馬感受到。

但,就怕等發現了孩子的心收不回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豆媽帶豆豆大概3歲左右的時候,出去工作的。小編倒是見過幾次豆豆,那個時候還挺乖巧的,嘴巴比較甜,而且本身豆豆長的很清秀,甚至有一次還被豆媽打扮成了女孩子。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也許豆豆本身並沒有那麼糟糕,是朋友的焦慮讓豆豆的一些行為被無限放大。但對於奶奶看孩子這件事兒上,小編還是想說:

父母可以讓奶奶幫忙帶孩子,但不宜全權放手,尤其是教育上

畢竟當下的教育環境和以前不同了,很多老一輩父母的想法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從小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還有習慣人格性格的培養,而錯過孩子發展敏感期,尤其是一些不好的習慣養成的時候,後期矯正將會非常麻煩。

老人帶孩子:我親媽帶出來的我的侄子,被我嫌棄了

我們常說隔代親,父母在教育我們和對待孩子上會不自覺的採用不同心態

小編曾和多個奶奶聊天過,問到為什麼那麼寵孩子,一個奶奶是這樣回答的:管嚴了不好,管鬆了也不好,所以最後反而不知道怎麼管了。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小編還是想說,作為父母,還是儘量要參與到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中,尤其在教育上,更是不能馬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