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


"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文/陳紀英

版式/大海

“為什麼百度雲來得這麼晚?”

這是個繞不開的尷尬問題,互聯網趕早不趕晚——相比於2009年入場的阿里雲,百度雲晚了6年。

在激烈廝殺的互聯網行業,後發制人是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身為追趕者的滋味從來也不好受。但借道人工智能,一度如履薄冰的百度智能雲,如今排名行業第四,總算趕上“趟”了,可以暫時“揚眉吐氣”一把。

這是一個後來者四年奮發向上的非典型案例——如何穿越內部的迷茫,如何扛過外界的質疑,如何在先行者的排兵佈陣之下找到突圍之路,如何戰戰兢兢穿越最為凶險的地帶,找到AI工業化坦途?

1、ABC“交響樂”

入場較晚,是百度雲的軟肋和弱點;人工智能,則是百度雲的盔甲和戰衣。

有了盔甲和戰衣,落魄富豪史塔克、普通高中生彼得·帕克,才能變身拯救地球的復聯超級英雄——有了盔甲,入場較晚的百度智能雲,才有機會在凶險的雲計算戰場上搶到地盤。

百度入場晚,基於客觀原因。搜索業務,對計算能力的消耗是平穩增長的,計算冗餘較小;而電商業務對計算的消耗,有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扛過每年的大促壓力,電商平臺在尋常時刻,也必須留出足夠的計算冗餘。把這些閒置資源銷售出去,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水落石出——中美概莫能外。

當百度雲2015年以後來者的身份入場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和尹世明等人,曾經多次坐下來“腦暴”——百度做雲計算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積攢多年的AI優勢,是幾位高管的共識,李彥宏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下一幕,人工智能”的判斷——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首個明確定調AI的論斷。


"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文/陳紀英

版式/大海

“為什麼百度雲來得這麼晚?”

這是個繞不開的尷尬問題,互聯網趕早不趕晚——相比於2009年入場的阿里雲,百度雲晚了6年。

在激烈廝殺的互聯網行業,後發制人是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身為追趕者的滋味從來也不好受。但借道人工智能,一度如履薄冰的百度智能雲,如今排名行業第四,總算趕上“趟”了,可以暫時“揚眉吐氣”一把。

這是一個後來者四年奮發向上的非典型案例——如何穿越內部的迷茫,如何扛過外界的質疑,如何在先行者的排兵佈陣之下找到突圍之路,如何戰戰兢兢穿越最為凶險的地帶,找到AI工業化坦途?

1、ABC“交響樂”

入場較晚,是百度雲的軟肋和弱點;人工智能,則是百度雲的盔甲和戰衣。

有了盔甲和戰衣,落魄富豪史塔克、普通高中生彼得·帕克,才能變身拯救地球的復聯超級英雄——有了盔甲,入場較晚的百度智能雲,才有機會在凶險的雲計算戰場上搶到地盤。

百度入場晚,基於客觀原因。搜索業務,對計算能力的消耗是平穩增長的,計算冗餘較小;而電商業務對計算的消耗,有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扛過每年的大促壓力,電商平臺在尋常時刻,也必須留出足夠的計算冗餘。把這些閒置資源銷售出去,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水落石出——中美概莫能外。

當百度雲2015年以後來者的身份入場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和尹世明等人,曾經多次坐下來“腦暴”——百度做雲計算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積攢多年的AI優勢,是幾位高管的共識,李彥宏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下一幕,人工智能”的判斷——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首個明確定調AI的論斷。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最終,國貿附近的一番脣槍舌戰後,共識達成,要走三位一體的打包路線。善於輸出概念的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把其概述為“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後期,百度雲乾脆直接改名為了“百度智能雲”。

友商特別是很多小型創業公司的雲計算服務可能是樂器獨奏,而百度直接奉出了一場“交響樂”。

儘管入場不早,但百度雲在百度的地位,卻不可謂不高——百度雲作為一個容器和底座,把百度積累幾十年的人工智能盛出來端給客戶,沒有云這個底盤和容器,百度的人工智能就沒辦法在各行各業落地。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是國內入場最早的一哥——其深耕近20年的搜索業務,也要賴於人工智能支撐。

定位於ABC,也是現實考量——單純的雲計算,是個規模生意,要打價格戰,規模上不佔優勢的百度,未必能一直能扛得下去;而有了“ABC”,百度更容易拿下那些對AI服務有相對迫切需求的客戶和行業,免於深陷價格戰泥潭;其次,百度雲的營收結構更為靈活,即便需要打價格戰的雲計算不賺錢,但百度還可以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賺錢。

可謂“一石二鳥”。

百度雲是“頂層設計”,《財經故事薈》獲悉,百度雲團隊的業務彙報人,一度曾是李彥宏本人。

ABC戰略一敲定,配套的組織架構隨即進行匹配和調整。2018年,百度開始把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團隊和雲計算商業化團隊,整合到一起,原本負責人工智能商業化探索的李碩,此後開始兼任百度雲副總經理。

概念剛提出來時,一些人覺得ABC聽起來像個唬人的噱頭。“最開始都沒人有興趣問我們”,尹世明回憶。

但大多數質疑聲音,隨著業務落地,逐漸煙消雲散。

比如在語音智能領域,百度經常碰到友商,有時候,即便百度的報價不是最便宜,甚至是最高的,但不少單子仍然花落百度。

典型案例如2017年某運營商的CASE,是百度“硬生生”從某智能語音上市公司手裡搶來的。

這家運營商發起了一場賽馬——誰能在共計六個項目的比拼中勝出,就選誰。

而百度在其中五個指標中全面勝出——這要依賴於百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流暢模擬多輪的自然語言對話。

用戶與運營商客服對話,通常也就三四輪,但有次對話來來往往長達16輪,百度的AI也沒掉鏈子。

當時還有其他友商想競標,運營商說,“百度的技術已經高出一大截了”,這家友商識趣地主動棄標了。

而在某航空公司的招標中,百度也是報價最高的一家,但最後勝出的依然是百度。

總之,三位一體的戰略,被初步驗證了。上線四年,ABC迭代到了3.0階段,“ABC1.0我們全面融合ABC,ABC2.0我們賦能各行各業,ABC3.0我們打通合作伙伴到各行各業應用的瓶頸”,尹世明總結,“ABC理念成就了百度智能雲。”

