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戰爭三百年

文丨白雲先生

一、鄭人取玉與離岸鑄幣

要理解現在的金融戰爭,就要了解歷史上的金融戰爭。而歷史上的金融戰爭,最具參考價值的,就是近幾百年,發生在全球範圍內的白銀戰爭。白銀為什麼會成為世界貨幣,銀本位又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說近幾百年的世界史,都是明朝白銀戰爭的延續。重商主義,和現代資本主義形態,為什麼會在明朝產生?我們今天來把三百年白銀戰爭,都給講清楚。

白銀戰爭的本質,是貨幣私人化,貨幣資本化,而產生的資本兼併。而且白銀戰爭又帶有強烈的離岸鑄幣模式。什麼是離岸鑄幣模式呢,我們先從鄭人取玉這件事開始說。

在《鬼谷子》謀篇中,講了一個鄭人取玉的故事。鄭人,就是周朝時期的鄭國人。鄭人取玉,並不只是為了做玉石生意。本質上的為了鑄幣。因為玉在當時是最貴重的貨幣。大家還記得完璧歸趙的故事吧?一塊玉,也就是和氏璧,能夠換十五座城市。可見,當時玉的購買力有多高。

既然玉這麼值錢,是王公貴族才能用的高級貨幣,那鄭人取玉,就是鑄幣的行為。按我們現在的人的理解,鑄幣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印鈔廠直接開動印鈔機不就行了嘛。而在古代,鑄幣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

現在,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鄭人為什麼不在本國取玉,而去境外取玉?經常有人說,中國古代缺白銀,缺黃金,缺銅。其實都不是這樣,中國既不缺金銀,也不缺銅,也不缺玉。而是人為的限制開採,人為的製造緊缺,導致物以稀為貴,然後才能把這些稀缺的東西,當成貨幣。境內不開採,國內又要使用,怎麼辦呢?那就外包給鄭人這樣的團隊,去國外僱傭外國人,在外國開採玉礦,開採完了,再運回國內。這就是一整套的離岸鑄幣模式。

在離岸鑄幣模式中,只要政府控制了貿易關口和交通要道,鄭人取的玉,在中國境內可以流通,而在國外的開採地又不是很稀缺,甚至不準流通。這樣就完成了鑄幣。這種鑄幣模式,可以稱之為離岸鑄幣。

離岸鑄幣的模式,核心在於中央政府,能夠控制鑄幣產業鏈,控制住貿易關口和交通要道,能夠始終牢牢控制住金銀珠玉的生產、儲備和流通。而一旦失控了的話,則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這個後果,就是私人貨幣的產生。

二、宋元時期,私人貨幣的興起

中國的貨幣體系,在蒙元之前,很多人都稱之為是銅本位。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銅本位。因為古代的銅,只是相當於現在的鈔票紙幣,背後的信用儲備還是金銀珠玉。比如秦朝時期,當時的貨幣體系,銅是通貨,而背後的儲備是金銀。宋朝之後,這套貨幣體系走向瞭解體。為什麼呢?因為政府控制的關口被突破了,貿易也失控了,離岸鑄幣模式失靈,整個貨幣體系,全都崩潰了。大量的金銀,可以自由進入中國。而且,金銀開始進入市場流通,越來越多的金銀,從政府流入私人手中,這樣一來貨幣體系就非常混亂了。雖然蒙元政府,一度禁止金銀流通,但是最後卻不得不解禁,承認金銀是合法流通的貨幣。

私人貨幣的產生,蒙元時期是一個開端。為了給蒙元時期的中國,提供貨幣供給,提供金融服務配套,讓意大利的很多金融家族得以崛起,意大利的這些家族,以美第奇家族為代表,它們是歐洲的古典金融僭主。這和後來的西班牙的崛起,同出一轍。西班牙是怎麼崛起的,這是後話,後面詳細講。

只有政府控制金銀珠玉,這些硬通貨做儲備,發行銅錢作為通貨,或者發行紙幣作為通貨,這套貨幣體系才不會亂。而一旦金銀由私人控制,那麼鑄幣權就徹底私人化了。古人講的錢,是專指銅錢。如果私人控制了金銀,那麼金錢比,也就是匯率,就可以任意的被人操縱。而且,能夠發行多少錢幣出來,也是可以任意操縱的。可見,金銀只能由國家控制,而不能由私人控制。

