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58歲的陸奇,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做職業經理人,如今卻要開始一段類似創業的奇妙旅途。

採訪|《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碧雯 陳睿雅

文|李碧雯 編輯|馬吉英

5月中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的功能廳內,700多人的會場有些嘈雜,他們中很多是創業者或者互聯網從業者,其中有些人是專程從外地趕來。一個穿著T恤、牛仔褲,體型精瘦的人出現在舞臺上,並將手中拎著的深色外套和黑色揹包扔在舞臺一旁。

這是一個很程序員的出場方式。嘈雜的會場頓時安靜。

如此井然有序與舞臺中間的那個人有關,他叫陸奇。陸奇被視為“互聯網圈大神”,他曾是微軟執行副總裁、雅虎執行副總裁,是至今為止在美國科技公司中做到最高職位的華人。

此時,陸奇從百度集團總裁兼COO的位置出走正好一年。失去陸奇一年後的百度仍在努力轉型。除了高管震盪不止,業績表現也面臨較大壓力。2018年的百度市值一度超過900億美元,而截至2019年6月21日,百度市值為408億美元。百度也經歷了上市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2019年第一季度,百度虧損3.27億元。

從百度離開後,陸奇加入美國創業孵化器YC,成為其在中國的001號員工。這是陸奇去年8月宣佈加入YC後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會議。據工作人員稱,這場會議的報名人數超過1000人,但最後由於場地限制,只能將300多人拒之門外。

陸奇在臺上講了一個半小時,參會者也認真聽了90分鐘。這看上去更像是一場互聯網圈的“朝聖”。

接近陸奇的人評價他是“為這個時代而生的人”。陸奇生於60年代,正好經歷了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時期。如今,AI技術變革正當其時,其產生的機會將遠大於移動互聯網。

YC不想錯過陸奇,陸奇不想錯過下一個新時代——人工智能時代。YC或許是他參與這個時代大潮的新嘗試。

AI信仰

三顧茅廬,用在YC邀請陸奇的曲折經歷中再恰當不過。

1998年,YC創始人Paul Graham因為創建的公司Viaweb被雅虎收購而加入了雅虎,而陸奇也差不多是同一時間加入。2005年Paul從雅虎出來後想要創建一個孵化器,併力邀陸奇加入,但陸奇婉拒,不過他在其中也幫了不少忙。Paul Graham擔任YC的CEO 9年,沒有放棄邀請陸奇加入,擔任YC的技術合夥人。2014年,Sam Altman接任Paul擔任YC CEO之後,也多次力邀,包括陸奇從微軟離職,加入百度之前,這種說服一直沒有停止。

但對於陸奇來說,他心底仍然對於AI夢念念不忘。

據媒體報道,在復旦大學畢業紀念冊的臨別贈言中,計算機專業出身的陸奇沒有在紀念冊上留下什麼感人肺腑的話,而是寫了一個奇怪的公式:HI=>CHB,並在公式後面寫道:“人類終將使電腦智能化且使其遠勝於人腦。主公不妨一效景潤,或許,這顆電腦科學皇冠上的明珠非君莫屬”。

截至今年3月,人工智能領域已經有32家獨角獸公司,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已經應用在工業、商業領域,但是在1987年的中國,很少有人聽過“人工智能”這個詞,而在美國,當時的人工智能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但那時陸奇或許就隱約感覺到,AI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而這樣一個信念也一直貫穿在陸奇的職業生涯中,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之後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人工智能的基礎是數據,數據越多,機器會被訓練得越智能。而對於每秒產生大量數據的搜索應用,是訓練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最佳場所。

據微軟前高管介紹,當時陸奇負責的搜索業務很早就開始應用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搜索。微軟小冰是微軟旗下更為人所知的人工智能應用,通過它實現了人機語音交互,就是通常意義的聊天機器人。

上述高管回憶稱,最初微軟小冰的想法是微軟Bing搜索中國負責人李笛提出的,並給陸奇進行了演示,陸奇看到後很喜歡,將其作為公司的戰略級產品,支持其繼續做下去。“技術的造詣、商業的敏感性、綜合的管理能力,能達到這三項的國內人士很少,但是陸奇是一個。”上述人士表示。

之後微軟小冰不斷迭代升級,在微軟內部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李笛也被提升為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然而陸奇卻從微軟離職了。

消息一傳開,陸奇就收到了許多互聯網公司的橄欖枝,其中就包括百度和YC。2016年的百度因為醫療廣告等輿論危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急需戰略轉型,AI被看作是百度的未來方向。一直關注AI領域的陸奇對於參與百度的AI戰略轉型更為感興趣。無奈Sam又一次被婉拒了。

在接受李彥宏邀請不久,陸奇就和其共同提出了“All in AI”的戰略。在百度,陸奇延續了其在微軟的“對話即平臺”的理念,同時更進一步認識到,未來AI領域的入口是對話,而智能終端則是承載對話的入口。

