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不完美媽媽 睡眠 哈爾濱市 滑板 沃桑2017 2019-08-23
"

週末,帶娃出去瘋跑、踢球。

明明很累的二寶,躺在我懷裡,

卻一直嘟囔:媽媽,我不睡覺。

我:可以啊,寶貝,媽媽抱一會兒,好不好?

二寶:嗯,好。

秒睡。

"

週末,帶娃出去瘋跑、踢球。

明明很累的二寶,躺在我懷裡,

卻一直嘟囔:媽媽,我不睡覺。

我:可以啊,寶貝,媽媽抱一會兒,好不好?

二寶:嗯,好。

秒睡。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看著他熟睡的小臉,彷彿看到了之前的大寶,翻看大寶成長日記,發現很有意思的一段記錄。

週日晚上,帶大寶運動回來。

大寶:媽媽,等下我們不睡覺哦。

我:哦,好啊,不睡覺。

大寶:就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不躺,就坐著,這樣不容易睡著,好嗎?

我:好啊,就這麼說啦。

該洗澡了。

大寶:媽媽,我不洗澡。

我:寶貝,要不,我們洗完澡去做不睡覺的實驗呢?

大寶:好,媽媽,就坐著不躺著,記住了嗎?

我:記住了。

洗完澡,爸爸幫忙擦好,累趴了的娃自己躺回小床。

大寶:媽媽,我先休息會兒,一會兒到客廳去做不睡覺的實驗啊。

我:好。

秒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7點半,醒來。

大寶:媽媽。

我:哎。

大寶:媽媽。

我:哎。

如此十多次後。

大寶:媽媽,我想請假。

我:哦,寶貝想請假,還想繼續看火車,對嗎?

大寶:嗯。

我:是啊,火車真好看啊,我也好想看。可是,媽媽要上班請不了假,好可惜啊。

大寶:媽媽為什麼不能請假?

我:媽媽要去接從哈爾濱來上課的老師,他坐了三小時飛機來的呢。

大寶:哦,媽媽,哈爾濱是中國的嗎?

我:是。

以下進入地理課模式……

早餐結束。

大寶:媽媽,你送我去幼兒園,讓爺爺接我,可以嗎?

我:可以啊,寶貝。對了,媽媽送的話,沒法騎滑板,爺爺送的話,可以騎滑板哦。

大寶:哦,那還是爺爺送我吧。

轉身要走時,回過頭來:媽媽,爺爺送,也可以不騎滑板哦。

我:對哦,爺爺送,可以騎,也可以不騎,隨你選。

大寶(滿意地笑了):走吧,爺爺。

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不過就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允許,只是一個允許,原本可能演變成撕心裂肺的母子互虐戰,化為輕鬆溫馨的母子對話。

其實,不僅母子間的互動如此。甚至,大小寶之間的衝突,很多時候,一句,你可以的,寶貝,也能瞬間將之化解。

"

週末,帶娃出去瘋跑、踢球。

明明很累的二寶,躺在我懷裡,

卻一直嘟囔:媽媽,我不睡覺。

我:可以啊,寶貝,媽媽抱一會兒,好不好?

二寶:嗯,好。

秒睡。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看著他熟睡的小臉,彷彿看到了之前的大寶,翻看大寶成長日記,發現很有意思的一段記錄。

週日晚上,帶大寶運動回來。

大寶:媽媽,等下我們不睡覺哦。

我:哦,好啊,不睡覺。

大寶:就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不躺,就坐著,這樣不容易睡著,好嗎?

我:好啊,就這麼說啦。

該洗澡了。

大寶:媽媽,我不洗澡。

我:寶貝,要不,我們洗完澡去做不睡覺的實驗呢?

大寶:好,媽媽,就坐著不躺著,記住了嗎?

我:記住了。

洗完澡,爸爸幫忙擦好,累趴了的娃自己躺回小床。

大寶:媽媽,我先休息會兒,一會兒到客廳去做不睡覺的實驗啊。

我:好。

秒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7點半,醒來。

大寶:媽媽。

我:哎。

大寶:媽媽。

我:哎。

如此十多次後。

大寶:媽媽,我想請假。

我:哦,寶貝想請假,還想繼續看火車,對嗎?

大寶:嗯。

我:是啊,火車真好看啊,我也好想看。可是,媽媽要上班請不了假,好可惜啊。

大寶:媽媽為什麼不能請假?

我:媽媽要去接從哈爾濱來上課的老師,他坐了三小時飛機來的呢。

大寶:哦,媽媽,哈爾濱是中國的嗎?

