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護理學者特麗莎·懷斯曼,在研究了很多和同理心相關的職業後,提出了同理心的四大特質:

1. 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瞭解他們心中的真理

2. 不給予批評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

3. 瞭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

4. 溝通

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共情很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

02

帶孩子去看解剖

丹麥父母不忌諱“暗黑文化”

作為丹麥國寶級的人物,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結局卻大多很悲慘: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

比如,在小美人魚的故事中,她最終沒有得到王子,而是變成了泡沫。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護理學者特麗莎·懷斯曼,在研究了很多和同理心相關的職業後,提出了同理心的四大特質:

1. 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瞭解他們心中的真理

2. 不給予批評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

3. 瞭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

4. 溝通

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共情很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

02

帶孩子去看解剖

丹麥父母不忌諱“暗黑文化”

作為丹麥國寶級的人物,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結局卻大多很悲慘: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

比如,在小美人魚的故事中,她最終沒有得到王子,而是變成了泡沫。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和童話作家安徒生一樣,丹麥會傾向於把這些悲慘、痛苦的“暗黑文化”故事,毫不掩飾地給孩子看。

比如丹麥很受歡迎的戶外生物課中,他們會定期公開解剖一些年幼的獅子,然後家長會帶著孩子前來觀摩。

在這種殘酷的畫面中,孩子會不斷提問:“動物也會痛苦嗎?他們正在想什麼呢?”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體察動物的心情感受。實際上,被譽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丹麥,已經把同理心設置為從小學就要開始的必修課。

不在兒童面前粉飾一個過度美好的世界,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結局。這樣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在感同身受中學會換位思考,傳達對世界的關懷和愛。

03

蒙上眼睛當一小時“盲人”

換位思考才能感受真正的需求

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品質,它要求孩子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深刻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進一步用智慧解決問題、回饋社區。

分享一個香港理工大學關於同理心訓練案例:學生需要設計一件盲人需要的物品。

在動手設計之前,他們被蒙上眼睛帶去戶外,花一個小時去摸索周圍的環境。

這些臨時的“盲人”,互相攙扶著上下樓梯、磕碰在樹木上,他們聆聽不同的聲音,觸摸不同的材質……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護理學者特麗莎·懷斯曼,在研究了很多和同理心相關的職業後,提出了同理心的四大特質:

1. 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瞭解他們心中的真理

2. 不給予批評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

3. 瞭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

4. 溝通

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共情很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

02

帶孩子去看解剖

丹麥父母不忌諱“暗黑文化”

作為丹麥國寶級的人物,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結局卻大多很悲慘: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

比如,在小美人魚的故事中,她最終沒有得到王子,而是變成了泡沫。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和童話作家安徒生一樣,丹麥會傾向於把這些悲慘、痛苦的“暗黑文化”故事,毫不掩飾地給孩子看。

比如丹麥很受歡迎的戶外生物課中,他們會定期公開解剖一些年幼的獅子,然後家長會帶著孩子前來觀摩。

在這種殘酷的畫面中,孩子會不斷提問:“動物也會痛苦嗎?他們正在想什麼呢?”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體察動物的心情感受。實際上,被譽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丹麥,已經把同理心設置為從小學就要開始的必修課。

不在兒童面前粉飾一個過度美好的世界,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結局。這樣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在感同身受中學會換位思考,傳達對世界的關懷和愛。

03

蒙上眼睛當一小時“盲人”

換位思考才能感受真正的需求

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品質,它要求孩子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深刻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進一步用智慧解決問題、回饋社區。

分享一個香港理工大學關於同理心訓練案例:學生需要設計一件盲人需要的物品。

在動手設計之前,他們被蒙上眼睛帶去戶外,花一個小時去摸索周圍的環境。

這些臨時的“盲人”,互相攙扶著上下樓梯、磕碰在樹木上,他們聆聽不同的聲音,觸摸不同的材質……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在這種體驗中切身去感受盲人真正的需求,他們最終設計出了極具“同理心”的產品。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同理心對孩子換位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如果說孩子天生就具有同理心的萌芽,那為什麼有的人長大後發展了很好的同理心,有的人卻不具備這種能力呢?這很大一部分在於後天成長過程中孩子與環境的互動,其中最重要的是與父母的互動和交流。

