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開鑿的大同雲岡石窟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古代壁畫中的鮮卑重裝騎兵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路線圖

二千多年前,遊弋在中國東北、蒙古地區的“東胡”民族的一支——鮮卑人,從大興安嶺茫茫林海中的嘎仙洞孕育而出、耀然登世。

隨後,歷經遼闊蒙古大草原的盛樂鷹揚,在遊牧文化和農耕文明的襟帶平城碰撞,在拓跋宏的帶領下,以重塑大一統國家的雄心視野和前無古人的決心勇氣,對南下入居中原黃河流域的拓跋鮮卑族進行了史稱“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全面、系統的社會化革新壯舉。

從此,以血緣部落組織為紐帶的氏族主體轉化為地域性編戶住民,落藉為“洛陽人”。在政治結構和文化習俗上消除了鮮卑族與漢族的隔膜與族別界線,實現了多民族的大融合,對隋唐盛世的出現以及華夏多民族文化融合與形成,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譜寫了光彩奪目的輝煌篇章。

第一部、鮮卑族從哪裡來?

提起鮮卑民族,人們通過《後漢書》等歷史文獻,只知道這是“東胡”的一支。原來匈奴人自稱為“胡”,對活動在匈奴東部的多支古老遊牧民族統稱為“東胡”,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演化出多個部落和民族分支,主要包括烏恆、鮮卑以及後來由鮮卑分化出來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禿髮、吐谷渾各部。《後漢書》記載:“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故鮮卑人屬於東胡族系。

可是長期困擾史學界的一個難題就是鮮卑族究竟發祥於何方?

1980年7月,長期探索鮮卑族源的米文平,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側,意外發現了鮮卑拓跋部祖廟石室——嘎仙洞,而石室內的石刻祝文雄辯地記載了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人到大興安嶺北端鮮卑拓跋部發祥地祭祖一事。

石刻祝文與《魏書》記載基本相符,驗證了嘎仙洞就是《魏書》中提到的拓跋鮮卑祖先的“舊墟石室”,從而揭開了鮮卑拓跋部發祥地的千古之謎。

經考古發現,嘎仙洞位於大興安嶺北段頂峰附近,這裡峰巒層疊,古木參天。洞在峭壁之上,高20餘米,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餘米。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

嘎仙洞石刻釋文: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雀,用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於皇天之神:啟闢之初,佑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翦凶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爪,時惟多祜。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薦於:皇皇帝天、皇皇后土。

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饗!

東作帥使念鑿。"

由此得知,拓跋鮮卑族,早期活躍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北段)以嘎仙洞為中心的地區,他們在茫茫林海中洞穴而居,採集漁獵為業,石骨為器、刻木紀契,過著簡單、淳樸的原始氏族生活。大鮮卑山嚴酷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鮮卑民族原始的野性和頑強的生命力。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位於大興安嶺的嘎仙洞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鮮卑族南遷融合之旅線路圖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早期鮮卑人使用的骨質箭頭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漢代時期鮮卑人使用的瑪瑙珠飾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鮮卑早期八位皇帝世襲表

東漢初年,北匈奴南遷,南匈奴保塞,拓跋鮮卑部為拓展生存空間,在首領推寅的率領下走出白山黑水的大興安嶺莽林,來到“大澤”(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呼倫湖)。

這是史書記載的拓跋鮮卑第一次南遷,也是拓跋鮮卑首次深刻的社會變革。大澤時期,拓跋鮮卑逐漸脫離了傳統的漁獵、採集生活方式,利用草原優越的自然條件,逐水草而居,繁殖牲畜,發展種族,社會結構由氏族向部落聯盟轉化,開啟了民族交融的征途。

呼倫貝爾草原疆域遼闊,水草豐美,是遊牧的天然牧場。拓跋鮮卑人自南遷大澤至獻皇帝拓跋鄰,共有八代在大澤地區居住長達100年左右,騎馬射獵,遷徒畜牧,實現了生活方式由漁獵向遊牧發展的歷史飛躍。同時受漢朝的影響,陶器和鐵器的種類增多,尤其是鐵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部族實力日益增強。

拓跋鮮卑部落南遷大澤以後,長期保持著一種原始的樸野狀態,然而大澤土地荒闢,“未足以建都邑”。公元二世紀中葉,拓跋鮮卑部族在首領詰汾的帶領下,再次南遷,由呼倫貝爾出發,歷經“九難八阻”,通過“其形似馬,蹄聲類牛”的神獸引導下,抵達“匈奴故地”即漢代五原郡之地,在今河套北固陽陰山一帶。

