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升級,俄羅斯恐難抵北約制裁和打擊

北約 黑海 海軍 經濟 普京 中國網 2018-11-30

鄭潔嵐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

近日,烏克蘭海軍多艘船隻進入俄羅斯臨時關閉的水域,並從黑海駛向刻赤海峽,遭到俄羅斯艦艇阻攔。雙方發生交火,俄方扣押了烏克蘭3艘船隻。這一突發事件讓原本就緊張的俄烏兩國局勢再度升級。衝突發生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連夜召開戰時緊急內閣會議,26日烏宣佈全國戒嚴,為期一個月,烏克蘭軍隊進入全面戰備狀態。

事發地點靠近克里米亞這一焦點地區,對這一海上對峙事件雙方更是各執一詞。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烏克蘭艦船侵入了俄羅斯控制的海域,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海洋法,影響了黑海和亞速海海域其它船隻的正常通行,“完全是挑釁”。俄外長同時強調,“這毫無疑問是在烏克蘭最高領導人指令下進行的”。

烏克蘭方面更是將俄羅斯的行為稱之為“侵略戰爭”。烏總檢察長新聞祕書拉麗莎•薩爾剛稱,根據聯合國安理會1974年通過的第3314號決議,“一國對另一國的海軍艦艇發動攻擊,即視為侵略”。

自2014年克里米亞地區公投併入俄羅斯以來,俄烏兩國關係長期處於劍拔弩張之中。烏克蘭不承認公投結果,將克里米亞視為“被佔領土”,兩國在克里米亞歸屬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烏克蘭艦船在兩國存有爭議的地區海域通行,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底線的試探。而俄羅斯方面的迴應則表明了其在該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和決心。

今年以來,烏克蘭不僅終止了持續近20年的《烏俄兩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正式宣告與俄羅斯的關係走向破裂,總統波羅申科還簽署了國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進程。今年10月,烏克蘭西部還迎來了北約“晴空2018”大規模軍演。這一系列行為無疑宣告著,烏克蘭國內政治力量要“將‘親西方’進行到底”。

明年3月,烏克蘭將舉行五年一次的總統大選。五年前,有著“巧克力大王”之稱的億萬富翁波羅申科以超過半數的選票當選總統。儘管其當選之初主張要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但此後實際奉行的是以強硬的態度對抗俄羅斯,靠攏西方的政策。然而西方並沒有給烏克蘭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因此波羅申科的支持率也早已低至谷底。面臨新一輪選舉,波羅申科今年似有意通過一系列對抗俄羅斯的行為以獲取更多的西方支持。

烏克蘭強硬立場的背後有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支持。事發之後,北約明確表示全力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要求俄羅斯方面歸還扣押船隻。美國目前的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將俄羅斯視為戰略敵人,要在政治上孤立它、經濟上封鎖它、軍事上打壓它。烏克蘭正是美俄兩國對峙的“橋頭堡”。

然而就目前俄羅斯的整體實力而言,很難經受住來自美國及其盟友全方位圍追堵截式的制裁和打擊。11月23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提出廢除禁止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軍事原則,也就是說,普京將有權使用核武器先發制人。俄美兩國間緊張的態勢無疑讓全球局勢的緊張態勢再升溫。(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