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盤古開天闢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五運歷年紀》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 《廣博物志》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盤古,龍首蛇身,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黎氓者,盤古身之諸蟲也,中國人就是黎氓,盤古身之諸蟲因風即元氣感化而成,大聖遺體也。故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盤古碑記(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載: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這裡所說的就是“龍的傳人”之始祖。

道家學說最早劃分了中國歷史:上古、中古、下古。道教經典《開天經》載: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後而有太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

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後,而有元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人皇之後,而有尊廬,尊廬之後,而有句婁,句婁之後,而有赫婿,赫婿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連之後,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伏羲沒後,而有女媧,女媧歿後,而有神農。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沒後而有祝融。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後,次有帝顓頊。顓頊沒後,而有帝嚳。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有周,周後而有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有元清入主中原。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是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媧皇在羲皇之後。女媧時,媧皇摶土造人。應該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女媧皇帝的後人,盤古、伏羲、女媧是我們的祖先。

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因此,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伏羲。

伏羲,龍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仇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

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龍身人首。女媧人首蛇身。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功德無量。凡聖共尊。

神農,又稱“神農氏”,即炎帝, 三皇五帝之一。據《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安登”亦稱“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徜徉,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農神”, 始為天子。

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 24 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 《史記?天官書》說:“ 軒轅(黃帝)黃龍體”,《天官書?注》:“ (黃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黃龍體。”《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黃帝是由帝王而仙的中華聖人。其文化傳流人世的,最著名的是崆峒山問道和《黃帝內經》,後人將其學和老子創始的道學聯繫起來,合稱黃老道。

盤古創世到黃帝有熊氏,凡275.7780萬年,黃帝時代至今4400多年,共約276.2180萬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

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中國人是炎黃子孫,自伏羲至炎黃二帝,歷史一直沒有中斷。故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二、道學就是龍文化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盤古開天闢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五運歷年紀》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 《廣博物志》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盤古,龍首蛇身,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黎氓者,盤古身之諸蟲也,中國人就是黎氓,盤古身之諸蟲因風即元氣感化而成,大聖遺體也。故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盤古碑記(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載: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這裡所說的就是“龍的傳人”之始祖。

道家學說最早劃分了中國歷史:上古、中古、下古。道教經典《開天經》載: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後而有太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

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後,而有元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人皇之後,而有尊廬,尊廬之後,而有句婁,句婁之後,而有赫婿,赫婿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連之後,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伏羲沒後,而有女媧,女媧歿後,而有神農。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沒後而有祝融。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後,次有帝顓頊。顓頊沒後,而有帝嚳。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有周,周後而有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有元清入主中原。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是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媧皇在羲皇之後。女媧時,媧皇摶土造人。應該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女媧皇帝的後人,盤古、伏羲、女媧是我們的祖先。

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因此,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伏羲。

伏羲,龍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仇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

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龍身人首。女媧人首蛇身。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功德無量。凡聖共尊。

神農,又稱“神農氏”,即炎帝, 三皇五帝之一。據《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安登”亦稱“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徜徉,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農神”, 始為天子。

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 24 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 《史記?天官書》說:“ 軒轅(黃帝)黃龍體”,《天官書?注》:“ (黃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黃龍體。”《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黃帝是由帝王而仙的中華聖人。其文化傳流人世的,最著名的是崆峒山問道和《黃帝內經》,後人將其學和老子創始的道學聯繫起來,合稱黃老道。

盤古創世到黃帝有熊氏,凡275.7780萬年,黃帝時代至今4400多年,共約276.2180萬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

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中國人是炎黃子孫,自伏羲至炎黃二帝,歷史一直沒有中斷。故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二、道學就是龍文化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中國本土文化是龍文化,強名曰道,故道學就是龍文化。

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初步奠定天人合一之龍文化基礎。

伏羲畫卦。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伏羲的主要功績是:

1、教民作網漁獵;教民馴養野獸。

2、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

3、始造書契,用於記事。

4、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5、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六、創制古代曆法。七、伏羲創立八卦,標誌著中國古老哲學的誕生。

