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默克爾訪華,香港怎麼可能成為議題'

"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天開始訪問中國,這是中德關係的大事。默克爾之前已在總理的位置上訪華11次,她顯然是最瞭解中國的德國政治人物之一,她也最知道該如何處理同中國的關係,如何同中國領導人談話,維護德國的國家利益。

隨同默克爾訪華的是一個龐大的德國企業家群體,德國經濟目前面臨了一定困難,今年第二季度是負增長,通過加強中德合作來為德國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一份動力,這無疑是德國對華關係長期價值和當前關切都不應偏離的重心。

然而德國一些媒體和政客卻在默克爾訪華之前發出鼓譟,要求默克爾把向中方談論香港問題作為此訪的突出標籤。他們宣揚,為了在香港問題上向中國施壓,犧牲一些德國的經濟利益是值得的。他們還鼓吹,因為默克爾是香港出現危機以來第一位訪華的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她應當在此時“代表西方”,為其他國家“做出表率”。

在我們看來,那些德國政客和媒體人已經虛偽透頂。首先,中國在嚴格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否則的話,國家反暴力力量早就參與到香港的止暴制亂之中了。香港至今沒有發生嚴重流血衝突,無一人死亡,香港警察的剋制是絕大部分西方社會警察都做不到的。那些德國政治輿論精英像是美國主導的西方輿論的應聲蟲一樣,他們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是一些人云亦云的淺薄之徒。

再者,默克爾在中國就香港問題說一兩句話,能產生什麼實際影響嗎?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中國會聽一位外國領導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嗎?真是挺逗的,那些德國先生們太高估了一位外國領導人在中國一句表態的意義,他們的這種政治自戀在我們看來是畸形的。

那些意識形態主義者嚴重脫離現實,他們忘記了什麼樣的中德關係對德國人民最重要,也搞錯了自己生活的時代,沒有理解當今世界相互尊重是中德這種國家關係建設性發展的前提,德國作為一個8000萬人口的國家,尤其不具有在道義上指導一個14億人口大國如何治理的理由。

我們相信,默克爾在中國提及香港問題時,只是給德國和西方輿論交差。那不可能是她此次訪華的主要議題。中方對德方的這種內在尷尬大概會採取一種整體上的包容態度,默克爾如果說了跟香港有關的什麼話,會從兩國有價值的交流中被抹掉。

德國的意識形態主義者還缺少地緣政治上的起碼悟性。香港問題西方鬧得最歡的是美國,華盛頓的這一姿態服務於其對華施壓的整體戰略。默克爾訪華前不止一名美國議員隔空對這位德國女總理喊話,敦促她就香港問題對華強硬。那些人是想破壞默克爾的此次訪華,目前華盛頓很擔心中德在經濟上加強合作,因為中德同時是美國貿易戰的主要目標。德國跟著華盛頓叫的那些人,屁股坐到了美國、而非德國的利益上。

出了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這樣偉大思想家的德國,如今由一群簡單得讓人發笑的政客和媒體人主導該國的意識形態,他們的思想跳不出幾個標籤搭建的迷魂陣,拒絕認識龐大中國取得驚世成就的內在邏輯和複雜性。這不是中國的問題,是德國和西方的悲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