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賣房住進養老院,引發輿論爭議

在士氣精神暗而不明、鬱而難發的時期,錢理群不是純坐而論道跟著瞎扯淡之人。對於舉步維艱公共事務,他是充滿責任感的,是敢於去打開局面,是能自覺去逢荊棘、蹈溪壑的,是以終可以一布衣之身,感召力早已衝出北大,澤被其思想、精神於四海學子。


當代文化界,一直有個悖論:研究魯迅的人,反倒多更乏魯迅風骨。錢理群不一樣。他是魯迅專家,他實終其一生,都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在倡導“魯迅精神”。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賣房住進養老院,引發輿論爭議

在士氣精神暗而不明、鬱而難發的時期,錢理群不是純坐而論道跟著瞎扯淡之人。對於舉步維艱公共事務,他是充滿責任感的,是敢於去打開局面,是能自覺去逢荊棘、蹈溪壑的,是以終可以一布衣之身,感召力早已衝出北大,澤被其思想、精神於四海學子。


當代文化界,一直有個悖論:研究魯迅的人,反倒多更乏魯迅風骨。錢理群不一樣。他是魯迅專家,他實終其一生,都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在倡導“魯迅精神”。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他是魯迅的私淑傳人,幾乎是以魯迅的標準活著。他寄希望國人能獨立、能健康地思考;他不是激烈抗上之人,可對於一些歪風邪氣,他從未有過諂媚之色;對於現代公民世界性的“殘民化”現狀,他痛心疾首,可也不曾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而是身體力行,深入民間,廣交底層之友,甚至不顧垂老之身、不惜以名教授之尊榮,屢屢自動請纓,費盡心力參與到中學教學事業中去。

他對於青年人,有過太多的期望。但是,眼見那些本當分擔起公共之責的高學歷菁英,正日益自私蛻化時,他無畏得罪,痛斥他們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思想界因了各端緣由左右分裂時,他一直不忘奔走呼籲,謀求底線共識;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賣房住進養老院,引發輿論爭議

在士氣精神暗而不明、鬱而難發的時期,錢理群不是純坐而論道跟著瞎扯淡之人。對於舉步維艱公共事務,他是充滿責任感的,是敢於去打開局面,是能自覺去逢荊棘、蹈溪壑的,是以終可以一布衣之身,感召力早已衝出北大,澤被其思想、精神於四海學子。


當代文化界,一直有個悖論:研究魯迅的人,反倒多更乏魯迅風骨。錢理群不一樣。他是魯迅專家,他實終其一生,都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在倡導“魯迅精神”。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他是魯迅的私淑傳人,幾乎是以魯迅的標準活著。他寄希望國人能獨立、能健康地思考;他不是激烈抗上之人,可對於一些歪風邪氣,他從未有過諂媚之色;對於現代公民世界性的“殘民化”現狀,他痛心疾首,可也不曾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而是身體力行,深入民間,廣交底層之友,甚至不顧垂老之身、不惜以名教授之尊榮,屢屢自動請纓,費盡心力參與到中學教學事業中去。

他對於青年人,有過太多的期望。但是,眼見那些本當分擔起公共之責的高學歷菁英,正日益自私蛻化時,他無畏得罪,痛斥他們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思想界因了各端緣由左右分裂時,他一直不忘奔走呼籲,謀求底線共識;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他甚至算新時期以來,唯一言行一致、真有民胞物與情懷的知識人,當文化人都以炒房為人生至樂,以日進斗金為無上榮耀時,他乾脆賣掉北京房子,與老伴搬進養老院,讓所有人錯愕不及........可以說,他雖也是文人,可他的生命世界,從未沾染幫閒習氣,以吟風弄月為能事,而是深印著魯迅式的悲懷心史。

很多人尊敬他,感念他,是因為他們幾乎都是錢理群生活哲學、精神蘄向的受益者。錢理群的處世姿態、道路抉擇、生活態度、理念取捨,影響到了太多人的生存觀念——尤其是1980年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他把太多人自以為是的想法、習氣,都給溫和推翻了。


我自己,說起來,榮幸又慚愧,既是沉默大多數的猥瑣一員,同時也算是錢理群老先生的老讀者了。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賣房住進養老院,引發輿論爭議

在士氣精神暗而不明、鬱而難發的時期,錢理群不是純坐而論道跟著瞎扯淡之人。對於舉步維艱公共事務,他是充滿責任感的,是敢於去打開局面,是能自覺去逢荊棘、蹈溪壑的,是以終可以一布衣之身,感召力早已衝出北大,澤被其思想、精神於四海學子。


