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節到清華,他帶著陽光使命回到夢想萌芽的家鄉

“高考不是結束,是一段新人生的開始,

願你們都能實現夢想、金榜題名!”

從畢節到清華,他帶著陽光使命回到夢想萌芽的家鄉

1.

>>>從貴州縣城躍進清華大門<<<

從畢節到清華,他帶著陽光使命回到夢想萌芽的家鄉

張雲龍,貴州畢節人,有著一股敢於挑戰與拼搏的精神,2007年考入清華。如今的他就職於世界五百強陽光城,在公司快速成長機會下,通過不懈的努力,逐漸成長為項目負責人,像當年逐夢清華一樣,努力在陽光城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每一個看起來優秀的人,背後都有自己不言的堅持。回憶十年寒窗,張雲龍最驕傲的是自己的不懈努力與正確的學習方法。他談到,學習首先要明確目標,然後進行計劃分解,最關鍵的是執行中做到嚴已自律、勞逸結合。在備戰高考期間,他一向拒絕盲目的題海戰術,更追求效率與精度。提前梳理各科的知識結構、專攻弱項並建立錯題本,系統化的學習方法成為張雲龍在高考的重要制勝之道。

同樣,他推崇終身學習,永遠讓自己對世界保持好奇。張雲龍說:“學習並不枯燥,想讓自己沉浸於此,首先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最好再尋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及時分享難題、互相探討,在學習過程中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學生時代的學習方式,同樣影響著張雲龍如今的工作方式。面對各類繁雜瑣事時,總能通過系統化的分析方法找到重點,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他相信通過洞察和努力,很多事的結果都可以達到理想狀態。

2.

>>>從乍見之歡到久處不厭<<<

從畢節到清華,他帶著陽光使命回到夢想萌芽的家鄉

千里馬遇見伯樂,即是強者間的惺惺相惜。機緣巧合下,張雲龍在朋友介紹下了解到陽光城。

張雲龍眼裡的陽光城,是一家有“陽光溫度”的企業。大部分500強企業不同,這裡沒有刻板的等級和制度,更多是自由的環境、包容的氛圍、以及結果導向的良性發展。陽光城六年時間從銷售額20億不到,躍升至千億房企,快速擴張的背後是深厚的企業文化支撐,以及良性的人才培養制度。用他的話來說“這是一家有夢想、有情懷的企業。”

“你對陽光城越瞭解,你就會越喜歡。”張雲龍說。

“當下有一些房開商單純去追求規模和效益,反而拋棄了立身根本。而陽光城,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更注重對品質的堅守。”正如陽光城始終強調“規模上臺階,品質樹標杆”的發展宗旨,有一顆追求美好的初心,才會有這麼多和張雲龍一樣願意與陽光城相守相伴、彼此成就的夥伴。

“我特別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進來,與企業,共成長。”

3.

>>>不問西東 不忘鄉愁<<<

從畢節到清華,他帶著陽光使命回到夢想萌芽的家鄉

每個人心底,都留存對家鄉的思念。從北京到上海,一路漂泊,作為一個貴州人,張雲龍把握住公司調派的契機,果斷返回貴州,希望能夠為家鄉做出貢獻。

此前幾年,大多數人對貴州的印象都是群山深處、經濟落後。但近兩年,貴州逐漸以“生態省、大數據、大增速”的標籤享譽全國。張雲龍很榮幸自己能像加入快速成長的陽光城一樣,參與到快速發展的家鄉建設中來。

貴州,真的變了。

貴州的飛速發展,帶起了一股“貴漂”風潮。如果說各大交通樞紐的建成,為貴州打通發展動脈,而人才引進、產業集群的則是讓貴州進入了躍遷發展。

而畢節,也有屬於自己的發展力量與速度。

再回看這座陪自己長大的城市,如今蓬勃向前,張雲龍感慨萬千。回憶起過去從畢節到貴陽需要一天的車程,那種疲憊感現在早已無法體會。畢節的道路“高速”帶領了經濟“高速”,城市GDP從倒數躍升至全省第三。畢節這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城市,終於突破了交通的限制,從大山走向世界。如今畢節坐擁高速、機場與即將開通的高鐵,又將帶來一輪新的發展機會。“完善的交通網絡,為畢節發展強勢賦能,我很高興能在家鄉最需要我的時候回來,和家鄉人一起參與畢節的發展建設中去,最終實現我們共同的陽光夢想。”

4.

>>>披荊斬棘 逐光而上<<<

從畢節到清華,他帶著陽光使命回到夢想萌芽的家鄉

光,是萬物生長的能量,也是前進的方向。當一群“有陽光,有夢想”的人匯聚一起,彼此信任、砥礪前行,用一身披荊斬棘的能力,迎接每一個“高考”般的挑戰。高考築夢清華,陽光成就夢想,如今的少年再回到夢想最初的地方,不忘鄉愁、不辱使命、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寫在最後

青春最後的戰役雖然結束,

但人生的篇章才拉起序幕,

無論以後去到哪個城市,

願你心懷陽光,不負耕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