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2019年6月,中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與國立巴黎畢加索美術館合作,展出畢加索這位天才藝術家創作生涯中前三十年的畫作。

這次展覽,涵蓋了青年畢加索的藝術發現與醞釀時期,其風格經歷了從學徒時代的學院派現實主義,到立體主義的偉大冒險,再到戰後向古典風格的迴歸;從藍色時期和粉色時期交替出現的憂鬱和情感相關主題,到他具有開創性的原始主義探索等諸多變化。

受畢加索畫作中的元素影響頗深的英國著名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在《霍克尼論攝影》(即將在理想國出版)一書中評價道:“畢加索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這些偉大的人物是很難被探討的。我們更傾向於對他們避而不談。在今天的繪畫中,似乎畢加索這個人物從未在歷史上出現過。但是,這個偉人始終在那裡,而且我們必須要面對他。”

在畢加索的創作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畢加索對於女性這一主題的探索。從妓女林立的《阿維尼翁的少女》,到情人肉體被重構的《花園裡的裸體》,畢加索把自己的性慾,投射到女性的肉體上,創作出了現代藝術最生動的性愉悅形象,也由此闡發出對二十世紀的苦難與戰爭的思考。如同美國藝術史專家列奧· 施坦伯格說過的那樣,女性作為不可動搖的現實是畢加索終生探索的主題。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Fernande Olivier and Picasso

(本文摘自《新藝術的震撼》《藝術的力量》)

1.

藝術家應該創造

而不是像猩猩一樣模仿自然

歷史倒下了,隨後失去了知覺。接下來是女人——藝術最古老的源泉,通過對女性裸體身形比例的掌握,達到完美的視覺效果。

自文藝復興以來的幾個世紀裡,人們習慣於經典的裸體畫像,熱烈地討論著畫中人的比例是否和諧,然而在一幅妓女林立的作品《阿維尼翁的少女》中,幾個世紀以來的傳統在此崩塌。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阿維尼翁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 Avignon, 1907),布面油畫,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

標題本來不是這樣的,畢加索後來解釋說,原本叫作“阿維尼翁妓院”,是以巴塞羅那的阿維尼翁大街上的那間臭名遠揚的房子來命名的。

畫中的女孩們搔首弄姿(可能是為了應付身體檢查),讓那些以消遣眼光觀看這幅畫的男性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觀看。畫面有一種誇張的舞臺效果——其中兩個人還在拉窗簾——這更增加了反諷的意味。

畫面中央的兩個女人,大腿上的布正在滑落,拙劣地模仿著抖布遊戲,還做出撩人的姿態。畫面右側女人的頭部像是被鋒利的物體削鑿掉一部分,這個做法是畢加索在1907年3月參觀民族博物館時看到非洲部落雕塑受到啟發的結果。

人物完全沒有了矯飾的羞怯,她們是妓女。畫面後景的一個女人是獨眼,臉和鼻子都很長。畫面下方的妓女張開大腿,人們可以同時看到她身體的背部、前方和側面。掛著嘲弄表情的臉部突然轉向了觀看者的方向。

所有和傳統相關的裸體畫像的特質——優雅、色情、豐盈、溫和的同理心——在這裡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灼目的怒視、迷離無助的凝視。

你想買點什麼嗎?好吧,就買這個吧!沒有人這麼做過。美國人雷奧·斯坦(Leo Stein)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忠實的贊助人,但這次他認為畢加索已經瘋了。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雷奧·斯坦公寓的牆,其中包括七件畢加索作品:《牽馬的男孩》(1906年),《飲苦艾酒的人》(1902年),《球上的年輕雜技演員》(1905年);(底部)《蜷縮的女人》(1902年),《有流俗髮式的女人》(1902年),《吧檯的兩個女人》(1902年)

畢加索的經紀人卡坎魏勒則不斷表示,這幅作品還未完成。馬蒂斯認為這幅作品是一個玩笑,讓他感到像吞了汽油一樣難受。畢加索則把這幅畫掛在自己的畫室裡,等待著17年以後的買主。

