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

"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作者 | 馮淨鬆

來源 | 馮主管(ID:F-DingAn)

唱衰百度的聲音不絕於耳,從BTA的第一陣營完全掉隊,甚至在互聯網的第二梯隊中都處於弱勢,這已然是不爭事實。

再如李明遠、吳恩達、陸奇、向海龍等眾多位高權重的良將奇才陸續離職,也讓百度一直處於動盪狀態。

而因為三鹿奶粉、血友吧、魏則西及近日高考志願等一系列事件引發的關於百度價值觀的問題,口誅筆伐的更是鋪天蓋地。

"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作者 | 馮淨鬆

來源 | 馮主管(ID:F-DingAn)

唱衰百度的聲音不絕於耳,從BTA的第一陣營完全掉隊,甚至在互聯網的第二梯隊中都處於弱勢,這已然是不爭事實。

再如李明遠、吳恩達、陸奇、向海龍等眾多位高權重的良將奇才陸續離職,也讓百度一直處於動盪狀態。

而因為三鹿奶粉、血友吧、魏則西及近日高考志願等一系列事件引發的關於百度價值觀的問題,口誅筆伐的更是鋪天蓋地。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當然,也有人從基礎設施論、心智佔領論來為百度“續命”,認為BTA用20年的時間構建了各自領域的基礎設施,並且牢牢佔據了用戶心智的認知,在用戶的心智中,百度就是搜索,搜索就是百度,關於這一點,絕非小巨頭們朝夕之功就能破除的。

這個理由似乎也不乏道理。

不過這一篇不討論這個,只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談談棄用百度的心路歷程及感悟。

早年,那時候還是PC機的時代,百度的地位就像現在的微信一般,一臺電腦上最不能沒有的,就是百度。

而我,絕對是百度的擁躉,學習中遇到有不明白的問題,都會抄在小本本上,週末了再去網吧百度一下,等從網吧出來,就總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

那時候,會堅決設置百度為瀏覽器首頁,再收藏一些好的網站,然後感慨:“百度是真的好啊!”

理由也簡單,你想要的知識與信息,上面都能找得到。

與此同時,還感慨於百度的快捷與遼闊,它讓世界離我更近了一步,可以說,是百度打開了我的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然而,時隔多年,百度早就變了,它早已不再提供知識與信息了,百度只有廣告!

現在閱讀的時候,遇到“又雙叒叕”這樣不認識的字,還可以查查,除此之外,好像找不到百度的用處了。

想問一個問題,搜到的竟然都是15、16年來自貼吧、知道的內容,並且這樣的內容還都是三言兩語的個人經驗,毫無參考價值。

百度的廣告就不用說了,現在找信息我會從第4頁開始找,因為前3頁可能都是廣告……

有流量的地方就會有廣告,可以說,廣告是流量變現最直接的方式,植入廣告本沒什麼的,谷歌、騰訊、阿里都有廣告,不過,百度的做法,似乎搞錯了雞跟蛋的關係。

廣告費當然收的爽(在線廣告佔到百度營收的8成左右),但是為什麼商家會買廣告呢?因為有流量啊,為什麼有流量呢?因為有內容啊,為什麼有內容呢?因為有扶持(補貼,流量傾斜等)啊!

所以當其他平臺再大力扶持原創作者,做知識與內容的時候,如公眾號、頭條、知乎,百度還在安然地收廣告費。

殊不知,此舉是在動搖百度的根基啊,等百度緩過神來,推出百家號的時候,那時,大局已定,早已晚了。

於是,詢問身邊朋友,有刷公眾號的,刷頭條的,刷知乎的,刷微博的,但是鮮見刷百度的。

我想,百度的邏輯可能是這樣:我們不生產內容,我們只做內容的搬運工!想的可能是去爬取別人信息,可惜,PC時代網頁裡可行的手段,到了移動端的app中,就爬取不到了!

百度樹大根深也是事實,不過棄用百度肯定是趨勢了。

百度的搜索質量差,一本書中看到說,為了提升效率,儘量別用百度,自己已經10餘年不用百度了,當時聽到很震撼的,怎麼還會有人不用百度?

於是我也開始嘗試,能用谷歌就不用百度(谷歌好用得多),瀏覽器的書籤欄也添加了“搜狗微信”,比如這篇文章的寫作,80%的資料都源於搜狗微信。

無意間跟一個做新媒體的朋友聊天,得知人家早就不用百度了,他還質問我:“難道用微信搜索不是更方便嗎?”

