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第一人”的北大荒往事

“知青第一人”的北大荒往事

北京志願墾荒隊發起人:李連成、李炳恆、龐淑英、楊華、張生

編者按:

當知青,講知青,紀念知青,劉樹新花甲之年依舊熱血沸騰。今年64歲的劉樹新,用20年時間研究知青歷史,建成全國最大的知青博物館,現在他是喜馬拉雅電臺“樹新講知青”的主播,幾乎每個故事都有幾十萬的收聽量。從今天起,本報將從中選取精彩故事刊登,以饗讀者。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被稱為“知青第一人”的楊華。

在百度百科上輸入“楊華”的名字,只要在浩如煙海的這個名字中加上“知青”二字,便會熠熠閃光,令人輕易就能辨認。那是一個關於青春、關於創業、關於奉獻的故事。

我是在十幾年前籌辦知青博物館時認識的楊華。作為農場退休幹部,他每月退休金不足2000元,生病住院了醫保也不能及時到位,我想幫他給團中央寫封信,爭取獲得幫助,可是楊華聽說後卻堅決反對。“我是一個奉獻者,帶著老婆孩子來到這裡,什麼都不要了,如果現在反過來伸手跟國家講條件,乾脆殺了我得了。”

英雄少年,苦難中走來

楊華和他的小夥伴兒們,是真正的第一批墾荒人。大批知青下鄉是在1968年以後,王震將軍帶領10萬官兵來北大荒是在1958年,而楊華率領的第一批北京青年志願墾荒隊1955年就來到了蘿北。

這群土生土長的北京青年,為什麼要來到杳無人煙的北大荒呢?就兩個字:缺糧。當年成品糧全國城市供應,每人每年才270斤,平均一天不到1斤。買衣服得用布票,每人每年六七尺的定量,中國人穿件棉衣都很困難,因為棉花也種不出來。當時團中央學習了蘇聯共青城的經驗,引進兩本書,一本叫《勇敢》,一本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55年7月,團中央根據毛主席號召下發了《關於組織青年參加邊疆建設問題的一些意見》,胡耀邦同志在北京市團代會上作報告,號召“青年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開發邊疆,建設邊疆,在那裡安家落戶。”

組織上找到楊華,一年前,他就曾表示願意遠征墾荒。那個年代的人立事都早,當時年僅22歲的楊華,已經是一名鄉長,成家立業。他很感恩,因為他的一切都是新中國給的。在自傳《墾荒情》中,楊華回憶了自己的童年。1932年6月,楊華出生在北京一個貧寒家庭,排行老三,全家靠看墳和租地生活。日寇佔領北京後,全家更是難得吃上一頓飽飯。大哥11歲就外出打工,大姐19歲就因病去世。在這樣動盪艱難的環境裡,楊華只念了44天小學,10歲便開始做工補貼家用。

從1946年開始,14歲的楊華就協助父親向解放區運輸物資,1948年,石景山解放了。解放軍住進楊華家,這段日子,楊華耳濡目染,不但認識了更多的字,還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土改時,楊華當上了村裡的土改小組長,1951年擔任民兵隊長,1952年,年方20歲的楊華入了黨,還成為西黃村鄉第一任鄉長。1953年春節前,楊華與自由戀愛的女友樑淑鳳喜結良緣。

“知青第一人”的北大荒往事

楊華(左)與兒子在北京家中

放棄“北上廣”,奔向北大荒

組織找到楊華,徵求他參加墾荒隊的意見,楊華不但沒有畏難,相反非常高興,這也是他醞釀了很久的心願。“國家培養我入團入黨當幹部,黨的需要我責無旁貸,墾荒發起人我算一個,沒有任何條件。”當時楊華家庭負擔很重,父母年邁體弱,他是家裡惟一的男壯勞力,大兒子剛剛出生,才7個多月。可是全家都支持他的決定,妹妹主動接下了他的農活,妻子也非常理解他。

很快,楊華和他未來的四個戰友、其他4名發起人——李連成、李炳恆、龐淑英、張生第一次會面,5名熱血青年共同寫下倡議書,決心組建60人的墾荒隊奔赴北大荒。對於志願者,墾荒隊只有三點要求:必須絕對自願、不要國家一分錢、去了就不回來。

志願書在報上發表後,北京市轟動了!全市青年紛紛響應,踴躍報名,有個女青年半夜得到消息,當即冒著大雨趕到團委提出申請。10天時間,共有587名青年報名,接近需要人數的十倍。與此同時,黑龍江團省委也成立了籌備委員會,迎接北京青年的到來。最終,團中央從803名報名者中選出60名志願者,1955年8月30日,在北京工人俱樂部的禮堂裡,為志願墾荒隊舉行的歡送會隆重舉行,由楊華任隊長的北京青年志願墾荒隊整裝出發了。

故鄉北京漸漸被火車拋在身後,朝陽照耀著東北黑土地,8月31日晚,楊華一行到達哈爾濱。9月2日,到達蘿北。

一腔熱血,五個“受不了”