上述人士回憶稱,當時陸奇看到了亞馬遜推出的智能音箱Echo,就曾和他私下表示,一定要推出智能終端,這樣AI更容易普及,否則很容易被“比下去”。

擔任百度總裁兼COO沒多久,陸奇就新組建了智能駕駛事業群、智能生活事業群和AI技術平臺系。不過一年零四個月後,由於種種原因,陸奇離開了百度。正當外界猜測陸奇會去哪家互聯網巨頭公司時,卻傳來了陸奇加入YC、出任YC中國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的消息。

YC中國COO欒運明認為,對於陸奇來說,他已經做到了華人在互聯網領域的最高職位,再繼續做大公司運營管理的工作,對他來說沒有太大意義,他的新選擇更多會從社會意義層面去考慮。

陸奇將這次選擇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通過YC平臺,參與技術驅動創新浪潮,同時又參與到中國成為創新大國的過程中,此為天時;可以兼顧家庭,來回於中美之間,此為地利;和YC兩位創始人之間的友情,以及過去在美國科技圈所積累的人脈,此為人和。

Paul和Sam或許不懂得天時地利人和背後的奧妙,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對他們算得上是激動人心的好消息——YC終於等到了陸奇的加入。

自我要求

相比於2013年就設立大中華區的美國創業加速器500 Startups,YC在中國建立事業部的時間更晚。

早在2016年,YC兼職合夥人Adora和首席運營官Qasar Youris就曾來中國考察過,那時雙創正火,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創新氛圍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中國市場競爭環境又與其他市場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割裂,這種特殊性也讓YC加速的1900家企業中,中國創業者佔比較少,成功者更是寥寥。因此中國一直是YC想要開拓的市場,然而苦於沒有找到合適的中國合夥人,YC中國遲遲沒有設立。

欒運明稱,YC是一家服務型公司,對合夥人的要求很高。同時,YC成立與技術浪潮的興起也有密切聯繫。YC最初在美國成立時,正是“軟件吞噬世界”的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之時,成立的14年時間裡,共孵化了超過1900家公司,誕生了Dropbox、Airbnb等公司。“一方面他必須要跟美國總部的人有很強的信任關係,總部能夠非常信任和授權他來做這個事情。另一方面這個人本身要在科技領域很資深,能把這個事張羅起來。”陸奇始終是第一順位的人。

陸奇對投資這件事情也並不生疏。在微軟擔任執行副總裁時,他每個月至少有兩個週末會專程從微軟總部所在地雷德蒙德市飛到硅谷,去見不同的創業團隊,和他們溝通。除了對微軟可能戰略投資的項目進行考察,陸奇也希望藉此保持自己對市場新興事物的洞察力。這是他對自己的一個要求,這個習慣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陸奇和呂騁的相識過程與之類似。rctstudio聯合創始人馬欣潔(曾跟呂騁共事過)回憶稱,那時呂騁還在硅谷創業,做下一代操作系統,在朋友的介紹下,他給陸奇發了一封郵件,介紹當時正在做的項目,並尋求陸奇的意見。陸奇看到後很興奮,直接約呂騁週六見面。某個週六,呂騁在陸奇辦公室的黑板前塗了畫,畫了塗,討論下一代操作系統的未來發展。

實際上,陸奇在雅虎的時候就參與了很多投融資項目,在微軟時每年也會進行投資收購,微軟風投也是陸奇當時發起成立的。

今年春節,當還在美團的欒運明詢問陸奇是否需要幫忙時,才發現YC中國團隊還沒有開始搭建,陸奇花了半年的時間去美國學習YC的整套系統,跟著參與了YC 2019年冬令營的整個過程。“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非常踏實。”欒運明說。

“中國技術創新的機會馬上就到了。”和欒運明見面時,陸奇興奮地說。他邀請欒運明加入,一起為中國的創業生態貢獻價值。“當我們做了一些討論以後,馬上就義無反顧了,覺得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方向,必須得抓住這樣的機會。”欒運明說,最終打動他的是陸奇的vision和人格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陸奇離開微軟時,微軟的同事都穿上了印有“我們曾跟陸奇共事過,你呢”標語的T恤,其人格魅力可見一斑。

上述微軟前高管認為陸奇是一個正派的人,從不拉幫結派,而且為人低調,技術很好,“微軟的很多高管有時候講話很煽情,但是講半天沒講到技術關鍵點。陸奇不太一樣”。

在YC中國搭建團隊上,陸奇也會親力親為。目前YC中國負責運營的董科含是陸奇從上千封郵件中篩選出來的。董科含是90後,曾有過2次創業經歷。這符合陸奇最初的設想,YC中國團隊年齡層需要覆蓋60後、70後、80後、90後。

據跟陸奇共事過的人稱,陸奇會回覆收到的每一封郵件,不管自己是否認識發郵件方。這是他一貫的工作習慣。在最近一次YC創業營的聚餐上,YC一位合夥人調侃說,他的郵件是一天一看,而陸奇是每分鐘都要看。