我:是。

以下進入地理課模式……

早餐結束。

大寶:媽媽,你送我去幼兒園,讓爺爺接我,可以嗎?

我:可以啊,寶貝。對了,媽媽送的話,沒法騎滑板,爺爺送的話,可以騎滑板哦。

大寶:哦,那還是爺爺送我吧。

轉身要走時,回過頭來:媽媽,爺爺送,也可以不騎滑板哦。

我:對哦,爺爺送,可以騎,也可以不騎,隨你選。

大寶(滿意地笑了):走吧,爺爺。

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不過就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允許,只是一個允許,原本可能演變成撕心裂肺的母子互虐戰,化為輕鬆溫馨的母子對話。

其實,不僅母子間的互動如此。甚至,大小寶之間的衝突,很多時候,一句,你可以的,寶貝,也能瞬間將之化解。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小寶兩歲左右,開始有了自主意識,和大寶時有衝突。

大寶無師自通地發現了一個殺手鐗——我不喜歡你這樣,通常都會換來弟弟的傷心大哭。

有時候,哥哥還將之升級成,我永遠不喜歡你啦!弟弟更是嚎啕大哭。

剛開始,我嘗試著和二寶聊這件事。

我:寶貝,哥哥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永遠不喜歡你了的時候,是不是很難過啊?

二寶看著我,很委屈地:難過。

我:那你怎麼做呢?

二寶笑嘻嘻的:哭。

我:嗯,這是一個辦法,還有嗎?

二寶(做哈哈大笑狀):笑。

我:嗯,兩個辦法啦。還有嗎?

二寶:媽媽說。

我:我們可以試試說,我喜歡你。

二寶沒有吭聲。

聊天到此結束。

第二天,倆人玩耍,情景再現。

大寶一副瞭然的神情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我永遠不喜歡你了哦。

二寶的哭聲卻沒有如期而至。

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小聲但鎮定地說:我喜歡你。

大寶顯然吃了一驚,繼續確認說:我不跟你玩了哦。

二寶依然鎮定地說:跟你玩。

我也被二寶的鎮定驚到了,欠欠兒地確認:是不跟你玩,還是跟你玩啊?

二寶不理我,站起來,跑向書架找書了。

大寶看著我:他說的是,跟你玩。

二寶自己拿了書,走向我:媽媽,看書。

看著這些,我不禁笑了,這就是成長吧!

哭笑之外,還有另一個辦法。

經過這次之後,我更加相信生命自有的力量。

於是,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本著不求不應,有求必應的原則,只要沒有危險,我都會靜觀其變。

在二寶跑來求助時,抱著他說:好難過啊,真的好難過啊,我們喜歡哥哥,哥哥卻不喜歡我們,真的好難過啊!無論如何,媽媽都愛你,親愛的。

他聽了以後,有時候會點點頭,喃喃自語,好難過,好難過。

有時候會說,爸爸喜歡我,阿姨喜歡我,姥姥姥爺喜歡我……

有時候會說,他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了……

我回應他:可以的,親愛的,你可以這樣。

於是,我發現,情景再現時,二寶有了更多的應對方式。

"

週末,帶娃出去瘋跑、踢球。

明明很累的二寶,躺在我懷裡,

卻一直嘟囔:媽媽,我不睡覺。

我:可以啊,寶貝,媽媽抱一會兒,好不好?

二寶:嗯,好。

秒睡。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看著他熟睡的小臉,彷彿看到了之前的大寶,翻看大寶成長日記,發現很有意思的一段記錄。

週日晚上,帶大寶運動回來。

大寶:媽媽,等下我們不睡覺哦。

我:哦,好啊,不睡覺。

大寶:就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不躺,就坐著,這樣不容易睡著,好嗎?

我:好啊,就這麼說啦。

該洗澡了。

大寶:媽媽,我不洗澡。

我:寶貝,要不,我們洗完澡去做不睡覺的實驗呢?

大寶:好,媽媽,就坐著不躺著,記住了嗎?

我:記住了。

洗完澡,爸爸幫忙擦好,累趴了的娃自己躺回小床。

大寶:媽媽,我先休息會兒,一會兒到客廳去做不睡覺的實驗啊。

我:好。

秒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7點半,醒來。

大寶:媽媽。

我:哎。

大寶:媽媽。

我:哎。

如此十多次後。

大寶:媽媽,我想請假。

我:哦,寶貝想請假,還想繼續看火車,對嗎?