公元三世紀中葉,神元帝力微率部“遷於定襄之盛樂”,後經拓跋猗盧建立代國,立微九代孫什翼犍在盛樂修建宮室,至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硅遷都平城之時,盛樂一直是拓跋鮮卑的政治中心。盛樂時期,經歷了力微、猗盧、什翼犍後,在拓跋圭時期進入了全盛,所控地域更廣,遊牧經濟有了飛躍發展,與其他各族的交往更加頻繁,尤其是大代政權的建立,對漢人士族的大膽任用,中原典章制度的借鑑吸收,拓跋鮮卑人的政治制度更趨成熟。

神元39年,拓跋力微盛樂“祭天”,並決定“與魏和親”,派其長子沙漠汗到魏國都城洛陽“且觀風土”,學習中原的制度和漢族文化,隨後與魏“聘問交市,往來不絕”。魏亡之後,西晉建立,力微仍與晉交好,漢族的商品經濟,先進文化日益影響著他們的生活習俗。

從今天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小壩子灘出土的“晉鮮卑歸義侯”金印和“晉鮮卑率善中郎將”銀印,就印證了鮮卑族積極與漢族交好往來、鮮卑首領接受西晉政權封號的事實。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晉鮮卑歸義侯”金印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大代萬歲”瓦當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大同出土的北魏忍冬紋鎏金鉛鋪首銜環

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由盛樂遷都平城(山西大同),定國號為“魏”,北魏政權正式建立,社會形制、生產方式等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由此拉開了統一中國北方的歷史序幕。

北魏進入了平城時代,統治者仿效中原政治制度,以皇權和官僚系統取代部落聯盟首領的推舉制,建公廟、築城池、修苑囿,逐漸走向了農耕定居的生活。北魏統治者憑藉強大的武力維護了西域道路的暢通,保障了相互之間的商使往來,為平城社會風尚注入了西域色彩。至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近百年間,平城迅速發展成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

拓跋鮮卑入主平城之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接受漢文化薰陶,鮮卑文化不斷與漢文化碰撞、融合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平城呈現出一番“胡風國俗,雜相糅亂”的景象,精美實用的陶器品,類齊全的餐具,風格各異的室內陳設,璀璨炫目的多元服飾,見證著鮮卑社會生活從簡單質樸走向精緻奢華。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拓跋鮮卑大事年表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大同出土的北魏人物紋金盤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官員墓葬裡的車馬儀仗隊陶俑

鮮卑人的服飾承襲著草原民族“左衽窄袖”的傳統,男性服袴褶,衣長及膝,交領或圓領窄袖,腰繫帶,足蹬靴;女性著襦裙,緊身窄袖,長裙遮足,朔土苦寒,垂裙風帽更為實用。進入平城之後,中原服飾“右衽寬袖”的風格也逐漸出現在鮮卑人的生活中,拓跋燾曾感言:“國人皆著皮袴,何用絲帛?”而各類飾品點綴其間,精緻璀璨的耳飾、清澈鮮豔的綠松石、晶瑩剔透的珠飾,折射出平城時代的融合與繁華。

北魏平城是在秦漢平城縣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分為宮城、外城、城郭。宮城位於平城北部,宮殿櫛比,建築恢宏。外層坊間開巷,巷通街衢,規劃完整,佈局嚴謹。城郭外東設東苑、太廟;西置郊天壇、西苑、武州山石窟寺;北建北苑、鹿野苑;南筑圓丘、明堂等。平城作為北魏國都凡97年,歷六帝七世的開拓和經營,形成城郭周圍三十二里、人口上百萬、商旅雲集、使者絡繹的大都市。

平城時期,南北分裂,地方割據,政權林立,北魏拓跋政權九代居王,整軍經武。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後,國強軍威,北討柔然,西征夏國,攻滅北燕、北涼,統一北方。北魏對東晉南朝保持了軍事上的優勢,對峙江淮,威壓建康(今南京)。凜嚴的甲騎具裝,健碩的釉陶鞍馬,形象展現了拓跋北魏的雄壯軍姿。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鮮卑武士陶俑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鮮卑重裝騎兵展示圖

北魏政權的對外經略,既對其內部發展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也為對外交流創造了新的可能。平城時代是北魏歷史上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階段。拓跋燾時期,不僅統一了北方,其勢力還深入西域,加強了與亞歐的交流途徑,西域諸國商隊、使者紛至沓來,帶來了眾多具有異域風情的物產、工藝與文化,為平城增添了濃郁的國際化色彩。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圖為在山西大同出土的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石雕帳座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大同出土的波斯銀幣和連珠紋五銖金幣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大同出土的玻璃小缽,帶有中西交流的濃郁色彩

第二部、北魏為何從平城遷都洛陽?

