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

著名導演比利.威爾德曾說“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赫本誕生了”。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沒有哪個明星能比奧黛麗.赫本更閃亮。她迷人、優雅、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個電影界。縱然如今她已逝世多年,卻仍被世人所紀念,某種程度來說,她就是完美的代名詞。

奧黛麗.赫本不僅是一顆閃亮的明星,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天使在人間》這本書,就是奧黛麗.赫本的兒子肖恩對赫本的記述。作者肖恩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也是奧黛麗.赫本兒童基金的創辦者。肖恩在書中講述了赫本在戰火中度過的童年、在好萊塢光圈外的生活、晚年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從兒子的角度分析了母親的情感世界。

"

著名導演比利.威爾德曾說“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赫本誕生了”。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沒有哪個明星能比奧黛麗.赫本更閃亮。她迷人、優雅、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個電影界。縱然如今她已逝世多年,卻仍被世人所紀念,某種程度來說,她就是完美的代名詞。

奧黛麗.赫本不僅是一顆閃亮的明星,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天使在人間》這本書,就是奧黛麗.赫本的兒子肖恩對赫本的記述。作者肖恩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也是奧黛麗.赫本兒童基金的創辦者。肖恩在書中講述了赫本在戰火中度過的童年、在好萊塢光圈外的生活、晚年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從兒子的角度分析了母親的情感世界。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這並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傳記,其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赫本的耀眼,而是赫本的平常。在赫本的眾多傳記中,這本傳記在豆瓣評分最高口碑最好。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作為母親的赫本,是怎樣的淡泊從容。也許,她迷人的氣質,優雅的臉龐無法複製,但人類精神總可跨越古今東西,找到相似的痕跡。在教育方面,赫本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接地氣的前輩,在現代社會,更有諸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01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聽起來不錯吧。可是她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赫本在荷蘭長大,對二戰有清晰的記憶。在戰亂中的荷蘭人民根本吃不飽,嚴重的營養不良是赫本一直消瘦的根源。赫本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離開家,再也沒回來過,直到20年後她才輾轉了解父親的下落。父親離家之後,她就在母親的強勢控制下生活。赫本從小就缺少安全感,內心有些封閉,可以說對愛的追尋貫穿她的一生。原生家庭的遺憾讓她知道愛有多重要,也因此,她一生都在用行為詮釋友愛。但這種遺憾也造成了她婚姻的不幸。

"

著名導演比利.威爾德曾說“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赫本誕生了”。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沒有哪個明星能比奧黛麗.赫本更閃亮。她迷人、優雅、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個電影界。縱然如今她已逝世多年,卻仍被世人所紀念,某種程度來說,她就是完美的代名詞。

奧黛麗.赫本不僅是一顆閃亮的明星,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天使在人間》這本書,就是奧黛麗.赫本的兒子肖恩對赫本的記述。作者肖恩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也是奧黛麗.赫本兒童基金的創辦者。肖恩在書中講述了赫本在戰火中度過的童年、在好萊塢光圈外的生活、晚年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從兒子的角度分析了母親的情感世界。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這並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傳記,其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赫本的耀眼,而是赫本的平常。在赫本的眾多傳記中,這本傳記在豆瓣評分最高口碑最好。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作為母親的赫本,是怎樣的淡泊從容。也許,她迷人的氣質,優雅的臉龐無法複製,但人類精神總可跨越古今東西,找到相似的痕跡。在教育方面,赫本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接地氣的前輩,在現代社會,更有諸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01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聽起來不錯吧。可是她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赫本在荷蘭長大,對二戰有清晰的記憶。在戰亂中的荷蘭人民根本吃不飽,嚴重的營養不良是赫本一直消瘦的根源。赫本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離開家,再也沒回來過,直到20年後她才輾轉了解父親的下落。父親離家之後,她就在母親的強勢控制下生活。赫本從小就缺少安全感,內心有些封閉,可以說對愛的追尋貫穿她的一生。原生家庭的遺憾讓她知道愛有多重要,也因此,她一生都在用行為詮釋友愛。但這種遺憾也造成了她婚姻的不幸。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赫本有過兩次婚姻,最終均以離婚結束。她的兒子肖恩這樣分析“來自我母親童年心靈深處的那種渴望被擁抱的聲音,總是是環繞在她身旁,她總是無法理解別人對情感為何會有不同的態度,母親浪漫的天性,讓她做不到主動去要求得到什麼,雖然他內心深處是如此的渴望”。赫本在處理私人情感上比較被動,加之她兩任丈夫似乎處理感情的能力也並不高明,他們的原生家庭也有各自的遺憾。 種種跡象表明,原生家庭中父母關愛的缺失,對一個人影響長遠深刻。看似微小的那一點童年的遺憾,可能要讓人窮盡一生去追尋。

