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新疆伊犁最美的16個景點,原來西北土地上也有這麼美的塞外江南
跟著夢境去旅遊
1/22 伊犁地處新疆省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為全國唯一的副省級自治州。伊犁得名於伊犁河(光明顯達,形容河水在太陽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見《漢書》,史稱伊列、伊麗、伊裡等名。清乾隆年間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中,伊犁為維語,取義於“犁庭掃閭”(意即將庭院犁平整用來種地,把里巷掃蕩成廢墟),寓意平定準噶爾功蓋千秋,西陲從此永保安寧。
2/22 伊犁境內主要有伊犁河、額爾齊斯河、額敏河、烏倫古河等。除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他都屬於內陸河,流入盆地的低窪部位。其中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 伊犁風景名勝有鞏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蘇草原;青銅時代的烏孫土墩墓葬群、西遼西域名城阿拉力馬力遺址,唐代弓月城遺址,有乾隆皇帝御書的格登山記功碑和伊犁將軍府、惠遠鐘鼓樓、林則徐紀念館等眾多的景觀。
3/22 新疆杏花溝:位於伊犁新源縣吐爾根鄉,這裡的杏花佔地3萬多畝,源於中世紀的野生杏花書,是整個西北地區地最大、最集中的野杏林分佈區。伊犁杏花有明顯的垂直分佈特徵,帶狀分佈的野生杏林,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多個不同高度、不同走向的山坡上,不但與間隔其中的野生混交林形成色彩對比,同時構造出明顯的垂直落差、幾乎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上去,均可獲得色彩斑駁、一覽無餘的視覺效果。
4/22 每年的四月是賞杏花的最好時間,這個季節是山區積雪融化的時間,在海拔高的山坡頂部,還有不少積雪,—青青山坡草,粉白的杏花,雪山再加上美麗的你,美得不要不要的了,讓你陶醉在初春的伊犁!
5/22 大西溝鄉:坐落在霍城縣西北。溝內有無數涓涓細流匯成大西溝河,河流蜿蜒曲折,夾岸重巒疊峰,生長各類野果約60餘種。春天繁花開遍峽谷,秋天果實壓滿山腰,每當花紅果熟,正是鳥雀百獸的樂園。這麼一條野果溝,溝里長滿野蘋果,連綿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蘋果花開無人知,秋天,成熟累累的蘋果無人採。
6/22 霍城縣大西溝鄉春天雪水多,可滲透土層60—80釐米,夏季伊犁河谷溼潤的空氣沿天山上升,很易產生地形雨,雨量充足,水源方便,熱量充沛,土地集中,是典型的逆溫帶地區。天然林為種子自然發展起來的,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具有喜光、喜溫、喜潮溼的生長特性。
7/22 大西溝廟:亦稱福壽山廟,是清代伊犁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坐落在霍城縣大西溝鄉政府所在地西北10公里的福壽山上,這一帶山巒起伏,山溝內有無數涓涓細流匯成的小河,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的確是道士修生養性的佳地。大西溝廟有廟會,每年農曆6月20日開始,到7月7日止,長達17天,廟會期間要唱大戲,還有各民族的商販在此擺攤設點。大西溝廟為新疆最早最大的道教寺廟之一,前來燒香的人絡繹不絕。
8/22 果子溝:位於新疆伊犁霍城縣城東北的40公里處,是一條北上賽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峽谷孔道,全長28千米。該溝古為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絲路北新道的咽喉,現為312國道所經,整個溝谷的河灘、山坡,長滿了野生的塞維氏蘋果和山杏、核桃,“果子溝”之名,正是由此而來。在密密的山林裡,出沒著許多野兔、狐狸、狼、熊、野豬、馬鹿等走獸飛禽,形成一個環境非常優雅的天然動物園。
9/22 果子溝大橋:果子溝大橋全稱果子溝雙塔雙索麵鋼桁樑斜拉橋,全長700米,橋面距谷底淨高達200米,是國內第一座公路雙塔雙索麵鋼桁樑斜拉橋。
10/22 那拉提草原:新疆十大風景區之一,位於新疆伊犁州新源縣境內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交錯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輝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種野花開遍山崗草坡,紅、黃、藍、紫五顏六色,將草原點綴得絢麗多姿。
11/22 鞏乃斯大草原:位於新源縣轄區內,草原降水豐富,水系發達,草原類型複雜多樣,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資源。尤其是中山帶的山地草甸及海拔較高的亞高山草甸,植物種類繁多。每年6-9月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遼闊的草原,美麗的山崗、群群牛羊和點點氈房構成草原之夏的生活圈。草原恰似五彩織成的地毯,綠底銀邊花帶,在藍天映襯下尤顯華麗而氣勢恢宏。皚皚雪峰,繁花似錦的五花草甸、蒼翠的雲杉林帶、銀色的水飄帶,溪水潺潺,泉水叮咚。