蒙元為什麼幹了一百年就不行了呢?因為任由私人控制的信用體系,肯定會亂成一鍋粥。而且,還會引發重商主義資本兼併——搶金銀。貨幣一亂,天下肯定會亂。

太祖趕走蒙古人之後,為了穩定貨幣,做了一個偉大的貨幣創新。那就是讓貨幣錨定國家信用,不再錨定金銀。在沒有儲備的情況下,發行大明寶鈔,同時禁止金銀的流通。從本質上來講,大明寶鈔是沒有儲備的裸奔貨幣,和現在的美元非常類似。結果才過了幾十年,大明寶鈔的信用系統就崩潰了。這一點,美元也比較類似。

大明寶鈔信用崩潰之後,私人資本,再次控制了貨幣體系,蒙元的那一套又捲土重來。一方面是貨幣私人化,另一方面是重商主義資本兼併,經濟的發展,變成了一切圍繞爭奪金銀為中心。

三、銀本位貨幣體系的誕生,從私人貨幣到世界貨幣

一開始,中央政府還管一管私人資本,並和他們對抗。但是,私人資本勢力越來越強大,白銀成了民間流通的主流貨幣。中央不僅失去了幣權,還失去了財權。於是,中央政府只好向資本家們妥協,張居正一條鞭,宣佈白銀為合法的通用貨幣。朝廷把幣權拱手相讓,換資本家們納稅,這是一次鬥爭和交易。從那之後,銀本位貨幣體系誕生了。這引發了長達三百多年的曠日持久的白銀戰爭。近幾百年的世界史,其實都是這場白銀戰爭的延續。

私人控制金銀,金銀可以在市場上流通,還不受政府管制。這必然會引發資本兼併。大家都為了積累金銀而活著。要積累金銀,就得拼命地開展逐利經營。而在自然經濟中,人們的經營活動,並不是為了積累金銀,而是為了積累實物財富,再用實物財富養育更多的子孫後代,最終還是導向了人的自然生存和繁衍。而當人們把積累金銀當作一切的中心時,人們的經濟活動,不再導向生存和繁衍,而是導向資本本身,這就引發了重商主義。重商主義的本質,就是不折手段把別人的金銀都賺光,變成自己的金銀。

明朝的環太湖地區,為什麼要改稻為桑,因為出口絲綢能換到白銀。這就是明朝時期的出口換匯。

這種以白銀為本的經濟形態,取代了之前以人為本的經濟形態。近代資本主義誕生了。在之前的朝代,也因為政府失去了對金銀的控制,私人資本繁榮而導致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宋元時期。但是明朝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朝代。

明朝的資本家,為了積累更多的白銀,不僅改稻為桑,而且還重演了鄭人取玉的那一幕,開啟了離岸鑄幣的新篇章。離岸鑄幣,需要三大關鍵要素,第一個是控制貿易關口。第二個是有負責運輸的商隊,比如當年的鄭人。第三是有一個負責開礦冶煉的鑄幣奴團隊。

為了把朝廷徹底踢出局,私人資本家們聯合了起來,策劃了土木堡政變,控制了北方貿易關口,也就是絲綢之路。又廢了鄭和寶船團隊,控制了海上絲綢之路。控制了貿易關口和通道之後,明朝的資本家們,又孵化出來了海上的貿易商隊,和專業的白銀礦工鑄幣奴。這些貿易商隊和鑄幣奴國家,有日本人,有西班牙人,有葡萄牙人,還有荷蘭人,英國人。

明朝資本家,把朝廷踢出局,這個可以理解,因為它們是天然的敵人。那明朝資本家,為什麼不組織中國人,來做鄭人取玉的事,而使用洋人來幫他們做這些事呢?因為明朝的資本家,如果使用中國人來去境外找銀子,他們找到銀子之後,必然不會再甘心受控制。而使用這些不開化的洋人,他們即便帶了銀子,也不能在中國開辦工商業,也不能入籍,這樣就不會控制中國的金融體系。所以,使用洋人當離岸鑄幣奴,就相對比較好控制。

這幾個國家,它們在明朝時期,最主要的國際價值鏈分工,就是給中國找銀子,也就是出口白銀給中國,完成白銀資本的離岸鑄幣。出口白銀,通俗的講就是賣銀子的國家,所以說,它們就是當時明朝資本家們一手孵化出來的五大賣銀國。

