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亞(二排右一)和當年的齊齊哈爾冰球隊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亞(二排右一)和當年的齊齊哈爾冰球隊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齊齊哈爾不只叫“鶴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冰球之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組建了一支冰球隊,由此發展,撐起了中國冰球輝煌時期的半壁江山,也拉開了一個家族和冰球運動六十餘載不解情緣的故事序幕。

“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不久前,在齊齊哈爾舉辦的冰球運動65週年紀念活動上,伴著《相信自我》,陳家人第一次以“陳家軍”的身份亮相。

六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冰球運動經歷了起步、發展、黃金、衰落,再到復興。而“陳家軍”,從父輩到孫輩,三代十口人皆從事冰球運動,見證著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冰球發展史……

親歷冰球初興和發展

踩著木板釘冰刀的“綁鞋” “父輩老二”成新中國第一代球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冰球便已在我國興起和發展,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為代表。處於巔峰狀態的中國“爺們兒”一度將它帶到沸點,但因冰球這樣的集體項目,投入大、週期長,逐漸遭遇了漫長的“寒冬”。

41歲的陳冰越,從年齡段上講,是“陳家軍”的中堅力量。6歲接觸冰球,13歲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之後12年一路進入齊齊哈爾市專業隊、黑龍江省隊、國家隊,2002年因傷退役。儘管如今的身份是交警,但冰球從沒有離開過他的生活。“現在,齊齊哈爾除了專業隊,還有多支業餘冰球隊,我為它們以及個別小學當兼職教練,平時也經常和他們一起練冰球、打比賽。”

聊起和冰球有關的記憶,這位“陳家冰二代”說,兒時印象最深的,是逢年過節或爺爺奶奶過生日,家庭聚會從頭到尾聊的話題都是冰球。“我的父輩兄弟姐妹七個,其中五個男孩三個都是打冰球的。我二大爺,是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我爸,退役後一直當冰球教練;我五叔,是享譽全國的冰球名宿。再加上我們這些‘小將’,即便家裡不懂冰球的,耳濡目染也都能插上幾句話了……”

82歲的陳昇亞,是“陳家軍”裡年齡最大的。他是陳冰越的二伯父,也是冰球運動初興和發展的親歷者。“1954年,我國舉辦‘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當時黑龍江的行政區域劃分和現在不同,‘松江省’沒有被撤銷,黑龍江省會還在齊齊哈爾。當地打算組建冰球隊參加這場比賽,於是從中小學抽調了一些會滑冰的孩子,組成了臨時的‘黑龍江省冰球隊’。那場比賽實力最強的是哈爾濱隊,吉林、‘松江’都被零封,只有我們‘黑龍江省冰球隊’打進哈爾濱隊一球……”陳昇亞老人回憶道,那一年他17歲,受體育老師影響學會了滑冰,又受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鼓勵愛上了冰球。“起初,我就踩著父親用舊冰刀釘在木板上做的‘綁鞋’練滑冰,直到進入專業隊才穿上真正帶鞋的冰刀。”

參加“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同年,黑龍江行政區域劃分調整,齊齊哈爾不再是省會。為參加全國冰上運動會,“原班人馬”又組建了齊齊哈爾市冰球隊。

當時,哈爾濱已有冰球隊。幾年追趕之後,齊齊哈爾冰球隊和哈爾濱冰球隊,各自撐起了中國冰球的半壁江山,也成了宿敵。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亞(二排右一)和當年的齊齊哈爾冰球隊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齊齊哈爾不只叫“鶴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冰球之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組建了一支冰球隊,由此發展,撐起了中國冰球輝煌時期的半壁江山,也拉開了一個家族和冰球運動六十餘載不解情緣的故事序幕。

“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不久前,在齊齊哈爾舉辦的冰球運動65週年紀念活動上,伴著《相信自我》,陳家人第一次以“陳家軍”的身份亮相。

六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冰球運動經歷了起步、發展、黃金、衰落,再到復興。而“陳家軍”,從父輩到孫輩,三代十口人皆從事冰球運動,見證著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冰球發展史……