1. 以身作則,做有同理心的父母。

當孩子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時,父母要尊重孩子,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專注地傾聽孩子,認可和肯定孩子的感受。並和孩子一起探討他所遇到的問題,正向引導孩子尋找積極的解決辦法。

2. 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當孩子表現出關心他人、體貼他人的行為時,父母要及時讚美孩子,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曾看到一些家長,當孩子表現出幫助他人的行為時,他們批評孩子“多管閒事”,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和家長一樣變得越來越“冷漠、勢利”,讓孩子慢慢喪失同理心。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護理學者特麗莎·懷斯曼,在研究了很多和同理心相關的職業後,提出了同理心的四大特質:

1. 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瞭解他們心中的真理

2. 不給予批評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

3. 瞭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

4. 溝通

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共情很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

02

帶孩子去看解剖

丹麥父母不忌諱“暗黑文化”

作為丹麥國寶級的人物,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結局卻大多很悲慘: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

比如,在小美人魚的故事中,她最終沒有得到王子,而是變成了泡沫。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和童話作家安徒生一樣,丹麥會傾向於把這些悲慘、痛苦的“暗黑文化”故事,毫不掩飾地給孩子看。

比如丹麥很受歡迎的戶外生物課中,他們會定期公開解剖一些年幼的獅子,然後家長會帶著孩子前來觀摩。

在這種殘酷的畫面中,孩子會不斷提問:“動物也會痛苦嗎?他們正在想什麼呢?”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體察動物的心情感受。實際上,被譽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丹麥,已經把同理心設置為從小學就要開始的必修課。

不在兒童面前粉飾一個過度美好的世界,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結局。這樣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在感同身受中學會換位思考,傳達對世界的關懷和愛。

03

蒙上眼睛當一小時“盲人”

換位思考才能感受真正的需求

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品質,它要求孩子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深刻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進一步用智慧解決問題、回饋社區。

分享一個香港理工大學關於同理心訓練案例:學生需要設計一件盲人需要的物品。

在動手設計之前,他們被蒙上眼睛帶去戶外,花一個小時去摸索周圍的環境。

這些臨時的“盲人”,互相攙扶著上下樓梯、磕碰在樹木上,他們聆聽不同的聲音,觸摸不同的材質……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在這種體驗中切身去感受盲人真正的需求,他們最終設計出了極具“同理心”的產品。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同理心對孩子換位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如果說孩子天生就具有同理心的萌芽,那為什麼有的人長大後發展了很好的同理心,有的人卻不具備這種能力呢?這很大一部分在於後天成長過程中孩子與環境的互動,其中最重要的是與父母的互動和交流。

1. 以身作則,做有同理心的父母。

當孩子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時,父母要尊重孩子,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專注地傾聽孩子,認可和肯定孩子的感受。並和孩子一起探討他所遇到的問題,正向引導孩子尋找積極的解決辦法。

2. 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當孩子表現出關心他人、體貼他人的行為時,父母要及時讚美孩子,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曾看到一些家長,當孩子表現出幫助他人的行為時,他們批評孩子“多管閒事”,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和家長一樣變得越來越“冷漠、勢利”,讓孩子慢慢喪失同理心。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3.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不要簡單粗暴地指責和懲罰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並督促孩子採取積極的方式彌補錯誤,為他人提供安慰和幫助,更有利於孩子發展同理心。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其他小朋友撞倒受傷了,可以讓孩子道歉並幫忙拿藥處理傷口,激發孩子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喚起孩子對他人天然的同理心。

4. 抓住生活的契機,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比如,在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也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別的小朋友是不是更需要這個東西?”“如果你自己玩這個時間太長了,其他等待的小朋友會不會很著急?”同時鼓勵孩子主動為其他小朋友提供方便,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鬆,也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同理心有什麼特質?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01