女媧承伏羲之制,並作笙簧。有《地母經》傳世。

黃帝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學之至道論:至道,著書《黃帝內經》,初步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

炎黃子孫如今所傳承的道家文化和中醫,都是黃龍傳下來的。而且黃帝自己修道,以其求道之經歷和得道之聖蹟,昭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天地人合一,修心立德,超凡入聖。

後來,由老子作道德經,創造了千古聖學道學,即是對龍文化的系統總結和闡述。漢朝張道陵以《道德經》為基礎,創立了道教。

道教立天地人之道,天人合一。凡人可以修道成仙。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等以及修成正果的神仙是真龍。天庭又稱為龍堂。玉皇和王母為龍堂之主。按照道家學說,人修心立德,功德圓滿者,可超凡入聖。

由凡龍化為真龍,即神仙。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堯舜禹等,本身是凡間龍體,治世有功,皆修成神仙上品。根據道教經典記載:盤古昇天為元始天尊、伏羲為東方天帝、女媧是地母后土、黃帝是中央天帝、堯舜禹是天官地官水官。

中華文明的特點是道教,信仰就是道。道的神格化就是三清道祖,是玉皇。三清道祖與玉皇的關係,是虛無和妙有的關係。從玉皇的職責是代表道,代表三清道祖度化眾生。他總執天道,是萬天帝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即使現在,農村和下層人民也多崇奉儒道釋三教,而且三教合一:以玉皇最大,以盤古、太上老君、女媧娘娘、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如來佛和孔子最為著名。以道治國國當興,背道治國國必亡。這是中國百萬年歷史的最基本的特點和規律。從這個意義上看,道教是一神教,即以玉皇為最高神的一神教。

中華文化的根本是孝道。孝道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文明。盤古分天地,媧皇制人倫。《地母經》雲:“九州大地眾。誰非父母生。十月懷胎苦。三年乳哺辛。膝下蘭桂茂。高堂白髮新。一生苦拮据。無非為兒孫。思量父母苦。當發敬孝心。烏雅知返哺。羊有跪乳情。人不孝父母。何以超獸禽。”先王行之而天下治,兒女行之而家和睦興旺。

媧皇時期,孝道始發,彼時乃原始社會,非封建社會也。孝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自然情懷和人性,所以,無論社會形態如何更替,朝代如何更換,但孝道卻因其是中華民族之人倫之根,文化之本,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湧現出以《地母經》《道德經》和《論語》和《孝經》為代表的孝道經典,以二十四孝為代表的孝道典範。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獨有的孝道文化。

宇宙的目的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神得一則靈,萬物得一則生。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三才之道實為一道也。道法自然。道即自然。自然者,自己本來就是這樣。《道德經》引導世人清靜無為,遣欲澄心,返璞歸真。老子曰:天地長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若長生,必須效法天地,清心寡慾,謀事未於有,凡事順其自然,萬物源道歸道,不妄為,不隨心所欲,這就是長生之道,也是國家之長治久安之道。

三、有關歷史記載的龍多是業龍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盤古開天闢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五運歷年紀》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 《廣博物志》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盤古,龍首蛇身,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黎氓者,盤古身之諸蟲也,中國人就是黎氓,盤古身之諸蟲因風即元氣感化而成,大聖遺體也。故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盤古碑記(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載: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這裡所說的就是“龍的傳人”之始祖。

道家學說最早劃分了中國歷史:上古、中古、下古。道教經典《開天經》載: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後而有太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

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後,而有元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人皇之後,而有尊廬,尊廬之後,而有句婁,句婁之後,而有赫婿,赫婿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連之後,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伏羲沒後,而有女媧,女媧歿後,而有神農。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沒後而有祝融。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後,次有帝顓頊。顓頊沒後,而有帝嚳。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有周,周後而有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有元清入主中原。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是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媧皇在羲皇之後。女媧時,媧皇摶土造人。應該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女媧皇帝的後人,盤古、伏羲、女媧是我們的祖先。

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因此,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伏羲。