親歷冰球初興和發展

踩著木板釘冰刀的“綁鞋” “父輩老二”成新中國第一代球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冰球便已在我國興起和發展,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為代表。處於巔峰狀態的中國“爺們兒”一度將它帶到沸點,但因冰球這樣的集體項目,投入大、週期長,逐漸遭遇了漫長的“寒冬”。

41歲的陳冰越,從年齡段上講,是“陳家軍”的中堅力量。6歲接觸冰球,13歲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之後12年一路進入齊齊哈爾市專業隊、黑龍江省隊、國家隊,2002年因傷退役。儘管如今的身份是交警,但冰球從沒有離開過他的生活。“現在,齊齊哈爾除了專業隊,還有多支業餘冰球隊,我為它們以及個別小學當兼職教練,平時也經常和他們一起練冰球、打比賽。”

聊起和冰球有關的記憶,這位“陳家冰二代”說,兒時印象最深的,是逢年過節或爺爺奶奶過生日,家庭聚會從頭到尾聊的話題都是冰球。“我的父輩兄弟姐妹七個,其中五個男孩三個都是打冰球的。我二大爺,是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我爸,退役後一直當冰球教練;我五叔,是享譽全國的冰球名宿。再加上我們這些‘小將’,即便家裡不懂冰球的,耳濡目染也都能插上幾句話了……”

82歲的陳昇亞,是“陳家軍”裡年齡最大的。他是陳冰越的二伯父,也是冰球運動初興和發展的親歷者。“1954年,我國舉辦‘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當時黑龍江的行政區域劃分和現在不同,‘松江省’沒有被撤銷,黑龍江省會還在齊齊哈爾。當地打算組建冰球隊參加這場比賽,於是從中小學抽調了一些會滑冰的孩子,組成了臨時的‘黑龍江省冰球隊’。那場比賽實力最強的是哈爾濱隊,吉林、‘松江’都被零封,只有我們‘黑龍江省冰球隊’打進哈爾濱隊一球……”陳昇亞老人回憶道,那一年他17歲,受體育老師影響學會了滑冰,又受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鼓勵愛上了冰球。“起初,我就踩著父親用舊冰刀釘在木板上做的‘綁鞋’練滑冰,直到進入專業隊才穿上真正帶鞋的冰刀。”

參加“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同年,黑龍江行政區域劃分調整,齊齊哈爾不再是省會。為參加全國冰上運動會,“原班人馬”又組建了齊齊哈爾市冰球隊。

當時,哈爾濱已有冰球隊。幾年追趕之後,齊齊哈爾冰球隊和哈爾濱冰球隊,各自撐起了中國冰球的半壁江山,也成了宿敵。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文(前排右四)和隊友

央視紀錄片再現冰球輝煌

38年前奮戰世錦賽C組“父輩老五”的“英雄光環”把子輩四人引上冰場

去年,央視體育頻道推出了冰球題材的紀錄片《回到原點》,再現了1981年的冰球拼搏精神。那一年,我國承辦的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男子冰球隊力克強敵晉級B組,成為世界十六強,引發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體育熱。“拼搏精神”在那次比賽後首次提出,併成為此後中國體育健兒衝擊巔峰的精神財富。

“老五”陳昇文,就是那場比賽的前鋒。如果說陳昇亞親歷了中國冰球的初興,陳昇文親歷的則是黃金時代。而“老三”陳昇平,親歷的是兩者之間的發展。

紀錄片《回到原點》裡這樣描述:他在與對方球員拼搶時被撞昏迷。當醫生給他解開鞋帶時,還處在半昏迷狀態中的他說:“不要解開、不要解開,一會兒我還要上場。”經過10分鐘短暫休息,他忍著巨大疼痛,又奇蹟般地出現在冰場上……

那場比賽後,陳昇文不僅成了人們心中的冰球英雄,也成了家裡孩子們的榜樣。“我二大爺家的姐姐陳彤,我和我哥,還有我五叔家的妹妹陳迪,都是在他們的引導下走上冰球之路的。”陳冰越說,尤其是他,受五叔影響最深。“我五六歲時,我媽就帶著我去看五叔打比賽。1981年中國男子冰球C組進B組後,掀起了運動熱潮,齊齊哈爾當地很多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都組建了冰球隊,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斷,總能吸引很多觀眾。”