當代文化界,一直有個悖論:研究魯迅的人,反倒多更乏魯迅風骨。錢理群不一樣。他是魯迅專家,他實終其一生,都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在倡導“魯迅精神”。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他是魯迅的私淑傳人,幾乎是以魯迅的標準活著。他寄希望國人能獨立、能健康地思考;他不是激烈抗上之人,可對於一些歪風邪氣,他從未有過諂媚之色;對於現代公民世界性的“殘民化”現狀,他痛心疾首,可也不曾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而是身體力行,深入民間,廣交底層之友,甚至不顧垂老之身、不惜以名教授之尊榮,屢屢自動請纓,費盡心力參與到中學教學事業中去。

他對於青年人,有過太多的期望。但是,眼見那些本當分擔起公共之責的高學歷菁英,正日益自私蛻化時,他無畏得罪,痛斥他們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思想界因了各端緣由左右分裂時,他一直不忘奔走呼籲,謀求底線共識;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他甚至算新時期以來,唯一言行一致、真有民胞物與情懷的知識人,當文化人都以炒房為人生至樂,以日進斗金為無上榮耀時,他乾脆賣掉北京房子,與老伴搬進養老院,讓所有人錯愕不及........可以說,他雖也是文人,可他的生命世界,從未沾染幫閒習氣,以吟風弄月為能事,而是深印著魯迅式的悲懷心史。

很多人尊敬他,感念他,是因為他們幾乎都是錢理群生活哲學、精神蘄向的受益者。錢理群的處世姿態、道路抉擇、生活態度、理念取捨,影響到了太多人的生存觀念——尤其是1980年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他把太多人自以為是的想法、習氣,都給溫和推翻了。


我自己,說起來,榮幸又慚愧,既是沉默大多數的猥瑣一員,同時也算是錢理群老先生的老讀者了。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猶憶當年,甫上高中,即買得他的一本《文選》讀誦,歡喜的很。往後數年,陸陸續續,幾乎遍讀他的所有公開出版物。雖然自上大學後,因了趣味轉變,他的書,基本就棄置在高閣在灰塵堆,不怎麼看了,可不忘在莒,還是會時常關注他的近況,並常懷感念。

感念他、敬重他,最大因素是因為,在我還極端懵懂無知的年歲,是他透過紙頁告訴我:“不管社會網絡如何處心積慮地控制你,但也還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完全禁錮你的大腦,讓你不能吸收智慧,自由思想,獨立思維”。我想,一定還有無數的人們,跟我一樣,對他懷有同樣難名的感激之情,尤其是我的同輩一代。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賣房住進養老院,引發輿論爭議

在士氣精神暗而不明、鬱而難發的時期,錢理群不是純坐而論道跟著瞎扯淡之人。對於舉步維艱公共事務,他是充滿責任感的,是敢於去打開局面,是能自覺去逢荊棘、蹈溪壑的,是以終可以一布衣之身,感召力早已衝出北大,澤被其思想、精神於四海學子。


當代文化界,一直有個悖論:研究魯迅的人,反倒多更乏魯迅風骨。錢理群不一樣。他是魯迅專家,他實終其一生,都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在倡導“魯迅精神”。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他是魯迅的私淑傳人,幾乎是以魯迅的標準活著。他寄希望國人能獨立、能健康地思考;他不是激烈抗上之人,可對於一些歪風邪氣,他從未有過諂媚之色;對於現代公民世界性的“殘民化”現狀,他痛心疾首,可也不曾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而是身體力行,深入民間,廣交底層之友,甚至不顧垂老之身、不惜以名教授之尊榮,屢屢自動請纓,費盡心力參與到中學教學事業中去。

他對於青年人,有過太多的期望。但是,眼見那些本當分擔起公共之責的高學歷菁英,正日益自私蛻化時,他無畏得罪,痛斥他們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思想界因了各端緣由左右分裂時,他一直不忘奔走呼籲,謀求底線共識;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他甚至算新時期以來,唯一言行一致、真有民胞物與情懷的知識人,當文化人都以炒房為人生至樂,以日進斗金為無上榮耀時,他乾脆賣掉北京房子,與老伴搬進養老院,讓所有人錯愕不及........可以說,他雖也是文人,可他的生命世界,從未沾染幫閒習氣,以吟風弄月為能事,而是深印著魯迅式的悲懷心史。

很多人尊敬他,感念他,是因為他們幾乎都是錢理群生活哲學、精神蘄向的受益者。錢理群的處世姿態、道路抉擇、生活態度、理念取捨,影響到了太多人的生存觀念——尤其是1980年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他把太多人自以為是的想法、習氣,都給溫和推翻了。


我自己,說起來,榮幸又慚愧,既是沉默大多數的猥瑣一員,同時也算是錢理群老先生的老讀者了。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猶憶當年,甫上高中,即買得他的一本《文選》讀誦,歡喜的很。往後數年,陸陸續續,幾乎遍讀他的所有公開出版物。雖然自上大學後,因了趣味轉變,他的書,基本就棄置在高閣在灰塵堆,不怎麼看了,可不忘在莒,還是會時常關注他的近況,並常懷感念。