伏羲,龍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仇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

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龍身人首。女媧人首蛇身。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功德無量。凡聖共尊。

神農,又稱“神農氏”,即炎帝, 三皇五帝之一。據《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安登”亦稱“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徜徉,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農神”, 始為天子。

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 24 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 《史記?天官書》說:“ 軒轅(黃帝)黃龍體”,《天官書?注》:“ (黃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黃龍體。”《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黃帝是由帝王而仙的中華聖人。其文化傳流人世的,最著名的是崆峒山問道和《黃帝內經》,後人將其學和老子創始的道學聯繫起來,合稱黃老道。

盤古創世到黃帝有熊氏,凡275.7780萬年,黃帝時代至今4400多年,共約276.2180萬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

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中國人是炎黃子孫,自伏羲至炎黃二帝,歷史一直沒有中斷。故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二、道學就是龍文化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中國本土文化是龍文化,強名曰道,故道學就是龍文化。

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初步奠定天人合一之龍文化基礎。

伏羲畫卦。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伏羲的主要功績是:

1、教民作網漁獵;教民馴養野獸。

2、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

3、始造書契,用於記事。

4、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5、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六、創制古代曆法。七、伏羲創立八卦,標誌著中國古老哲學的誕生。

女媧承伏羲之制,並作笙簧。有《地母經》傳世。

黃帝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學之至道論:至道,著書《黃帝內經》,初步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

炎黃子孫如今所傳承的道家文化和中醫,都是黃龍傳下來的。而且黃帝自己修道,以其求道之經歷和得道之聖蹟,昭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天地人合一,修心立德,超凡入聖。

後來,由老子作道德經,創造了千古聖學道學,即是對龍文化的系統總結和闡述。漢朝張道陵以《道德經》為基礎,創立了道教。

道教立天地人之道,天人合一。凡人可以修道成仙。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等以及修成正果的神仙是真龍。天庭又稱為龍堂。玉皇和王母為龍堂之主。按照道家學說,人修心立德,功德圓滿者,可超凡入聖。

由凡龍化為真龍,即神仙。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堯舜禹等,本身是凡間龍體,治世有功,皆修成神仙上品。根據道教經典記載:盤古昇天為元始天尊、伏羲為東方天帝、女媧是地母后土、黃帝是中央天帝、堯舜禹是天官地官水官。

中華文明的特點是道教,信仰就是道。道的神格化就是三清道祖,是玉皇。三清道祖與玉皇的關係,是虛無和妙有的關係。從玉皇的職責是代表道,代表三清道祖度化眾生。他總執天道,是萬天帝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即使現在,農村和下層人民也多崇奉儒道釋三教,而且三教合一:以玉皇最大,以盤古、太上老君、女媧娘娘、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如來佛和孔子最為著名。以道治國國當興,背道治國國必亡。這是中國百萬年歷史的最基本的特點和規律。從這個意義上看,道教是一神教,即以玉皇為最高神的一神教。

中華文化的根本是孝道。孝道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文明。盤古分天地,媧皇制人倫。《地母經》雲:“九州大地眾。誰非父母生。十月懷胎苦。三年乳哺辛。膝下蘭桂茂。高堂白髮新。一生苦拮据。無非為兒孫。思量父母苦。當發敬孝心。烏雅知返哺。羊有跪乳情。人不孝父母。何以超獸禽。”先王行之而天下治,兒女行之而家和睦興旺。

媧皇時期,孝道始發,彼時乃原始社會,非封建社會也。孝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自然情懷和人性,所以,無論社會形態如何更替,朝代如何更換,但孝道卻因其是中華民族之人倫之根,文化之本,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湧現出以《地母經》《道德經》和《論語》和《孝經》為代表的孝道經典,以二十四孝為代表的孝道典範。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獨有的孝道文化。

宇宙的目的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神得一則靈,萬物得一則生。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三才之道實為一道也。道法自然。道即自然。自然者,自己本來就是這樣。《道德經》引導世人清靜無為,遣欲澄心,返璞歸真。老子曰:天地長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若長生,必須效法天地,清心寡慾,謀事未於有,凡事順其自然,萬物源道歸道,不妄為,不隨心所欲,這就是長生之道,也是國家之長治久安之道。