難道原生家庭愛的缺失,只能一代代的重複這種遺憾嗎?這種不幸只能一直遺傳下去嗎?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這種遺憾又可以提醒人愛的重要。赫本在離婚後,她跨越個人恩怨,與前夫一直保持朋友關係,雖然她不能給予孩子完滿的家庭,但她盡最大努力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她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並未繼承她母親那樣的嚴苛。家庭可以不完整,但輕鬆的關愛卻可以一直存在。也因此,赫本的兒子有瀟灑的性格,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

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縱使這種愛有時候不以完滿的形式的表現,但帶著愛的學習與修正,同樣是最珍貴的存在。

02生活關上你的門,你就去尋一扇窗

赫本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芭蕾舞團的首席女演員。她從小練習芭蕾舞。有一天,赫本問她的老師,她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名首席女演員,她的老師非常懇切的回答,赫本已經錯過了練習芭蕾最重要的年紀,已經定型的動作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與那些在戰爭時期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同時保持正常芭蕾舞訓練的女孩相比,赫本完全不具有競爭性。知道這個結果之後,赫本只想躺在床上等死,那些在戰爭時期支撐她活著的夢想一下子消失了。如果不能成為最出色的舞者,她想在在其他領域成為最出色的人。她需要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她開始參加一些演出,做一些模特工作,走上演藝之路。

雖說做演員只是赫本的無奈選擇。不管做什麼,她都有自己必須遵循的原則:努力工作,遵守紀律和擁有職業精神。因為這些原則,赫本不僅僅是一個漂亮的花瓶,還具備一流的演技,且不說她獲過多少大獎,《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這些經典是對她無形卻又堅實的肯定。

"

著名導演比利.威爾德曾說“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赫本誕生了”。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沒有哪個明星能比奧黛麗.赫本更閃亮。她迷人、優雅、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個電影界。縱然如今她已逝世多年,卻仍被世人所紀念,某種程度來說,她就是完美的代名詞。

奧黛麗.赫本不僅是一顆閃亮的明星,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天使在人間》這本書,就是奧黛麗.赫本的兒子肖恩對赫本的記述。作者肖恩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也是奧黛麗.赫本兒童基金的創辦者。肖恩在書中講述了赫本在戰火中度過的童年、在好萊塢光圈外的生活、晚年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從兒子的角度分析了母親的情感世界。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這並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傳記,其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赫本的耀眼,而是赫本的平常。在赫本的眾多傳記中,這本傳記在豆瓣評分最高口碑最好。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作為母親的赫本,是怎樣的淡泊從容。也許,她迷人的氣質,優雅的臉龐無法複製,但人類精神總可跨越古今東西,找到相似的痕跡。在教育方面,赫本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接地氣的前輩,在現代社會,更有諸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01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聽起來不錯吧。可是她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赫本在荷蘭長大,對二戰有清晰的記憶。在戰亂中的荷蘭人民根本吃不飽,嚴重的營養不良是赫本一直消瘦的根源。赫本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離開家,再也沒回來過,直到20年後她才輾轉了解父親的下落。父親離家之後,她就在母親的強勢控制下生活。赫本從小就缺少安全感,內心有些封閉,可以說對愛的追尋貫穿她的一生。原生家庭的遺憾讓她知道愛有多重要,也因此,她一生都在用行為詮釋友愛。但這種遺憾也造成了她婚姻的不幸。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赫本有過兩次婚姻,最終均以離婚結束。她的兒子肖恩這樣分析“來自我母親童年心靈深處的那種渴望被擁抱的聲音,總是是環繞在她身旁,她總是無法理解別人對情感為何會有不同的態度,母親浪漫的天性,讓她做不到主動去要求得到什麼,雖然他內心深處是如此的渴望”。赫本在處理私人情感上比較被動,加之她兩任丈夫似乎處理感情的能力也並不高明,他們的原生家庭也有各自的遺憾。 種種跡象表明,原生家庭中父母關愛的缺失,對一個人影響長遠深刻。看似微小的那一點童年的遺憾,可能要讓人窮盡一生去追尋。

