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比特幣適合投資嗎?'

"

從現在市場上來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是經濟進入電子交易時代的一個產物,核心特徵是“去中心化”,獨立於任何國家、央行或企業,開源、點對點、分散且共享記錄。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開放、透明、底層運作,正在顛覆數百年來的貨幣、金融、商業運作模式,貨幣去中心化,和商務去中心化、媒體去中心化、通訊去中心化一起,將世界推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

從現在市場上來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是經濟進入電子交易時代的一個產物,核心特徵是“去中心化”,獨立於任何國家、央行或企業,開源、點對點、分散且共享記錄。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開放、透明、底層運作,正在顛覆數百年來的貨幣、金融、商業運作模式,貨幣去中心化,和商務去中心化、媒體去中心化、通訊去中心化一起,將世界推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今的比特幣適合投資嗎?

​然而,貨幣去中心化所面臨的阻礙,會大過電子商業、社交媒體,因為它動了銀行的奶酪。自打鑄造銅幣時代開始,銀行就緊緊地抓住貨幣發行的壟斷權,所以監管的絞殺幾乎無可避免。

但是在電子交易時代,非銀行主導的加密貨幣有其生存價值,也會得到其它去中心化趨勢的助力,得到物聯網、大數據等格局變遷的助力,加密貨幣最終會成為一種社會交易、儲蓄的手段。

那麼除了交易工具之外,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投資工具呢?

關於這個問題,說法是很多的,有得人覺得把比特幣作為投資對象看,是沒有一個“合理”估值的,股票,房產都可以用投資回報率來衡量是不是有長期投資價值,但比特幣類似於黃金,沒有人能說它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同時也有許多的投資大咖表示,非常時期,寧可投資比特幣也不投資黃金。為什麼呢?

首先,其實無論黃金還是比特幣,都沒有工業用途作價格錨,它們的價值就是約定俗成的社會認知。

其次,黃金與比特幣都面臨供應限制,黃金是不可複製的,比特幣則面對隨時可以冒出來的以太幣等替代品。

最後,黃金運輸受到物理條件的限制,相對而言比特幣在網上流通就容易的多,而且暫時未見大的監管限制。

比特幣近兩年的暴漲,作為電子時代的一種交易手段和其長期投資價值,就像當年互聯網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變化和某家互聯網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但是不管如何,我們回望歷史,總會發現,最後勝利的都是樂觀的人,但這絕對不意味著那些稍微不樂觀的人就錯了,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那些發財的反而是不太懂技術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更容易盲目樂觀。

在2010年曾經發生過這樣致命的bug:每人都可以拿走其他任何人的任何數量的比特幣,但是當初沒有人利用這個bug搶幣,而且被立即修復,類似的事情出現過兩次,很難想象這種事情如果出現在今天,該是怎樣一個天翻地覆,我很少看到技術向的人大張旗鼓的進入比特幣,絕大多數都是玩一玩的心態,所以有時候知道得太多並不見得是好事。

那麼是不是就應該遠離比特幣呢,倒也不一定,風險大收益也大。

金融向的人一般都預測比特幣一旦成功,匯率將在10000—1000000 USD/ BTC,嚇人吧,而且系統發展到這個階段,很難再出現早期那種致命的bug,哪怕是出現,也只將會是一次非常慘重的打擊,個人認為不會徹底失敗。

而筆者認為,不管投資比特幣也好,黃金也罷,我們都應該熟悉一個名詞——週期。

我們知道,貨幣的週期性是金融體系裡最強的,而且由於它牽扯巨大,所以如果它的週期因為某些原因加速,或者偏離了週期的變化的話,那麼對於全球主要經濟體來說,都是一次經濟災難和金融危機。

所以,我們在選擇長期投資的時候,務必要考慮到週期,其中包括金融週期、商業週期以及最關鍵的貨幣週期,比如18年,全球投什麼都是虧,而15年,全球投什麼都是賺,這就是週期的可怕之處。

所以綜上,筆者給出的投資建議的就是:在貨幣週期即將觸底的時候,將自己手上的高風險資產儘可能地變現成低風險資產,如美元和國債;而在貨幣週期觸底結束開始往上揚的時候,就需要儘可能地把自己的低風險資產變成高風險或者說泡沫較大的資產。

而對於比特幣的投資來講,就需要逆週期操作了。在貨幣增發的高峰期的時候你只需要持有就行了,不需要再加碼投資;而在貨幣增發的低估的時候,往往是比特幣這種高風險資產最便宜的時候,你就需要多抄底了—因為大部分人都在那時候緊急拋售,價格非常便宜。

所以,我覺得去年年底的比特幣,也就是3000美金出頭的比特幣,將會是這幾年最便宜的價格了,如果今年確定了接下來幾年的寬鬆週期即將到來的話。

"

從現在市場上來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是經濟進入電子交易時代的一個產物,核心特徵是“去中心化”,獨立於任何國家、央行或企業,開源、點對點、分散且共享記錄。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開放、透明、底層運作,正在顛覆數百年來的貨幣、金融、商業運作模式,貨幣去中心化,和商務去中心化、媒體去中心化、通訊去中心化一起,將世界推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今的比特幣適合投資嗎?

