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其實很符合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關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童年經歷對人一生重大影響。

簡·尼爾森博士說“當孩子們感知他們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並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須……”的信念的基本結論時,性格取向就形成了。”就好比孩子得出,他比別人小,別人就必須照顧他的想法時,那他就形成了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而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基於自己父母對他的行為影響形成的。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導向的父母的優點是,他們脾氣好,遇事不慌亂、隨和寬容,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親子關係也很融洽,同樣父母的這些優點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相比於爸爸她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她很快樂、脾氣也很穩定不會隨意發火,幼兒園裡有什麼事也總是和媽媽說。而媽媽在平時滿足她要求的行為也影響著她對弟弟的態度和行為。當她和弟弟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時,她會主動讓給弟弟。

在安逸型的父母家裡,他們發生矛盾的次數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同樣孩子在父母身上也更容易學會隨和、包容等特質。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其實很符合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關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童年經歷對人一生重大影響。

簡·尼爾森博士說“當孩子們感知他們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並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須……”的信念的基本結論時,性格取向就形成了。”就好比孩子得出,他比別人小,別人就必須照顧他的想法時,那他就形成了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而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基於自己父母對他的行為影響形成的。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導向的父母的優點是,他們脾氣好,遇事不慌亂、隨和寬容,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親子關係也很融洽,同樣父母的這些優點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相比於爸爸她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她很快樂、脾氣也很穩定不會隨意發火,幼兒園裡有什麼事也總是和媽媽說。而媽媽在平時滿足她要求的行為也影響著她對弟弟的態度和行為。當她和弟弟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時,她會主動讓給弟弟。

在安逸型的父母家裡,他們發生矛盾的次數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同樣孩子在父母身上也更容易學會隨和、包容等特質。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導向的父母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總想避免生活中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可能對孩子過於寬容,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為了避免和孩子發生爭執,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驕縱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變的討人厭,無法讓孩子瞭解什麼是界限和規則。並且父母這種使用驕縱來逃避壓力的方式,很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需要遵守任何社會責任。

不良影響一: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大庭廣眾下因為餅裡面加了生菜而哭鬧,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媽媽把生菜拿出來再給她卻被她扔掉的行為也絲毫沒有顧及媽媽的感受。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也是很多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之一。

一個想安逸的父母,雖然在當時通過滿足孩子的要求,避開了一些似乎會使他們不舒服的措施,但因為孩子只會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這些父母在將來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和壓力。並且安逸型父母容易養出界限不清、規則不明,缺乏責任感的孩子。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其實很符合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關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童年經歷對人一生重大影響。

簡·尼爾森博士說“當孩子們感知他們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並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須……”的信念的基本結論時,性格取向就形成了。”就好比孩子得出,他比別人小,別人就必須照顧他的想法時,那他就形成了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而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基於自己父母對他的行為影響形成的。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導向的父母的優點是,他們脾氣好,遇事不慌亂、隨和寬容,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親子關係也很融洽,同樣父母的這些優點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相比於爸爸她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她很快樂、脾氣也很穩定不會隨意發火,幼兒園裡有什麼事也總是和媽媽說。而媽媽在平時滿足她要求的行為也影響著她對弟弟的態度和行為。當她和弟弟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時,她會主動讓給弟弟。

在安逸型的父母家裡,他們發生矛盾的次數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同樣孩子在父母身上也更容易學會隨和、包容等特質。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導向的父母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總想避免生活中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可能對孩子過於寬容,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為了避免和孩子發生爭執,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驕縱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變的討人厭,無法讓孩子瞭解什麼是界限和規則。並且父母這種使用驕縱來逃避壓力的方式,很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需要遵守任何社會責任。

不良影響一: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大庭廣眾下因為餅裡面加了生菜而哭鬧,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媽媽把生菜拿出來再給她卻被她扔掉的行為也絲毫沒有顧及媽媽的感受。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也是很多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之一。

一個想安逸的父母,雖然在當時通過滿足孩子的要求,避開了一些似乎會使他們不舒服的措施,但因為孩子只會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這些父母在將來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和壓力。並且安逸型父母容易養出界限不清、規則不明,缺乏責任感的孩子。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不良影響二:孩子不思進取

就拿《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來說,作為家中最受寵的孩子,蘇明成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想要的東西,哪怕是坑女兒,蘇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蘇明成的前半生有蘇母兜底,哪怕是婚後也有蘇母的金錢加持,他只會花花花、既不追求職場上的突破、也不追求個人進步。

