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來源|悅幕中國電影觀察 作者|龐宏波

你是否還記得李安的“中場戰事”,你是否害怕昆汀的“中場戰事”?

愛電影的人,都不會懷疑《好萊塢往事》究竟有多好。畢竟對於昆汀·塔倫蒂諾來說,“希望”他失手的機率太低了。但是就是這樣一部已經率先展現出超強“攻擊性”的電影,能在內地突圍嗎?

當然,任何一部電影都不能簡單粗暴的用票房來衡量其成敗。然而,當這部電影歸結在昆汀·塔倫蒂諾的名下時,當這部電影背後有中國資本站隊時,市場似乎總會過分糾結電影的票房。

當《好萊塢往事》越爆,它的風險係數也就越高。就在這部電影何時引進內地不明的當下,需要警惕的是昆汀·塔倫蒂諾此前僅有一部電影引進內地,就是那部被閹割到足以載入華語史冊的《被解救的姜戈》。

從戛納傳回的風評來看,《好萊塢往事》本身就是一部‘很昆汀”的作品。如果是抱著皮特+小李的“商業片”來期盼《好萊塢往事》,那可能是這部電影最危險的開始。

而這樣的“預防針”之所以有必要,就是在於習慣性的“業內好評”和錯誤性的觀影引導,給電影本身帶來了毫無必要的壓力。

如果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博納影業投資好萊塢的開始,那《好萊塢往事》可能是博納影業檢驗好萊塢佈局的一個拐點。

《好萊塢往事》 最怕的是什麼?

預期值管理。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這是這兩年業內逐步開始重視的一個關鍵詞。而提到這個詞的,往往是一些高期待低表現的國產大片。對於《好萊塢往事》來說,是否同樣需要預期值管理?

這樣一部大師級電影,不僅僅是國內關注的焦點,其實也是整個世界影壇的焦點。否則,昆汀也不會在戛納首映前寫下“劇透求饒信”。

5月21日,在戛納舉行首映的《好萊塢往事》口碑炸裂似乎一定也不意外。不意外的原因在於第一波受眾,來自於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觀影素養。對於昆汀的喜愛,必定是大多數。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而隨著這波風評迅速傳回到國內,無疑也迅速調高了內地觀眾的期待。博納影業很早就宣佈參與這部電影的投資出品。雖然目前並不知道博納影業的投資比例,但據悉博納影業將會負責電影在大中華區的發行事宜並享受全球票房分賬。

此前,電影在北美定檔7月26日。按照“慣例”,這部電影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在8月份的末尾登陸內地。

但是有趣的是,國內觀眾為何期待這部電影?從目前來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顏粉”,小李子和皮特二度聯手,這部電影也是小李子拿到“小金人”後重返大銀幕的首部作品;

另一類是“戲粉”,昆汀·塔倫蒂諾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已經不需要任何證明,但越接近昆汀的“十部之約”就越期待,尤其是這樣一部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主題”,從風評就能窺探風格的電影,自然讓不少影迷翹首以盼。

但這絕大多數是“業內粉”,那麼普通大眾呢?一部由小李子和皮特主演,時長165分鐘,充滿“昆汀式致敬”卻又一反媒體預期和劇情猜測的電影,普通大眾的預期值有多高?期待度有多少?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這個問題的答案,某種程度上會決定這部電影在內地的“命運”。由於小李子和皮特的關係,這部電影在引進後獲得市場關注度的難度並不大,但是“很昆汀”的風格能否讓普通觀眾滿意,這是一個從決定在內地上映一開始就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需要提前“預防”的是,《好萊塢往事》有著極大的可能不是一部具有“普世性”的商業片。而充滿影迷趣味的“昆汀風格化”可能是比小李子+皮特+昆汀·塔倫蒂諾這樣的“神仙組合”更需要讓普通大眾得知的信息點。

需要“被解救的大師”

市場表現。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環境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改觀。觀眾對於高口碑電影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應該看到的是,觀眾對於“高口碑電影”的類型需求,有著極高的標準。

名導,這是最容易打穿大眾的一個信息點。這意味著電影有著一定的“品質保證”,但與此同時也對名導的市場表現有著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於電影本身的類型受眾,往往會出現偏差。當外界的期待值是票房表現時,一旦無法兌現,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

對於國內市場來說,昆汀算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2013年4年,昆汀·塔倫蒂諾的影片第一次在內地上映(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然而《被解救的姜戈》在上映後緊急撤下,隨後進行大幅度刪減重映,但票房不足1800萬。

如今,《好萊塢往事》從表面來看是“友好”的。但這部電影本身很可能也是一部R級片。這讓電影本身的“過審”有著一定的壓力,倘若出現大幅度刪減,對其市場表現也有著一定的壓力。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事實上,大師級導演在市場伴隨著高關注度的往往是高壓力。以至於當《敦刻爾克》票房破3億時,人們似乎開始“質疑”諾蘭的市場號召力;當《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票房近1.64億時,人們開始“懷疑”李安究竟拍了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其實整個市場對於此類大師作品的包容度並不高。過高的關注熱度帶來的極高市場期待,與電影本身的定位和受眾發生了偏離。

這當然不能簡單歸結為普通大眾的“審美”,而是電影在宣發過程中究竟編織了一個什麼樣的“夢”是最為重要的。除了無法改變的內容因素,在宣發上的“預防性引導”也是最終上映所需要注意的。

從20%投資到主控主投,

博納的“國際化”會好嗎?

更好的時代。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曾經赴美上市的博納影業錯過了中國電影最高速狂奔的“黃金年代”,但赴美歸來的博納影業卻趕上了中國電影由粗到細的理性成熟上升期。

從港片到主旋律,博納影業已經成為了國內最紮實的電影公司之一。在大檔期上的國產片佈局,體現出了相當強的層次感。從暑期檔的《追龍2》到國慶檔的《中國機長》再到春節檔的《緊急救援》,接下來大檔期裡博納影業的競爭力處於頭部中的頭部。

在整個市場陷入到了“片荒”的低谷,博納影業“大廠制度”的優勢就體現無遺。事實上,在萬達折戟歸來,騰訊、阿里進入“二輪深度競爭”的國際化市場,博納影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

2015年,博納影業就通過投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進軍好萊塢。同年的11月,博納影業向TSG娛樂投資2.35億美金,用於20世紀福斯6部主流商業大片的製作。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據悉,博納影業在這6部電影中投資比例均為20%,這和後來一批中國資本通過版權合作,主分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紅利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2017年,博納影業8000萬美元主控主投了羅蘭·艾默裡奇的《中途島》,這也是中國資本第一次主控主投好萊塢大片。而伴隨著這部電影的,是博納影業和CAA首期1.5億美元的電影專項投資基金。

從去年開始,博納影業已經將進口片營銷收回自己手裡。“好萊塢合夥人”是中資本出海的新稱呼,和最開始的資本投資不同的是,如今中國資本在進口片引進的助力上發揮的空間明顯增加。

但當騰訊站隊超級爆米花、阿里主攻“奧斯卡”為主的口碑爆款時,似乎博納影業的存在感被極度削弱。事實上,從李安到昆汀,博納影業在國際化上的參與度並不低。

經歷了中國資本“牽手”好萊塢的初級階段後,中國資本和好萊塢必然將會進入到更深度也更平等的合作階段。

只是對於博納影業等中國資本來說,如何在普通大眾觀影成熟度增高的背景下拓寬內地市場的類型範疇,打開更寬廣的市場領域,是一個更值得思考的話題。

《好萊塢往事》戛納大爆,博納“好萊塢出品”是否迎來了更好的時代?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速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