遺憾的是,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冰球就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陳家人的執著和熱情。1991年,13歲的陳冰越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2009年,12歲的陳迪進入冰球賽場。陳楠,是陳冰越大伯父家的孫女,“陳家軍”的第三代,1996年出生的她,也是從2009年開始學習冰球的。而且,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陳冰越曾參加亞洲青年冰球錦標賽;陳彤曾在全國女子錦標賽上奪冠;陳迪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摘金;陳楠也是國家運動健將。現在,陳昇文、陳冰卓、陳迪、陳楠都在北京、杭州等地當冰球教練。

三代人的傳承和“復興夢”

“咱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9歲男孩成“陳家第三代小將”

冰球的迴歸是從2015年前後開始。尤其“北冰南移”後,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冰球運動備受很多青少年的追捧。

而在北方城市齊齊哈爾,因為原有的“文化底蘊”,讓冰球這項運動也備受關注,俱樂部球隊蓬勃發展。

兩年前,陳冰越把7歲的兒子陳沐子奕也送上了冰場。如今,9歲的小傢伙,成了“陳家軍”裡的“小將”,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邀請賽,還獲得了“最佳後衛”的稱號。

一些人問陳冰越,讓孩子繼續學冰球,是因為冰球好起來了嗎?但陳冰越坦言“真的不是”!“我兒子學過一年游泳,遊得不錯。我讓他選擇一個長期練習的體育項目,是他自己選擇了冰球。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咱們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陳冰越感慨道,或許,這就是傳承。一如他們當年,沒有所謂的天賦,更沒有刻意為之。而所謂的天賦,就是你比別人更努力。“看著父輩的成就,我們就會拼命練,覺得即使不能超越,也不能給陳家丟臉。當年我當替補,每天高強度的訓練下,還要給自己多加一個小時,不到半年就成了主力。”要說優勢,也就是家裡有那麼多人幹這個,比別人聽得多、見得多,技術也就更凸顯些。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亞(二排右一)和當年的齊齊哈爾冰球隊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齊齊哈爾不只叫“鶴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冰球之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組建了一支冰球隊,由此發展,撐起了中國冰球輝煌時期的半壁江山,也拉開了一個家族和冰球運動六十餘載不解情緣的故事序幕。

“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不久前,在齊齊哈爾舉辦的冰球運動65週年紀念活動上,伴著《相信自我》,陳家人第一次以“陳家軍”的身份亮相。

六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冰球運動經歷了起步、發展、黃金、衰落,再到復興。而“陳家軍”,從父輩到孫輩,三代十口人皆從事冰球運動,見證著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冰球發展史……

親歷冰球初興和發展

踩著木板釘冰刀的“綁鞋” “父輩老二”成新中國第一代球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冰球便已在我國興起和發展,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為代表。處於巔峰狀態的中國“爺們兒”一度將它帶到沸點,但因冰球這樣的集體項目,投入大、週期長,逐漸遭遇了漫長的“寒冬”。

41歲的陳冰越,從年齡段上講,是“陳家軍”的中堅力量。6歲接觸冰球,13歲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之後12年一路進入齊齊哈爾市專業隊、黑龍江省隊、國家隊,2002年因傷退役。儘管如今的身份是交警,但冰球從沒有離開過他的生活。“現在,齊齊哈爾除了專業隊,還有多支業餘冰球隊,我為它們以及個別小學當兼職教練,平時也經常和他們一起練冰球、打比賽。”

聊起和冰球有關的記憶,這位“陳家冰二代”說,兒時印象最深的,是逢年過節或爺爺奶奶過生日,家庭聚會從頭到尾聊的話題都是冰球。“我的父輩兄弟姐妹七個,其中五個男孩三個都是打冰球的。我二大爺,是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我爸,退役後一直當冰球教練;我五叔,是享譽全國的冰球名宿。再加上我們這些‘小將’,即便家裡不懂冰球的,耳濡目染也都能插上幾句話了……”