2、到一線去,到車間去

儘管戰略方向沒問題,但要俯身落地,並不容易。

彼時,人工智能在各種新聞裡都被“神化”、“萬能化”了。百度雲團隊要解決的第一個“麻煩”,就是管理過高的預期,讓客戶“慢慢來”品嚐“ABC”的“甘甜”。

其次,當那些習慣在實驗室敲代碼、搞研究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走進車間、地頭,深入各行各業的一線,就會發現,與一線勞動者對話不容易,“雞同鴨講”。車間裡的工人們,通常學歷不高,他們有時甚至無法用自然語言準確描述問題和需求,更遑論計算機理解的結構性語言。

“一個質檢的零件什麼叫合格,說不清楚。我們必須解決認識和能力上的溝壑,這種困難在不同行業我們都碰到過。”李碩接受《財經故事薈》專訪時回憶。

還有一個共性的難題,則是在實驗室裡跑得很溜的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時,不Work了。

比如,百度拿手的人臉識別,到了銀行就不靈了,原因是銀行櫃檯前有個玻璃,隔開了人和攝像頭,導致圖像出現重影,干擾AI識別;而在機場,一天24小時太陽的位置不一樣,攝像頭捕獲的乘客成像結果也大不同,逆光條件下臉部出現陰影,識別精準率就會大大降低。

語音識別領域也是類似,當用戶開始說方言,或者中英文疊加時,識別難度也會大大提高;同一個詞彙,在不同場景和語境下,意義也大不一樣,畫皮——在電影院說得是電影,戴上耳塞時聽歌時是張靚穎演唱的歌曲,而當兩位中老年人說起來畫皮時,指向的可能是《聊齋》故事。

“人工智能的識別引擎要針對這些情況做個性的調優和定製。”李碩告訴《財經故事薈》。

所以,從實驗室走到一線,百度要做的就是填平各種落差——技術很先進,但應用要足夠傻瓜簡單,讓工人農民客服都能輕易上手;技術很標準,但場景很多元,技術必須結合特定的行業和場景進行深度優化。

克服了這些障礙之後,ABC的優勢很快就很顯山露水了——讓尹世明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是百度雲的質檢機,有望把200萬質檢工人,從繁瑣無趣的質檢流水線上解救出來。

在一家南方3C類製造工廠,90後、95後的質檢女工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檢測1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的檢測包含13個角度,然後挑揀、分類覆蓋10大類缺陷的殘次品。

強光照射和高壓之下,女工們雙眼通紅,甚至出現了經期紊亂等身體病變。

喜歡到一線工廠實地探訪的尹世明對這一切並不陌生。1999年,他在一家工廠的招工現場看到,來應聘的工人們齊刷刷做俯臥撐,做過50個才能被錄取——繁重的一線工作,是對工人體力和精力的極致榨取,他對後者充滿了發自肺腑的同情。

百度雲的質檢機成為了拯救者——一臺之質檢機能同時檢測6個零件面的33種缺陷,將漏檢率控制在0.1%內,速度可以比肩10多名質檢員,節省了90%以上的人力,減少了80%以上的工廠佔地面積,設備投資回報率達到了傳統機型的6.5倍,而女工們則轉業為缺陷分析及標註工程師。


"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文/陳紀英

版式/大海

“為什麼百度雲來得這麼晚?”

這是個繞不開的尷尬問題,互聯網趕早不趕晚——相比於2009年入場的阿里雲,百度雲晚了6年。

在激烈廝殺的互聯網行業,後發制人是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身為追趕者的滋味從來也不好受。但借道人工智能,一度如履薄冰的百度智能雲,如今排名行業第四,總算趕上“趟”了,可以暫時“揚眉吐氣”一把。

這是一個後來者四年奮發向上的非典型案例——如何穿越內部的迷茫,如何扛過外界的質疑,如何在先行者的排兵佈陣之下找到突圍之路,如何戰戰兢兢穿越最為凶險的地帶,找到AI工業化坦途?

1、ABC“交響樂”

入場較晚,是百度雲的軟肋和弱點;人工智能,則是百度雲的盔甲和戰衣。

有了盔甲和戰衣,落魄富豪史塔克、普通高中生彼得·帕克,才能變身拯救地球的復聯超級英雄——有了盔甲,入場較晚的百度智能雲,才有機會在凶險的雲計算戰場上搶到地盤。

百度入場晚,基於客觀原因。搜索業務,對計算能力的消耗是平穩增長的,計算冗餘較小;而電商業務對計算的消耗,有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扛過每年的大促壓力,電商平臺在尋常時刻,也必須留出足夠的計算冗餘。把這些閒置資源銷售出去,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水落石出——中美概莫能外。

當百度雲2015年以後來者的身份入場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和尹世明等人,曾經多次坐下來“腦暴”——百度做雲計算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積攢多年的AI優勢,是幾位高管的共識,李彥宏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下一幕,人工智能”的判斷——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首個明確定調AI的論斷。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最終,國貿附近的一番脣槍舌戰後,共識達成,要走三位一體的打包路線。善於輸出概念的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把其概述為“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後期,百度雲乾脆直接改名為了“百度智能雲”。

友商特別是很多小型創業公司的雲計算服務可能是樂器獨奏,而百度直接奉出了一場“交響樂”。

儘管入場不早,但百度雲在百度的地位,卻不可謂不高——百度雲作為一個容器和底座,把百度積累幾十年的人工智能盛出來端給客戶,沒有云這個底盤和容器,百度的人工智能就沒辦法在各行各業落地。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是國內入場最早的一哥——其深耕近20年的搜索業務,也要賴於人工智能支撐。

定位於ABC,也是現實考量——單純的雲計算,是個規模生意,要打價格戰,規模上不佔優勢的百度,未必能一直能扛得下去;而有了“ABC”,百度更容易拿下那些對AI服務有相對迫切需求的客戶和行業,免於深陷價格戰泥潭;其次,百度雲的營收結構更為靈活,即便需要打價格戰的雲計算不賺錢,但百度還可以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賺錢。

可謂“一石二鳥”。

百度雲是“頂層設計”,《財經故事薈》獲悉,百度雲團隊的業務彙報人,一度曾是李彥宏本人。

ABC戰略一敲定,配套的組織架構隨即進行匹配和調整。2018年,百度開始把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團隊和雲計算商業化團隊,整合到一起,原本負責人工智能商業化探索的李碩,此後開始兼任百度雲副總經理。