難道原生家庭愛的缺失,只能一代代的重複這種遺憾嗎?這種不幸只能一直遺傳下去嗎?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這種遺憾又可以提醒人愛的重要。赫本在離婚後,她跨越個人恩怨,與前夫一直保持朋友關係,雖然她不能給予孩子完滿的家庭,但她盡最大努力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她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並未繼承她母親那樣的嚴苛。家庭可以不完整,但輕鬆的關愛卻可以一直存在。也因此,赫本的兒子有瀟灑的性格,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

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縱使這種愛有時候不以完滿的形式的表現,但帶著愛的學習與修正,同樣是最珍貴的存在。

02生活關上你的門,你就去尋一扇窗

赫本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芭蕾舞團的首席女演員。她從小練習芭蕾舞。有一天,赫本問她的老師,她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名首席女演員,她的老師非常懇切的回答,赫本已經錯過了練習芭蕾最重要的年紀,已經定型的動作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與那些在戰爭時期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同時保持正常芭蕾舞訓練的女孩相比,赫本完全不具有競爭性。知道這個結果之後,赫本只想躺在床上等死,那些在戰爭時期支撐她活著的夢想一下子消失了。如果不能成為最出色的舞者,她想在在其他領域成為最出色的人。她需要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她開始參加一些演出,做一些模特工作,走上演藝之路。

雖說做演員只是赫本的無奈選擇。不管做什麼,她都有自己必須遵循的原則:努力工作,遵守紀律和擁有職業精神。因為這些原則,赫本不僅僅是一個漂亮的花瓶,還具備一流的演技,且不說她獲過多少大獎,《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這些經典是對她無形卻又堅實的肯定。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赫本有一種最簡單的思維:選擇加努力。在選擇上她乾淨利落,懂得取捨。在努力時她又毫不惜力。而這種思維習慣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在12歲時,肖恩在學校的話劇《心病者》中飾演一個角色,這個角色講一個研究臆想症的人對疾病的恐懼,他在戲中有一大段獨白,這塊兒獨白前後矛盾,顛三倒四,對於小演員非常艱難。赫本指導他讀懂劇本,12歲的肖恩主動學習不少精神科材料,每天大聲朗讀臺詞,反覆練習,最終演出非常成功。肖恩後來在電影界的工作也很出色,這也許離不開榜樣的力量。

人常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有時會殘忍地關上我們以為最重要的門,但用心發現,總能找到另一扇窗,通過這扇窗,可能會驚奇發現另一個飽含能量的自己。用好這份能量,用心對待工作,這種習慣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保障,還潛藏著幫助孩子成長的祕密。

03你如何期待孩子的未來,就如何去做

在赫本生命的最後幾年,她一直從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其他的孩子能夠讓她感覺到快樂,與她而言,這是對童年缺失的治癒,也是對和平的期待。她經歷過二戰,明白戰爭與飢餓對一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她期待孩子們擁有和平的世界,平等的未來。這種期待不只是說說,她不依賴於政治與其他,而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來努力實現這件事。

每次去非洲國家,都要經歷數次轉機,令人疲憊不堪,還有很大可能感染病毒的風險,而這些卻都不足以阻礙患病的赫本出行。在20世紀80年代,很多人並未關注種族屠殺,也不知道成千上萬名瀕臨死亡的饑民擠在難民營中。在赫本訪問之後,這些事情開始得到關注,國際社會也試圖採取一些遲來的措施來制止屠殺等行為。

