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 - - 大家一起來Happy - - -

Wargame | 真人CS | 競技遊戲 | 卡丁車 | 滑翔傘

時尚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可關注公號:dzttfun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22英里》是一部剛剛上映不就的動作電影,基本是主流的美國好萊塢價值觀。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又是馬克叔,最近很熱啊)、伊科·烏艾斯、勞倫·科汗、隆達·魯西出演。

單看這個演員名單,就可以感受一股濃濃的煙火範。

影片講述沃爾伯格飾演的CIA探員在一次行動中殺死了6名俄羅斯間諜包括一名18歲的孩子,這個大男孩埋下了伏筆,原來他是毛子有權有勢的阿姨的而已。之後美國發現有人運輸做髒彈的原料,被追殺的伊科·烏艾斯去美國使館交出原料的具體地點的硬盤,交換條件是送他去美國,從使館到運輸機場22英里,但一路上卻危機四伏。這個伊科.烏艾斯原來是三面間諜,為了給6名之前俄羅斯間諜報仇,藉助印尼的警察黑幫,將守望小組全部殺掉。

由於影片中有不少的戰術和裝備,而且最近有《孤獨倖存者》、《生死狙擊》的馬克叔加盟,確實讓不少軍迷戰術迷關注。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片的導演是好萊塢新生代導演彼得·博格。他之前執導過《超級戰艦》、《全民超人漢考克》等多種電影風格,但近年開始彼得·博格專注於嘗試拍攝一些紀實類電影和嚴肅題材類電影。因為彼得導演和馬克叔和合作很多,兩人的默契程度估計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愛國者之日》、《深海浩劫》和《孤獨的倖存者》,這三部,都是這哥倆合作的。

言歸正傳,與以往馬克·沃爾伯格出演的諸如《孤獨的倖存者》《生死狙擊》等題材時的低調、冷峻性格不同,在《22英里》中馬克叔飾演的是一個總是處於亢奮狀態、非常話癆的“守望小組(Overwatch)”組長。這是一個專為CIA和美國政府“幹髒活”的行動小隊,正如同片中所言: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在影片剛剛開始便為我們展示了一次比較成功的“拔點”行動。“守望小組”運用了和平破門、突襲、先期偵查、無人機熱成像情報等特種戰方式清除了俄羅斯安全局設置在美國境內的一個情報所或者稱為“安全屋”一類的據點,並偽裝成俄情報機關內部派系內鬥的事件。雖然由於情報失誤和戰術錯誤導致“守望小組”犧牲了一名成員,但總體上仍然是一次成功的行動。行動一開始,“守望小組”兩名偽裝成夫妻的“灰人”隊員借敲開門問路之機準備突入屋內,而此時“守望小組”的另外三名成員則早已經預先潛伏在屋後展開了偵查觀測。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和平破門”充分說明了偽裝做足的好處。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行動中,馬克叔使用了一支14.5英寸槍管的HK416,槍上安裝有腳架和一枚AN/PEQ-15紅外激光瞄準具,由於其在行動中承擔著觀測與可能出現的打擊任務,這支HK416上還裝有NightForce公司生產的可變倍率光學瞄具。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14.5英寸槍管型的416標準型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NightForce是美國一家位於愛達荷州著名的光學瞄準器材生產廠家,其旗下的主要產品線包括了ATACR™、NXS™、 SHV™等數個系列。而影片一開頭出現在HK416上的這支便是NXS™ 2.5-10×42緊湊型變焦光學瞄準鏡,該瞄具可以在放大2.5倍至10倍之間根據目標距離進行調整。由於為了更好的進光,該鏡在系列產品上將物鏡的直徑擴大到42mm,使其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弱光瞄準功能,並且加上其經過專門做的一些外觀小型化設計,使得其在市場上同倍率的光學瞄準鏡產品中更加緊湊。下圖是NightForce官網上對NXS™ 2.5-10×42的介紹。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在接下來這個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詹姆斯·席爾瓦使用的HK416並非是配套的原廠槍托,而是一個自行噴塗了蟒紋偽裝花紋的槍托改裝配件。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擔任蒐集情報資料與破環設備的道格並未攜帶長槍,反倒是帶上了一把破拆工具,而這龍達姐則手持一支類似AACHoney Badger(蜜罐)的AR系列微聲自動步槍。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蜜罐使用的是一種7.62×35mm少見的.300 AAC BLACKOUT微聲步槍彈,小巧的槍身搭配粗大的步槍彈匣,倒也不違和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由於AAC蜜罐最早誕生之初是基於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尋求一種Low-Visibility Carbine(微聲卡賓槍)的武器以替代MP5SD和MP7A1作為偷襲等作戰時使用,故而蜜罐的所有指標都是已超越以上兩款武器而去,經常會將它們對橫向對比。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在片這支蜜罐應該是更換了上機匣的型號,因為不論是通過槍托還是輔助推機柄,都可以看出還是有不小的區別,但相同的是都有一個短小的護木以及裝配有一體化的消音器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第一波破門的男隊員使用的是MP7