概念剛提出來時,一些人覺得ABC聽起來像個唬人的噱頭。“最開始都沒人有興趣問我們”,尹世明回憶。

但大多數質疑聲音,隨著業務落地,逐漸煙消雲散。

比如在語音智能領域,百度經常碰到友商,有時候,即便百度的報價不是最便宜,甚至是最高的,但不少單子仍然花落百度。

典型案例如2017年某運營商的CASE,是百度“硬生生”從某智能語音上市公司手裡搶來的。

這家運營商發起了一場賽馬——誰能在共計六個項目的比拼中勝出,就選誰。

而百度在其中五個指標中全面勝出——這要依賴於百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流暢模擬多輪的自然語言對話。

用戶與運營商客服對話,通常也就三四輪,但有次對話來來往往長達16輪,百度的AI也沒掉鏈子。

當時還有其他友商想競標,運營商說,“百度的技術已經高出一大截了”,這家友商識趣地主動棄標了。

而在某航空公司的招標中,百度也是報價最高的一家,但最後勝出的依然是百度。

總之,三位一體的戰略,被初步驗證了。上線四年,ABC迭代到了3.0階段,“ABC1.0我們全面融合ABC,ABC2.0我們賦能各行各業,ABC3.0我們打通合作伙伴到各行各業應用的瓶頸”,尹世明總結,“ABC理念成就了百度智能雲。”

2、到一線去,到車間去

儘管戰略方向沒問題,但要俯身落地,並不容易。

彼時,人工智能在各種新聞裡都被“神化”、“萬能化”了。百度雲團隊要解決的第一個“麻煩”,就是管理過高的預期,讓客戶“慢慢來”品嚐“ABC”的“甘甜”。

其次,當那些習慣在實驗室敲代碼、搞研究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走進車間、地頭,深入各行各業的一線,就會發現,與一線勞動者對話不容易,“雞同鴨講”。車間裡的工人們,通常學歷不高,他們有時甚至無法用自然語言準確描述問題和需求,更遑論計算機理解的結構性語言。

“一個質檢的零件什麼叫合格,說不清楚。我們必須解決認識和能力上的溝壑,這種困難在不同行業我們都碰到過。”李碩接受《財經故事薈》專訪時回憶。

還有一個共性的難題,則是在實驗室裡跑得很溜的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時,不Work了。

比如,百度拿手的人臉識別,到了銀行就不靈了,原因是銀行櫃檯前有個玻璃,隔開了人和攝像頭,導致圖像出現重影,干擾AI識別;而在機場,一天24小時太陽的位置不一樣,攝像頭捕獲的乘客成像結果也大不同,逆光條件下臉部出現陰影,識別精準率就會大大降低。

語音識別領域也是類似,當用戶開始說方言,或者中英文疊加時,識別難度也會大大提高;同一個詞彙,在不同場景和語境下,意義也大不一樣,畫皮——在電影院說得是電影,戴上耳塞時聽歌時是張靚穎演唱的歌曲,而當兩位中老年人說起來畫皮時,指向的可能是《聊齋》故事。

“人工智能的識別引擎要針對這些情況做個性的調優和定製。”李碩告訴《財經故事薈》。

所以,從實驗室走到一線,百度要做的就是填平各種落差——技術很先進,但應用要足夠傻瓜簡單,讓工人農民客服都能輕易上手;技術很標準,但場景很多元,技術必須結合特定的行業和場景進行深度優化。

克服了這些障礙之後,ABC的優勢很快就很顯山露水了——讓尹世明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是百度雲的質檢機,有望把200萬質檢工人,從繁瑣無趣的質檢流水線上解救出來。

在一家南方3C類製造工廠,90後、95後的質檢女工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檢測1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的檢測包含13個角度,然後挑揀、分類覆蓋10大類缺陷的殘次品。

強光照射和高壓之下,女工們雙眼通紅,甚至出現了經期紊亂等身體病變。

喜歡到一線工廠實地探訪的尹世明對這一切並不陌生。1999年,他在一家工廠的招工現場看到,來應聘的工人們齊刷刷做俯臥撐,做過50個才能被錄取——繁重的一線工作,是對工人體力和精力的極致榨取,他對後者充滿了發自肺腑的同情。

百度雲的質檢機成為了拯救者——一臺之質檢機能同時檢測6個零件面的33種缺陷,將漏檢率控制在0.1%內,速度可以比肩10多名質檢員,節省了90%以上的人力,減少了80%以上的工廠佔地面積,設備投資回報率達到了傳統機型的6.5倍,而女工們則轉業為缺陷分析及標註工程師。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精密的3C零件質檢,是質檢行業的絕對高地,百度雲可以“一覽眾山小”了。這套方案迅速推廣至各行各業,比如精密加工廠、液晶面板,汽車製造、電子零部件等等,粗略計算能夠拯救200多萬表面缺陷質檢工人,為全行業每年節省人力成本3500億,而且改造成本不高,僅需兩到三週,就能實施上線。

不僅僅在工業領域。

在氣象領域,重慶市氣象局借力百度,用“雲+AI”讓天意不再難測。兩小時內的預測準確率提升了40%,災害天氣預警信息的發送時間從原來的兩小時提升到9分鐘;

而有了AI助力的吉諾救援,能跟颱風和死神賽跑,救援調度時間從行業的平均40分鐘縮短到5分鐘,救援的處置時間縮短了50%。

百度雲已經全形態輸出210多項AI能力,在金融、鋼鐵、煤炭、家居、汽車等數十個細分領域擁有上千成功落地案例。


"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文/陳紀英

版式/大海

“為什麼百度雲來得這麼晚?”

這是個繞不開的尷尬問題,互聯網趕早不趕晚——相比於2009年入場的阿里雲,百度雲晚了6年。

在激烈廝殺的互聯網行業,後發制人是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身為追趕者的滋味從來也不好受。但借道人工智能,一度如履薄冰的百度智能雲,如今排名行業第四,總算趕上“趟”了,可以暫時“揚眉吐氣”一把。

這是一個後來者四年奮發向上的非典型案例——如何穿越內部的迷茫,如何扛過外界的質疑,如何在先行者的排兵佈陣之下找到突圍之路,如何戰戰兢兢穿越最為凶險的地帶,找到AI工業化坦途?