大寶:嗯。

我:是啊,火車真好看啊,我也好想看。可是,媽媽要上班請不了假,好可惜啊。

大寶:媽媽為什麼不能請假?

我:媽媽要去接從哈爾濱來上課的老師,他坐了三小時飛機來的呢。

大寶:哦,媽媽,哈爾濱是中國的嗎?

我:是。

以下進入地理課模式……

早餐結束。

大寶:媽媽,你送我去幼兒園,讓爺爺接我,可以嗎?

我:可以啊,寶貝。對了,媽媽送的話,沒法騎滑板,爺爺送的話,可以騎滑板哦。

大寶:哦,那還是爺爺送我吧。

轉身要走時,回過頭來:媽媽,爺爺送,也可以不騎滑板哦。

我:對哦,爺爺送,可以騎,也可以不騎,隨你選。

大寶(滿意地笑了):走吧,爺爺。

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不過就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允許,只是一個允許,原本可能演變成撕心裂肺的母子互虐戰,化為輕鬆溫馨的母子對話。

其實,不僅母子間的互動如此。甚至,大小寶之間的衝突,很多時候,一句,你可以的,寶貝,也能瞬間將之化解。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小寶兩歲左右,開始有了自主意識,和大寶時有衝突。

大寶無師自通地發現了一個殺手鐗——我不喜歡你這樣,通常都會換來弟弟的傷心大哭。

有時候,哥哥還將之升級成,我永遠不喜歡你啦!弟弟更是嚎啕大哭。

剛開始,我嘗試著和二寶聊這件事。

我:寶貝,哥哥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永遠不喜歡你了的時候,是不是很難過啊?

二寶看著我,很委屈地:難過。

我:那你怎麼做呢?

二寶笑嘻嘻的:哭。

我:嗯,這是一個辦法,還有嗎?

二寶(做哈哈大笑狀):笑。

我:嗯,兩個辦法啦。還有嗎?

二寶:媽媽說。

我:我們可以試試說,我喜歡你。

二寶沒有吭聲。

聊天到此結束。

第二天,倆人玩耍,情景再現。

大寶一副瞭然的神情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我永遠不喜歡你了哦。

二寶的哭聲卻沒有如期而至。

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小聲但鎮定地說:我喜歡你。

大寶顯然吃了一驚,繼續確認說:我不跟你玩了哦。

二寶依然鎮定地說:跟你玩。

我也被二寶的鎮定驚到了,欠欠兒地確認:是不跟你玩,還是跟你玩啊?

二寶不理我,站起來,跑向書架找書了。

大寶看著我:他說的是,跟你玩。

二寶自己拿了書,走向我:媽媽,看書。

看著這些,我不禁笑了,這就是成長吧!

哭笑之外,還有另一個辦法。

經過這次之後,我更加相信生命自有的力量。

於是,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本著不求不應,有求必應的原則,只要沒有危險,我都會靜觀其變。

在二寶跑來求助時,抱著他說:好難過啊,真的好難過啊,我們喜歡哥哥,哥哥卻不喜歡我們,真的好難過啊!無論如何,媽媽都愛你,親愛的。

他聽了以後,有時候會點點頭,喃喃自語,好難過,好難過。

有時候會說,爸爸喜歡我,阿姨喜歡我,姥姥姥爺喜歡我……

有時候會說,他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了……

我回應他:可以的,親愛的,你可以這樣。

於是,我發現,情景再現時,二寶有了更多的應對方式。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有一次,倆人拌嘴。

大寶同樣的一句,我不喜歡你啦。

二寶一邊玩,一邊悠悠地說:媽媽喜歡我。

大寶:媽媽不喜歡你。

小寶繼續淡定地說:媽媽喜歡我。

大寶:媽媽不喜歡你,你不知道。

小寶:媽媽喜歡我,我知道,你不知道。

我在旁邊忍不住笑了。

前幾天,我在廚房做飯,倆人在客廳玩耍。

小寶跑進來,哼唧著喊媽媽。

我趕緊把小人兒抱起來。

正好聽到大寶在客廳說,我真的不跟你玩了哦。

還沒等我開口,二寶撇著嘴小聲說:他不跟我玩,我也不跟他玩了。

我強壓著笑:可以的,親愛的,你可以這樣做!

小臉立馬陰轉多雲,跑回客廳繼續玩耍開來。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也是媽媽的一句,可以啊,寶貝。

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喜歡,可以不喜歡,可以跟他玩,可以不跟他玩……都可以。

無論如何,媽媽都愛你!

這是一個允許,也是一個愛的確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