三、有關歷史記載的龍多是業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歷代真龍記載很多,但是,這些龍多是業龍,即為天地人服務的龍。

1

神仙的座騎

道家的經典《抱朴子》記載,太上老君憑藉青龍,上天入地,穿山涉水等。

2

天降祥瑞

(後漢書.五行志〕:龍降溫明殿。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親率朝臣,在距離龍200多步的地方,舉行了 祭祀活動。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盤古開天闢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五運歷年紀》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 《廣博物志》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盤古,龍首蛇身,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黎氓者,盤古身之諸蟲也,中國人就是黎氓,盤古身之諸蟲因風即元氣感化而成,大聖遺體也。故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盤古碑記(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載: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這裡所說的就是“龍的傳人”之始祖。

道家學說最早劃分了中國歷史:上古、中古、下古。道教經典《開天經》載: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後而有太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

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後,而有元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人皇之後,而有尊廬,尊廬之後,而有句婁,句婁之後,而有赫婿,赫婿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連之後,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伏羲沒後,而有女媧,女媧歿後,而有神農。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沒後而有祝融。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後,次有帝顓頊。顓頊沒後,而有帝嚳。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有周,周後而有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有元清入主中原。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是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媧皇在羲皇之後。女媧時,媧皇摶土造人。應該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女媧皇帝的後人,盤古、伏羲、女媧是我們的祖先。

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因此,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伏羲。

伏羲,龍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仇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

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龍身人首。女媧人首蛇身。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功德無量。凡聖共尊。

神農,又稱“神農氏”,即炎帝, 三皇五帝之一。據《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安登”亦稱“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徜徉,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農神”, 始為天子。

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 24 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 《史記?天官書》說:“ 軒轅(黃帝)黃龍體”,《天官書?注》:“ (黃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黃龍體。”《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黃帝是由帝王而仙的中華聖人。其文化傳流人世的,最著名的是崆峒山問道和《黃帝內經》,後人將其學和老子創始的道學聯繫起來,合稱黃老道。

盤古創世到黃帝有熊氏,凡275.7780萬年,黃帝時代至今4400多年,共約276.2180萬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

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中國人是炎黃子孫,自伏羲至炎黃二帝,歷史一直沒有中斷。故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二、道學就是龍文化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中國本土文化是龍文化,強名曰道,故道學就是龍文化。

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初步奠定天人合一之龍文化基礎。

伏羲畫卦。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伏羲的主要功績是:

1、教民作網漁獵;教民馴養野獸。

2、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

3、始造書契,用於記事。

4、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5、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六、創制古代曆法。七、伏羲創立八卦,標誌著中國古老哲學的誕生。

女媧承伏羲之制,並作笙簧。有《地母經》傳世。

黃帝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學之至道論:至道,著書《黃帝內經》,初步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

炎黃子孫如今所傳承的道家文化和中醫,都是黃龍傳下來的。而且黃帝自己修道,以其求道之經歷和得道之聖蹟,昭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天地人合一,修心立德,超凡入聖。

後來,由老子作道德經,創造了千古聖學道學,即是對龍文化的系統總結和闡述。漢朝張道陵以《道德經》為基礎,創立了道教。

道教立天地人之道,天人合一。凡人可以修道成仙。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等以及修成正果的神仙是真龍。天庭又稱為龍堂。玉皇和王母為龍堂之主。按照道家學說,人修心立德,功德圓滿者,可超凡入聖。

由凡龍化為真龍,即神仙。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堯舜禹等,本身是凡間龍體,治世有功,皆修成神仙上品。根據道教經典記載:盤古昇天為元始天尊、伏羲為東方天帝、女媧是地母后土、黃帝是中央天帝、堯舜禹是天官地官水官。