蘿北真是個美麗的地方,這是墾荒隊員對未來家園的第一印象。原始森林裡的大樹,要三個人手拉手才能抱過來,各種各樣的草,大葉張、小葉張、三稜草、烏拉草……有一百多種,嘟嚕河與鴨蛋河風光旖旎。可是沒過幾天,大家就發現,墾荒生活絕不像初見般那麼美好。首先是不會做東北飯,窩窩頭摔到地上都不碎,玉米碴子粥、高粱米飯不是糊了就是硬,有時還串煙。縣委請來當地大娘來教隊員們做飯,大娘慈祥善良,把這些小青年當成自己的孩子,手把手地教。

墾荒隊中的很多人在北京也是種過地的,可是這裡是生荒,自古以來就沒人動過,第一步必須人工除草、挖樹根。墾荒隊用來時北京青年捐的錢,買了60匹馬。十幾匹馬拉一個犁去開荒,因為地裡樹根特別多,犁著犁著就飛了,把人甩得老遠,一天開不了多少地。墾荒隊虛心向當地老百姓請教,學習應付特殊土地的辦法。

對於初來乍到的生活,楊華概括為五個“受不了”:“夏天蚊蟲咬得受不了;冬天凍得受不了;累得受不了;餓得受不了;想家受不了。”當時,楊華的老婆孩子還在北京,只能兩地分居。有個18歲的小青年高崇德,很能吃苦,只是一想起老家漂亮的未婚妻就情緒波動。經過組織和同志做工作,他才積極地投入生產。那個年代的小夥子,都會自己蓋房子,可是在北大荒蓋草房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項全新技能,他們把這種草房稱為“拉合辮”,就是用草和上泥漿滾,然後一個個往上編,很不容易。

“知青第一人”的北大荒往事

楊華在北大荒的舊照

當地狼多,從北京運來的60匹馬,很快就被狼咬傷了四五匹。團中央給他們發了3支步槍,3000發子彈,他們那時很年輕很勇敢,就找狼去打,結果打了一隻沒打死,受傷的母狼逃掉了。幾天後,他們的住處被3000多隻狼圍住!他們點火嚇唬狼,狼也不害怕,就那麼一直圍著,漫長的對峙讓很多人的情緒開始焦躁,有人要出去跟狼拼命。最後還是楊華穩住了大夥兒:“團中央派咱們來不是打狼的,我們不能當打狼的英雄,我們是來開荒的,老百姓還指著我們打下糧食吃飽肚子呢!”一天一夜,最後狼累得受不了,撤了,以後再也沒來。

那時天冷,有的隊員凍掉了指甲,有的凍黑了鼻子。雪也大,雪後從屋裡都推不開門。他們只好把窗戶弄破爬出去,然後在雪裡挖很遠的洞,最後從洞的另一頭爬出來。一次他們剛爬出來的時候,蘿北縣領導領著基幹民兵都趕來了,擔心他們被埋在雪裡出不來。見他們平安出來,激動得擁抱流淚。

當時也沒有種子,北京帶來的種子沒等成熟就都凍死了,只好把當地的種子繁育起來。就這樣,當年墾荒隊開了7000畝地,種了一些大豆、麥子、蘿蔔、土豆。留夠自己吃的,將餘糧都拉到了北京。北京市委書記彭真親自到火車站去看拉回的糧食,說我們墾荒隊到北大荒第一年就把餘糧拉回來,太高興!1956年,墾荒隊完成開荒600公頃,全年糧豆總產量99萬斤。他們伐木建房、鋪路架橋,蓋起草房36棟、馬棚34間,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集體農莊——北京莊,楊華任“莊主席”。第三年,胡耀邦同志從北京來看他們,艱苦的條件下,招待共青團第一書記的只有擀麵條,沒有菜,耀邦同志一氣吃了五碗麵條!含著眼淚告訴墾荒團的年輕人:挺住。

可終究有些人挺不住,陸續打了退堂鼓,半路做了逃兵。楊華咬破右手中指,在大小不等的幾塊硬紙板上寫下:“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墾荒戰士,我要永遠做個墾荒戰士,不做逃兵。”隊員們在楊華的帶動和鼓舞下,紛紛表示了紮根荒原、戰勝困難的願望。北京莊擴充到1300人,大家越來越眷戀這個親手建起來的家園。1956年,北京莊為6對青年舉行了集體婚禮。這些北京年輕人漸漸看上去像“東北人”了,他們學會了漬酸菜、醃鹹菜,儲存蘿蔔土豆……

青春無悔,讚歌永傳

2017年2月8日,楊華在哈爾濱逝世,享年85歲。按照他生前的遺願,追悼會現場沒有放哀樂,而是《北大荒人的歌》,歌詞的最後一句是:如果說我倒下了我怎麼樣,我永遠就倒在你的懷抱裡。在動情的旋律中,前來送行的人們無不潸然淚下。

據不完全統計,從1955年到1962年,先後有四批隊員來到墾荒隊,用青春的激情刨下北大荒這片處女地的第一行壟溝。而以楊華為首的那五名發起人,都在北大荒紮根了一輩子,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口述/劉樹新 本報記者 王靜 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