感念他、敬重他,最大因素是因為,在我還極端懵懂無知的年歲,是他透過紙頁告訴我:“不管社會網絡如何處心積慮地控制你,但也還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完全禁錮你的大腦,讓你不能吸收智慧,自由思想,獨立思維”。我想,一定還有無數的人們,跟我一樣,對他懷有同樣難名的感激之情,尤其是我的同輩一代。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當年,魯迅對他的讀者說,“先可以將社會變成一個有聲的社會。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任何時代,對於任何人,純粹的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不要也不需要如此代代強調,反覆嘮叨。

錢理群先生,粹然一讀書人,一生都在身體力行,像只討人厭的烏鴉,徘徊在十字街頭,揀盡寒枝不肯棲,努力吟出較真的話,鳴出較真的聲音。可以樂觀地確信,雖然作為學者他不一定多有成就,他的作品可能有一天會過時,可是這種知識分子的良知之心,惟危惟微,也許真能夠成為一座不遠人的傳燈之所,讓人寒夜遠望,會隱隱見有微光,內心或得安慰,精神可添安穩。

"

1939年生在重慶的錢理群,最常見頭銜,是“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可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位名重士林的公共知識分子。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錢理群,生於重慶,祖籍杭州,退休前為北大中文系資深教授

而且,他應該是當下公共知識分子兩端唯一共信的“兄長”。顯而易見,如果僅僅以教授、以學者視他,根本無法解釋他怎會獲得如此巨大的聲望,又如何能如此廣受敬重。要知道,論區區教授,燕園內“大師”如江之鯽;論思想學問,現當代文學這等三流學科,先天受制,不可能出一流學者,他實際建樹甚微;評學術成就,他確實還不在特異之列,那數冊研究二週的專著,後來居上,似乎早已是常識。

一切核心原因當在於:當代社會,並不缺什麼衣著光鮮的教授、學術家,奇缺的是真誠的人、較真的話、勇敢的聲音。當年革命家們所指斥的“公共冷淡症”,在知識界,已衍成流行頑疾。在雜種叢生、荒草萋萋的公共空間, 錢理群以他的獨立不矯飾、真誠不累俗、孑然不違眾、執善不極端、嫉惡不苛酷,易而無私,公而不黨,決然無主,惟正是從,而成為知識界的良知重鎮。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與北大同事陳平原、黃子平,在汕頭大學

他這個人,真是知識分子無情、矯情、濫情的敵人,猶如深谷中燃燒的火,時常照出社會暗黑夜空與猥瑣什物的本來面目。他是魯迅專家,也是魯迅真正的精神門徒。


可也因此與眾不同,在這個庸俗而市儈的社會中,錢理群差不多活成了維科所說的“外來人”。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年輕時,與學者趙園、許子東等

比如,他的退休,是很無奈提前棄職的;他在北大等校的講座,是常有不合大眾時宜而胎死腹中的;他的太多想法與行動,是網絡時代形格勢禁難以言達的;他的許多思想,基本處於被大眾漠視狀態——儘管我們總自詡到了一個人人皆話筒的自媒體暢言時代。

他後來,即便已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光,都一直想參與到時代思想建設與教育培植的洪流當中去,可是他的“過度熱衷”,也屢屢被輿論當作噪音拒絕——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人人皆媒介也就是沒有媒介,大家只需要學習一種聲音吧。

新時期往後,我們的知識圈,或因理念異趣,或為利益爭歧,已經是徹底分裂,猶如《莊子.天下篇》所預示的,“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所有人自為中心,各行其是,也各有依附,相互間早無共信共識,只知黨同伐異,攻訐排詆,往而不返。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出身一個高知、但其父也從來“缺席”的家庭

他的為人,高不超然,低不鄉愿,言論不和稀泥,行事不依違兩端,出處不屑左右逢源,滄海欲流中,不是英雄,卻也難能可貴。可以說,自從滬上王元化等老先生陸續故逝而後,約摸唯有他錢理群,還能以一己之身,某種程度上成為思想界知識分子們的“最大公約數”,贏得左右雙方的共同尊重,不是以權位,甚至不是以學術,而更多是仰仗他的真誠寬厚、不偏不倚,還有出之以公正的良心。

我對錢理群先生很高的評價,而究其實,其實大家都會清楚,他是很平實的人。他有今日的聲望,不過就是真誠地作人,真心地待人,真切地寫文章,真實地說實話。也只是因為“真”,他的後半生,一直像是在高空作業,而這也讓我所有高拔的推與,都顯得合情合理,名實足當。