為了讓這些賣銀國鑄幣奴,能夠幫中國找到銀子,而且還能把找到的銀子給運過來。明朝的資本家,對它們進行了長期的科技孵化和文明孵化,手把手教會了它們怎麼進行造船與航海,還有怎麼發展軍事科技。在這之前,西方的船隊,航運能力極差,連橫渡一個洗澡盆那麼大的地中海都做不到。它們的測繪技術,航海技術,都是明朝人手把手教的,教會了它們,這些賣銀國鑄幣奴,才能幫助明朝人找銀子。

現在很多人經常很感慨地說,中國人為什麼要錯過大航海啊,中國怎麼和資本主義萌芽擦肩而過啦。一笑置之就行了。資本主義,大航海,都是明朝資本家,手把手教給這幾個賣銀國鑄幣奴的。

中國早就知道美洲大陸,並不是什麼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這件事的真相,就是明朝的資本家發佈了一個工程項目,讓洋人替中國人找銀子。西班牙人接了這個活,然後這些為了找銀子不要命的亡命之徒,也就是所謂的什麼冒險家們,他們開始滿世界的給中國找銀子了。

所以啊,對於美化西方人冒險精神的話,也可以一笑置之。因為命不值錢的人才需要冒險。在明朝人的眼裡,這些西方鑄幣奴,他們的命連狗都不如。

為什麼這些前赴後繼不要命的西方海盜,非要去找到印度呢?因為印度是當時很多國家朝貢中國的中轉站,這個傳統,從之前壟斷對華貿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奧斯曼人,都是這樣的。後來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也都是把印度當作對華貿易的中轉站。一直到英國和荷蘭稱霸世界的時候,印度依然是他們對華貿易的中轉站。

哥倫布這些土鱉新手,接到白銀訂單之後,因為業務不熟,缺乏經驗,才做出來了把美洲當印度的荒唐事情。

四、明朝時期的貿易戰與大蕭條

明朝的資本家孵化出來了幾個賣銀國,白銀的供給問題解決了。那麼明朝的資本家,就開始了生產上的大幅提升。當時的工商業生產,達到了新的高峰。各種新科技層出不窮。由此可見,資本主義、重商主義和工業文明,它們之間是孿生關係。沒有資本主義,就不會有以積累白銀為天職的重商主義,沒有重商主義的可怕競爭,就不會出現對商品大規模機械化複製的需求,那就不會出現用工業替代手工業的技術革新。

技術的革新,產能的提高,導致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當白銀的供給增長,跟不上商品的供給增長時,這就出現了白銀危機,進而引發了一次可怕的全球性經濟危機,那就是當時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明朝時期的全球經濟,陷入了通貨緊縮。銀子越來越貴,東西越來越不值錢。在銀子越來越貴的情況下,人們就會減少支出,把銀子都藏起來埋起來,這進一步減少了市場上流通的白銀投放量,這就是流動性危機。當時的晉商,都是用地窖來窖藏白銀,故意加劇白銀的緊缺程度,這樣放貸的話利率就能升高。這些人太懂怎麼在資本市場上投機倒把了。

明朝經濟大蕭條的根本原因,是西班牙和日本的銀子供不上了。這兩個賣銀國是當時的白銀出口主力。白銀緊縮,很快大明就跟日本和西班牙,打起來了貿易戰。不僅打了貿易戰,而且西班牙還在馬尼拉,屠殺了兩萬多的中國人。為了制衡強大起來的西班牙,明朝就扶植了葡萄牙,來制衡和分化西班牙。

因為明朝積累了太多的貿易順差,西班牙和日本,這些賣銀國,想要把被明朝賺走的白銀再賺回去,也就是想做到貿易再平衡,就比較困難了。而且這個時候,為了限制白銀流出,明朝還施行了海禁。中國閉關之後,這就引發了猖獗的走私貿易。

貿易戰進而又引發了軍事衝突。對倭寇的戰爭,對西洋人的一些小規模的戰爭衝突,都是在這個白銀戰爭的背景下的貿易戰。這期間,西班牙人、夥同葡萄牙人和倭寇三個賣銀國,甚至想聯手攻打明朝,結果迫於被明朝的武力震懾,不了了之。

