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2017年4月,根據著名作家陳忠實的小說改編的80電視連續劇《白鹿原》正式開播,這部鴻篇鉅著在歷經了16年坎坷的拍攝歷程後,終於成功登上熒幕。

一聲聲充滿秦腔韻味的臺詞,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深刻展現出了20世紀初期渭河平原(關中藍田縣為主)50年變遷的風貌史詩。

至此,古老的白鹿原再度沸騰,其所在的藍田縣也跟隨電視劇的熱播成為國民旅遊熱門地之一。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白鹿原起源

白鹿原因有白鹿出現而名,關於其名稱的來歷和白鹿出現的故事,距今已有約2700多年的歷史。

“平王東遷,有白鹿遊於此原”

傳說,西周末期,西方興起一支凶悍的部落犬戊,對已經開始走向衰敗的西周鎬京都城造成嚴重威脅。周幽王被犬戊殺死後,新登基的周平王因鎬京無險可守,岌岌可危,乃與大臣商議,決計另行擇地建都。

不日,周平王便帶領執掌星象扶乩等大臣們,在大隊衛士的簇擁下,向東涉過滔滔的滋水河,登上平展展、莽蒼蒼的一座原上。

平王過去曾隨幽王來原上圍獵,這次上原的目的是想在原上週走一遍,決定是否在此原上修建都城。這時天色已晚,便擇一處古柏蒼鬱、花香樸鼻的小谷岸邊一所廟宇設下行宮,結隊紮營。

翌晨破曉,平王忽被外邊的一片驚呼聲吵醒,出寺門一看:只見東南方向的崇山峻嶺之間,一團祥光瑞氣環繞著一個雪白之物冉冉而來!剎時已看清這東來紫氣的中心原是一隻通體雪白的神鹿,除一雙眼睛象閃著亮光的紅瑪瑙外,全身無一根雜色。白鹿口含一枚靈芝,四蹄飄雲生風,忽攸而至。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平王隨父射獵多年,從未看到也未聽說過有如此奇鹿,立即傳旨衛隊快騎,緊隨白鹿去向拼命追趕。

周平王與王宮衛士及大臣們一路追趕白鹿不及,眼睜睜見這樣一隻奇鹿從眼皮底下逃走,怏怏回到鎬京王宮,懊惱不已。這時那些星象、易卜大臣和方士一齊上前奏道:“大王勿惱,那鹿並非凡間所有,實乃上天為大王傳訊吉兆,應我王開建新基大利,百代順昌;臣等昨觀星象,推演卦形,占卜吉凶,皆已測得白鹿出現之原乃一龍脈所在,實為建立新都之風水寶地;如在此原建都,定可保王業永固,千秋萬代興盛不衰。”平王聽罷大喜,當即傳召建工大臣,擇日興工動土,要在這原上興建比鎬京大數倍的王宮。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這不僅是出自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就連歷代史籍也有記載:

《後漢書郡國志》載:“新豐縣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時白鹿出。”

《水經注》、《太平寰宇記》也有“平王東遷時,有白鹿遊於此原,以是名。”


白鹿與神鯨

其實這個神奇的白鹿的故事,是和一個神奇的巨鯨的故事相伴產生的,它們共同為神奇的白鹿原賦予了神祕、悠遠、厚重的特殊色彩!

相傳這古老的白鹿原下,其實並非龍穴,而是潛藏著一條數千年修成的神鯨。這條神鯨得厚土津潤,與白鹿原同浴天地精華,相依相安,共享福泰。不料這一曰,神鯨被強烈的震動驚醒,只見千軍萬馬在原上開基壘石,夯土伐木,知道周王要在原上建造王宮都城。神鯨非常驚懼!如此巨城怎能負起?若不立刻逃走,必將困死原下!

於是神鯨灑淚告別這個幾千年的故居,連夜向西逃去。

白鹿原便從東到西拉開了一條巨大的深溝。據說此溝形成之初,水湧數十丈,水色墨綠,巨龜蛟龍騰躍其中,轟響如雷,數月後大水方退,人們說這是神鯨悲憤之氣所致。

從此,平坦的白鹿原便被分成南北兩半:溝南面的叫南原,溝北面的叫北原,這條溝也被人們稱之為鯨魚溝。

鯨魚溝的形成,為這單調的旱原增添了一道草木茂密、風光秀麗、溪水長流、鳥鳴魚歡的水鄉澤地景色;從此鯨魚溝水便無私地潤澤著世世代代的白鹿原人:人們在溝裡摸魚捕蟹,植葦種稻,蓄水灌田。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鯨魚溝

白鹿原雖未建成王宮都城,卻成為後來歷代帝王圍獵消遣的御園行宮。

後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凡白鹿經過、祥光照及的地方,盡皆一片鬱鬱蔥蔥,草木茂盛,百卉競開,毒蟲殆盡,疫癘滅絕,六畜興旺,人壽年豐。人們為了紀念這隻帶來吉祥康樂的白鹿,從此便把這原(滻水與濨水之間的原坡)起名為白鹿原,又稱霸上。

《關中勝蹟圖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述:白鹿原在咸寧東,東接藍田縣界。盡東西十五里,南接終南,北至灞川。盡南北四十里。