1、ABC“交響樂”

入場較晚,是百度雲的軟肋和弱點;人工智能,則是百度雲的盔甲和戰衣。

有了盔甲和戰衣,落魄富豪史塔克、普通高中生彼得·帕克,才能變身拯救地球的復聯超級英雄——有了盔甲,入場較晚的百度智能雲,才有機會在凶險的雲計算戰場上搶到地盤。

百度入場晚,基於客觀原因。搜索業務,對計算能力的消耗是平穩增長的,計算冗餘較小;而電商業務對計算的消耗,有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扛過每年的大促壓力,電商平臺在尋常時刻,也必須留出足夠的計算冗餘。把這些閒置資源銷售出去,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水落石出——中美概莫能外。

當百度雲2015年以後來者的身份入場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和尹世明等人,曾經多次坐下來“腦暴”——百度做雲計算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積攢多年的AI優勢,是幾位高管的共識,李彥宏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下一幕,人工智能”的判斷——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首個明確定調AI的論斷。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最終,國貿附近的一番脣槍舌戰後,共識達成,要走三位一體的打包路線。善於輸出概念的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把其概述為“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後期,百度雲乾脆直接改名為了“百度智能雲”。

友商特別是很多小型創業公司的雲計算服務可能是樂器獨奏,而百度直接奉出了一場“交響樂”。

儘管入場不早,但百度雲在百度的地位,卻不可謂不高——百度雲作為一個容器和底座,把百度積累幾十年的人工智能盛出來端給客戶,沒有云這個底盤和容器,百度的人工智能就沒辦法在各行各業落地。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是國內入場最早的一哥——其深耕近20年的搜索業務,也要賴於人工智能支撐。

定位於ABC,也是現實考量——單純的雲計算,是個規模生意,要打價格戰,規模上不佔優勢的百度,未必能一直能扛得下去;而有了“ABC”,百度更容易拿下那些對AI服務有相對迫切需求的客戶和行業,免於深陷價格戰泥潭;其次,百度雲的營收結構更為靈活,即便需要打價格戰的雲計算不賺錢,但百度還可以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賺錢。

可謂“一石二鳥”。

百度雲是“頂層設計”,《財經故事薈》獲悉,百度雲團隊的業務彙報人,一度曾是李彥宏本人。

ABC戰略一敲定,配套的組織架構隨即進行匹配和調整。2018年,百度開始把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團隊和雲計算商業化團隊,整合到一起,原本負責人工智能商業化探索的李碩,此後開始兼任百度雲副總經理。

概念剛提出來時,一些人覺得ABC聽起來像個唬人的噱頭。“最開始都沒人有興趣問我們”,尹世明回憶。

但大多數質疑聲音,隨著業務落地,逐漸煙消雲散。

比如在語音智能領域,百度經常碰到友商,有時候,即便百度的報價不是最便宜,甚至是最高的,但不少單子仍然花落百度。

典型案例如2017年某運營商的CASE,是百度“硬生生”從某智能語音上市公司手裡搶來的。

這家運營商發起了一場賽馬——誰能在共計六個項目的比拼中勝出,就選誰。

而百度在其中五個指標中全面勝出——這要依賴於百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流暢模擬多輪的自然語言對話。

用戶與運營商客服對話,通常也就三四輪,但有次對話來來往往長達16輪,百度的AI也沒掉鏈子。

當時還有其他友商想競標,運營商說,“百度的技術已經高出一大截了”,這家友商識趣地主動棄標了。

而在某航空公司的招標中,百度也是報價最高的一家,但最後勝出的依然是百度。

總之,三位一體的戰略,被初步驗證了。上線四年,ABC迭代到了3.0階段,“ABC1.0我們全面融合ABC,ABC2.0我們賦能各行各業,ABC3.0我們打通合作伙伴到各行各業應用的瓶頸”,尹世明總結,“ABC理念成就了百度智能雲。”

2、到一線去,到車間去

儘管戰略方向沒問題,但要俯身落地,並不容易。

彼時,人工智能在各種新聞裡都被“神化”、“萬能化”了。百度雲團隊要解決的第一個“麻煩”,就是管理過高的預期,讓客戶“慢慢來”品嚐“ABC”的“甘甜”。

其次,當那些習慣在實驗室敲代碼、搞研究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走進車間、地頭,深入各行各業的一線,就會發現,與一線勞動者對話不容易,“雞同鴨講”。車間裡的工人們,通常學歷不高,他們有時甚至無法用自然語言準確描述問題和需求,更遑論計算機理解的結構性語言。

“一個質檢的零件什麼叫合格,說不清楚。我們必須解決認識和能力上的溝壑,這種困難在不同行業我們都碰到過。”李碩接受《財經故事薈》專訪時回憶。

還有一個共性的難題,則是在實驗室裡跑得很溜的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時,不Work了。

比如,百度拿手的人臉識別,到了銀行就不靈了,原因是銀行櫃檯前有個玻璃,隔開了人和攝像頭,導致圖像出現重影,干擾AI識別;而在機場,一天24小時太陽的位置不一樣,攝像頭捕獲的乘客成像結果也大不同,逆光條件下臉部出現陰影,識別精準率就會大大降低。

語音識別領域也是類似,當用戶開始說方言,或者中英文疊加時,識別難度也會大大提高;同一個詞彙,在不同場景和語境下,意義也大不一樣,畫皮——在電影院說得是電影,戴上耳塞時聽歌時是張靚穎演唱的歌曲,而當兩位中老年人說起來畫皮時,指向的可能是《聊齋》故事。

“人工智能的識別引擎要針對這些情況做個性的調優和定製。”李碩告訴《財經故事薈》。

所以,從實驗室走到一線,百度要做的就是填平各種落差——技術很先進,但應用要足夠傻瓜簡單,讓工人農民客服都能輕易上手;技術很標準,但場景很多元,技術必須結合特定的行業和場景進行深度優化。

克服了這些障礙之後,ABC的優勢很快就很顯山露水了——讓尹世明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是百度雲的質檢機,有望把200萬質檢工人,從繁瑣無趣的質檢流水線上解救出來。

在一家南方3C類製造工廠,90後、95後的質檢女工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檢測1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的檢測包含13個角度,然後挑揀、分類覆蓋10大類缺陷的殘次品。

強光照射和高壓之下,女工們雙眼通紅,甚至出現了經期紊亂等身體病變。

喜歡到一線工廠實地探訪的尹世明對這一切並不陌生。1999年,他在一家工廠的招工現場看到,來應聘的工人們齊刷刷做俯臥撐,做過50個才能被錄取——繁重的一線工作,是對工人體力和精力的極致榨取,他對後者充滿了發自肺腑的同情。

