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摔跤吧!爸爸》

●●●

《摔跤吧!爸爸》上映一週有餘,牽動全城話題,排片逆襲,創造了印度電影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又一個奇蹟,當然在印度也已經創造了票房的歷史記錄,這個奇蹟不出意外,仍然是由寶萊塢一代男神阿米爾·汗創造的。


作為一個導演、製片、編劇與演員全能的影人,阿米爾·汗在《摔跤吧!爸爸》中更不惜反覆增肥減肥,來完成對女兒進行魔鬼式訓練的嚴苛父親這一形象,呈示出的不止是其作為一個演員的敬業,或許更彰示出印度電影一以貫之的軸勁與韌性,在可以用電腦特效完成的環節,仍然以原始的熱血方式解決。

《摔跤吧!爸爸》

●●●

《摔跤吧!爸爸》上映一週有餘,牽動全城話題,排片逆襲,創造了印度電影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又一個奇蹟,當然在印度也已經創造了票房的歷史記錄,這個奇蹟不出意外,仍然是由寶萊塢一代男神阿米爾·汗創造的。


作為一個導演、製片、編劇與演員全能的影人,阿米爾·汗在《摔跤吧!爸爸》中更不惜反覆增肥減肥,來完成對女兒進行魔鬼式訓練的嚴苛父親這一形象,呈示出的不止是其作為一個演員的敬業,或許更彰示出印度電影一以貫之的軸勁與韌性,在可以用電腦特效完成的環節,仍然以原始的熱血方式解決。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國民老公專業到幾近自虐,為貼合劇情需要,他的體重在短時間內暴增近三十公斤又迅速暴減回來,真是給跪了!

有人把阿米爾·汗稱為印度的劉德華。他曾在1990年代中期憑藉影片《印度拉賈》獲得印度電影“奧斯卡”影帝,他本人超過三十年的演藝生涯,除了是一個偶像明星成長史之外,更是當代寶萊塢電影的愛國主義嬗變史。

如同《摔跤》中的老爸辛格一樣,阿米爾·汗出演並主導過許多劇作上簡單明瞭但對各類社會議題有出色指涉的作品,比如重複貧富家庭愛情的《印度拉賈》,再比如有阿米爾同時兼任製片與主演、在反抗殖民主義主題之外不忘回顧19世紀末印度社會種姓問題的《印度往事》等。

阿米爾本人亦擔任電視訪談節目《真相訪談》的主持,積極對各種尖銳的當代印度社會問題發出質問,可以說是身體力行完成電影作為娛樂之外的擔當。作為目下寶萊塢最炙手可熱的一線明星之一,年過半百仍然活力不減的阿米爾,正是寶萊塢近三十年的縮影。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印度往事》劇照

在電影的煽情性層面,《摔跤吧!爸爸》是做到極致的,無論是父親有點過頭的愛國主義,還是今人基本無法理解的苛刻訓練,都是一望可知的直線發展,這些對中國觀眾而言並不陌生。

《摔跤》的終極吸引力,並不在於一個既定的結果,而在於建構這個結果的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寶萊塢電影生產機制,以及對印度社會現實的依附與攝取。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摔跤吧!爸爸》劇照

為何吉塔與巴比塔姐妹作為一個曾經的國家摔跤冠軍之女,會遭到如此嚴苛的對待?

原因在於父親無法完成走出國門、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這個夢想不僅事關父親作為一名職業摔跤運動員的價值實現,更關乎印度摔跤在國際上能否佔領一席之地。在父親辛格當面怒斥不作為官僚的背後,同時亦潛藏著其對於一雙女兒人身道路的先在抉擇。在辛格眼中,為國爭光與改變女兒的人生是嚴格綁定在一起的。

在電影開頭的1988年,哈里亞納邦正是印度男權最為嚴厲的所在,如片中兩姐妹的閨蜜所言,若她們不走上摔跤道路,可能面臨的就是14歲就結婚,一生面對鍋碗瓢盆的結果。片末吉塔奪得冠軍、印度國歌響起之時,被關在器材室裡的父親聽到遠遠傳來的聲音,熱淚盈眶,國家圖騰對父親而言,無疑是真正的救贖之路,同時,也完成了吉塔個人命運的自我營救。

《摔跤吧!爸爸》劇照

為何吉塔與巴比塔姐妹作為一個曾經的國家摔跤冠軍之女,會遭到如此嚴苛的對待?

原因在於父親無法完成走出國門、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這個夢想不僅事關父親作為一名職業摔跤運動員的價值實現,更關乎印度摔跤在國際上能否佔領一席之地。在父親辛格當面怒斥不作為官僚的背後,同時亦潛藏著其對於一雙女兒人身道路的先在抉擇。在辛格眼中,為國爭光與改變女兒的人生是嚴格綁定在一起的。

在電影開頭的1988年,哈里亞納邦正是印度男權最為嚴厲的所在,如片中兩姐妹的閨蜜所言,若她們不走上摔跤道路,可能面臨的就是14歲就結婚,一生面對鍋碗瓢盆的結果。片末吉塔奪得冠軍、印度國歌響起之時,被關在器材室裡的父親聽到遠遠傳來的聲音,熱淚盈眶,國家圖騰對父親而言,無疑是真正的救贖之路,同時,也完成了吉塔個人命運的自我營救。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摔跤吧!爸爸》劇照

正如印度電影史上無數次涉及到對種姓的批判(遠有《流浪者》、近有《印度往事》)或對女性個體本身的關注(如電影大師雷伊的《阿普三部曲》、伽達克的《雲遮星》及至近世的《季風婚宴》等),無論是成為工業生產體系的寶萊塢或立足獨立探索的藝術製作,對印度社會的深層文化密碼,雖大多數時間是被影響,但從未放棄關注與反哺的努力。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阿普三部曲》劇照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流浪者》劇照

寶萊塢商業電影至今成為家常便飯的長篇歌舞,來源正是在二戰期間對英國殖民者針對電影工業種種束縛的一種“曲線救國”式的娛樂化反抗,建立在經歷戰爭與變革陣痛的印度社會基礎上的寶萊塢電影,不斷通過精良專業的泛娛樂化包裝指涉現實。這或許也是中國電影人所膜拜努力、中國觀眾所激動共情的原因所在。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位印度“摔爸”為什麼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