《三秦記》:周平王東遷,有白鹿遊於此原。以是得名。

《雍錄》:南山之麓,灞水行於原上,至於霸陵。此皆原也,亦謂之霸上。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如今,白鹿原一帶很多地名都和白鹿有關。傳說中白鹿在東南方向經過的溝被叫作“鹿走溝”,白鹿繞行一週的“無村廟”起名“鹿走村”“鹿走鎮”,白鹿小憩過後迷失方向的村叫“迷鹿村”,白鹿迷路後曾跑到的原坡名為“鹿到坡”,把白鹿最後從西原下坡進入滻河川經過的村叫作“神鹿坊”。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關於神鯨的去向,傳說有兩種:一說神鯨逃到今西安市西郊的魚化寨時,被天帝差遣神將堵截,無法脫身,化作一個村寨,故將此地稱為魚化寨。另外傳說神鯨逃到今西安城下時,被天帝擒獲,用鐵鏈鎖住鎮壓在西安鐘樓下面深處的海眼上:由於神鯨的負載,後來才得以在此建了古長安城。

神鹿和神鯨的故事共同為白鹿原增添了無盡的韻趣和神采。以此引為自豪的白鹿原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擬了一幅對聯:“白鹿原上聽鹿鳴,鯨魚溝畔觀魚躍”,這幅對聯直到現在仍廣泛地出現在年節時鹿原人的大門兩旁。

無論這些傳說是否真實,不可否認的是,從此以後,白鹿原的名聲與神鹿和神鯨的故事永遠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近代白鹿原,濃縮的中國近代史

時間回到近代,相信很多人對白鹿原的知曉,都來源於小說《白鹿原》。

拋開虛構的故事情節不說,小說裡所展現的時代背景和關中生活風貌卻是真實存在的。它不僅刻畫出白鹿原近半個世紀的浮沉變遷,更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縮影,因為中國近代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幾乎都在白鹿原上有所反映。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震動全國的陝西關中東部群眾“交農”運動。

在辛亥革命後不久,白鹿原發生的一次“交農”運動。辛亥革命以後,人們以為自己的日子從此能好過些了,然而新任的藍田縣官員卻要向農民徵收遠遠超出封建清朝的稅收。所以,包括白鹿原在內,整個渭南地區都發生了一場交農運動,就是把農具交出去,罷種罷收,實際上就是農民的罷工運動,他們當時的罷工形式,就是把鐮刀、鐵杴、斧頭等交給縣長。

當時的《中國青年》雜誌及上海許多報刊作了詳細報道。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陳獨秀為此在《嚮導》雜誌上發表了長篇評論,推廣渭南經驗,指出"農民自救,只有聚眾反抗這一條路"。

這一事件也標誌著白鹿原平和而閉塞的日子一去不返,此後的白鹿原,接連卷入了白腿烏鴉兵圍城、農民運動與國共分裂、解放戰爭等,而原上的年輕一代都在與外部社會接觸中進一步社會化,開始走向外面的世界。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交農運動”歷史資料圖片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據《藍田大事記》載:民國4年(1915),縣署逼印舊契苛刻,東鄉湯坊嶺一帶農民,在賀德武領導下掀起交農具運動。四鄉居民響應,蜂擁圍縣城交農器,燒燬鄉間印契紳房屋多家。

據最新《臨渭區志》載:民國十二年(1923)11月29日,渭北故市西北一帶農民祕密發起,以雞毛傳帖的的方式,數萬人扛著農具雲集故市,向渭北分縣縣佐朱聯五“交農”,反抗縣署的苛捐雜稅。

新編《臨渭區志》載:民國十三年(1924)1月6日,也就是故市“交農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渭南東、西兩塬也發生了數萬農民群眾向縣府“交農”的事件,迫使縣佐取消“月麥捐”(是當時政府向農民按月徵收麥子的一種派款)及各種非法派款。

1987版《渭南縣誌》和2014年版《臨渭區志》,除在“大事記”裡記述之外,有專門分章詳細記述了事件的起因和經過。

白鹿原的第一支共產黨小組

據陳忠實回憶,還未創作《白鹿原》時,曾在一份黨史資料裡看到這樣一篇記載:上世紀20年代中期,白鹿原上有一個年輕人,考到北京大學唸書,大概在那時接受了共產主義理論,放假回家後,他便在原上孟村鎮的一個私人糧站裡發展了兩個農村人,建立起了原上第一個共產黨小組。

要知道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共產主義運動多在北京、上海這些東部大城市。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起,僅僅經過了兩三年時間,白鹿原孟村鎮,就已經建立起了一箇中國共產黨支部。

這說明近代革命開始給這片土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白鹿原也已經不再是那個保守、落後、封建的關中之地。

當歷史的新思潮與傳統封建文化在這片土地強烈撞擊時,矛盾衝突自然而然上演。家國的命運悲歡,人性的的善惡美醜,塑造出革命浪潮滌盪下的鮮活的人生與歷史,這便是極具現實主義的近代白鹿原。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伴隨著世世代代的傳頌,為白鹿原這塊土地賦予了神祕、吉祥與不可抹去的傳統封建色彩。當電視劇《白鹿原》帶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回到人們視線時,絢麗的傳奇故事與厚重的歷史內涵交相輝映,讓白鹿原散發出震撼人心的魅力。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再憶白鹿原,一片古老而神聖的土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