百度雲的質檢機成為了拯救者——一臺之質檢機能同時檢測6個零件面的33種缺陷,將漏檢率控制在0.1%內,速度可以比肩10多名質檢員,節省了90%以上的人力,減少了80%以上的工廠佔地面積,設備投資回報率達到了傳統機型的6.5倍,而女工們則轉業為缺陷分析及標註工程師。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精密的3C零件質檢,是質檢行業的絕對高地,百度雲可以“一覽眾山小”了。這套方案迅速推廣至各行各業,比如精密加工廠、液晶面板,汽車製造、電子零部件等等,粗略計算能夠拯救200多萬表面缺陷質檢工人,為全行業每年節省人力成本3500億,而且改造成本不高,僅需兩到三週,就能實施上線。

不僅僅在工業領域。

在氣象領域,重慶市氣象局借力百度,用“雲+AI”讓天意不再難測。兩小時內的預測準確率提升了40%,災害天氣預警信息的發送時間從原來的兩小時提升到9分鐘;

而有了AI助力的吉諾救援,能跟颱風和死神賽跑,救援調度時間從行業的平均40分鐘縮短到5分鐘,救援的處置時間縮短了50%。

百度雲已經全形態輸出210多項AI能力,在金融、鋼鐵、煤炭、家居、汽車等數十個細分領域擁有上千成功落地案例。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過去一年,百度智能雲用戶數、收入翻倍增長,流量和服務器三倍增長,成為中國增速第一的雲廠商。

3、AI工業化終局

你能想象嗎?將來人人都會配一個智能管家,就像鋼鐵俠的賈維斯一樣。

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幫你接打電話的智能小祕書。

它可以在你忙碌時,成為你的“分身”。中介保險詐騙騷擾電話打過來,它幫你巧妙的應付阻攔;領導來電時,它會鄭重提醒你立刻回電;如果你在開會發言,有了它不會再遺漏任何重要電話;等等。


"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文/陳紀英

版式/大海

“為什麼百度雲來得這麼晚?”

這是個繞不開的尷尬問題,互聯網趕早不趕晚——相比於2009年入場的阿里雲,百度雲晚了6年。

在激烈廝殺的互聯網行業,後發制人是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身為追趕者的滋味從來也不好受。但借道人工智能,一度如履薄冰的百度智能雲,如今排名行業第四,總算趕上“趟”了,可以暫時“揚眉吐氣”一把。

這是一個後來者四年奮發向上的非典型案例——如何穿越內部的迷茫,如何扛過外界的質疑,如何在先行者的排兵佈陣之下找到突圍之路,如何戰戰兢兢穿越最為凶險的地帶,找到AI工業化坦途?

1、ABC“交響樂”

入場較晚,是百度雲的軟肋和弱點;人工智能,則是百度雲的盔甲和戰衣。

有了盔甲和戰衣,落魄富豪史塔克、普通高中生彼得·帕克,才能變身拯救地球的復聯超級英雄——有了盔甲,入場較晚的百度智能雲,才有機會在凶險的雲計算戰場上搶到地盤。

百度入場晚,基於客觀原因。搜索業務,對計算能力的消耗是平穩增長的,計算冗餘較小;而電商業務對計算的消耗,有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扛過每年的大促壓力,電商平臺在尋常時刻,也必須留出足夠的計算冗餘。把這些閒置資源銷售出去,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水落石出——中美概莫能外。

當百度雲2015年以後來者的身份入場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和尹世明等人,曾經多次坐下來“腦暴”——百度做雲計算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積攢多年的AI優勢,是幾位高管的共識,李彥宏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下一幕,人工智能”的判斷——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首個明確定調AI的論斷。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最終,國貿附近的一番脣槍舌戰後,共識達成,要走三位一體的打包路線。善於輸出概念的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把其概述為“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後期,百度雲乾脆直接改名為了“百度智能雲”。

友商特別是很多小型創業公司的雲計算服務可能是樂器獨奏,而百度直接奉出了一場“交響樂”。

儘管入場不早,但百度雲在百度的地位,卻不可謂不高——百度雲作為一個容器和底座,把百度積累幾十年的人工智能盛出來端給客戶,沒有云這個底盤和容器,百度的人工智能就沒辦法在各行各業落地。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是國內入場最早的一哥——其深耕近20年的搜索業務,也要賴於人工智能支撐。

定位於ABC,也是現實考量——單純的雲計算,是個規模生意,要打價格戰,規模上不佔優勢的百度,未必能一直能扛得下去;而有了“ABC”,百度更容易拿下那些對AI服務有相對迫切需求的客戶和行業,免於深陷價格戰泥潭;其次,百度雲的營收結構更為靈活,即便需要打價格戰的雲計算不賺錢,但百度還可以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賺錢。

可謂“一石二鳥”。

百度雲是“頂層設計”,《財經故事薈》獲悉,百度雲團隊的業務彙報人,一度曾是李彥宏本人。

ABC戰略一敲定,配套的組織架構隨即進行匹配和調整。2018年,百度開始把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團隊和雲計算商業化團隊,整合到一起,原本負責人工智能商業化探索的李碩,此後開始兼任百度雲副總經理。

概念剛提出來時,一些人覺得ABC聽起來像個唬人的噱頭。“最開始都沒人有興趣問我們”,尹世明回憶。

但大多數質疑聲音,隨著業務落地,逐漸煙消雲散。

比如在語音智能領域,百度經常碰到友商,有時候,即便百度的報價不是最便宜,甚至是最高的,但不少單子仍然花落百度。

典型案例如2017年某運營商的CASE,是百度“硬生生”從某智能語音上市公司手裡搶來的。

這家運營商發起了一場賽馬——誰能在共計六個項目的比拼中勝出,就選誰。

而百度在其中五個指標中全面勝出——這要依賴於百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流暢模擬多輪的自然語言對話。

用戶與運營商客服對話,通常也就三四輪,但有次對話來來往往長達16輪,百度的AI也沒掉鏈子。

當時還有其他友商想競標,運營商說,“百度的技術已經高出一大截了”,這家友商識趣地主動棄標了。

而在某航空公司的招標中,百度也是報價最高的一家,但最後勝出的依然是百度。

總之,三位一體的戰略,被初步驗證了。上線四年,ABC迭代到了3.0階段,“ABC1.0我們全面融合ABC,ABC2.0我們賦能各行各業,ABC3.0我們打通合作伙伴到各行各業應用的瓶頸”,尹世明總結,“ABC理念成就了百度智能雲。”