82歲的陳昇亞,是“陳家軍”裡年齡最大的。他是陳冰越的二伯父,也是冰球運動初興和發展的親歷者。“1954年,我國舉辦‘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當時黑龍江的行政區域劃分和現在不同,‘松江省’沒有被撤銷,黑龍江省會還在齊齊哈爾。當地打算組建冰球隊參加這場比賽,於是從中小學抽調了一些會滑冰的孩子,組成了臨時的‘黑龍江省冰球隊’。那場比賽實力最強的是哈爾濱隊,吉林、‘松江’都被零封,只有我們‘黑龍江省冰球隊’打進哈爾濱隊一球……”陳昇亞老人回憶道,那一年他17歲,受體育老師影響學會了滑冰,又受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鼓勵愛上了冰球。“起初,我就踩著父親用舊冰刀釘在木板上做的‘綁鞋’練滑冰,直到進入專業隊才穿上真正帶鞋的冰刀。”

參加“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同年,黑龍江行政區域劃分調整,齊齊哈爾不再是省會。為參加全國冰上運動會,“原班人馬”又組建了齊齊哈爾市冰球隊。

當時,哈爾濱已有冰球隊。幾年追趕之後,齊齊哈爾冰球隊和哈爾濱冰球隊,各自撐起了中國冰球的半壁江山,也成了宿敵。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文(前排右四)和隊友

央視紀錄片再現冰球輝煌

38年前奮戰世錦賽C組“父輩老五”的“英雄光環”把子輩四人引上冰場

去年,央視體育頻道推出了冰球題材的紀錄片《回到原點》,再現了1981年的冰球拼搏精神。那一年,我國承辦的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男子冰球隊力克強敵晉級B組,成為世界十六強,引發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體育熱。“拼搏精神”在那次比賽後首次提出,併成為此後中國體育健兒衝擊巔峰的精神財富。

“老五”陳昇文,就是那場比賽的前鋒。如果說陳昇亞親歷了中國冰球的初興,陳昇文親歷的則是黃金時代。而“老三”陳昇平,親歷的是兩者之間的發展。

紀錄片《回到原點》裡這樣描述:他在與對方球員拼搶時被撞昏迷。當醫生給他解開鞋帶時,還處在半昏迷狀態中的他說:“不要解開、不要解開,一會兒我還要上場。”經過10分鐘短暫休息,他忍著巨大疼痛,又奇蹟般地出現在冰場上……

那場比賽後,陳昇文不僅成了人們心中的冰球英雄,也成了家裡孩子們的榜樣。“我二大爺家的姐姐陳彤,我和我哥,還有我五叔家的妹妹陳迪,都是在他們的引導下走上冰球之路的。”陳冰越說,尤其是他,受五叔影響最深。“我五六歲時,我媽就帶著我去看五叔打比賽。1981年中國男子冰球C組進B組後,掀起了運動熱潮,齊齊哈爾當地很多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都組建了冰球隊,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斷,總能吸引很多觀眾。”

遺憾的是,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冰球就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陳家人的執著和熱情。1991年,13歲的陳冰越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2009年,12歲的陳迪進入冰球賽場。陳楠,是陳冰越大伯父家的孫女,“陳家軍”的第三代,1996年出生的她,也是從2009年開始學習冰球的。而且,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陳冰越曾參加亞洲青年冰球錦標賽;陳彤曾在全國女子錦標賽上奪冠;陳迪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摘金;陳楠也是國家運動健將。現在,陳昇文、陳冰卓、陳迪、陳楠都在北京、杭州等地當冰球教練。

三代人的傳承和“復興夢”

“咱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9歲男孩成“陳家第三代小將”

冰球的迴歸是從2015年前後開始。尤其“北冰南移”後,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冰球運動備受很多青少年的追捧。

而在北方城市齊齊哈爾,因為原有的“文化底蘊”,讓冰球這項運動也備受關注,俱樂部球隊蓬勃發展。

兩年前,陳冰越把7歲的兒子陳沐子奕也送上了冰場。如今,9歲的小傢伙,成了“陳家軍”裡的“小將”,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邀請賽,還獲得了“最佳後衛”的稱號。