結果怎麼樣,被慣壞的蘇明成,在蘇母去世後,徹底失去了給他兜底生活的人,和上司對著幹、打蘇明玉,進看守所;離婚;失業、投資被騙……人生跌若谷底。

這種自己不思進步、不追求自我提升,一切有父母兜底的行為,在父母沒有能力幫助孩子時,只會讓自己和孩子陷入更大的壓力和麻煩中。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其實很符合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關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童年經歷對人一生重大影響。

簡·尼爾森博士說“當孩子們感知他們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並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須……”的信念的基本結論時,性格取向就形成了。”就好比孩子得出,他比別人小,別人就必須照顧他的想法時,那他就形成了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而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基於自己父母對他的行為影響形成的。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導向的父母的優點是,他們脾氣好,遇事不慌亂、隨和寬容,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親子關係也很融洽,同樣父母的這些優點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相比於爸爸她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她很快樂、脾氣也很穩定不會隨意發火,幼兒園裡有什麼事也總是和媽媽說。而媽媽在平時滿足她要求的行為也影響著她對弟弟的態度和行為。當她和弟弟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時,她會主動讓給弟弟。

在安逸型的父母家裡,他們發生矛盾的次數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同樣孩子在父母身上也更容易學會隨和、包容等特質。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導向的父母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總想避免生活中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可能對孩子過於寬容,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為了避免和孩子發生爭執,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驕縱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變的討人厭,無法讓孩子瞭解什麼是界限和規則。並且父母這種使用驕縱來逃避壓力的方式,很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需要遵守任何社會責任。

不良影響一: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大庭廣眾下因為餅裡面加了生菜而哭鬧,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媽媽把生菜拿出來再給她卻被她扔掉的行為也絲毫沒有顧及媽媽的感受。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也是很多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之一。

一個想安逸的父母,雖然在當時通過滿足孩子的要求,避開了一些似乎會使他們不舒服的措施,但因為孩子只會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這些父母在將來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和壓力。並且安逸型父母容易養出界限不清、規則不明,缺乏責任感的孩子。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不良影響二:孩子不思進取

就拿《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來說,作為家中最受寵的孩子,蘇明成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想要的東西,哪怕是坑女兒,蘇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蘇明成的前半生有蘇母兜底,哪怕是婚後也有蘇母的金錢加持,他只會花花花、既不追求職場上的突破、也不追求個人進步。

結果怎麼樣,被慣壞的蘇明成,在蘇母去世後,徹底失去了給他兜底生活的人,和上司對著幹、打蘇明玉,進看守所;離婚;失業、投資被騙……人生跌若谷底。

這種自己不思進步、不追求自我提升,一切有父母兜底的行為,在父母沒有能力幫助孩子時,只會讓自己和孩子陷入更大的壓力和麻煩中。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如何幫安逸型父母完善他們的育兒技巧

每一種人生態度取向都有它的優缺點,瞭解自己人生態度取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給自己套上枷鎖,而是為了增加對自己的瞭解,認識到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並且克服它。讓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更多的責任,以便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出更加合適的行為。

建立日常慣例表,明確區分自己和孩子的責任界限

簡·尼爾森博士說“孩子越能自我照料,就越覺得自己能幹,越能受到鼓勵。”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控而不是他控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參與制作日常慣例表。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按規則來,還有利於區分你和孩子的責任界限。

那要如何製作日常慣例表呢?

就拿睡覺來說,你首先要讓孩子列出他們晚上睡覺前應該完成的事情。例如:收玩具、洗澡、刷牙、換衣服、找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清單裡的事情必須要和孩子商量好,是孩子同意做的才行。然後讓孩子工整的把確認好的事情抄在一張大紙上,貼在孩子能看見的地方,每當孩子完成了一項清單上的內容,就幫孩子拍照貼在內容後面,或者讓孩子自己做上標記。

只要是孩子認同的事情,他的完成度就會很高,也更容易受到鼓勵。這樣你就不需要追在他後面告訴他幹什麼,而是讓他按自己的日常慣例錶行事。這樣他不僅學會了自控,還把自己和大人的責任區分開了。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其實很符合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關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童年經歷對人一生重大影響。