2、到一線去,到車間去

儘管戰略方向沒問題,但要俯身落地,並不容易。

彼時,人工智能在各種新聞裡都被“神化”、“萬能化”了。百度雲團隊要解決的第一個“麻煩”,就是管理過高的預期,讓客戶“慢慢來”品嚐“ABC”的“甘甜”。

其次,當那些習慣在實驗室敲代碼、搞研究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走進車間、地頭,深入各行各業的一線,就會發現,與一線勞動者對話不容易,“雞同鴨講”。車間裡的工人們,通常學歷不高,他們有時甚至無法用自然語言準確描述問題和需求,更遑論計算機理解的結構性語言。

“一個質檢的零件什麼叫合格,說不清楚。我們必須解決認識和能力上的溝壑,這種困難在不同行業我們都碰到過。”李碩接受《財經故事薈》專訪時回憶。

還有一個共性的難題,則是在實驗室裡跑得很溜的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時,不Work了。

比如,百度拿手的人臉識別,到了銀行就不靈了,原因是銀行櫃檯前有個玻璃,隔開了人和攝像頭,導致圖像出現重影,干擾AI識別;而在機場,一天24小時太陽的位置不一樣,攝像頭捕獲的乘客成像結果也大不同,逆光條件下臉部出現陰影,識別精準率就會大大降低。

語音識別領域也是類似,當用戶開始說方言,或者中英文疊加時,識別難度也會大大提高;同一個詞彙,在不同場景和語境下,意義也大不一樣,畫皮——在電影院說得是電影,戴上耳塞時聽歌時是張靚穎演唱的歌曲,而當兩位中老年人說起來畫皮時,指向的可能是《聊齋》故事。

“人工智能的識別引擎要針對這些情況做個性的調優和定製。”李碩告訴《財經故事薈》。

所以,從實驗室走到一線,百度要做的就是填平各種落差——技術很先進,但應用要足夠傻瓜簡單,讓工人農民客服都能輕易上手;技術很標準,但場景很多元,技術必須結合特定的行業和場景進行深度優化。

克服了這些障礙之後,ABC的優勢很快就很顯山露水了——讓尹世明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是百度雲的質檢機,有望把200萬質檢工人,從繁瑣無趣的質檢流水線上解救出來。

在一家南方3C類製造工廠,90後、95後的質檢女工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檢測1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的檢測包含13個角度,然後挑揀、分類覆蓋10大類缺陷的殘次品。

強光照射和高壓之下,女工們雙眼通紅,甚至出現了經期紊亂等身體病變。

喜歡到一線工廠實地探訪的尹世明對這一切並不陌生。1999年,他在一家工廠的招工現場看到,來應聘的工人們齊刷刷做俯臥撐,做過50個才能被錄取——繁重的一線工作,是對工人體力和精力的極致榨取,他對後者充滿了發自肺腑的同情。

百度雲的質檢機成為了拯救者——一臺之質檢機能同時檢測6個零件面的33種缺陷,將漏檢率控制在0.1%內,速度可以比肩10多名質檢員,節省了90%以上的人力,減少了80%以上的工廠佔地面積,設備投資回報率達到了傳統機型的6.5倍,而女工們則轉業為缺陷分析及標註工程師。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精密的3C零件質檢,是質檢行業的絕對高地,百度雲可以“一覽眾山小”了。這套方案迅速推廣至各行各業,比如精密加工廠、液晶面板,汽車製造、電子零部件等等,粗略計算能夠拯救200多萬表面缺陷質檢工人,為全行業每年節省人力成本3500億,而且改造成本不高,僅需兩到三週,就能實施上線。

不僅僅在工業領域。

在氣象領域,重慶市氣象局借力百度,用“雲+AI”讓天意不再難測。兩小時內的預測準確率提升了40%,災害天氣預警信息的發送時間從原來的兩小時提升到9分鐘;

而有了AI助力的吉諾救援,能跟颱風和死神賽跑,救援調度時間從行業的平均40分鐘縮短到5分鐘,救援的處置時間縮短了50%。

百度雲已經全形態輸出210多項AI能力,在金融、鋼鐵、煤炭、家居、汽車等數十個細分領域擁有上千成功落地案例。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過去一年,百度智能雲用戶數、收入翻倍增長,流量和服務器三倍增長,成為中國增速第一的雲廠商。

3、AI工業化終局

你能想象嗎?將來人人都會配一個智能管家,就像鋼鐵俠的賈維斯一樣。

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幫你接打電話的智能小祕書。

它可以在你忙碌時,成為你的“分身”。中介保險詐騙騷擾電話打過來,它幫你巧妙的應付阻攔;領導來電時,它會鄭重提醒你立刻回電;如果你在開會發言,有了它不會再遺漏任何重要電話;等等。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這可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這是“ABC SUMMIT 2019百度雲智峰會”上,尹世明親自演示的真實場景。他的判斷是“人工智能將無處不在。”

篤信AI時代,也是百度的集體信仰,9月2日,李彥宏發出內部信,表示要進一步升級“雲+AI”戰略,進—步提高百度智能雲的戰略地位。

在尹世明的推演中,人工智能的落地,大致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階段是基礎架構構建階段。主要是為了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三位一體的融合——百度已經順利完成了。

第二階段,從今天開始到2025年,人工智能要從實驗室大規模走向產業,實現規模應用——屬於百度的正在進行時態,被尹時明總結為“AI工業化”階段。

注意,這裡的AI工業化,說得不是AI應用到工業領域,而是AI本身開始變得標準化,可以規模化輸出、普及到各行各業。

第三階段,整個產業將全面進入人工智能的時代。尹時明預測,這一場景將會在2025年之後到來。

尹世明的這一論斷,也得到了其直接彙報人、百度CTO王海峰的認可。王海峰認為,驅動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都表現出很強的通用性,而每一次工業革命到達高潮時,驅動它的核心技術就進入工業大生產階段,呈現出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的特點。“當今,我們正身處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量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之中,人工智能正將人類社會帶入智能時代。”


"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文/陳紀英

版式/大海

“為什麼百度雲來得這麼晚?”

這是個繞不開的尷尬問題,互聯網趕早不趕晚——相比於2009年入場的阿里雲,百度雲晚了6年。

在激烈廝殺的互聯網行業,後發制人是極為罕見的小概率事件,身為追趕者的滋味從來也不好受。但借道人工智能,一度如履薄冰的百度智能雲,如今排名行業第四,總算趕上“趟”了,可以暫時“揚眉吐氣”一把。

這是一個後來者四年奮發向上的非典型案例——如何穿越內部的迷茫,如何扛過外界的質疑,如何在先行者的排兵佈陣之下找到突圍之路,如何戰戰兢兢穿越最為凶險的地帶,找到AI工業化坦途?

