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不惟在鳳凰'

"

"

邊城不惟在鳳凰

參觀沈從文故居,探尋文學巨匠的湘西密碼

鳳凰之旅在十年前的初夏。我們一眾同事,從廣州飛貴州銅仁,再轉汽車到鳳凰縣城。離鳳凰最近的機場即銅仁機場,相距60餘公里,一小時即到。滬昆高鐵開通之前,這是外省遊客到鳳凰最近的路線。後來這條航線取消了若干年,我很慶幸趕上了“頭啖湯”。

沱江吊腳樓、北門古城樓、石板老街、苗疆古長城,這些古蹟使鳳凰的湘西風情獨領風騷,讓旅伴嘖嘖稱奇。不過給我的感覺還稱不上震憾,只能說是惺惺相惜。這裡的許多景象,與我的生長之地、一座川東小鎮頗有幾分相似。青山、綠水、街市、鄉民,乃至語言腔調、飲食風格,都如出一轍。菜式重油酸辣,食材家常,下酒送飯皆宜,不禁胃口大開。不同的是,此地苗族土家族人居多,服飾自成一格。

鳳凰的名聲,一半是沈從文帶來的。沈從文的名聲,一半是《邊城》帶來的。在旅遊介紹中,鳳凰就是沈從文的邊城。鳳凰的人文景觀:沈從文故居和墓地、熊希齡故居、陳斗南宅院,都去細細地看了,深為佩服。竊以為,這些才是鳳凰古城的精髓。以湘西蠻荒之地,能產生眾多精英人物,與其說是“風水”,不如說是個人奮鬥,亦或湘人“蠻霸”精神驅使。比如沈從文先生,看照片總是一幅文弱書生形象,其實他當過兵,行伍出身。墓地銘“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儼然是將軍的呼號。他們都是走出鳳凰後,在政治文化中心施展身手,揚名立萬。

大學時讀沈從文的《邊城》,幾欲瞌睡。故事情節簡單,人物形象單薄,卻篇幅冗長,常有脫離主幹的大段景物描寫,有如老太絮叨。至少當年的我是這樣認為的。為了這次旅行,我再讀《邊城》。出發前讀,在鳳凰的客棧裡也讀,舉目望去,遙想百年前的湘西,邊城景象越發清晰。那是一處飄蕩著牧歌的世外桃源,那是一方人心清澈如江水的淨土,那是一首哀而不傷的曠世戀曲。文字風格具有典型的“民國範”:平緩、淡雅、唯美。在鳳凰,我能入定地讀《邊城》,彷彿置身於青山綠水間,河岸渡船裡,與翠翠、爺爺、大黃狗同行。聽翠翠一聲“你個悖時砍腦殼的!”這句與吾鄉完全一樣的嘖罵。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茶峒鎮,其實不在鳳凰縣,原型是花垣縣茶洞鎮,位於湘、川、黔三省交界處,前些年改名“邊城鎮”。名著搭臺,文化旅遊唱戲,這樣改名成功的事例並不多。莫言筆下的“高密縣東北鄉”,是其文學座標,現實中並不存在這個鄉,至今也沒有哪個鄉冠名。我的家鄉位於川渝兩省(市)三縣交界處,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邊城”。鎮名土得掉渣,可惜未產生文學巨匠,否則也可改得風雅脫俗一些。

這樣的省際以至小的行政區域連接處,全國難以數計。其實改不改名,是否有巨匠,邊城都星羅棋佈。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既是地理意義上,更是精神意義上的。我想,每個人,特別是來自遠離都市、不同文化風俗交匯點的“邊民”,都有自己心中的邊城。邊城是安置躁動心靈的港灣,也在交匯中孕育不安分的種子。

既然這麼執著地給自己貼上邊城的標籤,那就由它吧。鳳凰之“邊”,不在“西託雲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的方位,而在空靈氣質,擔得起“邊際之城”。於是,徜徉在這座邊城,想起從這裡走出的大師,我找了間高腳餐館,凝望沱江,就著米酒,小酌入定。

"