1909年,畢加索做好了最後一擊的準備。事關繪畫最根本的一點,即那些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的人們對藝術總結出的最大特質——與現實具有相似性。畢加索則說:“藝術家應該創造,而不是像猩猩一樣模仿自然。”

現代主義者說,如果我們需要對世界的二維模仿,那麼攝影術比繪畫有效得多。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有自覺意識的現代藝術家已經把自身界定為後攝影時代的產物,總是尋求一種不同的觀看方式,而不僅僅是對世界的表面印象。

在立體主義產生之前,現代繪畫界已經達成了對這種拆解的看法的一致認同。例如,凡·高從情緒化的觀看角度選擇色彩和人物,而不是簡單地從眼中所見出發。但是,大約是在 1910 年,畢加索和他的朋友喬治·勃拉克(Georges Braque)受到保羅·塞尚的啟發——他打破了實體形式,將其變成一種多面體,於是,破壞性和連貫性得以兼具。就此,他們出發了,和“相似”說再見吧。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巴勃羅·畢加索,《曼陀林演奏者》,1911,國立巴黎畢加索美術館。

2.

以慾望的形狀重構肉體

用穿透的方式觸摸世界

畢加索觸摸世界的方式總是比勃拉克的來得貪婪。他要抓、要穿透、要浸入他注意到的客體之中,他喜歡強烈而具體的感情。而感情最強烈的關節點,對他來說就是性。

畢加索從來都不隱瞞他對性的感覺,沒有一位藝術家——甚至連雷諾阿或魯本斯都沒有——在身後留下如此栩栩如生的情慾自傳。

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幾乎可以逐日地跟蹤他,穿過一陣陣突發的縱慾、敵對、渴望、閹割恐懼、支配的幻想、陽痿的幻象、自嘲、溫情,以及下半身的快樂。而跟他在一起的任何女人的感情,很少不影響到他的作品,如果該作品涉及人體的話。

畢加索的部分成就在於,他創造了現代藝術最生動的性愉悅形象。這些形象起因於他1927年與一位金髮碧眼的女郎所發生的一場風流韻事。

他倆在巴黎的老佛爺百貨門口偶遇,她名叫瑪麗—特蕾莎·瓦爾特,年僅十七,而他已經四十七歲,正處於婚姻最後幾年糟糕的歲月裡。他老婆是一個愛吵架、勢利眼,名叫奧爾加·可可諾娃的前芭蕾舞演員。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Marie-ThérèseWalter,1928年

他直截了當、熱情洋溢地跟這位新見到的少女好上了(她也樂意跟他好上)。在一件風流事兒發生的頭幾個月中,會有這樣一個時刻,新情人充滿整個畫面,所有的肉感都會通過與她做愛的感覺進行調節,或與之並行不悖。

她成了世界的一個形象——“啊,我的美洲,我發現的新大陸!”就像約翰·鄧恩感嘆的那樣。再往前走一點,人做愛時自己的肉體和情人肉體之間那種絕對差別,似乎晃一晃,剎那間就消失了。

這就是畢加索在他畫的幾幅瑪麗—特蕾莎·瓦爾特的畫像中,試圖尋找的等價物。在這些畫作中,她的肉體被進行了重構,並非重構成骨肉的結構,而是重構成一系列孔洞,用那根蜿蜒曲折的線條串接起來——溫柔、鎮靜、腫脹、溼潤並且被拋棄。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花園裡的裸體》,1934,巴黎國立畢加索美術館

畢加索好不容易憑著意志,進入了這個女人的思想,但這不是要點——他對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感興趣。他描繪了他自己的性慾喚起狀態,把它投射到他情人的肉體上,就像把形象投射到屏幕上一樣。她的肉體重新以他慾望的形狀而構成,結果畫成的畫被描繪了一種海洋般愉悅的狀態。

在其繪畫生涯中,畢加索的色情本能總是混合著他對幻象的扭曲和變形的胃口。他情人的肉體完全聽任其擺佈,意味著可以把人倒過來畫。“造成錯位,”他後來說,“把眼睛放在兩腿之間,或者把私處畫在臉上。造成矛盾……大自然做的很多事情,用的都是我這種方式,可她卻把它們藏起來!我的畫是一系列陽具和公牛的故事……”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Pablo Picasso, Bust of a Woman (Dora Maar), 1938

3.