3分鐘動畫裡藏著的同理心祕密

媽媽安慰孩子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話還沒說完就被孩子打斷了,孩子情緒激動地哭著說:“每次都是這一套,我知道你這麼說,並不是理解我,只是為了讓我不要哭下去!”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媽媽的安撫?因為,當他陷入負面情緒需要被理解時,他更需要的是一顆同理心,而不是一顆同情心。

關於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3分鐘的同理心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

小狐狸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裡,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笨笨的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麋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狸,迴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動畫中的麋鹿就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那隻看起來笨笨的大熊,就代表著同理心。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麼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開心你願意跟我說出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護理學者特麗莎·懷斯曼,在研究了很多和同理心相關的職業後,提出了同理心的四大特質:

1. 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瞭解他們心中的真理

2. 不給予批評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

3. 瞭解他人的情緒,將心比心

4. 溝通

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共情很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

02

帶孩子去看解剖

丹麥父母不忌諱“暗黑文化”

作為丹麥國寶級的人物,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結局卻大多很悲慘: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

比如,在小美人魚的故事中,她最終沒有得到王子,而是變成了泡沫。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和童話作家安徒生一樣,丹麥會傾向於把這些悲慘、痛苦的“暗黑文化”故事,毫不掩飾地給孩子看。

比如丹麥很受歡迎的戶外生物課中,他們會定期公開解剖一些年幼的獅子,然後家長會帶著孩子前來觀摩。

在這種殘酷的畫面中,孩子會不斷提問:“動物也會痛苦嗎?他們正在想什麼呢?”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體察動物的心情感受。實際上,被譽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丹麥,已經把同理心設置為從小學就要開始的必修課。

不在兒童面前粉飾一個過度美好的世界,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結局。這樣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在感同身受中學會換位思考,傳達對世界的關懷和愛。

03

蒙上眼睛當一小時“盲人”

換位思考才能感受真正的需求

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品質,它要求孩子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深刻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進一步用智慧解決問題、回饋社區。

分享一個香港理工大學關於同理心訓練案例:學生需要設計一件盲人需要的物品。

在動手設計之前,他們被蒙上眼睛帶去戶外,花一個小時去摸索周圍的環境。

這些臨時的“盲人”,互相攙扶著上下樓梯、磕碰在樹木上,他們聆聽不同的聲音,觸摸不同的材質……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在這種體驗中切身去感受盲人真正的需求,他們最終設計出了極具“同理心”的產品。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同理心對孩子換位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如果說孩子天生就具有同理心的萌芽,那為什麼有的人長大後發展了很好的同理心,有的人卻不具備這種能力呢?這很大一部分在於後天成長過程中孩子與環境的互動,其中最重要的是與父母的互動和交流。

1. 以身作則,做有同理心的父母。

當孩子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時,父母要尊重孩子,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專注地傾聽孩子,認可和肯定孩子的感受。並和孩子一起探討他所遇到的問題,正向引導孩子尋找積極的解決辦法。

2. 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當孩子表現出關心他人、體貼他人的行為時,父母要及時讚美孩子,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曾看到一些家長,當孩子表現出幫助他人的行為時,他們批評孩子“多管閒事”,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和家長一樣變得越來越“冷漠、勢利”,讓孩子慢慢喪失同理心。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3.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不要簡單粗暴地指責和懲罰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並督促孩子採取積極的方式彌補錯誤,為他人提供安慰和幫助,更有利於孩子發展同理心。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其他小朋友撞倒受傷了,可以讓孩子道歉並幫忙拿藥處理傷口,激發孩子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喚起孩子對他人天然的同理心。

4. 抓住生活的契機,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比如,在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也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別的小朋友是不是更需要這個東西?”“如果你自己玩這個時間太長了,其他等待的小朋友會不會很著急?”同時鼓勵孩子主動為其他小朋友提供方便,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應該成為一門家庭必修課

好的教育,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印度的教育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教育是讓孩子成為完整的人,讓他們有機會在善良中成長,能以正確的方式看待人、事物、想法,以及整個人生。生活就是與很多人和事物彼此相連。”

有同理心的孩子,也是一個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孩子,他們的未來都不會太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