她在接受採訪時的開場白,通常是這樣一句話,“還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她說“有的孩子死於飢餓,我們的孩子忙著減肥,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嗎。”赫本相信,世界是一個村落,人和人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影響,都有互相幫助的義務。她向大家展示不一樣的非洲,她的經歷告訴她,非洲人民並沒有伸出要東西的手,而是沉默卻有尊嚴,他們沒有乞討,而是渴望有機會自己幫助自己。

"

著名導演比利.威爾德曾說“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赫本誕生了”。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沒有哪個明星能比奧黛麗.赫本更閃亮。她迷人、優雅、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個電影界。縱然如今她已逝世多年,卻仍被世人所紀念,某種程度來說,她就是完美的代名詞。

奧黛麗.赫本不僅是一顆閃亮的明星,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天使在人間》這本書,就是奧黛麗.赫本的兒子肖恩對赫本的記述。作者肖恩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也是奧黛麗.赫本兒童基金的創辦者。肖恩在書中講述了赫本在戰火中度過的童年、在好萊塢光圈外的生活、晚年為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從兒子的角度分析了母親的情感世界。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這並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傳記,其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赫本的耀眼,而是赫本的平常。在赫本的眾多傳記中,這本傳記在豆瓣評分最高口碑最好。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作為母親的赫本,是怎樣的淡泊從容。也許,她迷人的氣質,優雅的臉龐無法複製,但人類精神總可跨越古今東西,找到相似的痕跡。在教育方面,赫本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接地氣的前輩,在現代社會,更有諸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01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聽起來不錯吧。可是她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赫本在荷蘭長大,對二戰有清晰的記憶。在戰亂中的荷蘭人民根本吃不飽,嚴重的營養不良是赫本一直消瘦的根源。赫本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離開家,再也沒回來過,直到20年後她才輾轉了解父親的下落。父親離家之後,她就在母親的強勢控制下生活。赫本從小就缺少安全感,內心有些封閉,可以說對愛的追尋貫穿她的一生。原生家庭的遺憾讓她知道愛有多重要,也因此,她一生都在用行為詮釋友愛。但這種遺憾也造成了她婚姻的不幸。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赫本有過兩次婚姻,最終均以離婚結束。她的兒子肖恩這樣分析“來自我母親童年心靈深處的那種渴望被擁抱的聲音,總是是環繞在她身旁,她總是無法理解別人對情感為何會有不同的態度,母親浪漫的天性,讓她做不到主動去要求得到什麼,雖然他內心深處是如此的渴望”。赫本在處理私人情感上比較被動,加之她兩任丈夫似乎處理感情的能力也並不高明,他們的原生家庭也有各自的遺憾。 種種跡象表明,原生家庭中父母關愛的缺失,對一個人影響長遠深刻。看似微小的那一點童年的遺憾,可能要讓人窮盡一生去追尋。

難道原生家庭愛的缺失,只能一代代的重複這種遺憾嗎?這種不幸只能一直遺傳下去嗎?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這種遺憾又可以提醒人愛的重要。赫本在離婚後,她跨越個人恩怨,與前夫一直保持朋友關係,雖然她不能給予孩子完滿的家庭,但她盡最大努力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她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並未繼承她母親那樣的嚴苛。家庭可以不完整,但輕鬆的關愛卻可以一直存在。也因此,赫本的兒子有瀟灑的性格,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

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縱使這種愛有時候不以完滿的形式的表現,但帶著愛的學習與修正,同樣是最珍貴的存在。

02生活關上你的門,你就去尋一扇窗

赫本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芭蕾舞團的首席女演員。她從小練習芭蕾舞。有一天,赫本問她的老師,她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名首席女演員,她的老師非常懇切的回答,赫本已經錯過了練習芭蕾最重要的年紀,已經定型的動作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與那些在戰爭時期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同時保持正常芭蕾舞訓練的女孩相比,赫本完全不具有競爭性。知道這個結果之後,赫本只想躺在床上等死,那些在戰爭時期支撐她活著的夢想一下子消失了。如果不能成為最出色的舞者,她想在在其他領域成為最出色的人。她需要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她開始參加一些演出,做一些模特工作,走上演藝之路。