因為白銀的短缺,導致西班牙內部,出現了比較比較嚴重的經濟危機。一方面西班牙要迎接新興賣銀國葡萄牙的挑戰。另一方面,因為大蕭條,西班牙的內部,也受到了來自荷蘭的挑戰。西班牙這個國家,本來就是為了給中國找銀子而興起的一個國家。而在這個金融立國的國家中,荷蘭卻是西班牙裡面最懂金融的一群人。而金融危機大蕭條的爆發,給了荷蘭人挑戰西班牙霸主地位的機會。

五、殘酷的白銀兼併戰爭

荷蘭人自己打不過西班牙,它就扶植了英國和法國,共同對抗西班牙。直到把殲滅西班牙的海上艦隊。西班牙衰落之後,葡萄牙也跟著不行了。荷蘭人成了大贏家,壟斷了海上貿易,也壟斷了賣銀的生意。而且,荷蘭人不僅搶了西班牙的賣銀生意,搶了西班牙之前的賣銀據點菲律賓,也搶了日本的賣銀生意。當時荷蘭人讓日本開放長崎作為他們的貿易據點,壟斷了日本的白銀出口。

因為實力越來越強大,荷蘭人開始膨脹了,侵佔了臺灣。結果,荷蘭人被鄭成功驅逐出了臺灣。作為賣銀生意霸主的荷蘭,從此開始慢慢衰落。因為來自英國與法國的挑戰開始了。後面荷蘭、英國、法國之間,三個國家一團混戰。英國和法國打,荷蘭和英國打,法國和荷蘭打。打來打去,都是為了壟斷全球貿易,為了搶銀子。

荷蘭被英國打敗之後,賣銀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暫時告一段落,英國成了最終的大贏家。這時候的中國,明朝已經亡國了,滿清入關,建立了新的政權。

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因為白銀,被中國扶植起來的西方人,他們通過內部的資本兼併,英國成了最後的大贏家。在陸路貿易的絲綢之路中,滿清怎麼成了中國的大贏家呢?

這就要從張家口和晉商說起了。明朝朝廷,為了分化一部分蒙古部落,接受了土默特部的歸順內附請求,給他們在張家口設立了通商口岸,准許他們開展對中國的通貢互市。這就被北方的邊境貿易,開了一個口子。這期間,明朝原本利用海西女真,來制衡建州女真的。結果,建州女真,在明朝遼東軍閥李成樑的扶植下,快速壯大,消滅了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被消滅後,就迫使朝廷,用蒙古人來制衡建奴的擴張,除了貢封了蒙古土默特部,還貢封了蒙古察哈爾部。結果,蒙古人並沒有遏制住建奴的擴張,而且還往西逃跑,把張家口這個通商口岸,讓給了建奴。建奴得到了張家口之後,就借用土默特部的名義,在張家口和明朝通商。這種類似於借殼上市的行為,也就是挾貢。而張家口的商人,又主要以山西人為主。從此,晉商這個群體,就和建奴的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

晉商就像海上的西班牙、荷蘭和英國控制了海上貿易那樣,控制了中國對外的陸上貿易。從明朝末期到清初,在這個過程中,晉商飛快的完成了資本的積累。從鹽鐵和絲綢,到茶葉,到馬和軍火貿易,都被晉商壟斷了。完成了資本的 積累之後,晉商又開闢的新的生意,做金融服務,壟斷了北方的白銀。山西成了當時中國的又一個金融中心。另一個金融中心在南京,它是由江南的資本家控制的。

明朝滅亡,中國的南北兩大資本集團,開始了大兼併。江南資本家扶植的那些洋鬼子,他們的軍隊以海軍為主,體現的是海權。晉商扶植的白手套是建奴,是陸軍,體現的是陸權。而要統一中國,靠海軍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場空前的資本大對決,大陸軍完勝。而江南資本家,扶植的那些洋人,他們那時候的軍事能力,還都不足以上岸,也更不能幫助他們的老闆,完成對晉商的資本兼併。

所以,但從資本兼併的角度看,是絲綢之路打敗了海上絲綢之路,是陸權壓倒了海權。

建奴入關之後,迅速完成了對江南資本家的大清洗。晉商贏家通吃,獲得了超級商業特權。進一步,他們控制了幾乎整個世界。另一邊的海上大贏家荷蘭和英國,和晉商也成了親密的貿易伙伴。滿清時期,與英國的貿易,和明朝時期的資本家與外國人的貿易一樣,結果還是以白銀被中國賺光而造成貿易失衡。