中華文明的特點是道教,信仰就是道。道的神格化就是三清道祖,是玉皇。三清道祖與玉皇的關係,是虛無和妙有的關係。從玉皇的職責是代表道,代表三清道祖度化眾生。他總執天道,是萬天帝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即使現在,農村和下層人民也多崇奉儒道釋三教,而且三教合一:以玉皇最大,以盤古、太上老君、女媧娘娘、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如來佛和孔子最為著名。以道治國國當興,背道治國國必亡。這是中國百萬年歷史的最基本的特點和規律。從這個意義上看,道教是一神教,即以玉皇為最高神的一神教。

中華文化的根本是孝道。孝道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文明。盤古分天地,媧皇制人倫。《地母經》雲:“九州大地眾。誰非父母生。十月懷胎苦。三年乳哺辛。膝下蘭桂茂。高堂白髮新。一生苦拮据。無非為兒孫。思量父母苦。當發敬孝心。烏雅知返哺。羊有跪乳情。人不孝父母。何以超獸禽。”先王行之而天下治,兒女行之而家和睦興旺。

媧皇時期,孝道始發,彼時乃原始社會,非封建社會也。孝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自然情懷和人性,所以,無論社會形態如何更替,朝代如何更換,但孝道卻因其是中華民族之人倫之根,文化之本,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湧現出以《地母經》《道德經》和《論語》和《孝經》為代表的孝道經典,以二十四孝為代表的孝道典範。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獨有的孝道文化。

宇宙的目的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神得一則靈,萬物得一則生。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三才之道實為一道也。道法自然。道即自然。自然者,自己本來就是這樣。《道德經》引導世人清靜無為,遣欲澄心,返璞歸真。老子曰:天地長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若長生,必須效法天地,清心寡慾,謀事未於有,凡事順其自然,萬物源道歸道,不妄為,不隨心所欲,這就是長生之道,也是國家之長治久安之道。

三、有關歷史記載的龍多是業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歷代真龍記載很多,但是,這些龍多是業龍,即為天地人服務的龍。

1

神仙的座騎

道家的經典《抱朴子》記載,太上老君憑藉青龍,上天入地,穿山涉水等。

2

天降祥瑞

(後漢書.五行志〕:龍降溫明殿。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親率朝臣,在距離龍200多步的地方,舉行了 祭祀活動。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3

傷龍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佔一半。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4

執行任務疲憊而墜龍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 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一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一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鬚,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徑約一公尺多。四個爪子深深扎進沙灘裡。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盤古開天闢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五運歷年紀》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 《廣博物志》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盤古,龍首蛇身,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黎氓者,盤古身之諸蟲也,中國人就是黎氓,盤古身之諸蟲因風即元氣感化而成,大聖遺體也。故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盤古碑記(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載: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這裡所說的就是“龍的傳人”之始祖。

道家學說最早劃分了中國歷史:上古、中古、下古。道教經典《開天經》載: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後而有太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

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後,而有元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人皇之後,而有尊廬,尊廬之後,而有句婁,句婁之後,而有赫婿,赫婿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連之後,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伏羲沒後,而有女媧,女媧歿後,而有神農。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沒後而有祝融。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後,次有帝顓頊。顓頊沒後,而有帝嚳。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有周,周後而有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有元清入主中原。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是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媧皇在羲皇之後。女媧時,媧皇摶土造人。應該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女媧皇帝的後人,盤古、伏羲、女媧是我們的祖先。

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因此,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伏羲。

伏羲,龍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仇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

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龍身人首。女媧人首蛇身。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功德無量。凡聖共尊。

神農,又稱“神農氏”,即炎帝, 三皇五帝之一。據《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安登”亦稱“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徜徉,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農神”, 始為天子。

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 24 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 《史記?天官書》說:“ 軒轅(黃帝)黃龍體”,《天官書?注》:“ (黃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黃龍體。”《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黃帝是由帝王而仙的中華聖人。其文化傳流人世的,最著名的是崆峒山問道和《黃帝內經》,後人將其學和老子創始的道學聯繫起來,合稱黃老道。

盤古創世到黃帝有熊氏,凡275.7780萬年,黃帝時代至今4400多年,共約276.2180萬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