恰好,前2天頭條也出自己的搜索引擎,這就更為百度捏一把汗了,因為就我所知,頭條的內容比百度上貼吧、知道以及不知名媒體公關稿的內容好多了。

搜索引擎的生意邏輯應該是高質量內容+搜索排名+適度廣告。

廣告的競價排名沒有錯,但問題出在這必須建立在用戶的內容質量上(又快好又快),如此一來,這就是一門長久的生意了。

雞蛋好吃,但它不是第一因,母雞才是,所以百度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它不僅失去了那隻母雞,還讓母雞過度生產,當然,需要承認的是,百度有好的取卵技術。

本來主次的關係是這樣的:為用戶提供信息價值,然後順便接一點廣告賺錢,可是,這個邏輯被百度搞反了。


事情就是這樣,眼光要放長遠,清楚什麼是1,什麼是建立在1上的234,否則,就是空中樓閣,站不住腳。

"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作者 | 馮淨鬆

來源 | 馮主管(ID:F-DingAn)

唱衰百度的聲音不絕於耳,從BTA的第一陣營完全掉隊,甚至在互聯網的第二梯隊中都處於弱勢,這已然是不爭事實。

再如李明遠、吳恩達、陸奇、向海龍等眾多位高權重的良將奇才陸續離職,也讓百度一直處於動盪狀態。

而因為三鹿奶粉、血友吧、魏則西及近日高考志願等一系列事件引發的關於百度價值觀的問題,口誅筆伐的更是鋪天蓋地。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當然,也有人從基礎設施論、心智佔領論來為百度“續命”,認為BTA用20年的時間構建了各自領域的基礎設施,並且牢牢佔據了用戶心智的認知,在用戶的心智中,百度就是搜索,搜索就是百度,關於這一點,絕非小巨頭們朝夕之功就能破除的。

這個理由似乎也不乏道理。

不過這一篇不討論這個,只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談談棄用百度的心路歷程及感悟。

早年,那時候還是PC機的時代,百度的地位就像現在的微信一般,一臺電腦上最不能沒有的,就是百度。

而我,絕對是百度的擁躉,學習中遇到有不明白的問題,都會抄在小本本上,週末了再去網吧百度一下,等從網吧出來,就總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

那時候,會堅決設置百度為瀏覽器首頁,再收藏一些好的網站,然後感慨:“百度是真的好啊!”

理由也簡單,你想要的知識與信息,上面都能找得到。

與此同時,還感慨於百度的快捷與遼闊,它讓世界離我更近了一步,可以說,是百度打開了我的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然而,時隔多年,百度早就變了,它早已不再提供知識與信息了,百度只有廣告!

現在閱讀的時候,遇到“又雙叒叕”這樣不認識的字,還可以查查,除此之外,好像找不到百度的用處了。

想問一個問題,搜到的竟然都是15、16年來自貼吧、知道的內容,並且這樣的內容還都是三言兩語的個人經驗,毫無參考價值。

百度的廣告就不用說了,現在找信息我會從第4頁開始找,因為前3頁可能都是廣告……

有流量的地方就會有廣告,可以說,廣告是流量變現最直接的方式,植入廣告本沒什麼的,谷歌、騰訊、阿里都有廣告,不過,百度的做法,似乎搞錯了雞跟蛋的關係。

廣告費當然收的爽(在線廣告佔到百度營收的8成左右),但是為什麼商家會買廣告呢?因為有流量啊,為什麼有流量呢?因為有內容啊,為什麼有內容呢?因為有扶持(補貼,流量傾斜等)啊!

所以當其他平臺再大力扶持原創作者,做知識與內容的時候,如公眾號、頭條、知乎,百度還在安然地收廣告費。

殊不知,此舉是在動搖百度的根基啊,等百度緩過神來,推出百家號的時候,那時,大局已定,早已晚了。

於是,詢問身邊朋友,有刷公眾號的,刷頭條的,刷知乎的,刷微博的,但是鮮見刷百度的。

我想,百度的邏輯可能是這樣:我們不生產內容,我們只做內容的搬運工!想的可能是去爬取別人信息,可惜,PC時代網頁裡可行的手段,到了移動端的app中,就爬取不到了!

百度樹大根深也是事實,不過棄用百度肯定是趨勢了。

百度的搜索質量差,一本書中看到說,為了提升效率,儘量別用百度,自己已經10餘年不用百度了,當時聽到很震撼的,怎麼還會有人不用百度?

於是我也開始嘗試,能用谷歌就不用百度(谷歌好用得多),瀏覽器的書籤欄也添加了“搜狗微信”,比如這篇文章的寫作,80%的資料都源於搜狗微信。

無意間跟一個做新媒體的朋友聊天,得知人家早就不用百度了,他還質問我:“難道用微信搜索不是更方便嗎?”

恰好,前2天頭條也出自己的搜索引擎,這就更為百度捏一把汗了,因為就我所知,頭條的內容比百度上貼吧、知道以及不知名媒體公關稿的內容好多了。

搜索引擎的生意邏輯應該是高質量內容+搜索排名+適度廣告。

廣告的競價排名沒有錯,但問題出在這必須建立在用戶的內容質量上(又快好又快),如此一來,這就是一門長久的生意了。

雞蛋好吃,但它不是第一因,母雞才是,所以百度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它不僅失去了那隻母雞,還讓母雞過度生產,當然,需要承認的是,百度有好的取卵技術。