貿易失衡,進而就發生了貿易戰,也就是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的本質,還是為了搶白銀。結果,英國人和西方几個國家,使用軍事手段,完成了它們所追求的貿易再平衡,通過戰爭賠款的方式,把中國的白銀,搬到了歐洲。被窒息的全球貿易,又能再次被激活了。

六、銀本位的終結

中國總是積累大量的順差,白銀一次次被中國賺光,這讓洋人苦不堪言。有沒有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呢?有,那就是殺死銀本位本身。

為了殺死銀本位,西方人開始啟用金本位。只要廢除白銀的貨幣功能,那樣的話,中國積累的所有白銀,都會失去購買力,失去價值。西方人,也就能從過去的幾百年中,總是被中國人賺光白銀的惡夢中擺脫出來。於是,它們真的就這麼幹了。

從英國的牛頓,和法國的拿破崙,他們都是金本位的推行者。而背後站著的則是歐洲的大資本家——金融僭主。

英國讓英鎊與黃金掛鉤,以黃金為儲備發行貨幣,這就擺脫了銀本位的制約,就擺脫了中國有那麼多白銀儲備的可怕壓力。另一方面,西方則把白銀當作純粹的貨幣投機工具,對中國發起一次次的金融戰。而奉行銀本位的中國,則無法通過投機黃金來攻擊英鎊。這就是不對稱的金融戰爭。

而黃金的天然稀缺,比白銀還要稀缺,就必然會造成比銀本位更可怕的通貨緊縮。在金本位貨幣體系的內部,就形成了可怕的資本兼併,這就是兩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到底是為了啥?死那麼多的人,就是為了搬走敵國的黃金。想想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英國人為了算計中國的銀本位,結果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先給自己招來了兩次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大蕭條,快被金本位窒息的英美資本家,宣佈以銀補金,部分重啟銀白位,開始大肆投機白銀。最核心的手段,就是抬高白銀價格,類似於加息,擠兌中國的白銀儲備。摩根集團,是這次白銀大戰的對方陣營的主力軍。

白銀價格越來越高,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當時中國還奉行銀本位,民國的法幣是以白銀為儲備來發行的。而大量的白銀外流,就導致法幣出現了劇烈的貶值,經濟上也出現了惡性的通貨膨脹。最後,民國政府,只好宣佈法幣與白銀脫鉤。

自此,從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民國放棄銀本位,白銀退出世界貨幣的大舞臺,長達幾百年的白銀戰爭終於劃上了一個句號。

金本位打贏了銀本位,但是馬上又迎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國家,又開始互相搶黃金了。世界大戰之後,關於貨幣問題,更加的失控了,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美元先是打敗了英鎊,接著又廢除了金本位。全世界的貨幣都以美元為儲備發行貨幣,美元成了之前的金銀。

但是美元本身,卻是無儲備的裸奔貨幣。美國人以為,他們找到了能解決銀本位和金本位弊端的方法,讓硬通貨不再緊缺,讓大蕭條不再發生,讓世界大戰不再發生。只能說,美國人的想法非常幼稚。這是一群根本不懂貨幣的歪瓜裂棗,在給全世界管錢。西方人對貨幣的理解,永遠無法超越鑄幣奴的層次。他們現在做的事,靠離岸鑄幣賣美元為生,和他們的祖先賣白銀為生,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年明太祖建國後,發明的大明寶鈔,就是用裸奔的信用貨幣,取代以金銀為儲備發行貨幣。結果,很快就因為濫發貨幣,而導致信用崩潰了。

從漫長的貨幣史來看,美元是一個矮化版的註定失敗的的大明寶鈔。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明寶鈔,起碼是以國家信用託底來發行的。美元背後,什麼都沒有。美元的信用,說白了就是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因為美元真的什麼價值都沒有。

大明寶鈔用了二十幾年,就信用崩潰了。雖然後來大明寶鈔一直在繼續沿用,但是因為貶值比較劇烈,貨幣的競爭力,已經輸給了白銀。而美元的信用,在尼克松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的1976年,到現在為止,也剛過去了43年。而且,美元實際上在08年已經死了。如果按08年來算的話,美元的真實壽命,其實只有32年。現在的美元體系,這十多年,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美元本位,會怎麼像銀本位、金本位那樣退出歷史的舞臺,又會以一種怎樣的方式死亡?世界貨幣體系,有沒有終極方案?貨幣大亂局之下,未來的世界,又會走向何方?我們下篇文章再詳細講。

新書上市,現貨發售。學習怎麼站在太空看地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