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中國人是炎黃子孫,自伏羲至炎黃二帝,歷史一直沒有中斷。故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二、道學就是龍文化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中國本土文化是龍文化,強名曰道,故道學就是龍文化。

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初步奠定天人合一之龍文化基礎。

伏羲畫卦。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伏羲的主要功績是:

1、教民作網漁獵;教民馴養野獸。

2、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

3、始造書契,用於記事。

4、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5、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六、創制古代曆法。七、伏羲創立八卦,標誌著中國古老哲學的誕生。

女媧承伏羲之制,並作笙簧。有《地母經》傳世。

黃帝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學之至道論:至道,著書《黃帝內經》,初步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

炎黃子孫如今所傳承的道家文化和中醫,都是黃龍傳下來的。而且黃帝自己修道,以其求道之經歷和得道之聖蹟,昭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天地人合一,修心立德,超凡入聖。

後來,由老子作道德經,創造了千古聖學道學,即是對龍文化的系統總結和闡述。漢朝張道陵以《道德經》為基礎,創立了道教。

道教立天地人之道,天人合一。凡人可以修道成仙。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等以及修成正果的神仙是真龍。天庭又稱為龍堂。玉皇和王母為龍堂之主。按照道家學說,人修心立德,功德圓滿者,可超凡入聖。

由凡龍化為真龍,即神仙。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堯舜禹等,本身是凡間龍體,治世有功,皆修成神仙上品。根據道教經典記載:盤古昇天為元始天尊、伏羲為東方天帝、女媧是地母后土、黃帝是中央天帝、堯舜禹是天官地官水官。

中華文明的特點是道教,信仰就是道。道的神格化就是三清道祖,是玉皇。三清道祖與玉皇的關係,是虛無和妙有的關係。從玉皇的職責是代表道,代表三清道祖度化眾生。他總執天道,是萬天帝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即使現在,農村和下層人民也多崇奉儒道釋三教,而且三教合一:以玉皇最大,以盤古、太上老君、女媧娘娘、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如來佛和孔子最為著名。以道治國國當興,背道治國國必亡。這是中國百萬年歷史的最基本的特點和規律。從這個意義上看,道教是一神教,即以玉皇為最高神的一神教。

中華文化的根本是孝道。孝道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文明。盤古分天地,媧皇制人倫。《地母經》雲:“九州大地眾。誰非父母生。十月懷胎苦。三年乳哺辛。膝下蘭桂茂。高堂白髮新。一生苦拮据。無非為兒孫。思量父母苦。當發敬孝心。烏雅知返哺。羊有跪乳情。人不孝父母。何以超獸禽。”先王行之而天下治,兒女行之而家和睦興旺。

媧皇時期,孝道始發,彼時乃原始社會,非封建社會也。孝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自然情懷和人性,所以,無論社會形態如何更替,朝代如何更換,但孝道卻因其是中華民族之人倫之根,文化之本,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湧現出以《地母經》《道德經》和《論語》和《孝經》為代表的孝道經典,以二十四孝為代表的孝道典範。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獨有的孝道文化。

宇宙的目的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神得一則靈,萬物得一則生。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三才之道實為一道也。道法自然。道即自然。自然者,自己本來就是這樣。《道德經》引導世人清靜無為,遣欲澄心,返璞歸真。老子曰:天地長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若長生,必須效法天地,清心寡慾,謀事未於有,凡事順其自然,萬物源道歸道,不妄為,不隨心所欲,這就是長生之道,也是國家之長治久安之道。

三、有關歷史記載的龍多是業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歷代真龍記載很多,但是,這些龍多是業龍,即為天地人服務的龍。

1

神仙的座騎

道家的經典《抱朴子》記載,太上老君憑藉青龍,上天入地,穿山涉水等。

2

天降祥瑞

(後漢書.五行志〕:龍降溫明殿。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親率朝臣,在距離龍200多步的地方,舉行了 祭祀活動。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3

傷龍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佔一半。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4