從空降兵到創業者

從百度離開後,陸奇依然住在之前住的一處酒店公寓裡,依然保持著每天4點起床跑步5公里的習慣,依舊忙碌,彷彿一切都沒有變。但某種程度上,陸奇的職業角色已經變了。

除了最早在雅虎工作的經歷,陸奇在微軟、百度扮演更多的是空降兵的角色。作為空降兵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打破僵局,樹立威信,獲得員工信任。

陸奇當時是微軟少見的空降高管。上述微軟前高管回憶稱,有段時間,微軟搜索廣告產品做得不好,而當時谷歌已經佔到75%以上的市場份額。在陸奇負責搜索廣告業務之前,比爾·蓋茨曾派他的一個助手來管理該部門。當時搜索與廣告業務部門被一些中庸、銷售背景的人控制,這名助理管理2年下來,並沒有得到員工的信服,更多時候傳達的信息會被過濾掉,改革措施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微軟的搜索廣告業務那段時間沒有太大起色。

陸奇接管後,開始潛移默化地進行改革。首先,他梳理流程,改善產品,通過和雅虎達成協議等方式,5年時間將搜索業務在美國市場的市場份額從不到7%提高到18.6%。等到搜索和廣告業務有了起色、自己在團隊內部樹立起威信之後,陸奇再將其認為比較精幹的人分派到下面各個部門去管理,逐步改變了過去的情況。

“空降兵”陸奇的加入,也為百度帶來了改變。“陸奇給一線員工的感覺是,他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一位百度內部員工稱。來百度後,他首先重新劃分了組織架構,並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改變百度過去的工程師文化,變成以用戶為核心的文化。

“簡單搜索”就是陸奇的一次口碑實驗。簡單搜索是一個搜索應用,和百度搜索的區別在於沒有任何廣告搜索,也不負擔盈利的要求。上述百度員工表示,陸奇希望百度能有一款技術和服務都很好、完全從用戶角度考慮的產品,幫助百度將口碑拉回來。

此外,陸奇在百度內部推行了新風會,每月一次,直面員工的問題。“哪怕問題再尖銳,他都會正面地回答。”這也幫助員工鼓足幹勁。

在一次溝通會上,有員工提出公司配備的128G的電腦硬盤對於程序員來說已經不夠了,現在普遍都是256G的了。陸奇爽快答應解決,很快員工用的電腦都統一換成了256G硬盤。“他的想法很簡單直接,確實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氣。”上述百度員工說。

但要推動百度的轉型,這些顯然還不夠。

對於在中國工作時間2年的陸奇來說,始終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接地氣。“國內很多人做事情,明面上的規則、潛規則什麼都要看明白。陸奇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看明白,這對他來說會是一個挑戰。”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離開百度,意味著陸奇的空降兵身份結束,在YC中國,陸奇更像一個創業者。

YC中國脫胎於YC,具有外資的企業文化,是陸奇過去熟悉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陸奇擁有更多自主權,且YC中國是YC第一個海外業務拓展團隊,並沒有可以參考的範本,本土化是陸奇和團隊要面對的問題。

陸奇在最近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了本土化的一些措施。YC原來是以15萬美元換取創業公司7%的股份,在YC中國,這一額度變成投資20萬美元換取5%的股份。創業者可以選擇美元或者人民幣。在申請渠道上,YC中國也上線了本地化的平臺和招募渠道。

“最為關鍵的是,要以中國本地化的視角和對當地環境的理解去篩選項目。”欒運明稱。

今年年初,作為YC中國第一批過渡期的孵化項目,rct studio、句子互動(原“桔子互動”)、萌動等6家公司幸運地獲得了來自中國導師的見面機會。陸奇請來了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拼多多創始人黃錚、Petuum創始人邢波作為YC中國第一批兼職合夥人和導師。其中前兩者都有著豐富的本土市場作戰經驗,為YC中國增加了本土化的視野。

一般YC美國會將創業者跟導師的Office hour(面談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而句子互動創始人李佳芮記憶深刻的是,在中國,創業團隊和中國導師的Office hour時間會更長,自己曾跟王懷南和黃錚聊了整個下午。李佳芮對於王懷南提到的企業文化,以及招聘來的人會影響之後招聘來的人的觀點感觸頗深。

rct studio聯合創始人吳顯昆談到,那時候團隊正在糾結是做To B還是To C業務,而在商業模式上有獨到見解的黃錚給了很多有益建議。

Paul曾寫過很多關於創業的建議,其中一條是要求創業者不要使用共享辦公空間,必須有自己的辦公空間。有意思的是,剛成立的YC中國的辦公地點就選在了北京上地數字傳媒大廈的WeWork內,這或許是YC中國本土化的一小步。

YC中國正式的第一批本土化項目將於6月底截止報名,並在8月中旬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創業營。對於陸奇和YC中國來說,本土化考驗才正式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