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 Ultrasone 藝術 音樂 廿九星語 2019-04-26

《爆裂鼓手》講述一名少年在嚴師弗萊徹督教下,以非常規手段挑戰自己的極限、追逐爵士樂鼓手夢的熱血故事。主人公安德魯熱愛打鼓,但過度的投入讓他失去對音樂的初衷,進而演變為生命的負荷以及師徒間近乎瘋魔的對決。電影不只有音樂人的苦痛,更讓人看到傳統勵志背後的殘酷真相。

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駕校里老師的態度惡劣,罵人不斷,而電影裡的老師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站在追求藝術極致的高點上,像惡魔一樣的折磨著自己的學生,主角就是在這種折磨中成長,變的一樣偏激追求藝術的極致,不顧家人和女友分手,最終在失敗邊緣沒有放棄,成為了一個偉大的鼓手。

變態的老師和變態的學生,兩人出奇地相似,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只為追求極致,為此不擇手段地前進。弗萊徹正是看到安德魯身上這樣與自己相似的特質,才從馬蘇中選中他,定為培養目標。

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於是我們看到安德魯伴隨著鼓技不斷提升的是性格的逐漸扭曲。為了練鼓可以對家人冷嘲熱諷,可以對女友惡語相向,甚至可以在舞臺上就對導師大打出手,即便是出了車禍也掙扎著爬出來不顧一切地向舞臺前進。他只想成為最偉大的鼓手, 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打鼓,打鼓,滿身是汗也要打,滿身是血也要打。

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再說弗萊徹,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人性,他唯一想的就是打造自己的查理帕克,為了這個手段可以不擇手段,他可以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學生,他可以抄起椅子向學生拋去。在他魔鬼式的訓練之下被摧毀多少人都不重要,他不在乎,他只想鍛造極致的鼓手,如同鍛造傳世寶劍,數萬把中只留一把,其餘都可以當做廢料丟棄。

兩人相愛相殺,相生相剋,以雙螺旋的姿態行走在追求極致的道路上。

安德魯問他,難道不會由於逼得太狠而導致下一個查理帕克氣餒退出嗎?弗萊徹說,不會,因為下一個查理帕克永遠不會氣餒。這邏輯簡直無懈可擊,只能說那些在重壓下崩潰的還不是那個人,因此不值得惋惜。

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安德魯曾經在離查理帕克一步之遙時險些放棄,就是影片最後,安德魯被弗萊徹算計後,面對臺下稀稀落落的掌聲,他黯然走下舞臺。這是他距離放棄最近的一刻,甚至比上一次出車禍毀了演出還要近。他可能會在和父親擁抱後一起回家,然後改行,從此庸碌一生。但他沒有,他是永遠都不會放棄那種人,無論遭到怎樣的挫折都不會,於是他轉身重新走上舞臺,對導師比了一個F*K YOU的嘴型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開始打鼓,整場演出變成了他一個人的完美 solo,將全片推向高潮。

弗萊徹的眼神,從嘲弄、疑惑,變成了鼓勵、欣慰,他知道,他成功了,他終於有了自己的查理帕克。整篇以最後一個尾音結尾,沒有想象中臺下觀眾掌聲雷動和大公司的簽約。在極致的大門前,只有師徒二人,不需要旁人的認可,影片一下就脫離勵志青春期電影的範疇了。

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影片原名“Whiplash”,就是“鞭笞”的意思,與其說和主人公安德魯演對手戲的是導師弗萊徹,不如說是生活中的壓迫,而弗萊徹不過是這種打壓的人格化形象。安德魯面對的不僅僅是導師弗萊徹為了教學的嚴酷,更面對了導師純粹出於報復的卑鄙,就在這命運的不斷的鞭笞中,安德魯不斷完成超越,突破了極限,超越凡人,成為偉大。

不瘋魔,不成活——《爆裂鼓手》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在追求極致時就不能用普通的價值觀來衡量,好比牛頓定律只適用於宏觀低速的世界,一旦涉及到高速和微觀,就要引進新的物理理論,你無法用凡間的磚石鋪就前往天國的道路。弗萊徹說,英語中最害人的一句話就是good job,大鳥不能成為大鳥才是最大的悲劇,他相信使用自己的方法才能逼迫人們突破極限。我們或可想象到他聽聞自己因涉嫌蓄意在精神上折磨學生而被校方解僱時的反應——你們這幫傻叉根本不知道我在幹什麼。

對於弗萊徹這種手段,影片本身並沒有給出自己的評價,而是將這個思考蘊藏在最後一個尾音之中留給觀眾。相比於梵高尼采之流,畢竟大多數人還是生活在塵世之中。

碰到一個追求完美希望把你推到塔尖的老師,你會瘋狂地進步,你會超越周圍人的預期,直到有一天TA幫助你看到了你的極限,這時你面臨一個選擇:要麼付出慘重的代價把你的極限試圖推進一毫米,要麼沒有然後。正所謂不瘋魔,不成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