一些人問陳冰越,讓孩子繼續學冰球,是因為冰球好起來了嗎?但陳冰越坦言“真的不是”!“我兒子學過一年游泳,遊得不錯。我讓他選擇一個長期練習的體育項目,是他自己選擇了冰球。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咱們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陳冰越感慨道,或許,這就是傳承。一如他們當年,沒有所謂的天賦,更沒有刻意為之。而所謂的天賦,就是你比別人更努力。“看著父輩的成就,我們就會拼命練,覺得即使不能超越,也不能給陳家丟臉。當年我當替補,每天高強度的訓練下,還要給自己多加一個小時,不到半年就成了主力。”要說優勢,也就是家裡有那麼多人幹這個,比別人聽得多、見得多,技術也就更凸顯些。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冰越和兒子

“陳家軍”還一個特點,除了“小將”陳沐子奕,其他人無論男女,在冰球場上都是前鋒。陳冰越說,他讓兒子練後衛,是給予他更高的期望。“前鋒要有過硬的技術和拼勁兒,而後衛則要有大局意識。我希望他能更全面地發展,當好後衛以後,再當一個好前鋒。”陳冰越笑道,畢竟,兒子所處的時代比他們更好……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亞(二排右一)和當年的齊齊哈爾冰球隊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齊齊哈爾不只叫“鶴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冰球之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組建了一支冰球隊,由此發展,撐起了中國冰球輝煌時期的半壁江山,也拉開了一個家族和冰球運動六十餘載不解情緣的故事序幕。

“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不久前,在齊齊哈爾舉辦的冰球運動65週年紀念活動上,伴著《相信自我》,陳家人第一次以“陳家軍”的身份亮相。

六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冰球運動經歷了起步、發展、黃金、衰落,再到復興。而“陳家軍”,從父輩到孫輩,三代十口人皆從事冰球運動,見證著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冰球發展史……

親歷冰球初興和發展

踩著木板釘冰刀的“綁鞋” “父輩老二”成新中國第一代球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冰球便已在我國興起和發展,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為代表。處於巔峰狀態的中國“爺們兒”一度將它帶到沸點,但因冰球這樣的集體項目,投入大、週期長,逐漸遭遇了漫長的“寒冬”。

41歲的陳冰越,從年齡段上講,是“陳家軍”的中堅力量。6歲接觸冰球,13歲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之後12年一路進入齊齊哈爾市專業隊、黑龍江省隊、國家隊,2002年因傷退役。儘管如今的身份是交警,但冰球從沒有離開過他的生活。“現在,齊齊哈爾除了專業隊,還有多支業餘冰球隊,我為它們以及個別小學當兼職教練,平時也經常和他們一起練冰球、打比賽。”

聊起和冰球有關的記憶,這位“陳家冰二代”說,兒時印象最深的,是逢年過節或爺爺奶奶過生日,家庭聚會從頭到尾聊的話題都是冰球。“我的父輩兄弟姐妹七個,其中五個男孩三個都是打冰球的。我二大爺,是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我爸,退役後一直當冰球教練;我五叔,是享譽全國的冰球名宿。再加上我們這些‘小將’,即便家裡不懂冰球的,耳濡目染也都能插上幾句話了……”

82歲的陳昇亞,是“陳家軍”裡年齡最大的。他是陳冰越的二伯父,也是冰球運動初興和發展的親歷者。“1954年,我國舉辦‘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當時黑龍江的行政區域劃分和現在不同,‘松江省’沒有被撤銷,黑龍江省會還在齊齊哈爾。當地打算組建冰球隊參加這場比賽,於是從中小學抽調了一些會滑冰的孩子,組成了臨時的‘黑龍江省冰球隊’。那場比賽實力最強的是哈爾濱隊,吉林、‘松江’都被零封,只有我們‘黑龍江省冰球隊’打進哈爾濱隊一球……”陳昇亞老人回憶道,那一年他17歲,受體育老師影響學會了滑冰,又受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鼓勵愛上了冰球。“起初,我就踩著父親用舊冰刀釘在木板上做的‘綁鞋’練滑冰,直到進入專業隊才穿上真正帶鞋的冰刀。”

