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

中國賞石界有著屬於自己的特點,那麼圈內常說的“三多一少”是指什麼?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
1 個回答
南红讲堂
2017-09-02

聊文玩,找空空,關注南紅講堂頭條號,學習文玩知識!


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當前,中國賞石界呈現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概括起來可稱之為“三多一少”現象。一多,是玩石頭的多,什麼樣兒的石頭都往家裡搬,撿得容易扔也容易;二多,是附庸風雅的多,你擺什麼石頭我也擺什麼石頭,比大小比價格比石種比產地;三多,是私人藏石館多,邊收邊藏邊賣,很難留住好石頭;一少,就是規模性的、具有文化深度的賞石博物館太少。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文化的缺失和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失去文化意義的玩石潮會造成什麼意想不到的後果呢?例子有很多,比如大量靈璧石資源被人追求“象形”而不斷加工作假,喪失了難得的天然之美;比如玩石隊伍的無限壯大加上無限索取,使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石種如戈壁石、大化石等都遭到近乎掠奪性的開發;比如大量比普通石頭好看一星半點兒的石頭,被愛好者們興沖沖地從自然界平移到收藏領域,然後再被不斷淘汰……這些不計後果、一哄而上的運動式覓石行為,往往會對賞石文化、收藏及市場形成反制,讓以石牟財的逐利行為變得更加瘋狂。

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

賞石需要文化更需要引導。中國賞石歷史悠久,但能稱得上賞石評論家的微乎其微,更多隻是鑑賞家和收藏家,這也導致四大名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從古至今一統石壇,說來說去老是“瘦、皺、透、漏”那麼四個字。雖有唐代名相牛僧孺結合自己的賞石觀對太湖石審美價值著文評說,詩中長留“似逢三益友,如對十年兄”的善解石意,仍難改變大眾對於賞石文化的認知。結果是,包括很多喜愛石頭的文化人和藝術家,在他們眼裡石頭終究還是石頭,頂多有多好看多好玩多值錢而已。

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

賞石需要引導同樣需要保護。奇石品鑑作為賞石文化的精髓部分,其所獨具的自然性、稀缺性和藝術性是任何藝術作品無法比擬的。如何將自然造化轉化為人文藝術,在尋求自然美和發現美的唯一性中確立新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是促進並衡量賞石文化進步的一種體現,而在引導同時加以保護避免盲目流失,就不僅僅是藏石家的個人責任了。


最近空空給大家做南紅賭石視頻,漲還是垮?關注南紅講堂,查看開石結果。人們常說中國賞石界的“三多一少”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