錢理群不只是書齋裡的一介學者,他也是教育家、實幹家,甚至是名副其實的“道德家”。只是這一切,又是不其然而然推動他如此。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深入中學教改乃至課堂——他的理念認為,國家與教育的希望,要自中學生抓起

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老爺們,因了傳統集體無意識的結習,也是因了家國多憂所繫,往往多好參與公共事務。可是他們,畢竟一書生,並不類舊時士大夫一般,還真的有“經世”的閱歷,所以一身臭毛病,往往是如此明顯:

高談越世但病無所見;抹脂戴珠但矯態弄姿,有“文在茲乎”的自負,有“天生德於予”的自憐,甚至還不乏“若有用我者,期年見效,三年大成”的自誇,可實際成效呢,真是“於事情則闊遠焉”,無非紙上論兵,口水爭強,實踐能力既弱,言行又多不能合一,以至於多淪為公眾厭惡、嘲笑、喊打的喪家犬。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賣房住進養老院,引發輿論爭議

在士氣精神暗而不明、鬱而難發的時期,錢理群不是純坐而論道跟著瞎扯淡之人。對於舉步維艱公共事務,他是充滿責任感的,是敢於去打開局面,是能自覺去逢荊棘、蹈溪壑的,是以終可以一布衣之身,感召力早已衝出北大,澤被其思想、精神於四海學子。


當代文化界,一直有個悖論:研究魯迅的人,反倒多更乏魯迅風骨。錢理群不一樣。他是魯迅專家,他實終其一生,都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在倡導“魯迅精神”。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他是魯迅的私淑傳人,幾乎是以魯迅的標準活著。他寄希望國人能獨立、能健康地思考;他不是激烈抗上之人,可對於一些歪風邪氣,他從未有過諂媚之色;對於現代公民世界性的“殘民化”現狀,他痛心疾首,可也不曾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而是身體力行,深入民間,廣交底層之友,甚至不顧垂老之身、不惜以名教授之尊榮,屢屢自動請纓,費盡心力參與到中學教學事業中去。

他對於青年人,有過太多的期望。但是,眼見那些本當分擔起公共之責的高學歷菁英,正日益自私蛻化時,他無畏得罪,痛斥他們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思想界因了各端緣由左右分裂時,他一直不忘奔走呼籲,謀求底線共識;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他甚至算新時期以來,唯一言行一致、真有民胞物與情懷的知識人,當文化人都以炒房為人生至樂,以日進斗金為無上榮耀時,他乾脆賣掉北京房子,與老伴搬進養老院,讓所有人錯愕不及........可以說,他雖也是文人,可他的生命世界,從未沾染幫閒習氣,以吟風弄月為能事,而是深印著魯迅式的悲懷心史。

很多人尊敬他,感念他,是因為他們幾乎都是錢理群生活哲學、精神蘄向的受益者。錢理群的處世姿態、道路抉擇、生活態度、理念取捨,影響到了太多人的生存觀念——尤其是1980年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他把太多人自以為是的想法、習氣,都給溫和推翻了。


我自己,說起來,榮幸又慚愧,既是沉默大多數的猥瑣一員,同時也算是錢理群老先生的老讀者了。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猶憶當年,甫上高中,即買得他的一本《文選》讀誦,歡喜的很。往後數年,陸陸續續,幾乎遍讀他的所有公開出版物。雖然自上大學後,因了趣味轉變,他的書,基本就棄置在高閣在灰塵堆,不怎麼看了,可不忘在莒,還是會時常關注他的近況,並常懷感念。

感念他、敬重他,最大因素是因為,在我還極端懵懂無知的年歲,是他透過紙頁告訴我:“不管社會網絡如何處心積慮地控制你,但也還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完全禁錮你的大腦,讓你不能吸收智慧,自由思想,獨立思維”。我想,一定還有無數的人們,跟我一樣,對他懷有同樣難名的感激之情,尤其是我的同輩一代。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當年,魯迅對他的讀者說,“先可以將社會變成一個有聲的社會。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任何時代,對於任何人,純粹的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不要也不需要如此代代強調,反覆嘮叨。

錢理群先生,粹然一讀書人,一生都在身體力行,像只討人厭的烏鴉,徘徊在十字街頭,揀盡寒枝不肯棲,努力吟出較真的話,鳴出較真的聲音。可以樂觀地確信,雖然作為學者他不一定多有成就,他的作品可能有一天會過時,可是這種知識分子的良知之心,惟危惟微,也許真能夠成為一座不遠人的傳燈之所,讓人寒夜遠望,會隱隱見有微光,內心或得安慰,精神可添安穩。

北大教授錢理群,搞學術未必多成功,為啥知識圈人都那麼敬重他?

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我再這裡,並沒更多的廢話要講,惟謹祝錢先生,晚年安康常樂。好人有好報,會讓人看到希望,得到勉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