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保險 財經 運聯傳媒 2017-06-26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第1240期

有哪家平臺所有的加盟網點都沒有賣過貨的?有哪個加盟網點老闆敢說把所有貨都交到平臺裡消化的?有哪個網點沒因溝通協調不暢而丟失過客戶?

出品 | 運聯傳媒(ID:tucmedia)

撰文 | 趙純宇(運聯傳媒記者)

早前,記者與安能、百世、孟源、商橋等平臺的網管人員進行深入交流時,發現加盟網點賣貨這種現象,在每家公司都存在。雖然是明令禁止,但仍然無法杜絕!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為啥賣?

記者密集地接觸了一些加盟網點,通過了解,發現他們“賣貨”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增強客戶粘度

目前市場上的加盟網絡,大多以快遞和快運為主,網絡密度較大。設計價格時已經界定了其網上所能承受的單票貨物最大重量,當單票貨物較大時(一般300KG以上),網內結算價格較高,幾乎趨近於網點收貨價格,此時,網點往往選擇賣貨。

那麼,對於大票貨,為什麼網點不選擇拒收呢?

一個加盟網點的老闆告訴記者:

“之前我們是選擇拒收大票貨,只專注做我們的快遞和快運業務,可是後來發現,一些優質的客戶資源被一些能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的同行搶走了!

在市場競爭中,能做到別人做到的,甚至比別人做得稍微好一些,並不足以立足。

要麼,你跟別人做得一樣時,比別人做得好太多;要麼,你還能做別人做不了的。所以,我們選擇去市場中尋求更多的合作資源。”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規避運輸風險

網絡型公司,路由較多,分撥較多,裝卸次數較多。對於一些易碎易損品,每多一次裝卸,其受損發生的風險都呈幾何級增長。

雖然平臺型公司都有相應的保險措施,但是其“不計免賠”的金額不足以應對賠償,如果按照貨值來購買保險,其保金又會吃掉許多網點的利潤。此時,網點往往選擇賣貨。

記者曾經認識的一位加盟公司老闆,因為十幾方藥品,在平臺中轉的時候被雨水淋溼,最後被客戶全部拒收,發貨方索賠上百萬。而平臺公司僅能提供微乎其微的賠款,最終,此老闆不堪重壓,深夜跑路了。

對於抗風險能力極差的小微專線來說,一個操作員的疏忽大意,可能就會讓這家物流公司消亡。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保證服務質量

不管是哪家平臺,都會存在貨源不平衡的情況。貨源充足的網點,往往準時發車,服務優良;貨源嚴重不足的網點,往往吊兒郎當,坐地起價,一幅“我是你大爺”的模樣。

許多加盟網點都是靠著維護幾個主要的優質客戶獲取利潤的,如果此類客戶有貨落到“劣質網點”手上,輕則影響客情關係,重則直接“做死”優質客戶。每當此時,網點往往會選擇賣貨。

賣給誰?

據記者的實地調查發現,加盟網點大多數都是選擇賣貨給相應的專線公司,原因有如下幾點:

價格便宜

一般的中小微專線公司的收費標準,大概只是大型平臺公司的1/4到1/3之間,尤其是在300kg~5000kg這一段位,價格優勢明顯。

人員結構簡單

在人員結構上,平臺公司的人員分工精細,管理人員較多,員工關係中也有存在“拉幫結派”的情況。相比較而言,中小微專線往往是家族企業為主,起步於“夫妻檔”、“兄弟檔”等,管理界限較模糊,但人情味較重。

對於個性化服務要求較多的末端客戶,反而是這些中小微專線企業能夠做到較為到位的服務。

❸ 財務結算簡單

平臺型公司,大多是三方結算,只是各家公司的分成比例略有不同。對於一些薄利的大票零擔,系統自動核算可能會使發貨網點虧錢。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❹ 異常處理效率高

平臺型公司的客服,往往存在走流程,專業度不夠,效率低下等問題。

在發貨網點看起來火燒眉毛的事,在總部客服人員那裡,可能就會出現“樹瀨辦公”(比喻反應極慢,動作遲緩)的現象,讓發貨人氣得“五臟俱焚”。

在中小微專線那裡,遇到重大異常,發貨人往往直接找到公司老闆參與協助處理,由於老闆的絕對權威性和家族親屬關係,往往效率較高。

怎麼破?

相信許多平臺型公司的網管都希望網點的所有貨物流入網內,大多數加盟網點也希望只在一個地方交貨,所有的貨物都一票到底,在途可視,司機不用辛苦地奔波於各個擁堵的物流園之內,增加風險。

可是,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綜合許多資深網管和加盟網點老闆的意見和建議,記者總結了如下幾點:

❶ 多元化

通過收購、整合或者拓展,在原有業務模塊的基礎之上,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增強一線網點的服務能力。

❷ 標準與個性兼容

平臺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個性化的服務誰來滿足?能否允許並幫助網點遴選個性化服務提供商,以平臺公司的能力去匹配到更優質的外部資源?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❸ 總部“去客服”化

所謂總部客服,往往只瞭解總部的標準和流程,對於收、派網點的實際情況,知之甚少。可否“去客服”化呢?讓所有的異常都由發、派網點自行溝通。他們兩者一個瞭解自己的合作客戶,一個熟悉當地市場,處理異常會更高效。

而總部,只行使標準制作、監督運行、責任判定、仲裁管理等職能,既避免深陷泥沼,又可以更公平、公正、高效地管理。

加盟網點賣貨為何屢禁不止?背後有何內幕?

許多人說,這兩年,德邦開始做越來越多的加盟了,安能開始做部分區域的直營了,看似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終將殊途同歸。

未來,物流行業的各個模塊,會不會出現大融合的趨勢?眾多在各自細分領域或各自區域做得非常好、非常深的中小公司,正逐步通過股權改制或者資本運作的方式,融合成一個個能提供全生態、全鏈條服務的綜合型、大而強的物流公司。到那時,網點賣貨的問題,應該就不攻自破了吧?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自運聯傳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