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保險峰會|利安人壽總裁劉政煥:中國壽險業處於發展黃金時期

2019保險峰會|利安人壽總裁劉政煥:中國壽險業處於發展黃金時期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6月28日,《華夏時報》主辦的“思辯·數字化時代保險業的‘攻’與‘守’——2019華夏時報保險科技論壇”在京召開。利安人壽副董事長、總裁劉政煥表示,在諸多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壽險業的高質量發展轉型之路充滿諸多機遇與挑戰,中國壽險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行業價值將進一步大幅提升。

目前,保險企業正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面對技術的衝擊,劉政煥表示,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數字化的運用能力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數字化運用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給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海量機遇,當下已然萬物數字化,企業構建了數字業務模式和流程優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在機遇的背後,消費者需求在數量和結構上的變化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創新壓力,新技術將從各個層面重塑商業疆界,保險行業也是如此。

面對技術的衝擊,劉政煥表示,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數字化的運用能力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具體而言,數字化主要解決了保險企業的兩大痛點:一是提升客戶體驗;二是改善運營效率。

其中,對於未來保險模式的變化領域,首先,保險企業可以在定價模式方面,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來差異化定價保險產品,進一步提升精準營銷。在產品設計上,可以實現對不同風險因子、不同個體的差異化定價;同時,能夠提高產品功能上的創新,提供更加定製化的產品。

同時,在服務模式方面,數字化、智能化能帶來場景化、交互式的服務體驗,提升服務的滿意度。通過科技賦能,打造全觸點的客戶服務,為客戶提供細緻入微的個性化服務,使服務變得更智能、便捷和周到。

此外,在運營模式方面,智能核保、核賠、保全等正在重構保險運營體系,提升運營效率。數字化技術能夠將核保、核賠流程 自動化和智能化,同時能夠簡化業務工作流程、提升處理效率, 降低 IT 運維成本,提升信息的共享及利用率。

另一方面,關於未來需求的變化領域,當前的年輕一代更偏好互聯網消費方式,數字化時代,他們將成為主流的保險客戶。他們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的趨勢,追求定製型、綜合型的產品服務。另外,隨著社會“4+2+1”家庭結構的出現,健康和養老保險服務的需求必將大幅提升,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也必然促進 互聯網保險進一步放開銷售險種和經營區域。同時,在數字化 時代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客戶的需求日新月異、不斷演變,除 傳統的意外、身故、疾病保障需求外,還希望得到全方位的生 活保障,減少收入損失,減輕家庭財務負擔,改善民生質量。

在數字化時代,保險企業的定價模式、服務模式和運營模式正在發生改變,需求側和供給側都在倡導個性化、多元化、綠色化的服務。

未來三年,劉政煥認為,圍繞著以客戶為中心,消費者在保險消費中主動權的加強,數字化對保險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展業層面, 壽險行業傳統渠道的地位減弱,藉助互聯網,將出現專業化的保險銷售平臺和保險產品比價平臺;同時,藉助線上網絡,保險推銷將轉變為社交化的營銷,網絡流量成為促進保險銷售的 新動力。在產品層面,客戶和企業雙向溝通的成本降低,客戶不再僅僅滿足對已有產品的選擇,消費信息的反饋將主導部分 產品的設計;隨著社會保障、醫療系統和保險信息系統的連接,保險企業將提高對風險的預測;為了縮短和市場的距離,企業的組織結構也將開始向扁平化轉變。在服務層面,隨著保險服務和手機移動網絡的結合趨於成熟,智能核保和理賠快速響應服務,將成為行業主流;另外,保險與醫療、養老等產業的跨界融合將更加緊密,“互聯網+保險”的目標將是為客戶提供全面 的風險管理服務。

近期,市場有聲音認為互聯網保險等一些技術催生的保險新形勢和新品類在未來會逐步替代傳統保險。劉政煥表示,目前互聯網保險還替代不了傳統保險。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對於不同產品、不同場景各有優勢。互聯網在發展初期比較適合銷售簡易型普通保險,但是像高端醫療險、組合型壽險等比較複雜的保險,仍需要高素質、高技術的營銷人員來進行銷售,強化溝通體驗。互聯網保險的前景廣闊,能夠為保險銷售拓寬渠道、節約成本,提高了獲客效率,但目前其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仍需要線下機構、服務網點和銷售人員的配合。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必然是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打通保險 產品設計、營銷和服務的各個環節,通過遠程互聯網等技術為 有效銷售、高效服務提供強有力支持,這也是我們業內很早提 出的“互聯網+保險”的內涵。

平衡創新與風險控制 藉助科技實現有效監管

隨著創新的不斷推進,監管也正趨緊趨嚴。劉政煥分析,保險科技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在提升效率和增加便利性的同時,可能會帶來更為複雜的風險,監管及政策應充分重視並主動引導,創新監管機制,在創新和風險控制方面進行平衡。

在他看來,未來監管重點關注四方面。首先是推動傳統保險與創新保險的統一監管,避免出現監管套利的行為。其次,應拓寬保險科技相關領域的監管範圍。根據保險科技 發展方向和趨勢,考慮將與保險相關的科技公司、數據提供公 司納入監管範疇;如有必要,可考慮將與保險產業鏈條相關的 汽修廠、4S 店、醫院、健康機構等都納入監管之列,確保保險 消費者能夠得到約定的保險延伸服務。

同時,應加強數據信息安全建設,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另外,監管政策應加強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的統籌規劃,補齊法律法規建設滯後、配套政策規範供給不足等短板。借鑑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提出的“監管沙盒”的概念, 以及國外對保險科技的監管方式方法,做好科技保險監管的頂層設計工作。

在未來形勢下,保險公司要始終將客戶的利益和關切放在第一位,藉助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信息科技,不斷提升自身技術能力,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做好金融服務,滿足客戶的新需求和新要求。目前,保險行業對新技術的應用覆蓋程度低,應用層次淺。我們可以通過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定期交流探討分享成功創新案例,為保險數字化的創新發展不斷積累思路和經驗,也應積極參加保險科技國際交流峰會,吸收消化國際創新經驗並加以運用;相關部門也可以出臺相應鼓勵政策,促進高校與保險行業合作交流,探索前沿保險領域的項目研究,為保險企業的創新注入活力和動力。

數字化技術在改變保險業態的同時,也給行業監管帶來新挑戰新問題新要求。監管可以藉助科技實現和支撐對數字化創新的有效監管,降低監管成本,有效防範風險。未來,可以從監管和保險公司兩個主體出發,利用科技創新,應對數字化時代的風險。

在監管層面,除了傳統的信息系統建設外,監管科技也成為新興的研究和應用領用,包括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分佈式賬本、生物識別技術、數字加密以及雲計算等提升監管效能。運用監管科技,能有效提升監管技術水平,更加精準、迅速和高效的完成合規性審核,降低監管成本,實現對市場變化的實時監測,有助於監管政策和風險防範的動態調整,有效防控風險。同時監管也可以採用先進算法進行反欺詐的實踐,有助於監管機構進行反洗錢及非法融資、反腐敗等監管工作;在保險公司層面,新技術能夠給保險公司帶來更多的數據和深入的分析,這有可能有助於更加準確的識別和評估風險,從而實現更準確的風險定價,從而有助於降低保費,以及管理和降低風險。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