本來主次的關係是這樣的:為用戶提供信息價值,然後順便接一點廣告賺錢,可是,這個邏輯被百度搞反了。


事情就是這樣,眼光要放長遠,清楚什麼是1,什麼是建立在1上的234,否則,就是空中樓閣,站不住腳。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作者 | 馮淨鬆

來源 | 馮主管(ID:F-DingAn)

唱衰百度的聲音不絕於耳,從BTA的第一陣營完全掉隊,甚至在互聯網的第二梯隊中都處於弱勢,這已然是不爭事實。

再如李明遠、吳恩達、陸奇、向海龍等眾多位高權重的良將奇才陸續離職,也讓百度一直處於動盪狀態。

而因為三鹿奶粉、血友吧、魏則西及近日高考志願等一系列事件引發的關於百度價值觀的問題,口誅筆伐的更是鋪天蓋地。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當然,也有人從基礎設施論、心智佔領論來為百度“續命”,認為BTA用20年的時間構建了各自領域的基礎設施,並且牢牢佔據了用戶心智的認知,在用戶的心智中,百度就是搜索,搜索就是百度,關於這一點,絕非小巨頭們朝夕之功就能破除的。

這個理由似乎也不乏道理。

不過這一篇不討論這個,只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談談棄用百度的心路歷程及感悟。

早年,那時候還是PC機的時代,百度的地位就像現在的微信一般,一臺電腦上最不能沒有的,就是百度。

而我,絕對是百度的擁躉,學習中遇到有不明白的問題,都會抄在小本本上,週末了再去網吧百度一下,等從網吧出來,就總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

那時候,會堅決設置百度為瀏覽器首頁,再收藏一些好的網站,然後感慨:“百度是真的好啊!”

理由也簡單,你想要的知識與信息,上面都能找得到。

與此同時,還感慨於百度的快捷與遼闊,它讓世界離我更近了一步,可以說,是百度打開了我的互聯網世界的大門。

然而,時隔多年,百度早就變了,它早已不再提供知識與信息了,百度只有廣告!

現在閱讀的時候,遇到“又雙叒叕”這樣不認識的字,還可以查查,除此之外,好像找不到百度的用處了。

想問一個問題,搜到的竟然都是15、16年來自貼吧、知道的內容,並且這樣的內容還都是三言兩語的個人經驗,毫無參考價值。

百度的廣告就不用說了,現在找信息我會從第4頁開始找,因為前3頁可能都是廣告……

有流量的地方就會有廣告,可以說,廣告是流量變現最直接的方式,植入廣告本沒什麼的,谷歌、騰訊、阿里都有廣告,不過,百度的做法,似乎搞錯了雞跟蛋的關係。

廣告費當然收的爽(在線廣告佔到百度營收的8成左右),但是為什麼商家會買廣告呢?因為有流量啊,為什麼有流量呢?因為有內容啊,為什麼有內容呢?因為有扶持(補貼,流量傾斜等)啊!

所以當其他平臺再大力扶持原創作者,做知識與內容的時候,如公眾號、頭條、知乎,百度還在安然地收廣告費。

殊不知,此舉是在動搖百度的根基啊,等百度緩過神來,推出百家號的時候,那時,大局已定,早已晚了。

於是,詢問身邊朋友,有刷公眾號的,刷頭條的,刷知乎的,刷微博的,但是鮮見刷百度的。

我想,百度的邏輯可能是這樣:我們不生產內容,我們只做內容的搬運工!想的可能是去爬取別人信息,可惜,PC時代網頁裡可行的手段,到了移動端的app中,就爬取不到了!

百度樹大根深也是事實,不過棄用百度肯定是趨勢了。

百度的搜索質量差,一本書中看到說,為了提升效率,儘量別用百度,自己已經10餘年不用百度了,當時聽到很震撼的,怎麼還會有人不用百度?

於是我也開始嘗試,能用谷歌就不用百度(谷歌好用得多),瀏覽器的書籤欄也添加了“搜狗微信”,比如這篇文章的寫作,80%的資料都源於搜狗微信。

無意間跟一個做新媒體的朋友聊天,得知人家早就不用百度了,他還質問我:“難道用微信搜索不是更方便嗎?”

恰好,前2天頭條也出自己的搜索引擎,這就更為百度捏一把汗了,因為就我所知,頭條的內容比百度上貼吧、知道以及不知名媒體公關稿的內容好多了。

搜索引擎的生意邏輯應該是高質量內容+搜索排名+適度廣告。

廣告的競價排名沒有錯,但問題出在這必須建立在用戶的內容質量上(又快好又快),如此一來,這就是一門長久的生意了。

雞蛋好吃,但它不是第一因,母雞才是,所以百度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它不僅失去了那隻母雞,還讓母雞過度生產,當然,需要承認的是,百度有好的取卵技術。

本來主次的關係是這樣的:為用戶提供信息價值,然後順便接一點廣告賺錢,可是,這個邏輯被百度搞反了。


事情就是這樣,眼光要放長遠,清楚什麼是1,什麼是建立在1上的234,否則,就是空中樓閣,站不住腳。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馮主管:棄用百度——廣告費收久了,搜索都忘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