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博物館 秦漢 文物 考古 弘博網 2017-04-06

“策劃展覽就像導演拍電影,文物是影像畫面,解說是對話旁白。只有圖文巧妙結合,才能算得上一個好展覽。”

由國家文物局和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秦漢文明展”將於2017年4月3日至7月16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採用近五十年來的考古發現與史學研究成果,展示秦漢兩朝長達四個多世紀的藝術與文化(詳細展覽介紹及文物點交現場視頻:文物點交現場:無法隱藏的光芒,是呼之欲出的“秦漢文明”)。

弘博網近日採訪到了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中國藝術主任、同時也是“秦漢文明展”的策展人孫志新,他的專業解讀為我們瞭解此次文化盛會提供更多的信息。

(↓↓↓現場採訪視頻↓↓↓)

文物服務展覽

就像角色服務電影

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秦漢文明展”策劃的初衷,是希望向世界介紹這個中華文明的經典時期。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的至關重要的變革時期,全國各地的民眾首次在中央政府帶領下創立了統一的國家,孕育出全新的“中國人”的概念。秦漢兩朝代表著中華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其意涵與時間均和古希臘羅馬文明在西方的地位相當。尤其是陸海絲綢之路的開通,給漢代帶來很多全新的元素,通過陸路,與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通過海路,與東南亞、印度的交流。這也是秦漢文化能夠稱得上光輝燦爛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文物的選取上,我們不僅注重其歷史價值和藝術造詣,更有意挑選符合整個大的歷史時期主題的文物。”孫志新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比如秦朝實現了大一統,開始頒佈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它包括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等等。這對於外國觀眾來說,是一個陌生而空泛的概念。但是我們選取的文物,比如秦權、錢模,都是非常實體的,可以使西方觀眾有非常直觀的感覺。因為西方度量衡的統一比中國要晚上千年,所以當時中國建立這個制度,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我們每一件文物不單純是要讓西方觀眾知道,中國人創造了精緻的物質文化,而是每一件文物要講述著一個歷史當中的一個環節。”

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反映秦朝統一度量衡制度的銅詔鐵權

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反映漢代海上中西貿易交流的玻璃碗

策劃展覽就像導演拍電影,所有的演員都是在講一個故事。電影中的場景、情節、角色,都是這個故事其中的一個現象,類似於story line,它服務於這個故事的整個的內容和趨勢。文物展品是電影的影像畫面,文字解說是電影的對話旁白,只有圖文巧妙結合,才能算得上一個好展覽。

此外,展覽的環境氛圍對觀眾心理影響是很大的,在展廳整體設計中,策展團隊也注重打造視覺效果,來調動觀眾情緒去感受恢弘磅礴的秦漢氣象。這方面的效果主要是展廳設計師的功勞。比如展現漢代王侯生活,不可能所有的國內外觀眾都到過滿城漢墓的現場,這需要設計師儘量營造現場感,使觀眾感覺到金縷玉衣應該在什麼場景來使用。設計師不是憑空塑造,他會參考中國所有出版的關於滿城漢墓的出版物,或者關於中國古代墓葬的資料,根據這些東西參考著來做。還是以導演拍電影作比喻,好的道具師一定會盡可能真實地還原歷史場景,來為整個主題營造氛圍。

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滿城漢墓出土金縷玉衣及九竅塞

立足學術

唯真唯新

籌劃“秦漢文明展”的七年來,外部因素在不斷變化,也對展覽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秦漢考古的重大發現層出不窮,學術界更是有很多新的見解,已經做好的展覽提綱,也會隨著這些新的變化而不斷修正。例如海昏侯墓,在展覽策劃階段還沒有發掘,2011年初開始發掘,2016年底基本結束。海昏侯墓影響力巨大,所以這次展覽也對其出土青銅編鐘、馬蹄金等文物進行借展,這也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首次出境展覽。

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海昏侯墓出土金餅

實際上,一個展覽的性質,應該是學術項目,而不是娛樂項目。“秦漢文明”展邀請了請了國內外六位專家,一人一篇,共有六篇專論,講述整個秦漢文明的六個不同側面。比如秦漢的政治制度如何執行,宗教和民間信仰是什麼,秦漢和北方草原文化之間的互動又有哪些情況,等等。一個策展人的知識貯備畢竟有限,但多位學者各有擅長的知識彙總在一起,就可以比較全面地展現秦漢文明的面貌。關於秦漢歷史研究的進展,展覽方也會舉辦研討會,邀請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藝術的專家學者,和研究希臘羅馬的專家學者一起討論,來比較秦漢文明和希臘羅馬文明的異同。研討會還將請中國10位從事田野考古的一線考古專家來做一個報告,講述各個省市近年來秦漢考古的新發現。

面向青年

面向未來

一個博物館,如果沒有年輕人來參觀,基本就是一個死博物館。如果舉辦一個展覽,觀眾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可以說是策展人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西方有些經驗值得國內借鑑。例如美國的博物館都有一個教育部,大都會博物館教育部和紐約的大中小學管理非常密切,教育部會根據展覽來編教材,給大中小學使用。另外,教育部會經常組織學生來參觀,每年從幼兒園到大學之間,來參觀的學生團體非常之多。展覽是要展示給所有人看的,特別是要培養年輕人對於歷史的興趣。因為年輕人如果不能理解歷史,也不能更好地理解現實。

現在高科技展覽手段已經相當普及,很多博物館都開始使用交互式VR虛擬現實技術來輔助展覽。但是大都會博物館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博物館,展示方式相對來講比較傳統一些。二維碼語音導覽已經運用到大部分展覽中,但是VR技術是否使用,還在探討之中。展覽不是電影、遊樂場或主題公園,它不是一個單純的娛樂項目,所以在用聲光電方面需要謹慎一些。博物館要不要創造劇場的效果,這是一個可以繼續探討的問題。

專訪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策展人孫志新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展覽名稱:“秦漢文明”特別展

【Age of Empires: Chinese Art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221 B.C.–A.D. 220)】

展覽時間:2017年4月3日—2017年7月16日

展覽地點: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後記:

一個信念,一次展覽,從萌生到實現,七年中間一定有太多的艱難困苦。然而我們與孫志新老師交談時印象最深的,卻是他的從容與自信。這種風度,不僅來自於作為策展人個人理想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對於中國文化走向更廣闊世界舞臺的自信。中西交流,文明互鑑,面向世界的中國,還可以走得更高更遠……

來源: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攝像/後期:City,ZTC

採訪/編輯:心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