執行任務疲憊而墜龍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 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一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一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鬚,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徑約一公尺多。四個爪子深深扎進沙灘裡。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5

潛居湖泊之龍

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一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6

專人飼養之龍

人們信賴的史書《左傳》曾提到舜帝賜為自己養龍的人姓董,名為豢龍氏,意思是養龍的人;一向對光怪陸離的上古傳說持審慎態度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記載夏代有專門養龍的人,名為御龍氏。

綜上,作為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的西方的dragon,與中國龍(Long)沒有任何關係,不應當再無原則地混淆和比較。中國是龍的故鄉,龍的傳人,中國文化是龍文化,即道家文化(包括儒禪道)。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仁慈之都,天佑中華。這是歷史的真實存在,誰也否定不了。

"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孫東川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2日第487期上發表《龍與Dragon不能混為一談》,認為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為龍正名,既關係到中國傳統的現代解讀,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世界形象。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西方的Dragon是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筆者贊同為龍正名,但不同意“龍是中華民族思維的創造物”的圖騰說。筆者認為:龍是真實的存在,中國人的確是龍的傳人,中國道家文化就是龍文化。

一、中國人的老祖宗盤古是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盤古開天闢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龍神。《五運歷年紀》說:“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皇王大紀》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盤古。” 《廣博物志》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盤古,龍首蛇身,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黎氓者,盤古身之諸蟲也,中國人就是黎氓,盤古身之諸蟲因風即元氣感化而成,大聖遺體也。故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盤古碑記(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載: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這裡所說的就是“龍的傳人”之始祖。

道家學說最早劃分了中國歷史:上古、中古、下古。道教經典《開天經》載: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人民之初,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太初後而有太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沒而有混沌。

混沌即沒,而有九宮。九宮沒後,而有元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人皇之後,而有尊廬,尊廬之後,而有句婁,句婁之後,而有赫婿,赫婿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太連之後,而有伏羲。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伏羲沒後,而有女媧,女媧歿後,而有神農。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沒後而有祝融。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後,次有帝顓頊。顓頊沒後,而有帝嚳。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有周,周後而有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間有元清入主中原。由此看來,我們的祖先是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媧皇在羲皇之後。女媧時,媧皇摶土造人。應該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女媧皇帝的後人,盤古、伏羲、女媧是我們的祖先。

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因此,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伏羲。

伏羲,龍身人首,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仇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

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龍身人首。女媧人首蛇身。她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功德無量。凡聖共尊。

神農,又稱“神農氏”,即炎帝, 三皇五帝之一。據《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安登”亦稱“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徜徉,生“神農”。人面龍顏,好耕,是謂“農神”, 始為天子。

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 24 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 《史記?天官書》說:“ 軒轅(黃帝)黃龍體”,《天官書?注》:“ (黃帝)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黃龍體。”《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黃帝是由帝王而仙的中華聖人。其文化傳流人世的,最著名的是崆峒山問道和《黃帝內經》,後人將其學和老子創始的道學聯繫起來,合稱黃老道。

盤古創世到黃帝有熊氏,凡275.7780萬年,黃帝時代至今4400多年,共約276.2180萬年,基本上是道化民族。

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中國人是炎黃子孫,自伏羲至炎黃二帝,歷史一直沒有中斷。故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二、道學就是龍文化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中國本土文化是龍文化,強名曰道,故道學就是龍文化。

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初步奠定天人合一之龍文化基礎。

伏羲畫卦。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伏羲的主要功績是:

1、教民作網漁獵;教民馴養野獸。

2、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

3、始造書契,用於記事。

4、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5、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六、創制古代曆法。七、伏羲創立八卦,標誌著中國古老哲學的誕生。

女媧承伏羲之制,並作笙簧。有《地母經》傳世。

黃帝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學之至道論:至道,著書《黃帝內經》,初步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

炎黃子孫如今所傳承的道家文化和中醫,都是黃龍傳下來的。而且黃帝自己修道,以其求道之經歷和得道之聖蹟,昭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天地人合一,修心立德,超凡入聖。