北魏孝文帝作為一位有雄才大略、長遠眼光的傑出政治家,他敏銳發現,地處塞北的平城地理位置相對偏僻,且土地乾旱寒冷,糧食產量有限,不能滿足都城大量人口的生活需要,並不適合作為規模較大王朝的都城。

而拓跋宏自幼傾慕漢族文化,他從小由身為漢人且知書達理、聰明果斷的祖母馮太后撫養,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

孝文帝曾感慨:……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甚為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

加之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數民族(柔然等民族)很容易對平城造成威脅。

而地處中原腹心地帶的洛陽,沃野千里,人口密集,文化發達,早在漢朝就已經是上百萬人口的城市了,而定鼎中原更能為統一全國打下基礎……這些諸多有利因素無疑對北魏孝文帝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但是,遷都到黃河流域漢民族的心腹地區,放棄遊牧生活轉為農耕民族,作為遊牧民族出身的鮮卑上層許多人很難一時適應,朝堂上下一片反對之聲。

於是,聰明睿智的孝文帝便運用了一個“假南征,真遷都”的“曲線遷都”計劃。

他假意出兵伐齊,便在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率領30萬大軍南下,一路浩浩蕩蕩,從平城來到洛陽,恰巧此時遇見秋雨連綿,道路泥濘不堪,行軍極為困難,許多鮮卑貴族將領本身不願伐齊,便打起了退堂鼓。

孝文帝抓住這個時機鼓動大家道:“南征計劃已經發布全軍,我們也已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叫天下之人笑話?既然諸位都不想繼續南征,那就乾脆把都城遷到洛陽吧!”

許多官員儘管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兩權相害取其輕”,只得勉強同意了遷都洛陽。

太和18年(公元494年),一直將中原視為文化正統的孝文帝,為加強對中原的控制和籠絡漢族上層地主,便將國都正式從平城(山西大同)遷至洛陽,開啟了北魏洛陽時代。北魏洛陽城再現宮闕巍峨、佛寺林立、商賈雲集的繁華場面,成為六世紀聞名遐邇、昌盛一時的國際性大都市。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遷都洛陽

第三部、孝文帝漢化改革如何加快了民族融合進程?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以其堅定的決心,極大的勇氣,打破狹隘的民族偏見,繼續推進社會變革,革除舊俗,接受先進的漢文化。通過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漢姓、定族姓等措施,掀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改革運動。

譬如他為了進一步消除與中原文化的隔膜,下詔改姓,一方面為皇室宗親和部落大人確立漢姓,即“八氏十姓”和“三十六族九十二姓”,這些後姓氏後來通稱為“河南洛陽人”;另一方面積極鼓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禁斷鮮卑同姓婚姻的陋習,這些都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

孝文帝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厲行新制,從語言、服飾、籍貫、姓氏、婚婭(指有婚姻關係的親戚)等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的改革,在中原開啟了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高潮,北魏洛陽時代揭開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燦爛輝煌的一頁,成為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太和19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下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並在洛陽北邙山親選墓地,“九王帝族”、“勳舊八姓”和其他內入的“餘部諸姓”以及一些重要降臣都埋在邙山。邙山北魏墓葬區規模宏大,西至紅山鄉楊家村,東至孟津送莊鄉西嶺頭村,北至孟津,南達洛陽市區以北的邙山南坡,整個墓區東西長數十餘里,南北寬十餘里。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洛陽邙山的北魏宣武帝景陵

孝文帝改革使北魏面貌煥然一新,臻於鼎盛。所謂“禮俗之敘,粲然復興;和洛之間,重隆周道",順應少數民族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的兩大歷史潮流,為中華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繼承沿用西晉的洛陽城址,北魏洛陽城由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組成,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際大都會。

宮城正殿為“太極殿”,提現了“建中立極”、“君權神授”的政治理念,是中國都城由“多宮形制”,向“居中單一宮城形制”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北魏洛陽城集秦漢、魏晉都城之大成,又新修築外城郭,從而發展成為外城郭、內城和宮城三城制都城,以太極殿為核心的都城單一建築軸線、單一宮城居中南向、主殿太極殿居中的佈局,以太極殿為大朝、太極東西堂為常朝的東西堂制度、中心正殿前設三道宮門的“五門三朝”制度,開啟了中國古代都城佈局和宮室制度的新時代。

