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第12次訪華 中德互動對世界釋放哪些信號?'

"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題:默克爾第12次訪華 中方對德國與世界釋放哪些信號?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第12次訪華的德國總理默克爾,6日在北京訪問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與其會面。

"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題:默克爾第12次訪華 中方對德國與世界釋放哪些信號?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第12次訪華的德國總理默克爾,6日在北京訪問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與其會面。

默克爾第12次訪華 中德互動對世界釋放哪些信號?

9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外界注意到,兩國領導人在會晤期間所談的話題,更多集中在經貿合作層面。一方面,鑑於德國經濟增長乏力,默克爾團隊需要龐大的中國市場支撐。另一方面,中方願進一步向德國以及世界表明,擴大開放“說到做到”;中國的市場足夠大,能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緩解德國經濟下滑的“中國鑰匙”

默克爾抵達北京前,有外媒報道稱,德國經濟增長乏力,以及受到全球貿易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經濟問題將是默克爾此訪的重點。而默克爾率領一支龐大的商業代表團來華,尋求同中國深入合作的信號頗為清晰。

德國工業聯合會德國企業亞太委員會常務董事弗裡多林·施特拉克說,世界經濟形勢不佳,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市場處境艱難,中國市場對我們的公司越來越重要。“德國代表希望能夠找到辦法加強與中國公司的合作”。

德國央行稱,該國第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可能表明德國依賴出口的經濟處於衰退之中。今年第二季度,德國經濟萎縮了0.1%。

而另一組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2019年上半年仍保持這一地位,同期雙邊貿易額約1000億歐元,佔中歐貿易額三分之一。

有中國學者認為,受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對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營商環境造成多重衝擊,客觀促成德國需要中國市場推動經濟數據逆襲。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

再述“開放”

習近平在會見默克爾時指出,你這次訪華雙方達成不少經貿合作成果,證明中方擴大開放說到做到。中國市場足夠大,而且隨著發展會越來越大,將給德國和世界各國帶來更多新機遇。

其實,中國領導人對於默克爾做出的開放承諾,與近年來在國際舞臺發出開放聲音可謂一脈相承。從歷史座標來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發展因對外開放而受益。從現實定位來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

近來,巴斯夫、寶馬、安聯等德國企業再次成為中國新一輪開放措施最先受益者。為外國企業不斷釋放紅利,凸顯中國願通過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的態度。

默克爾坦陳,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推進,一些德國企業成為中國新開放領域對外合作的範例。

當然,開放亦需雙向互動。中方稱,希望德方同樣保持市場開放,放寬民用技術出口限制,在投資審查、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中國企業公平、公正待遇。

“保護知識產權的承諾”

觀察家們注意到,當日中德總理會談後,雙方還共同出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中德企業負責人分別就5G通信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數字經濟、相互擴大開放、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等議題發表意見並提出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德經顧委座談,成為歷年中德兩國企業家參加最多的一次。

中國總理告訴德國企業家,歡迎德國企業抓住機遇,繼續擴大對華投資,推進技術創新和新興技術標準國際化合作。

而對於外界關心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李克強強調,中方將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為中國企業和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所有外資企業創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今年3月中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中國政府亦啟動配套法規、規章制定工作,以細化外商投資法確定的主要法律制度,形成可操作的具體規則。

評論認為,中國官方如此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並在法律中明確劃出政府行為紅線,化解外資疑慮,顯示中國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的決心。與之同時,又將倒逼中國企業進一步自我革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