簡·尼爾森博士說“當孩子們感知他們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並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須……”的信念的基本結論時,性格取向就形成了。”就好比孩子得出,他比別人小,別人就必須照顧他的想法時,那他就形成了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而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基於自己父母對他的行為影響形成的。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導向的父母的優點是,他們脾氣好,遇事不慌亂、隨和寬容,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親子關係也很融洽,同樣父母的這些優點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相比於爸爸她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她很快樂、脾氣也很穩定不會隨意發火,幼兒園裡有什麼事也總是和媽媽說。而媽媽在平時滿足她要求的行為也影響著她對弟弟的態度和行為。當她和弟弟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時,她會主動讓給弟弟。

在安逸型的父母家裡,他們發生矛盾的次數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同樣孩子在父母身上也更容易學會隨和、包容等特質。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導向的父母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總想避免生活中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可能對孩子過於寬容,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為了避免和孩子發生爭執,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驕縱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變的討人厭,無法讓孩子瞭解什麼是界限和規則。並且父母這種使用驕縱來逃避壓力的方式,很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需要遵守任何社會責任。

不良影響一: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大庭廣眾下因為餅裡面加了生菜而哭鬧,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媽媽把生菜拿出來再給她卻被她扔掉的行為也絲毫沒有顧及媽媽的感受。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也是很多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之一。

一個想安逸的父母,雖然在當時通過滿足孩子的要求,避開了一些似乎會使他們不舒服的措施,但因為孩子只會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這些父母在將來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和壓力。並且安逸型父母容易養出界限不清、規則不明,缺乏責任感的孩子。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不良影響二:孩子不思進取

就拿《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來說,作為家中最受寵的孩子,蘇明成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想要的東西,哪怕是坑女兒,蘇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蘇明成的前半生有蘇母兜底,哪怕是婚後也有蘇母的金錢加持,他只會花花花、既不追求職場上的突破、也不追求個人進步。

結果怎麼樣,被慣壞的蘇明成,在蘇母去世後,徹底失去了給他兜底生活的人,和上司對著幹、打蘇明玉,進看守所;離婚;失業、投資被騙……人生跌若谷底。

這種自己不思進步、不追求自我提升,一切有父母兜底的行為,在父母沒有能力幫助孩子時,只會讓自己和孩子陷入更大的壓力和麻煩中。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如何幫安逸型父母完善他們的育兒技巧

每一種人生態度取向都有它的優缺點,瞭解自己人生態度取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給自己套上枷鎖,而是為了增加對自己的瞭解,認識到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並且克服它。讓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更多的責任,以便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出更加合適的行為。

建立日常慣例表,明確區分自己和孩子的責任界限

簡·尼爾森博士說“孩子越能自我照料,就越覺得自己能幹,越能受到鼓勵。”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控而不是他控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參與制作日常慣例表。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按規則來,還有利於區分你和孩子的責任界限。

那要如何製作日常慣例表呢?

就拿睡覺來說,你首先要讓孩子列出他們晚上睡覺前應該完成的事情。例如:收玩具、洗澡、刷牙、換衣服、找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清單裡的事情必須要和孩子商量好,是孩子同意做的才行。然後讓孩子工整的把確認好的事情抄在一張大紙上,貼在孩子能看見的地方,每當孩子完成了一項清單上的內容,就幫孩子拍照貼在內容後面,或者讓孩子自己做上標記。

只要是孩子認同的事情,他的完成度就會很高,也更容易受到鼓勵。這樣你就不需要追在他後面告訴他幹什麼,而是讓他按自己的日常慣例錶行事。這樣他不僅學會了自控,還把自己和大人的責任區分開了。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教孩子做家務,培養自信心、責任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責任心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做一些實際有用的事,而做家務就是其中最好的選擇。

哈佛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曾經對波士頓地區456名少年兒童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是1∶10。

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官微“教育之江”發佈消息稱,今後,洗碗、洗衣、拖地將成為中小學生的一項家庭作業。並且要求學校建立勞動實踐評價制度,根據學生表現進行評價,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你看,讓孩子做家務並不是一件無不足道的小事,而是關乎孩子未來社會能力的大事。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機會,讓他們學習鍛鍊。

2-4歲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學著扔垃圾、收拾玩具、擺放碗筷、穿衣服等;4-6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學著打掃衛生、幫著準備食材、洗小衣服、刷碗等;6-8歲時,就可以學著自己整理房間、收拾衣服、整理書包等;8-10歲時,可以學著做簡單的飯菜、打掃房間、用洗衣機等;10-12歲時,應該學著自己照顧自己,準備飯菜、做購物清單、打掃衛生、洗衣服等等。