邊城不惟在鳳凰

參觀沈從文故居,探尋文學巨匠的湘西密碼

鳳凰之旅在十年前的初夏。我們一眾同事,從廣州飛貴州銅仁,再轉汽車到鳳凰縣城。離鳳凰最近的機場即銅仁機場,相距60餘公里,一小時即到。滬昆高鐵開通之前,這是外省遊客到鳳凰最近的路線。後來這條航線取消了若干年,我很慶幸趕上了“頭啖湯”。

沱江吊腳樓、北門古城樓、石板老街、苗疆古長城,這些古蹟使鳳凰的湘西風情獨領風騷,讓旅伴嘖嘖稱奇。不過給我的感覺還稱不上震憾,只能說是惺惺相惜。這裡的許多景象,與我的生長之地、一座川東小鎮頗有幾分相似。青山、綠水、街市、鄉民,乃至語言腔調、飲食風格,都如出一轍。菜式重油酸辣,食材家常,下酒送飯皆宜,不禁胃口大開。不同的是,此地苗族土家族人居多,服飾自成一格。

鳳凰的名聲,一半是沈從文帶來的。沈從文的名聲,一半是《邊城》帶來的。在旅遊介紹中,鳳凰就是沈從文的邊城。鳳凰的人文景觀:沈從文故居和墓地、熊希齡故居、陳斗南宅院,都去細細地看了,深為佩服。竊以為,這些才是鳳凰古城的精髓。以湘西蠻荒之地,能產生眾多精英人物,與其說是“風水”,不如說是個人奮鬥,亦或湘人“蠻霸”精神驅使。比如沈從文先生,看照片總是一幅文弱書生形象,其實他當過兵,行伍出身。墓地銘“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儼然是將軍的呼號。他們都是走出鳳凰後,在政治文化中心施展身手,揚名立萬。

大學時讀沈從文的《邊城》,幾欲瞌睡。故事情節簡單,人物形象單薄,卻篇幅冗長,常有脫離主幹的大段景物描寫,有如老太絮叨。至少當年的我是這樣認為的。為了這次旅行,我再讀《邊城》。出發前讀,在鳳凰的客棧裡也讀,舉目望去,遙想百年前的湘西,邊城景象越發清晰。那是一處飄蕩著牧歌的世外桃源,那是一方人心清澈如江水的淨土,那是一首哀而不傷的曠世戀曲。文字風格具有典型的“民國範”:平緩、淡雅、唯美。在鳳凰,我能入定地讀《邊城》,彷彿置身於青山綠水間,河岸渡船裡,與翠翠、爺爺、大黃狗同行。聽翠翠一聲“你個悖時砍腦殼的!”這句與吾鄉完全一樣的嘖罵。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茶峒鎮,其實不在鳳凰縣,原型是花垣縣茶洞鎮,位於湘、川、黔三省交界處,前些年改名“邊城鎮”。名著搭臺,文化旅遊唱戲,這樣改名成功的事例並不多。莫言筆下的“高密縣東北鄉”,是其文學座標,現實中並不存在這個鄉,至今也沒有哪個鄉冠名。我的家鄉位於川渝兩省(市)三縣交界處,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邊城”。鎮名土得掉渣,可惜未產生文學巨匠,否則也可改得風雅脫俗一些。

這樣的省際以至小的行政區域連接處,全國難以數計。其實改不改名,是否有巨匠,邊城都星羅棋佈。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既是地理意義上,更是精神意義上的。我想,每個人,特別是來自遠離都市、不同文化風俗交匯點的“邊民”,都有自己心中的邊城。邊城是安置躁動心靈的港灣,也在交匯中孕育不安分的種子。

既然這麼執著地給自己貼上邊城的標籤,那就由它吧。鳳凰之“邊”,不在“西託雲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的方位,而在空靈氣質,擔得起“邊際之城”。於是,徜徉在這座邊城,想起從這裡走出的大師,我找了間高腳餐館,凝望沱江,就著米酒,小酌入定。

邊城不惟在鳳凰

沈從文墓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