雖說做演員只是赫本的無奈選擇。不管做什麼,她都有自己必須遵循的原則:努力工作,遵守紀律和擁有職業精神。因為這些原則,赫本不僅僅是一個漂亮的花瓶,還具備一流的演技,且不說她獲過多少大獎,《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這些經典是對她無形卻又堅實的肯定。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赫本有一種最簡單的思維:選擇加努力。在選擇上她乾淨利落,懂得取捨。在努力時她又毫不惜力。而這種思維習慣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在12歲時,肖恩在學校的話劇《心病者》中飾演一個角色,這個角色講一個研究臆想症的人對疾病的恐懼,他在戲中有一大段獨白,這塊兒獨白前後矛盾,顛三倒四,對於小演員非常艱難。赫本指導他讀懂劇本,12歲的肖恩主動學習不少精神科材料,每天大聲朗讀臺詞,反覆練習,最終演出非常成功。肖恩後來在電影界的工作也很出色,這也許離不開榜樣的力量。

人常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有時會殘忍地關上我們以為最重要的門,但用心發現,總能找到另一扇窗,通過這扇窗,可能會驚奇發現另一個飽含能量的自己。用好這份能量,用心對待工作,這種習慣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保障,還潛藏著幫助孩子成長的祕密。

03你如何期待孩子的未來,就如何去做

在赫本生命的最後幾年,她一直從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其他的孩子能夠讓她感覺到快樂,與她而言,這是對童年缺失的治癒,也是對和平的期待。她經歷過二戰,明白戰爭與飢餓對一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她期待孩子們擁有和平的世界,平等的未來。這種期待不只是說說,她不依賴於政治與其他,而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來努力實現這件事。

每次去非洲國家,都要經歷數次轉機,令人疲憊不堪,還有很大可能感染病毒的風險,而這些卻都不足以阻礙患病的赫本出行。在20世紀80年代,很多人並未關注種族屠殺,也不知道成千上萬名瀕臨死亡的饑民擠在難民營中。在赫本訪問之後,這些事情開始得到關注,國際社會也試圖採取一些遲來的措施來制止屠殺等行為。

她在接受採訪時的開場白,通常是這樣一句話,“還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她說“有的孩子死於飢餓,我們的孩子忙著減肥,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嗎。”赫本相信,世界是一個村落,人和人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影響,都有互相幫助的義務。她向大家展示不一樣的非洲,她的經歷告訴她,非洲人民並沒有伸出要東西的手,而是沉默卻有尊嚴,他們沒有乞討,而是渴望有機會自己幫助自己。

關於教育:原來奧黛麗.赫本不僅是明星,還是一個好媽媽

通過赫本的努力,有越來越多的目光開始關注非洲兒童問題。在赫本的懷抱中,非洲兒童帶著平和和溫暖的記憶離開世界。在赫本臨終時,他的兒子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的。她說“我沒有遺憾,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這是赫本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在赫本去世後,她的兒子成立了赫本基金會,專注於的非洲兒童的教育事業。雖說個人的力量很有限,無疑,非洲慢慢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份赫本的渺小力量。可沒有這些渺小積累,又如何形成偉大呢?

每個人都對孩子未來生活的世界有美好期待,有人期待和平,有人期待發展,有人期待藍天白雲。而當我們在談這些期待時,我們是覺得無能為力,更多地寄希望於其他,還是願意相信“從我做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

赫本告訴我們,哪怕在和平這麼大的主題下,個體也有力量去做出改變。那些大大的期待我們雖然沒辦法一步到位實現,但卻總有無數個一小步可以走。期待溫暖的社會,就用心對待每一個陌生人;期待美好的環境,可以從隨身攜帶環保袋開始……這一小步,正是美好未來的一個個分子力量。

愛是赫本最信奉的信念——對家人的愛,對工作的愛,對社會的愛,成就了天使一般的赫本。在教育中,無關國籍、無關地位,這款愛的祕方同樣適用於我們。

帶話題#頭條心理情感學院#

(作者:林雙,喜歡看書看劇的中年少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