1、ABC“交響樂”

入場較晚,是百度雲的軟肋和弱點;人工智能,則是百度雲的盔甲和戰衣。

有了盔甲和戰衣,落魄富豪史塔克、普通高中生彼得·帕克,才能變身拯救地球的復聯超級英雄——有了盔甲,入場較晚的百度智能雲,才有機會在凶險的雲計算戰場上搶到地盤。

百度入場晚,基於客觀原因。搜索業務,對計算能力的消耗是平穩增長的,計算冗餘較小;而電商業務對計算的消耗,有明顯的波峰波谷,為了扛過每年的大促壓力,電商平臺在尋常時刻,也必須留出足夠的計算冗餘。把這些閒置資源銷售出去,推動了雲計算業務的水落石出——中美概莫能外。

當百度雲2015年以後來者的身份入場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百度總裁張亞勤和尹世明等人,曾經多次坐下來“腦暴”——百度做雲計算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積攢多年的AI優勢,是幾位高管的共識,李彥宏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下一幕,人工智能”的判斷——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首個明確定調AI的論斷。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最終,國貿附近的一番脣槍舌戰後,共識達成,要走三位一體的打包路線。善於輸出概念的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把其概述為“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後期,百度雲乾脆直接改名為了“百度智能雲”。

友商特別是很多小型創業公司的雲計算服務可能是樂器獨奏,而百度直接奉出了一場“交響樂”。

儘管入場不早,但百度雲在百度的地位,卻不可謂不高——百度雲作為一個容器和底座,把百度積累幾十年的人工智能盛出來端給客戶,沒有云這個底盤和容器,百度的人工智能就沒辦法在各行各業落地。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是國內入場最早的一哥——其深耕近20年的搜索業務,也要賴於人工智能支撐。

定位於ABC,也是現實考量——單純的雲計算,是個規模生意,要打價格戰,規模上不佔優勢的百度,未必能一直能扛得下去;而有了“ABC”,百度更容易拿下那些對AI服務有相對迫切需求的客戶和行業,免於深陷價格戰泥潭;其次,百度雲的營收結構更為靈活,即便需要打價格戰的雲計算不賺錢,但百度還可以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賺錢。

可謂“一石二鳥”。

百度雲是“頂層設計”,《財經故事薈》獲悉,百度雲團隊的業務彙報人,一度曾是李彥宏本人。

ABC戰略一敲定,配套的組織架構隨即進行匹配和調整。2018年,百度開始把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團隊和雲計算商業化團隊,整合到一起,原本負責人工智能商業化探索的李碩,此後開始兼任百度雲副總經理。

概念剛提出來時,一些人覺得ABC聽起來像個唬人的噱頭。“最開始都沒人有興趣問我們”,尹世明回憶。

但大多數質疑聲音,隨著業務落地,逐漸煙消雲散。

比如在語音智能領域,百度經常碰到友商,有時候,即便百度的報價不是最便宜,甚至是最高的,但不少單子仍然花落百度。

典型案例如2017年某運營商的CASE,是百度“硬生生”從某智能語音上市公司手裡搶來的。

這家運營商發起了一場賽馬——誰能在共計六個項目的比拼中勝出,就選誰。

而百度在其中五個指標中全面勝出——這要依賴於百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流暢模擬多輪的自然語言對話。

用戶與運營商客服對話,通常也就三四輪,但有次對話來來往往長達16輪,百度的AI也沒掉鏈子。

當時還有其他友商想競標,運營商說,“百度的技術已經高出一大截了”,這家友商識趣地主動棄標了。

而在某航空公司的招標中,百度也是報價最高的一家,但最後勝出的依然是百度。

總之,三位一體的戰略,被初步驗證了。上線四年,ABC迭代到了3.0階段,“ABC1.0我們全面融合ABC,ABC2.0我們賦能各行各業,ABC3.0我們打通合作伙伴到各行各業應用的瓶頸”,尹世明總結,“ABC理念成就了百度智能雲。”

2、到一線去,到車間去

儘管戰略方向沒問題,但要俯身落地,並不容易。

彼時,人工智能在各種新聞裡都被“神化”、“萬能化”了。百度雲團隊要解決的第一個“麻煩”,就是管理過高的預期,讓客戶“慢慢來”品嚐“ABC”的“甘甜”。

其次,當那些習慣在實驗室敲代碼、搞研究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走進車間、地頭,深入各行各業的一線,就會發現,與一線勞動者對話不容易,“雞同鴨講”。車間裡的工人們,通常學歷不高,他們有時甚至無法用自然語言準確描述問題和需求,更遑論計算機理解的結構性語言。

“一個質檢的零件什麼叫合格,說不清楚。我們必須解決認識和能力上的溝壑,這種困難在不同行業我們都碰到過。”李碩接受《財經故事薈》專訪時回憶。

還有一個共性的難題,則是在實驗室裡跑得很溜的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時,不Work了。

比如,百度拿手的人臉識別,到了銀行就不靈了,原因是銀行櫃檯前有個玻璃,隔開了人和攝像頭,導致圖像出現重影,干擾AI識別;而在機場,一天24小時太陽的位置不一樣,攝像頭捕獲的乘客成像結果也大不同,逆光條件下臉部出現陰影,識別精準率就會大大降低。

語音識別領域也是類似,當用戶開始說方言,或者中英文疊加時,識別難度也會大大提高;同一個詞彙,在不同場景和語境下,意義也大不一樣,畫皮——在電影院說得是電影,戴上耳塞時聽歌時是張靚穎演唱的歌曲,而當兩位中老年人說起來畫皮時,指向的可能是《聊齋》故事。

“人工智能的識別引擎要針對這些情況做個性的調優和定製。”李碩告訴《財經故事薈》。

所以,從實驗室走到一線,百度要做的就是填平各種落差——技術很先進,但應用要足夠傻瓜簡單,讓工人農民客服都能輕易上手;技術很標準,但場景很多元,技術必須結合特定的行業和場景進行深度優化。

克服了這些障礙之後,ABC的優勢很快就很顯山露水了——讓尹世明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是百度雲的質檢機,有望把200萬質檢工人,從繁瑣無趣的質檢流水線上解救出來。