拓跋鮮卑統一北方,遷都中原腹地洛陽,結束了中國北方混亂局面,吸收、融合了漢民族和邊疆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開放包容的民族性格也吸引著西域各國人民的歡附,一時間中原地區成為先進文化的大熔爐,制度、經濟、宗教、藝術等各方面都呈現出令人驚豔的新面貌,北魏洛陽時代,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之後,新的文化因子在漢文化中孕育,轉變為強盛隋唐帝國的基礎。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鮮卑漢化姓氏表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宮城正門閶闔門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洛陽城平面圖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洛陽城四夷館平面圖

第四部、北魏時期佛教造像為何達到藝術巔峰?

北魏時的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而北朝所見佛教圖像、造像樣式、信仰內容及造像形態等特徵,基本上都在北魏形成典範。

平城時代的佛教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發展,佛教造像的興盛離不開北魏以國家為主導的佛教政策與徙民政策。這一時期,成為後來“世界文化遺產”的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相繼開鑿,並有聞名遐邇的少林寺,鞏義石窟等開鑿建造,可謂寺院林立,造像薈萃。

北魏時期的洛陽城,“昭提櫛比”、“法教如林”,佛教空前昌盛,可謂是沙門信徒的極樂世界。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胡靈太后等皆禮佛,上行下效使得貴族公卿爭相趨附。《洛陽伽藍記》記載:太和19年遷落至永熙三年約40年間,洛陽佛寺已多達1367所,胡僧3000多人,一時間“金剎與靈臺比高,講殿共阿房等壯”。鑿石窟,造佛像,出現了龍門石窟、鞏義大力山石窟、澠池鴻慶寺石窟、偃師水泉石窟等眾多石窟寺。後人由衷稱讚:中國佛教之盛,莫比於北魏;中國佛教之美,莫盛於洛陽。

01洛陽龍門石窟

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矗立於洛陽南面的伊河兩岸。龍門北魏佛教造像更多的是秀骨清像之漢風,少了許多雲岡早期的健陀羅藝術因素。當時的古陽洞、賓陽洞等洞窟都是北魏王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集中反映了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盛況、北魏時期高超的雕塑藝術水平。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開鑿的龍門石窟

02雲岡石窟

古稱武州山石窟寺,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開鑿於北魏平城時代,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酈道元《水經注》首描述其盛況雲:“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大小石窟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雲岡石窟被譽為北魏平城佛教文化與藝術的集大成者,尤其是早期開鑿的曇曜五窟,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文化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代印度健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了精湛獨特、聞名世界的藝術風格。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開鑿的雲岡石窟

03鞏義石窟

鞏義石窟西距洛陽約44公里,位於鞏義市城區洛河北岸的大力山腳下,是北魏皇室開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太和年間創立了寺院,宣武帝時開始鑿石為窟。現存南北洞窟5座,開鑿於北魏晚期。鞏義石窟現存數量眾多的“禮佛圖”浮雕群像,乃是全國石窟中所罕見的北魏浮雕藝術精品。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開鑿的鞏義石窟“帝后禮佛圖”

04禪宗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登封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佛第28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收信徒傳授禪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傳法于慧可,從此禪學在少林寺落跡流傳,不斷髮揚光大。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建造的禪宗祖庭——少林寺

05六世紀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築——永寧寺木塔

永寧寺位於北魏洛陽城裡城南郊,白馬寺東南約兩公里處,始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是北魏洛陽城內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永寧寺中心建築為九層木塔,據史書記載,木塔高“四十九丈”,摺合今天147米,相當於50層樓的高度,比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還要高,是六世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最高人工建築。

今天,在塔基周圍廢墟發掘出土了大量彩繪泥塑佛、菩薩、弟子和供養人殘件,其塑形之美,比例之準確,情態之傳神,雕工之細膩,世所罕見,尤其是一件長25公分的“北魏佛面相(殘片)”, 猶如殘缺雙臂的維納斯一樣,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而沉穩神祕的微笑,更是讓它擁有了“東方的蒙娜麗莎”的美譽頭銜,堪稱中國古代泥塑藝術的傑作,散發著永恆、迷人的藝術魅力和光彩。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建造的永寧寺木塔模型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北魏泥塑佛面(殘片)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北魏佛像

十分鐘讓你看懂:拓跋鮮卑與華夏文明的漫漫“融合之旅”

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收藏的北魏佛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