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廣州將建11條有軌電車新線

白雲機場 三農 民生 社會 大洋網 2017-08-02

大洋網訊 廣州市府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了《廣州市城市建設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透露了廣州未來幾年在空港、軌道交通、慢行系統、城市更新等方方面面的規劃和建設目標,可謂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規劃》提出,將有序推進有軌電車11條新線、約167公里新型有軌電車線路建設;近期構建由廣州、廣州東、廣州南、棠溪、廣州北、新塘、南沙站組成的廣州市鐵路客運樞紐新格局;同時積極推進廣中珠澳城際鐵路、灣區東線城際鐵路的規劃研究工作。

空港

南沙通用機場2018年投入使用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完成白雲機場擴建工程,加快推進第二航站樓完工並投入使用,推進第三航站樓建設工作,全面推進第四、第五跑道建設,完成機場擴建工程噪音治理項目安置區建設,開展第二機場的規劃選址,拓展白雲國際機場空港客貨運航線網絡,打造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同時加快發展通用航空,加快推進南沙通用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18年建成第一條跑道並投入使用。

鐵路

構建廣州鐵路客運樞紐新格局

加快推進惠莞深、廣佛環、廣清城際線和廣從(河)城際接入廣州北站。積極推動廣州火車站和廣州東站的改擴建工程。強化廣州南站高鐵客運樞紐輻射帶動功能。優化廣州北站鐵路樞紐建設,加快棠溪站、新塘站、南沙站等鐵路客運樞紐建設。推動構建由廣州、廣州東、廣州南、棠溪、廣州北、新塘、南沙站組成的近期廣州市鐵路客運樞紐新格局。至2020年,區域內國家鐵路里程達439公里。

城際

推進廣中珠澳城際鐵路規劃研究

推動城際鐵路直接接入中心城區,構建以南沙和空港為兩端、連通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及南延線與廣佛城際東環線的城際快軌通道。以廣佛環城線和地鐵11號線“雙環”串接主要交通要點,形成以白雲機場、廣州站、廣州南站、廣州北站、南沙站、琶洲站、竹料站、蓮花站、白鵝潭(芳村)為主體的9大城際軌道交通綜合換乘樞紐體系,實現城際軌道、地鐵線網與主要客運樞紐節點一體化接駁換乘。

《規劃》中還提出了積極推進廣中珠澳城際鐵路、灣區東線城際鐵路的規劃研究工作,這是廣州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而提出的交通方面的戰略構想。

慢行系統

打造綠色濱水慢行交通

《規劃》還涉及城市慢行系統的建設,其中提出要擴展城市慢行通道,結合珠江沿岸及河湧兩岸生態景觀建設,打造綠色濱水慢行交通,加強城市、區域、社區三級綠道網絡的貫通和連接。據悉,廣州市慢行交通系統建設按照核心區、外圍區與生態區三大分區的慢行出行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慢行規劃實施方案。到2020年,居民出行方式中自行車方式分擔率為12%,軌道站點的自行車集散方式比例達到20%。

地鐵

首期啟動10條(段)地鐵新線

首期啟動10條(段)、里程規模258公里的地鐵新線,基本形成通達全市各區及副中心的地鐵線網。推動地鐵網與城際網、鐵路網實現無縫銜接,構建南北向城市軌道交通快速走廊。

加快在建的6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廣佛線(西朗線—瀝滘)、4號線南延段、8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白雲湖)、13號線一期、14號線及支線、21號線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到2020年實現開通地鐵里程超過520公里。儘快啟動實施11號線,有序推進18號線、22號線、13號線二期、10號線、14號線二期、12號線、7號線二期、5號線東延線、3號線東延線、8號線北沿線(白雲湖—廣州北站)等新一輪線網建設規劃。

有軌電車

建有軌電車荔灣線、海珠環島線

加快新型有軌電車線網建設,發揮新型有軌電車對城市軌道線網的銜接加密作用,在南沙、黃埔、增城、從化、番禺、白雲、花都等區的重點功能區超前規劃建設新型有軌電車線網,建設琶洲創新區加密線、有軌電車荔灣線、海珠環島線、新黃埔長嶺居線、花都萬達—廣州北站線、臨江大道—魚珠線,共6條線路,有序推進有軌電車11條新線、約167公里新型有軌電車線路建設。

高速

2020年建成“四環十九射”格局

至2020年,建成覆蓋珠三角、輻射華南地區的“四環十九射”一體化高快速路網格局,達到廣州至泛珠三角省會城市及大珠三角地級市均能高速公路直達、2小時機動車時空圈覆蓋珠三角以及清遠、韶關等周邊城市的區域發展目標。策劃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華南快速二期擴建工程、黃埔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等項目。

城市更新

一批城中村將全面改造和微改造

“十三五”時期,重點以全面改造和微改造方式加快推進存量土地開發,有效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到2020年,預計可完成城市更新規模42~50平方公里。優先改造城市舊城區重點街區示範地塊改造,推進7平方公里。

在52條全面改造城中村範圍中,重點推進白雲區田心村、小坪村、陳田村、永泰村,海珠區瀝滘村、新市頭村,天河區冼村,荔灣區花地村等一批城中村全面改造和微改造,實現舊村(城中村)改造規模9平方公里。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