在一家南方3C類製造工廠,90後、95後的質檢女工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檢測1萬多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的檢測包含13個角度,然後挑揀、分類覆蓋10大類缺陷的殘次品。

強光照射和高壓之下,女工們雙眼通紅,甚至出現了經期紊亂等身體病變。

喜歡到一線工廠實地探訪的尹世明對這一切並不陌生。1999年,他在一家工廠的招工現場看到,來應聘的工人們齊刷刷做俯臥撐,做過50個才能被錄取——繁重的一線工作,是對工人體力和精力的極致榨取,他對後者充滿了發自肺腑的同情。

百度雲的質檢機成為了拯救者——一臺之質檢機能同時檢測6個零件面的33種缺陷,將漏檢率控制在0.1%內,速度可以比肩10多名質檢員,節省了90%以上的人力,減少了80%以上的工廠佔地面積,設備投資回報率達到了傳統機型的6.5倍,而女工們則轉業為缺陷分析及標註工程師。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精密的3C零件質檢,是質檢行業的絕對高地,百度雲可以“一覽眾山小”了。這套方案迅速推廣至各行各業,比如精密加工廠、液晶面板,汽車製造、電子零部件等等,粗略計算能夠拯救200多萬表面缺陷質檢工人,為全行業每年節省人力成本3500億,而且改造成本不高,僅需兩到三週,就能實施上線。

不僅僅在工業領域。

在氣象領域,重慶市氣象局借力百度,用“雲+AI”讓天意不再難測。兩小時內的預測準確率提升了40%,災害天氣預警信息的發送時間從原來的兩小時提升到9分鐘;

而有了AI助力的吉諾救援,能跟颱風和死神賽跑,救援調度時間從行業的平均40分鐘縮短到5分鐘,救援的處置時間縮短了50%。

百度雲已經全形態輸出210多項AI能力,在金融、鋼鐵、煤炭、家居、汽車等數十個細分領域擁有上千成功落地案例。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過去一年,百度智能雲用戶數、收入翻倍增長,流量和服務器三倍增長,成為中國增速第一的雲廠商。

3、AI工業化終局

你能想象嗎?將來人人都會配一個智能管家,就像鋼鐵俠的賈維斯一樣。

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幫你接打電話的智能小祕書。

它可以在你忙碌時,成為你的“分身”。中介保險詐騙騷擾電話打過來,它幫你巧妙的應付阻攔;領導來電時,它會鄭重提醒你立刻回電;如果你在開會發言,有了它不會再遺漏任何重要電話;等等。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這可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這是“ABC SUMMIT 2019百度雲智峰會”上,尹世明親自演示的真實場景。他的判斷是“人工智能將無處不在。”

篤信AI時代,也是百度的集體信仰,9月2日,李彥宏發出內部信,表示要進一步升級“雲+AI”戰略,進—步提高百度智能雲的戰略地位。

在尹世明的推演中,人工智能的落地,大致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階段是基礎架構構建階段。主要是為了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三位一體的融合——百度已經順利完成了。

第二階段,從今天開始到2025年,人工智能要從實驗室大規模走向產業,實現規模應用——屬於百度的正在進行時態,被尹時明總結為“AI工業化”階段。

注意,這裡的AI工業化,說得不是AI應用到工業領域,而是AI本身開始變得標準化,可以規模化輸出、普及到各行各業。

第三階段,整個產業將全面進入人工智能的時代。尹時明預測,這一場景將會在2025年之後到來。

尹世明的這一論斷,也得到了其直接彙報人、百度CTO王海峰的認可。王海峰認為,驅動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都表現出很強的通用性,而每一次工業革命到達高潮時,驅動它的核心技術就進入工業大生產階段,呈現出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的特點。“當今,我們正身處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量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之中,人工智能正將人類社會帶入智能時代。”


四年穿越生死地,百度智能雲彈奏“ABC交響樂”


尹世明把上述論斷具象為了一個數學公式:人工智能工業化=(智能計算*智能應用)^智能生態,具體拆解,智能計算代表了新的生產力;智能應用實現規模化複製普及;智能生態解決了產業鏈上下游,以及相關行業的協同和共享問題。

智能應用層面,百度要做的是多處布點,連點成線,動線成面。

所謂布點,就是在行業內樹立典型標杆。這個過程要把握好身段,不做氣勢洶洶的顛覆者,要在飛行過程中更換髮動機,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增量價值,讓客戶和行業發自肺腑的感受到ABC的好處。

所謂連線,指得是百度逐漸去改變一個一個的行業,目前其重點佈局的行業有互聯網娛樂、金融、工業、公共交通等等。

所謂成面,就是AI工業化的階段性目標——要讓AI成為水電煤一樣普惠的基礎設施。

這一目標,僅靠百度一己之力難以圓滿,搭完臺子,拉來越來越多的人一塊來唱戲,達成一套底層通用的標準體系,就成為了百度的必選項。

今年7月份,百度正式發佈了百度智能雲的產業智能聯盟計劃,這是業界第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聯盟,覆蓋各個行業場景,已經吸引了數千個合作伙伴入圈,覆蓋底層的技術生態,中臺的開發生態,以及終端的行業應用生態。

常州微億智造CEO潘正頤就是領航者聚樂部的牽頭者之一,後者是專門針對精密製造業的產業智能聯盟,“技術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生態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在智能製造這個領域裡面,否則項目沒有辦法落地。”

而在AI工業化階段,最大的外部變量是5G的普及和IOT時代的到來——用通俗一點來說,5G帶來的正向變量,其實就是計算能力的去中心化,計算力可以自由無礙的流淌在終端、邊緣、雲端。

這意味著更短的鏈路,算力可以推進到離用戶10公里以內的距離,而不是幾百公里;更快的反饋,響應時延不超過5毫秒,甚至可以達到1毫秒以內;更低的成本,可以讓中心帶寬的成本降低80%以上;更多的計算需求,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也指數級擴展了。

打個比方,如果說AI工業化在5G來臨以前跑在火車上,現在就如同狂飆在飛速奔馳的5G高鐵上,而且,這個5G高鐵票,比過去的火車票還便宜!

綜上,ABC戰略是地利,產業智能聯盟是人和,5G時代的到來則是天時——百度雲的ABC“樂團”,正在彈奏一場名為“AI工業化”的交響樂。

尹世明很是篤信於此,“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Dream it,Believe it,Achieve it!”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