12/22 伊犁河:新疆境內伊犁河流域位於天山北支婆羅科努山與南支哈爾克山之間,中國天山水資源最豐富山段,伊犁河為新疆徑流量最豐富河流。 新疆集水區面積約5.7萬平方公里,佔新疆面積3.5%。流域內植被覆蓋度為新疆最高地區,平均覆蓋度約90%。除雪線以上的常年冰雪帶和雪線以下間有寒凍裸岩帶外,其餘地面均有植被。低山帶為優質春秋草場,中山帶為茂密雲杉林,高山帶為優質夏季草場。
13/22 伊犁河是伊犁的母親河,匯天山雪水,流廣大疆域;滋養大地,哺育萬物,不休不止,無怨無悔,猶如一位胸懷寬闊、乳汁充沛、慈善和藹、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完全可以說,沒有伊犁河水,就沒有伊犁的富饒和美麗。伊犁河遠處是還沒融化的雪山,近處是草原,在藍天和雪山的映襯下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14/22 喀拉峻大草原:位於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縣境內,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過渡地帶,這裡降水豐富,氣候涼爽,土質肥厚,十分適宜牧草的生長,生長有上百種優質牧草,並於2013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喀拉峻”是哈薩克語,“喀拉”有深色、濃郁和遼闊的意思,“峻”形容茂密的樣子,從字面上理解,“喀拉峻大草原”可譯為蒼蒼莽莽的草原。
15/22 喀拉峻旅遊區:“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美學價值最高的區域。喀拉峻被詮釋為:在全球200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區之一的“中亞山地草原與林地生態區”中,以生態系統的獨特性和完好的保持狀態,成為天山山地針葉林、天山山地草甸草原最典型的代表。
16/22 庫爾德寧景區:位於新疆伊犁鞏留縣東部山區,距縣城86公里。是南北走向的山間闊谷,長約14公里寬處達1公里。谷底平均海拔1500米。獨特之處是,通常的山溝多順山勢而下,唯獨這條闊谷卻與雪山平行。庫爾德寧即是橫溝之意。庫爾德寧風景區還是天山山脈森林最繁茂的地方,擁有單位蓄材量世界罕見的雲杉森林資源,完整的原始森林類型及植被是整個天山森林生態系統最為典型的代表。
17/22 早在1984年這裡就被闢為新疆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又被確定為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1000餘種高等植物、146種陸棲脊物和196種昆蟲,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達30餘種,堪稱是歐亞大陸腹地野生生物物種“天然基因庫”。
18/22 唐布拉風景區:位於尼勒克縣東部,景區東西長一百餘里,以天山山脈、草原、喀什河、溫泉等四大各具特色的景觀構成了一幅幅立體的畫卷,並有113條溝,溝溝有景,景景相連,景景不同,被譽為“百里長卷、天然畫廊”,是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51.4萬畝)。
19/22 夏塔:位於新疆伊犁昭蘇縣,是一處富有神奇色彩的旅遊勝地。這裡瀕臨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脈,有煙波浩渺的特克斯河,夏塔峽谷則以該河的山口、古道、古遺址、民俗和自然景觀組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古文化旅遊區。夏塔是蒙古語“沙圖阿滿”的音傳,為“階梯”之意,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蘇的交通驛站,現為夏塔柯爾克孜民族鄉政府所在地。
20/22 託乎拉蘇大草原:位於伊寧市東北方向,距離縣城約40公里,因為距離城市很近也被稱為“離城市最近的草原”。這裡緊靠雪山,草原風光非常優美,還有淳樸原始的哈薩克居民居住,可以在此體驗到哈薩克族熱情的民俗風情,是伊犁非常不錯的旅遊目的地。草原多年來因為保護一直未對外開放旅遊,直到2010年起才開放為景區,所以這裡相比伊犁州其他大名鼎鼎的草原風光更加原始,居住的哈薩克牧民們也都非常淳樸。
21/22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古稱“淨海”,位於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達12米。
22/22 惠遠古城:位於伊犁霍城縣,是一座新疆的歷史名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歷經歲月變遷,風雨飄搖,如今走進惠遠古城,走進將軍府,依然被那份莊重、素雅的歷史氛圍而傾倒。“惠遠”之名乃乾隆帝親賜之名,是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遠方之意。惠遠老城繁華一時,當時城內建築整齊,縱橫四條大街直通四個城門:東門景仁、西門說澤、南門宣闓、北門來安。城中心建有高大巍峨的鐘鼓樓,以鎮四方。
2017-08-0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