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這是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一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頒獎詞。

"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這是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一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頒獎詞。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今天是季羨林先生逝世10週年紀念日。

他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他創建了東方語文系,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精通12國語言,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他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他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黨派成員——民盟盟員。

在他晚年, 民盟中央領導常在春節前後看望他。知道是民盟的“孃家人”來了,季老每次都特別高興。

斯人已去,風範永存。

在他治學處事的語錄中,我們能夠感悟到他的一生質樸、豁達、嚴謹。亦如他所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就讓我們一起重溫季羨林先生的經典語句,以此緬懷季老,並與君共勉。

“三頂桂冠一摘,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歡喜。

季羨林受到許多人的尊重,並被一些人奉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對此,季羨林直抒己見,三辭桂冠。

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二辭“學界泰斗”:“這樣的人,濤濤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講起呢?”

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季羨林對於和自己無關的名譽,堅辭不受。謙虛的品格在季羨林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這是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一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頒獎詞。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今天是季羨林先生逝世10週年紀念日。

他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他創建了東方語文系,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精通12國語言,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他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他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黨派成員——民盟盟員。

在他晚年, 民盟中央領導常在春節前後看望他。知道是民盟的“孃家人”來了,季老每次都特別高興。

斯人已去,風範永存。

在他治學處事的語錄中,我們能夠感悟到他的一生質樸、豁達、嚴謹。亦如他所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就讓我們一起重溫季羨林先生的經典語句,以此緬懷季老,並與君共勉。

“三頂桂冠一摘,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歡喜。

季羨林受到許多人的尊重,並被一些人奉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對此,季羨林直抒己見,三辭桂冠。

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二辭“學界泰斗”:“這樣的人,濤濤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講起呢?”

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季羨林對於和自己無關的名譽,堅辭不受。謙虛的品格在季羨林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

在“文革”期間,季羨林先是蹲牛棚,後來是北大女生宿舍的守門人,在傳達室當門房。在這期間,除了收發信件報紙外,他就在翻譯。因為怕被發現,他偷偷地在家裡頭把原文抄在小紙條上。然後在傳達室沒人經過時拿出小紙條,躲在角落逐字翻譯。

他說嚴復翻譯是“一名之力,旬月踟躕”。而他是“一腳(韻腳)之找,失神落魄”。

即使承受著權威的脅迫,季羨林依舊翻譯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在外人看來,身處險境時他們絕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翻譯一本書,惹禍上身。然而,季羨林選擇在“最困難的時候”堅守良知。“文革”後,季羨林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用幽默甚至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這段時間中的不幸遭遇。

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心路歷程的反映。

"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這是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一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頒獎詞。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今天是季羨林先生逝世10週年紀念日。

他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他創建了東方語文系,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精通12國語言,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他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他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黨派成員——民盟盟員。

在他晚年, 民盟中央領導常在春節前後看望他。知道是民盟的“孃家人”來了,季老每次都特別高興。

斯人已去,風範永存。

在他治學處事的語錄中,我們能夠感悟到他的一生質樸、豁達、嚴謹。亦如他所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就讓我們一起重溫季羨林先生的經典語句,以此緬懷季老,並與君共勉。

“三頂桂冠一摘,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歡喜。

季羨林受到許多人的尊重,並被一些人奉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對此,季羨林直抒己見,三辭桂冠。

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二辭“學界泰斗”:“這樣的人,濤濤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講起呢?”

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季羨林對於和自己無關的名譽,堅辭不受。謙虛的品格在季羨林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

在“文革”期間,季羨林先是蹲牛棚,後來是北大女生宿舍的守門人,在傳達室當門房。在這期間,除了收發信件報紙外,他就在翻譯。因為怕被發現,他偷偷地在家裡頭把原文抄在小紙條上。然後在傳達室沒人經過時拿出小紙條,躲在角落逐字翻譯。

他說嚴復翻譯是“一名之力,旬月踟躕”。而他是“一腳(韻腳)之找,失神落魄”。

即使承受著權威的脅迫,季羨林依舊翻譯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在外人看來,身處險境時他們絕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翻譯一本書,惹禍上身。然而,季羨林選擇在“最困難的時候”堅守良知。“文革”後,季羨林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用幽默甚至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這段時間中的不幸遭遇。