後來,由老子作道德經,創造了千古聖學道學,即是對龍文化的系統總結和闡述。漢朝張道陵以《道德經》為基礎,創立了道教。

道教立天地人之道,天人合一。凡人可以修道成仙。盤古,龍首蛇身;伏羲龍首蛇身,女媧人首蛇身。神農,人面龍顏,黃帝,黃龍體等以及修成正果的神仙是真龍。天庭又稱為龍堂。玉皇和王母為龍堂之主。按照道家學說,人修心立德,功德圓滿者,可超凡入聖。

由凡龍化為真龍,即神仙。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黃帝、堯舜禹等,本身是凡間龍體,治世有功,皆修成神仙上品。根據道教經典記載:盤古昇天為元始天尊、伏羲為東方天帝、女媧是地母后土、黃帝是中央天帝、堯舜禹是天官地官水官。

中華文明的特點是道教,信仰就是道。道的神格化就是三清道祖,是玉皇。三清道祖與玉皇的關係,是虛無和妙有的關係。從玉皇的職責是代表道,代表三清道祖度化眾生。他總執天道,是萬天帝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即使現在,農村和下層人民也多崇奉儒道釋三教,而且三教合一:以玉皇最大,以盤古、太上老君、女媧娘娘、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如來佛和孔子最為著名。以道治國國當興,背道治國國必亡。這是中國百萬年歷史的最基本的特點和規律。從這個意義上看,道教是一神教,即以玉皇為最高神的一神教。

中華文化的根本是孝道。孝道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文明。盤古分天地,媧皇制人倫。《地母經》雲:“九州大地眾。誰非父母生。十月懷胎苦。三年乳哺辛。膝下蘭桂茂。高堂白髮新。一生苦拮据。無非為兒孫。思量父母苦。當發敬孝心。烏雅知返哺。羊有跪乳情。人不孝父母。何以超獸禽。”先王行之而天下治,兒女行之而家和睦興旺。

媧皇時期,孝道始發,彼時乃原始社會,非封建社會也。孝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自然情懷和人性,所以,無論社會形態如何更替,朝代如何更換,但孝道卻因其是中華民族之人倫之根,文化之本,被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湧現出以《地母經》《道德經》和《論語》和《孝經》為代表的孝道經典,以二十四孝為代表的孝道典範。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獨有的孝道文化。

宇宙的目的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神得一則靈,萬物得一則生。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三才之道實為一道也。道法自然。道即自然。自然者,自己本來就是這樣。《道德經》引導世人清靜無為,遣欲澄心,返璞歸真。老子曰:天地長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若長生,必須效法天地,清心寡慾,謀事未於有,凡事順其自然,萬物源道歸道,不妄為,不隨心所欲,這就是長生之道,也是國家之長治久安之道。

三、有關歷史記載的龍多是業龍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歷代真龍記載很多,但是,這些龍多是業龍,即為天地人服務的龍。

1

神仙的座騎

道家的經典《抱朴子》記載,太上老君憑藉青龍,上天入地,穿山涉水等。

2

天降祥瑞

(後漢書.五行志〕:龍降溫明殿。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親率朝臣,在距離龍200多步的地方,舉行了 祭祀活動。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3

傷龍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佔一半。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4

執行任務疲憊而墜龍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 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一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一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鬚,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徑約一公尺多。四個爪子深深扎進沙灘裡。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5

潛居湖泊之龍

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一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6

專人飼養之龍

人們信賴的史書《左傳》曾提到舜帝賜為自己養龍的人姓董,名為豢龍氏,意思是養龍的人;一向對光怪陸離的上古傳說持審慎態度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記載夏代有專門養龍的人,名為御龍氏。

綜上,作為邪惡與凶殘的象徵的西方的dragon,與中國龍(Long)沒有任何關係,不應當再無原則地混淆和比較。中國是龍的故鄉,龍的傳人,中國文化是龍文化,即道家文化(包括儒禪道)。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仁慈之都,天佑中華。這是歷史的真實存在,誰也否定不了。

華夏文明|上古文明,天地人合之龍文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