參加“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同年,黑龍江行政區域劃分調整,齊齊哈爾不再是省會。為參加全國冰上運動會,“原班人馬”又組建了齊齊哈爾市冰球隊。

當時,哈爾濱已有冰球隊。幾年追趕之後,齊齊哈爾冰球隊和哈爾濱冰球隊,各自撐起了中國冰球的半壁江山,也成了宿敵。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文(前排右四)和隊友

央視紀錄片再現冰球輝煌

38年前奮戰世錦賽C組“父輩老五”的“英雄光環”把子輩四人引上冰場

去年,央視體育頻道推出了冰球題材的紀錄片《回到原點》,再現了1981年的冰球拼搏精神。那一年,我國承辦的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男子冰球隊力克強敵晉級B組,成為世界十六強,引發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體育熱。“拼搏精神”在那次比賽後首次提出,併成為此後中國體育健兒衝擊巔峰的精神財富。

“老五”陳昇文,就是那場比賽的前鋒。如果說陳昇亞親歷了中國冰球的初興,陳昇文親歷的則是黃金時代。而“老三”陳昇平,親歷的是兩者之間的發展。

紀錄片《回到原點》裡這樣描述:他在與對方球員拼搶時被撞昏迷。當醫生給他解開鞋帶時,還處在半昏迷狀態中的他說:“不要解開、不要解開,一會兒我還要上場。”經過10分鐘短暫休息,他忍著巨大疼痛,又奇蹟般地出現在冰場上……

那場比賽後,陳昇文不僅成了人們心中的冰球英雄,也成了家裡孩子們的榜樣。“我二大爺家的姐姐陳彤,我和我哥,還有我五叔家的妹妹陳迪,都是在他們的引導下走上冰球之路的。”陳冰越說,尤其是他,受五叔影響最深。“我五六歲時,我媽就帶著我去看五叔打比賽。1981年中國男子冰球C組進B組後,掀起了運動熱潮,齊齊哈爾當地很多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都組建了冰球隊,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斷,總能吸引很多觀眾。”

遺憾的是,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冰球就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陳家人的執著和熱情。1991年,13歲的陳冰越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2009年,12歲的陳迪進入冰球賽場。陳楠,是陳冰越大伯父家的孫女,“陳家軍”的第三代,1996年出生的她,也是從2009年開始學習冰球的。而且,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陳冰越曾參加亞洲青年冰球錦標賽;陳彤曾在全國女子錦標賽上奪冠;陳迪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摘金;陳楠也是國家運動健將。現在,陳昇文、陳冰卓、陳迪、陳楠都在北京、杭州等地當冰球教練。

三代人的傳承和“復興夢”

“咱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9歲男孩成“陳家第三代小將”

冰球的迴歸是從2015年前後開始。尤其“北冰南移”後,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冰球運動備受很多青少年的追捧。

而在北方城市齊齊哈爾,因為原有的“文化底蘊”,讓冰球這項運動也備受關注,俱樂部球隊蓬勃發展。

兩年前,陳冰越把7歲的兒子陳沐子奕也送上了冰場。如今,9歲的小傢伙,成了“陳家軍”裡的“小將”,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邀請賽,還獲得了“最佳後衛”的稱號。

一些人問陳冰越,讓孩子繼續學冰球,是因為冰球好起來了嗎?但陳冰越坦言“真的不是”!“我兒子學過一年游泳,遊得不錯。我讓他選擇一個長期練習的體育項目,是他自己選擇了冰球。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咱們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陳冰越感慨道,或許,這就是傳承。一如他們當年,沒有所謂的天賦,更沒有刻意為之。而所謂的天賦,就是你比別人更努力。“看著父輩的成就,我們就會拼命練,覺得即使不能超越,也不能給陳家丟臉。當年我當替補,每天高強度的訓練下,還要給自己多加一個小時,不到半年就成了主力。”要說優勢,也就是家裡有那麼多人幹這個,比別人聽得多、見得多,技術也就更凸顯些。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冰越和兒子