話說龍達姐越來越火了,MMA出來之後,陸續參與了很多大片的出演。而且戲份還都不低,《敢死隊3》、《速度與激情7》。不錯的演技之外,還有出色的運動神經和身手加持,長相也比較有標識感。女打星挺多的,但走顏值控的居多,男星從MMA或運動員出身的不少,女界像龍達女這樣的還真不多。“女”要真“漢子”了,也就只能混擂臺了。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速度與激情7》中與羅德里格茲的動作對手戲,緊湊凌厲

接下來影片中部開始的護送戲份中,馬克叔的武器由14.5英寸槍管的偵查型HK416換為了一支10.4英寸槍管型HK416,嗯,很正確,機動作戰的時候還是得416CQBR嘛,短小精悍,話說這片子是HK贊助的吧。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通過特寫我們可以看到席爾瓦的HK416上安裝了一個Trijicon MRO紅點瞄準鏡,AN / PEQ-15 ATPIAL紅外激光瞄準具,在右側護木上還裝有一支戰術槍燈。MRO紅點瞄準鏡由於精度高、品質可靠可以算得上是目前Trijicon品牌緊湊型反射式瞄準鏡的當家產品了,我們能夠在國外許多射手的武器上看到。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這種瞄鏡具備讓射手快速捕捉目標的能力,並且還不需要睜一隻閉一隻眼,得以提供戰場的最大態勢感知。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另外這支HK416上還安裝了一枚Magpul的RVG(Rail Vertical Grip)握把。關於Magpul的RVG相信沒有什麼好多介紹了,握把為聚酯纖維製造,其本身沒有什麼科技含量,不過握持過的人都表示很貼手,及其舒適,可見Magpul產品在人體工程學上做得都很出色,實際上這也是他們的主打之一。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馬蓋普,神一樣的男人。


ps:我也有一個馬蓋普手機殼

在護送戲中,兩名女隊員都沒有再使用之前的槍型,取而代之的都是清一色的AR式卡賓槍。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通過電影截圖可以看出龍達姐的這支AR就上機匣部分可以看到Daniel Defense(丹尼爾防務)公司的產品型號刻字——DDMK18,而下機匣卻出名的Flaming Pig(噴火豬)公司的NOVESKE下機匣。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說到Daniel Defense這個武器公司,也是以AR步槍的生產起家的,目前的產品已經涵蓋各類民用AR以及專門面向軍警單位銷售的AR。其產品基本都是以DD縮寫開頭,通過其官網可以一窺其產品系列的大致價格。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守望小組”小隊中的另一名男性隊員道格則使用了一支比較“個性”的自動步槍——SIG MCX。直到2015年展出時的量產型修改了護木造型,MCX的前半截才和MPX區分開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MCX是SIG推出來與Honey Badger(蜜獾)卡賓槍爭奪特種部隊的消聲型突擊武器市場的,也就是影片開頭龍達姐突突房間時用的槍型。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網紅人妻射手xo_breanne_xo射擊MCX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在片中槍械室保養武器的場景中我們看到,在MCX上有十分明顯的鏤空KeyMod護木,這是近兩年現代化的自動武器上非常流行的配置,便於安裝種類更多的武器配件,並且可以提高散熱效果、減輕全槍重量。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在道格犧牲那場戲中,道格負傷後無法移動,決定留在原地進行自殺式防守以掩護馬克叔撤退。此時馬克叔與其一同戰鬥,並從口袋裡拿出數個Magpul公司的P-Mags彈匣,道格在片中MCX上使用的也正是這款彈匣產品。

一個軍粉看《22英里》(上)

手感確實好

早在歐洲各國輕武器廠商看準北美廣闊的AR步槍市場,紛紛開始設計生產AR類型武器以期分到一杯羹的時代,市面上便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各式品牌AR步槍。

這些步槍不但面向美國聯邦警方和各州、縣、郡、市的警方,還向一些準軍事單位提供,除此之外民間市場也是重中之重。要知道對於有AR式步槍群眾基礎,同時又是合法持槍自我防衛的美國社會,大量老兵在退伍後除了噴子和獵槍,最拿手的長槍莫過於大量訓練接觸的AR步槍了。

鑑於AR在美國社會的巨大影響力,歐美的許多大牌大廠諸如Steyr斯泰爾、SIG西格、FN、HK(這貨就不用說了)、Ruger魯格、S&W、Barret巴雷特等等,競相開始生產AR步槍,而小廠則更是不計其數。

關於影片中AR步槍的部分內容,我就先更新到這,下回繼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