任人擺佈的仙女

戰爭與和平帶來的諷刺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畢加索開始把自己神祕化為地中海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蝕刻畫,題為《沃拉爾系列》(the Vollard Suite)。這一系列作品具有自傳性質,或至少具有描繪自我的性質:雕塑家和他模特兒的主題,她是消極的任人擺佈的仙女,他則是精神之源,斜躺在一張長沙發上,像古典的河神沃拉爾。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雕塑家和斜躺的模特兒》,1933,《沃拉爾系列》之一

這些版畫是畢加索對古典藝術的召喚,在他的想象中,這個古典藝術在地中海仍然明顯可見。這些畫讓他把自己放在了阿卡狄亞。這時他是個中年人,剛剛年過五十。毋庸置疑,他既沒看見阿卡狄亞,也無力把它充滿畫布,讓它永遠延伸下去。

《沃拉爾系列》中的懷舊情緒,達到了飽和的程度。這種情緒就像畢加索作品中的其他情緒一樣,完全坦誠地表現出來。事實上,這是畢加索或任何人,直接從地中海古風中汲取靈感的最後一幅重大藝術作品:一個在歷史的分裂中死亡的巨大傳統之終結,以及二十世紀戰爭與和平帶來的諷刺、苦難和肉體的廢墟。

《沃拉爾系列》完成還不過五十年,雅典市的官員就嚴肅地辯論,是否應把厄瑞克修姆廟中受到腐蝕的女像柱,從古希臘衛城中拆除,或用玻璃纖維仿製品加以更換,而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立面的希臘馬已經消失。

古代退縮得越多,畢加索這個最後的地中海男人,就越像一個文化戀物癖者。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畫的後期阿卡狄亞形象,沒有一幅像《沃拉爾系列》那樣令人信服,因為那場戰爭扼殺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的地中海,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肯定扼殺了法國的“美好時代”一樣。

在一個以廣島和奧斯維辛作為開始的時期,複雜的藝術能夠建築在不復雜、未受玷汙的愉悅感之上——這種看法,一般來說似乎不是無緣無故,就是愚蠢無知。(很自然,這一時期藍色海岸“發展”了大規模的旅遊業,這不啻是對馬蒂斯和畢加索描繪的經歷的一種莫大的滑稽模仿。)

馬拉美的《牧神的午後》和畢加索的《生活之樂》(Joie de Vivre,1946)之間,相隔才不過七十年。“林澤的仙女們,我願她們永生。”——但她們沒法永生,除了作為一般裝飾之外,在某種赫西奧德式的永不可能的土地上,表演著天真的啞劇,而對這片土地,任何人,也許畢加索都不再相信了。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Joie de Vivre,1946

【延伸閱讀】

荷蘭人註定會得到倫勃朗

凡·高的最後一個春天

【相關圖書】

“BBC藝術經典三部曲”:

《文明》《新藝術的震撼》《藝術的力量》

畢加索和肉體的廢墟

BBC歷史上三座藝術類紀錄片里程碑《文明》《新藝術的震撼》《藝術的力量》的映照之作。

堪稱天團的作者陣容——“20世紀英國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BBC)肯尼斯·克拉克,“才子式的傳播者”西蒙·沙瑪,以及“世界上最有名的藝術批評家”(紐約時報)的羅伯特·休斯。

妙趣橫生的藝術地圖——從公元五世紀一直延續到我們生活的時代,從道德教化的大師到視一切陳規為煙雲的天才,從蘇格蘭牧羊的草原到拿破崙鐵蹄踏過的阿爾卑斯山。

轉載:請聯繫後臺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