“陳家軍”還一個特點,除了“小將”陳沐子奕,其他人無論男女,在冰球場上都是前鋒。陳冰越說,他讓兒子練後衛,是給予他更高的期望。“前鋒要有過硬的技術和拼勁兒,而後衛則要有大局意識。我希望他能更全面地發展,當好後衛以後,再當一個好前鋒。”陳冰越笑道,畢竟,兒子所處的時代比他們更好……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家軍”部分成員亮相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亞(二排右一)和當年的齊齊哈爾冰球隊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齊齊哈爾不只叫“鶴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冰球之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組建了一支冰球隊,由此發展,撐起了中國冰球輝煌時期的半壁江山,也拉開了一個家族和冰球運動六十餘載不解情緣的故事序幕。

“多少次揮汗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不久前,在齊齊哈爾舉辦的冰球運動65週年紀念活動上,伴著《相信自我》,陳家人第一次以“陳家軍”的身份亮相。

六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冰球運動經歷了起步、發展、黃金、衰落,再到復興。而“陳家軍”,從父輩到孫輩,三代十口人皆從事冰球運動,見證著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冰球發展史……

親歷冰球初興和發展

踩著木板釘冰刀的“綁鞋” “父輩老二”成新中國第一代球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冰球便已在我國興起和發展,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為代表。處於巔峰狀態的中國“爺們兒”一度將它帶到沸點,但因冰球這樣的集體項目,投入大、週期長,逐漸遭遇了漫長的“寒冬”。

41歲的陳冰越,從年齡段上講,是“陳家軍”的中堅力量。6歲接觸冰球,13歲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之後12年一路進入齊齊哈爾市專業隊、黑龍江省隊、國家隊,2002年因傷退役。儘管如今的身份是交警,但冰球從沒有離開過他的生活。“現在,齊齊哈爾除了專業隊,還有多支業餘冰球隊,我為它們以及個別小學當兼職教練,平時也經常和他們一起練冰球、打比賽。”

聊起和冰球有關的記憶,這位“陳家冰二代”說,兒時印象最深的,是逢年過節或爺爺奶奶過生日,家庭聚會從頭到尾聊的話題都是冰球。“我的父輩兄弟姐妹七個,其中五個男孩三個都是打冰球的。我二大爺,是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我爸,退役後一直當冰球教練;我五叔,是享譽全國的冰球名宿。再加上我們這些‘小將’,即便家裡不懂冰球的,耳濡目染也都能插上幾句話了……”

82歲的陳昇亞,是“陳家軍”裡年齡最大的。他是陳冰越的二伯父,也是冰球運動初興和發展的親歷者。“1954年,我國舉辦‘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當時黑龍江的行政區域劃分和現在不同,‘松江省’沒有被撤銷,黑龍江省會還在齊齊哈爾。當地打算組建冰球隊參加這場比賽,於是從中小學抽調了一些會滑冰的孩子,組成了臨時的‘黑龍江省冰球隊’。那場比賽實力最強的是哈爾濱隊,吉林、‘松江’都被零封,只有我們‘黑龍江省冰球隊’打進哈爾濱隊一球……”陳昇亞老人回憶道,那一年他17歲,受體育老師影響學會了滑冰,又受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鼓勵愛上了冰球。“起初,我就踩著父親用舊冰刀釘在木板上做的‘綁鞋’練滑冰,直到進入專業隊才穿上真正帶鞋的冰刀。”

參加“吉、黑、鬆、哈”聯合冰上運動會同年,黑龍江行政區域劃分調整,齊齊哈爾不再是省會。為參加全國冰上運動會,“原班人馬”又組建了齊齊哈爾市冰球隊。

當時,哈爾濱已有冰球隊。幾年追趕之後,齊齊哈爾冰球隊和哈爾濱冰球隊,各自撐起了中國冰球的半壁江山,也成了宿敵。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昇文(前排右四)和隊友