做家務不僅能幫助孩子儘快做好獨立的準備,也能讓孩子贏得自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對家庭、社會的責任心。

"

朋友玲家一兒一女,兩口子年紀相差不大,可是育兒風格卻相差甚遠。

朋友玲脾氣好,不管孩子如何調皮、任性,她都會好聲好氣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她老公磊卻完全相反,他是個嚴父。孩子在他面前無理取鬧,只會得到打罵。

前段時間朋友一起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去的。玲5歲的女兒因為媽媽給她買的餅里加了生菜,就突然在眾人面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指責她媽媽“知道自己不吃生菜,還讓別人放,是不是故意不想讓她吃”。玲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把餅裡面的生菜拿出來,再把餅給女兒時卻被女兒抬手打到了地下。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場面一度很尷尬,而玲卻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安慰女兒並且承諾在給她買一個不加生菜的。小姑娘才慢慢地止住眼淚,之後玲就趕忙出去買了。但不湊巧的是,玲剛走,磊就買水回來了。看見小姑娘還在不停的掉眼淚,在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把丟地下的餅大力扔到了垃圾箱,然後把女兒臭罵了一頓了。原本慢慢不哭的小姑娘,又開始大哭起來,而她爸爸氣的要打她。

等玲回來後,磊就開始不停埋怨玲把女兒慣的不像話。但是坐在一旁學心理學的朋友卻說:“你可並不能這麼說,從“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來說,有玲這種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孩子會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更融洽。”

啥?對於心理學家來說,驕縱孩子還有積極意義?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向?

“生活態度取向”理論是以色列心理學家尼拉·凱弗提出的,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用一整個章節來重點討論不同生活態度取向的父母是如何通過選擇和行為影響孩子的。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在“生活態度取向”理論中尼拉·凱弗根據人面對壓力時的不同行為,將其分為4種類型。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中,簡·尼爾森詳細解釋了安逸、控制、取悅、力爭優秀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4種生活態度取向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以生活態度取向來分,玲是安逸型,而磊則是控制型。

如果說控制型的磊像冰需要對局面的掌控力,那安逸型的玲就像水,隨和、包容、軟化所有的衝突,這也是安逸型最大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安逸型父母往往給人驕縱孩子、沒原則的壞印象,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管合不合理都會盡量滿足,教育的孩子也都有討人厭的“公主病”。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觀點裡,被安逸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大都生活技能差、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安逸型父母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他們大多脾氣好、包容、不會打罵孩子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要知道親子關係良好,父母不打罵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打罵會使孩子體內的壓力激素升高,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一個孩子在3歲時一個月被打罵超過2次,那他在5歲的時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並且這些從小經常遭到打罵的孩子,到9歲的時還會表現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雖然安逸型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去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不好,但是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不發火、不打罵的行為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其實很符合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關個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童年經歷對人一生重大影響。

簡·尼爾森博士說“當孩子們感知他們的世界,對其做出決定,並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須……”的信念的基本結論時,性格取向就形成了。”就好比孩子得出,他比別人小,別人就必須照顧他的想法時,那他就形成了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取向,而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基於自己父母對他的行為影響形成的。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態度導向的父母的優點是,他們脾氣好,遇事不慌亂、隨和寬容,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親子關係也很融洽,同樣父母的這些優點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相比於爸爸她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她很快樂、脾氣也很穩定不會隨意發火,幼兒園裡有什麼事也總是和媽媽說。而媽媽在平時滿足她要求的行為也影響著她對弟弟的態度和行為。當她和弟弟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時,她會主動讓給弟弟。

在安逸型的父母家裡,他們發生矛盾的次數更少,家庭氛圍也更好。同樣孩子在父母身上也更容易學會隨和、包容等特質。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以安逸為生活導向的父母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總想避免生活中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可能對孩子過於寬容,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為了避免和孩子發生爭執,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驕縱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變的討人厭,無法讓孩子瞭解什麼是界限和規則。並且父母這種使用驕縱來逃避壓力的方式,很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需要遵守任何社會責任。

不良影響一: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

就拿玲的女兒來說,大庭廣眾下因為餅裡面加了生菜而哭鬧,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媽媽把生菜拿出來再給她卻被她扔掉的行為也絲毫沒有顧及媽媽的感受。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也是很多安逸型父母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之一。