​然而,貨幣去中心化所面臨的阻礙,會大過電子商業、社交媒體,因為它動了銀行的奶酪。自打鑄造銅幣時代開始,銀行就緊緊地抓住貨幣發行的壟斷權,所以監管的絞殺幾乎無可避免。

但是在電子交易時代,非銀行主導的加密貨幣有其生存價值,也會得到其它去中心化趨勢的助力,得到物聯網、大數據等格局變遷的助力,加密貨幣最終會成為一種社會交易、儲蓄的手段。

那麼除了交易工具之外,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投資工具呢?

關於這個問題,說法是很多的,有得人覺得把比特幣作為投資對象看,是沒有一個“合理”估值的,股票,房產都可以用投資回報率來衡量是不是有長期投資價值,但比特幣類似於黃金,沒有人能說它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同時也有許多的投資大咖表示,非常時期,寧可投資比特幣也不投資黃金。為什麼呢?

首先,其實無論黃金還是比特幣,都沒有工業用途作價格錨,它們的價值就是約定俗成的社會認知。

其次,黃金與比特幣都面臨供應限制,黃金是不可複製的,比特幣則面對隨時可以冒出來的以太幣等替代品。

最後,黃金運輸受到物理條件的限制,相對而言比特幣在網上流通就容易的多,而且暫時未見大的監管限制。

比特幣近兩年的暴漲,作為電子時代的一種交易手段和其長期投資價值,就像當年互聯網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變化和某家互聯網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但是不管如何,我們回望歷史,總會發現,最後勝利的都是樂觀的人,但這絕對不意味著那些稍微不樂觀的人就錯了,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那些發財的反而是不太懂技術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更容易盲目樂觀。

在2010年曾經發生過這樣致命的bug:每人都可以拿走其他任何人的任何數量的比特幣,但是當初沒有人利用這個bug搶幣,而且被立即修復,類似的事情出現過兩次,很難想象這種事情如果出現在今天,該是怎樣一個天翻地覆,我很少看到技術向的人大張旗鼓的進入比特幣,絕大多數都是玩一玩的心態,所以有時候知道得太多並不見得是好事。

那麼是不是就應該遠離比特幣呢,倒也不一定,風險大收益也大。

金融向的人一般都預測比特幣一旦成功,匯率將在10000—1000000 USD/ BTC,嚇人吧,而且系統發展到這個階段,很難再出現早期那種致命的bug,哪怕是出現,也只將會是一次非常慘重的打擊,個人認為不會徹底失敗。

而筆者認為,不管投資比特幣也好,黃金也罷,我們都應該熟悉一個名詞——週期。

我們知道,貨幣的週期性是金融體系裡最強的,而且由於它牽扯巨大,所以如果它的週期因為某些原因加速,或者偏離了週期的變化的話,那麼對於全球主要經濟體來說,都是一次經濟災難和金融危機。

所以,我們在選擇長期投資的時候,務必要考慮到週期,其中包括金融週期、商業週期以及最關鍵的貨幣週期,比如18年,全球投什麼都是虧,而15年,全球投什麼都是賺,這就是週期的可怕之處。

所以綜上,筆者給出的投資建議的就是:在貨幣週期即將觸底的時候,將自己手上的高風險資產儘可能地變現成低風險資產,如美元和國債;而在貨幣週期觸底結束開始往上揚的時候,就需要儘可能地把自己的低風險資產變成高風險或者說泡沫較大的資產。

而對於比特幣的投資來講,就需要逆週期操作了。在貨幣增發的高峰期的時候你只需要持有就行了,不需要再加碼投資;而在貨幣增發的低估的時候,往往是比特幣這種高風險資產最便宜的時候,你就需要多抄底了—因為大部分人都在那時候緊急拋售,價格非常便宜。

所以,我覺得去年年底的比特幣,也就是3000美金出頭的比特幣,將會是這幾年最便宜的價格了,如果今年確定了接下來幾年的寬鬆週期即將到來的話。

如今的比特幣適合投資嗎?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名投資者,投資任何產品的前提都是充分了解產品,不投資於自己無法理解和解釋的產品。

我相信,有些投資者可能自己並不能解釋比特幣的產生機制、算法和原理,之所以拿真金白銀換取比特幣,不過是期望會有人以更高的價格買走,其本質在於投機。其實,所有的金融泡沫都特別脆弱,而當人們意識到這種投機並不是創造財富,而只是轉移財富時,就會清醒過來。

從本質上來講,比特幣自身並不對應任何資產,也沒有任何國家的信用背書,因此也有不少人質疑私人數字貨幣是一場龐氏騙局,比特幣火爆之後,其他諸如“萊特幣”或“狗幣”等私人數字貨幣也紛紛崛起,同時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由騙子公司控制發行的虛擬幣,號稱是和比特幣等一樣的去中心化貨幣,但大多數都是自己“發行”的虛擬幣,本質上是傳銷或龐氏騙局。

另外,比特幣交易的外部安全性並不能得到保證,如果你在交易所存放比特幣,交易所有可能倒閉跑路。據統計,45%的比特幣平臺都倒閉了。世界上比特幣被盜的案例數不勝數,例如,曾經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於2014年就因為被盜85萬比特幣而倒閉了。

所以大家還是要正確地認識到比特幣所蘊藏的巨大風險,樹立正確的投資觀來管理自己的每一筆投資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