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羅馬之殤

410年 · 災禍開始,西哥特人攻陷羅馬

410年8月24日晚,雷鳴電閃,大雨如注。身高力壯、身著獸皮服的西哥特人吶喊著,在其首領阿拉里克一世的率領下攻陷並開始對羅馬的三天洗劫,羅馬城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成千上萬的哥特士兵衝進宮殿和富人的住宅,尋找一切值錢的東西。所有的寺廟神像被搗毀,所有的基督教堂被洗劫一空。皇宮也燃起了熊熊大火,許多元老議員被處決,街道、廣場佈滿了屍體。

上帝之鞭,羅馬之殤

經過三天三夜的洗劫,羅馬城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大批羅馬人被抓起來充當奴隸。在破城後的第6 天,阿拉里克才率領大軍離開羅馬城,前往意大利南部。途中,阿拉里克暴斃而亡,他的繼承人轉而向北,進入西班牙定居,並於公元419 年建立西哥特王國。

在羅馬被攻陷後的60 多年中,意大利形式上還維持著皇帝的統治,但所謂的西羅馬帝國的皇帝,不過是外族軍事首領中隨意玩弄的傀儡而已。

這是八百年來“永恆之城”羅馬第一次被攻破,這給同時代人帶來巨大的心靈震撼,遠在伯利恆修道院的聖哲羅姆聽聞此噩耗泣曰:“征服全世界的城市已被人征服。”

452年 · “上帝之鞭”阿提拉,進兵意大利

著名的沙隆之戰,被認為是歷史影響最大的戰役之一。此役之後,西哥特王狄奧多裡克在此戰中戰死,而埃提烏斯因為不能有效控制聯軍,而被逼將之解散。埃提烏斯的勝利成功阻止了東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與基督教的覆滅,阿提拉在此戰之後,離開了高盧並把目標指向意大利本土。

在公元452年,當阿提拉重新向西羅馬帝國要求對霍諾利亞的婚姻時,匈人的軍隊同時越過了阿爾卑斯山侵入了羅馬帝國的核心—意大利本土。他的軍隊摧毀了許多城市,並且把意大利東北的軍事重鎮亞基利徹底摧毀,使之永久地從地圖上消失。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被嚇怕,從拉文納逃到舊都羅馬,只剩下埃提烏斯留在北部死守,但所提供的支援卻很少。拉文納毫無意外的被佔領了。

最後匈奴人軍隊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停止了攻勢,阿提拉並接見了由教皇利奧一世,元老院首席議員阿維努斯及禁衛軍統領特里傑久斯等當時羅馬帝國內身份最顯赫的人所領導的議和使節團。在一輪相議後,阿提拉決定接受議和條款並撒走,但他也同時警告如果羅馬帝國違反對霍諾利亞的婚約時,他會再次入侵羅馬。

上帝之鞭,羅馬之殤

對於阿提拉突然撒走的原因,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可信的原因指出,阿提拉的軍隊當時可能受到軍糧短缺或瘟疫困擾,或者被拜占庭帝國軍隊越過多瑙河侵擾後方所逼。而根據普利斯庫斯的記載,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阿提拉害怕會重蹈公元410年,西哥特王亞拉里克一世入侵羅馬城後不久暴斃的覆轍。這個由預言家阿基坦所發出的預言,經過畫家拉斐爾的畫筆與阿加第的鑿子美化後,在右圖形成了一幅由聖彼得和聖保羅保護著教皇,警告蠻族不得入侵“永恆之城”羅馬的畫像。

455年 · 趁火打劫,汪達爾人劫掠羅馬

公元1~3世紀汪達爾人住在奧得河中游兩岸。335年作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遷入潘諾尼亞。5世紀初因匈奴人襲擾,汪達爾人和非日耳曼族的阿蘭人越過萊茵河湧入高盧地區,他們又一路劫掠,於409年越過比利牛斯山,佔領西班牙半島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區。但時隔不久,來自北方的西哥特人又奪取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區,使汪達爾人不得不退守西班牙半島南端和西北一隅。

上帝之鞭,羅馬之殤

公元429年,汪達爾王蓋塞裡克率8萬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從西班牙半島渡海遷往北非,439年攻陷羅馬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並以該地為首府建立汪達爾王國。迦太基的陷落對西羅馬的打擊最為嚴重,切斷了它在非洲的財政來源。442年,羅馬終於承認汪達爾王國對北非大部分地區的統治。

汪達爾人建立汪達爾王國後繼續在北非擴張領土,並征服西西里島西部、撒丁島、科西嘉島和巴利阿里群島等西地中海島嶼。455年,蓋塞裡克乘羅馬混亂之機,率艦隊渡海,攻陷羅馬城,縱兵焚掠兩星期。古羅馬文物遭到嚴重破壞。

汪達爾主義

在西方媒體上,經常看到有關“汪達爾主義”(Vandalism)的報道,但是,且不要望文生義,一見“主義”就以為這是什麼新學說或新思潮。

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像被炸燬,馬裡的古墓群遭破壞,佛羅倫薩的大衛雕像腳趾被砸掉,紐約時代廣場上的一幅廣告牌遭塗鴉,這一切在西方的新聞報道中均被稱為“汪達爾主義”

從這不難看出,“汪達爾主義”不過是一個含有“蓄意破壞”之意的泛文化用語。

在汪達爾人劫掠羅馬過去一千多年後,啟蒙運動在歐洲萌動,古羅馬被理想化,一些破壞其文明的“野蠻民族”被重新提起,並受到嚴厲譴責。英國詩人兼劇作家約翰·德萊頓在1694年寫道:“哥特人和汪達爾人,這些粗野的北方民族,確實是損毀了所有無與倫比的文物遺蹟。”

上帝之鞭,羅馬之殤

又過一百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在革命的風暴中,封建專制當局與義憤填膺的革命民眾均採取一些激烈措施,導致一些文化設施遭受破壞。1794年1月,巴黎的布羅瓦主教亨利·格雷吉瓦遞交給國民議會一份報告,在陳述激進的雅各賓派毀壞教堂藏書和宗教藝術品時,憶及汪達爾人當年在羅馬的所作所為,創制和使用了Vandalisme這樣一法文詞彙。

四年後,這個詞被收入法蘭西學院編纂的權威詞典中。從此,這個詞很快在歐洲流行開來,並作為一個正式詞條列入各種語言的詞典中,用以指稱恣意破壞文物的野蠻行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