一個想安逸的父母,雖然在當時通過滿足孩子的要求,避開了一些似乎會使他們不舒服的措施,但因為孩子只會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這些父母在將來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和壓力。並且安逸型父母容易養出界限不清、規則不明,缺乏責任感的孩子。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不良影響二:孩子不思進取

就拿《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來說,作為家中最受寵的孩子,蘇明成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想要的東西,哪怕是坑女兒,蘇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蘇明成的前半生有蘇母兜底,哪怕是婚後也有蘇母的金錢加持,他只會花花花、既不追求職場上的突破、也不追求個人進步。

結果怎麼樣,被慣壞的蘇明成,在蘇母去世後,徹底失去了給他兜底生活的人,和上司對著幹、打蘇明玉,進看守所;離婚;失業、投資被騙……人生跌若谷底。

這種自己不思進步、不追求自我提升,一切有父母兜底的行為,在父母沒有能力幫助孩子時,只會讓自己和孩子陷入更大的壓力和麻煩中。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如何幫安逸型父母完善他們的育兒技巧

每一種人生態度取向都有它的優缺點,瞭解自己人生態度取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給自己套上枷鎖,而是為了增加對自己的瞭解,認識到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並且克服它。讓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更多的責任,以便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出更加合適的行為。

建立日常慣例表,明確區分自己和孩子的責任界限

簡·尼爾森博士說“孩子越能自我照料,就越覺得自己能幹,越能受到鼓勵。”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控而不是他控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參與制作日常慣例表。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按規則來,還有利於區分你和孩子的責任界限。

那要如何製作日常慣例表呢?

就拿睡覺來說,你首先要讓孩子列出他們晚上睡覺前應該完成的事情。例如:收玩具、洗澡、刷牙、換衣服、找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清單裡的事情必須要和孩子商量好,是孩子同意做的才行。然後讓孩子工整的把確認好的事情抄在一張大紙上,貼在孩子能看見的地方,每當孩子完成了一項清單上的內容,就幫孩子拍照貼在內容後面,或者讓孩子自己做上標記。

只要是孩子認同的事情,他的完成度就會很高,也更容易受到鼓勵。這樣你就不需要追在他後面告訴他幹什麼,而是讓他按自己的日常慣例錶行事。這樣他不僅學會了自控,還把自己和大人的責任區分開了。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教孩子做家務,培養自信心、責任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責任心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做一些實際有用的事,而做家務就是其中最好的選擇。

哈佛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曾經對波士頓地區456名少年兒童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是1∶10。

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官微“教育之江”發佈消息稱,今後,洗碗、洗衣、拖地將成為中小學生的一項家庭作業。並且要求學校建立勞動實踐評價制度,根據學生表現進行評價,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你看,讓孩子做家務並不是一件無不足道的小事,而是關乎孩子未來社會能力的大事。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機會,讓他們學習鍛鍊。

2-4歲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學著扔垃圾、收拾玩具、擺放碗筷、穿衣服等;4-6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學著打掃衛生、幫著準備食材、洗小衣服、刷碗等;6-8歲時,就可以學著自己整理房間、收拾衣服、整理書包等;8-10歲時,可以學著做簡單的飯菜、打掃房間、用洗衣機等;10-12歲時,應該學著自己照顧自己,準備飯菜、做購物清單、打掃衛生、洗衣服等等。

做家務不僅能幫助孩子儘快做好獨立的準備,也能讓孩子贏得自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對家庭、社會的責任心。

孩子要啥給啥,真的會驕縱他變得肆意妄為,心理學家可不這樣認為

允許孩子體驗自然後果

自然後果是指沒有大人干預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例如,不吃飯,會餓;半夜不睡覺,會起晚;淋雨會感冒。有時候比起說教來,自然後果更有教育意義。

在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有一句臺詞“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媽,誰都能把你像垃圾一樣扔掉。”孩子只有在恰當的時間體驗到了自然後果,才能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有一次玲跟和抱怨,她那天先後幫兒子準備了3種不同的早餐,兒子只知道告訴她,這個他不吃,那個他不吃。孩子對著媽媽任性,還有媽媽兜底,但是如果孩子對著別人任性,只會讓人厭煩。

其實對於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體驗不吃飯的自然後果,而不是幫孩子做這做那。有些事,孩子明白的越早,對他們越有利。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人生態度取向,我們都要明白瞭解自己的人生態度取向的目的,不是為了固步自封,而是為了取長補短,更好的教養孩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