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心路歷程的反映。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見一個老人在學校報名處,就對他說:“大爺,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辦手續。”這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第二天在開學典禮上,這位新生驚訝地看到老人就坐在主席臺上,一打聽才知道,他竟是北大副校長季羨林。習慣一身中山裝的“布衣教授”季羨林,欣然給學生看行李,沒有絲毫“身份感”,難怪學生會誤會。

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住院期間,偶然聽到護士說愛看自己在報紙上連載的著作《留德十年》,便馬上吩咐人去買。他說:“書是給人看的,哪怕有幾句話對年輕人有用,也值得。”醫院的其他人聽說此事,都想來索要簽名本。“都給,買去。”季羨林說。最後,一趟一趟買了600本,也一筆一畫地簽名600本。

一個人的高貴,不在於他身處高位,而是,哪怕你身居高位,也不失對他人的尊重。

為學做人,臻於極致。不論是學術還是為人,季羨林都留下了諸多經典話語值得我們學習與深思。

➤“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

➤“影響我一生的四句話,分別是陳寅恪所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適所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梁漱溟所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馬寅初所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如果我有優點的話,我只講勤奮。一個人幹什麼事都要有一點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沒有這個勁,我看是一事無成。”

➤“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我已經走不動路了,沒有人攙扶,兩米的距離都很難了。我現在的一個任務,就是勸年輕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這是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一代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頒獎詞。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今天是季羨林先生逝世10週年紀念日。

他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他創建了東方語文系,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精通12國語言,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他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他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黨派成員——民盟盟員。

在他晚年, 民盟中央領導常在春節前後看望他。知道是民盟的“孃家人”來了,季老每次都特別高興。

斯人已去,風範永存。

在他治學處事的語錄中,我們能夠感悟到他的一生質樸、豁達、嚴謹。亦如他所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就讓我們一起重溫季羨林先生的經典語句,以此緬懷季老,並與君共勉。

“三頂桂冠一摘,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歡喜。

季羨林受到許多人的尊重,並被一些人奉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對此,季羨林直抒己見,三辭桂冠。

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二辭“學界泰斗”:“這樣的人,濤濤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講起呢?”

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季羨林對於和自己無關的名譽,堅辭不受。謙虛的品格在季羨林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

在“文革”期間,季羨林先是蹲牛棚,後來是北大女生宿舍的守門人,在傳達室當門房。在這期間,除了收發信件報紙外,他就在翻譯。因為怕被發現,他偷偷地在家裡頭把原文抄在小紙條上。然後在傳達室沒人經過時拿出小紙條,躲在角落逐字翻譯。

他說嚴復翻譯是“一名之力,旬月踟躕”。而他是“一腳(韻腳)之找,失神落魄”。

即使承受著權威的脅迫,季羨林依舊翻譯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在外人看來,身處險境時他們絕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翻譯一本書,惹禍上身。然而,季羨林選擇在“最困難的時候”堅守良知。“文革”後,季羨林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用幽默甚至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這段時間中的不幸遭遇。

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心路歷程的反映。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見一個老人在學校報名處,就對他說:“大爺,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辦手續。”這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第二天在開學典禮上,這位新生驚訝地看到老人就坐在主席臺上,一打聽才知道,他竟是北大副校長季羨林。習慣一身中山裝的“布衣教授”季羨林,欣然給學生看行李,沒有絲毫“身份感”,難怪學生會誤會。

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住院期間,偶然聽到護士說愛看自己在報紙上連載的著作《留德十年》,便馬上吩咐人去買。他說:“書是給人看的,哪怕有幾句話對年輕人有用,也值得。”醫院的其他人聽說此事,都想來索要簽名本。“都給,買去。”季羨林說。最後,一趟一趟買了600本,也一筆一畫地簽名600本。

一個人的高貴,不在於他身處高位,而是,哪怕你身居高位,也不失對他人的尊重。

為學做人,臻於極致。不論是學術還是為人,季羨林都留下了諸多經典話語值得我們學習與深思。

➤“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

➤“影響我一生的四句話,分別是陳寅恪所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適所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梁漱溟所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馬寅初所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如果我有優點的話,我只講勤奮。一個人幹什麼事都要有一點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沒有這個勁,我看是一事無成。”

➤“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我已經走不動路了,沒有人攙扶,兩米的距離都很難了。我現在的一個任務,就是勸年輕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他是北大唯一終身教授,請辭“國學大師”頭銜,他的話提醒著無數人

作者 _ 馬雪彧

本期編輯 _ 丁咪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