央視紀錄片再現冰球輝煌

38年前奮戰世錦賽C組“父輩老五”的“英雄光環”把子輩四人引上冰場

去年,央視體育頻道推出了冰球題材的紀錄片《回到原點》,再現了1981年的冰球拼搏精神。那一年,我國承辦的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男子冰球隊力克強敵晉級B組,成為世界十六強,引發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體育熱。“拼搏精神”在那次比賽後首次提出,併成為此後中國體育健兒衝擊巔峰的精神財富。

“老五”陳昇文,就是那場比賽的前鋒。如果說陳昇亞親歷了中國冰球的初興,陳昇文親歷的則是黃金時代。而“老三”陳昇平,親歷的是兩者之間的發展。

紀錄片《回到原點》裡這樣描述:他在與對方球員拼搶時被撞昏迷。當醫生給他解開鞋帶時,還處在半昏迷狀態中的他說:“不要解開、不要解開,一會兒我還要上場。”經過10分鐘短暫休息,他忍著巨大疼痛,又奇蹟般地出現在冰場上……

那場比賽後,陳昇文不僅成了人們心中的冰球英雄,也成了家裡孩子們的榜樣。“我二大爺家的姐姐陳彤,我和我哥,還有我五叔家的妹妹陳迪,都是在他們的引導下走上冰球之路的。”陳冰越說,尤其是他,受五叔影響最深。“我五六歲時,我媽就帶著我去看五叔打比賽。1981年中國男子冰球C組進B組後,掀起了運動熱潮,齊齊哈爾當地很多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都組建了冰球隊,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斷,總能吸引很多觀眾。”

遺憾的是,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冰球就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陳家人的執著和熱情。1991年,13歲的陳冰越進入齊齊哈爾少年隊;2009年,12歲的陳迪進入冰球賽場。陳楠,是陳冰越大伯父家的孫女,“陳家軍”的第三代,1996年出生的她,也是從2009年開始學習冰球的。而且,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陳冰越曾參加亞洲青年冰球錦標賽;陳彤曾在全國女子錦標賽上奪冠;陳迪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摘金;陳楠也是國家運動健將。現在,陳昇文、陳冰卓、陳迪、陳楠都在北京、杭州等地當冰球教練。

三代人的傳承和“復興夢”

“咱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9歲男孩成“陳家第三代小將”

冰球的迴歸是從2015年前後開始。尤其“北冰南移”後,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冰球運動備受很多青少年的追捧。

而在北方城市齊齊哈爾,因為原有的“文化底蘊”,讓冰球這項運動也備受關注,俱樂部球隊蓬勃發展。

兩年前,陳冰越把7歲的兒子陳沐子奕也送上了冰場。如今,9歲的小傢伙,成了“陳家軍”裡的“小將”,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邀請賽,還獲得了“最佳後衛”的稱號。

一些人問陳冰越,讓孩子繼續學冰球,是因為冰球好起來了嗎?但陳冰越坦言“真的不是”!“我兒子學過一年游泳,遊得不錯。我讓他選擇一個長期練習的體育項目,是他自己選擇了冰球。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咱們老陳家都是打冰球的’。”陳冰越感慨道,或許,這就是傳承。一如他們當年,沒有所謂的天賦,更沒有刻意為之。而所謂的天賦,就是你比別人更努力。“看著父輩的成就,我們就會拼命練,覺得即使不能超越,也不能給陳家丟臉。當年我當替補,每天高強度的訓練下,還要給自己多加一個小時,不到半年就成了主力。”要說優勢,也就是家裡有那麼多人幹這個,比別人聽得多、見得多,技術也就更凸顯些。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冰越和兒子

“陳家軍”還一個特點,除了“小將”陳沐子奕,其他人無論男女,在冰球場上都是前鋒。陳冰越說,他讓兒子練後衛,是給予他更高的期望。“前鋒要有過硬的技術和拼勁兒,而後衛則要有大局意識。我希望他能更全面地發展,當好後衛以後,再當一個好前鋒。”陳冰越笑道,畢竟,兒子所處的時代比他們更好……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家軍”部分成員亮相

齊齊哈爾“陳家軍”家族冰球情結背後的時代縮影

陳冰越(下排右一)和隊友

本版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