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7 個回答
国史通论
2018-12-01

劉襄是齊悼惠王劉肥的長子,即劉邦的長孫,他在公元前189年繼承了齊王之位。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之後,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劉肥的次子)在得知呂祿、呂產陰謀政變之後悄悄傳信給劉襄,讓他起兵剷平諸呂,並乘機繼承皇位,於是劉襄率先起兵反抗諸呂。但是諸呂被蕩平之後,即位的為什麼卻是看似平庸的代王劉恆而不是齊王劉襄呢?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首先,劉襄之所以率先起兵,就是因為劉襄一家與呂后本來就有很深的過節。劉肥雖然是劉邦的長子,卻是庶長子——在與呂后結婚之前,劉邦就已經和一個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的曹氏生育了劉肥。劉肥幼年與呂后的關係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被封為齊王之後卻差點喪命在呂后手中。

漢惠帝劉盈即位之後,他曾經在宮中舉辦了一次家宴,既然是家宴,他就把自己的兄長劉肥的座位安排在了自己之上,而劉肥本人也不以為意就坐在了上座。但是旁邊的呂后卻看不下去了,他命人端了兩杯酒給自己祝壽,而興致甚高的劉盈也匆忙起身並端起了其中的一杯酒,要和兄長一起給母親敬酒。呂后見狀,立即將劉盈手中的酒打翻在地,劉肥此時也明白了——呂后這是想要我的命啊!便佯裝大醉而去(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此時的劉肥覺得自己已經無法逃脫呂后的魔爪了,他整天抑鬱寡歡,正在此時,齊國的內史給他獻計說:“呂后的親生孩子只有一兒一女,現在您擁有七十多座城邑,而魯元公主卻只有區區幾座,如果您能夠把自己的封地分給魯元公主,太后一定會高興的。 ”劉肥不僅獻出了自己的封地,而且還把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尊為齊國的“太后”!呂后果然很高興,隨後將劉肥釋放回了齊國。而劉肥則因為此番波折,不久便抑鬱而終了。

呂后死後,劉襄首先起兵蕩平諸呂,隨後周勃和陳平等人才下定決心擁護劉氏。但是在平定諸呂的同時,劉襄得罪了一個在漢朝非常有話語權的人——劉邦的堂弟琅琊王劉澤。所以,在眾大臣挑選新皇帝的時候,劉澤首先表態說:“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意思是漢朝之所以出現諸呂之亂,就是因為呂后太強勢了,而劉襄的母親也是惡毒之人,如果立劉襄為帝,那麼以後諸呂之亂還會重演。反而是代王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向來有令名,所以還是立代王合適。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其實劉澤說了這麼一大堆,重點就是最後三個字——大臣安!劉澤本人當然很清楚,如果這個精明幹練並且深得人心的齊王真的成了天子,那能輕易放過自己嗎!而這三個字同時也說到了眾大臣的心坎裡——劉襄這個人太有主見,這雖然是國家的幸運,但是大臣的不幸啊!所以還是應該立一個弱勢的皇帝,以便日後掌控他,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正是因為大臣們這種自私的想法,劉恆被確立為新一任天子,但是劉恆即位之後大臣們才發現自己的算盤打錯了——劉恆比劉襄更強勢!劉恆就是後來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

中孚鉴
2018-06-10

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呂雉尊為太后,開始專權,大肆打壓劉姓宗親,又大封呂氏諸人為王,打破劉邦立的非劉氏不得為王!呂雉死後,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和劉襄、劉章兄弟除去諸呂之亂。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而劉襄兄弟出力很大,又是劉邦之孫,為什麼沒有做上皇帝呢?

首先,劉襄是劉肥的長子,雖然是劉邦的長孫,卻不是嫡孫,雖然當時劉邦諸子多遭迫害,但世上還是有劉邦兒子活著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立子而不是立孫,所以最後還是擁立劉邦的兒子代王劉恆為皇帝!

其次,劉襄和劉章兄弟雖然在滅諸呂事情上,做出很大貢獻,同時劉襄又是當時齊王,按說擁立他為帝也無不可。

但是當時劉襄有個舅舅性格非常殘暴,為人不行,陳平、周勃等大臣覺得劉襄的外戚家族強大,害怕又會出現諸呂亂政的局面!

所以最後,劉襄就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最後,當時代王劉恆,雖然在除去諸呂的事情上貢獻不多,但是劉恆治理代國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同時代王劉恆的母親薄夫人,性格溫和,不似呂雉那樣飛揚跋扈,而薄夫人又只有一個弟弟薄昭,名聲也不大。

陳平周勃覺得這些,立代劉恆為帝,薄氏家族不會出現呂雉那樣專權的局面!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所以最後劉襄雖然是劉邦的長孫,滅諸呂有很大的影響,卻還是沒有被擁立為皇帝,反而是代王劉恆為帝!

麦麦说
2018-06-10

劉襄,劉肥的長子,漢高祖劉邦的長孫。按皇位的繼承權來說,他是長子長孫,在繼承上有優勢,卻不是唯一的繼承人。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呂后死後,呂氏家族的呂產、呂祿發動了政變準備奪權,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朱虛候劉章一起消滅了呂氏勢力;劉襄也率軍討伐了呂產、呂祿,有軍功,加之又是高宗長孫,是新帝的有力人選。

立新帝時,爭議比較大的人選是劉襄和代王劉恆。最後選擇了劉恆,與當時的時局有很大關係。

國家剛剛經歷過呂氏的奪權政變,對於外戚專權很是厭惡;漢惠帝年紀輕輕24歲就去世,在政事上沒有什麼作為,很多是受制於呂太后,大臣們想要尋一明君,幹出一番事業來。

有人提議立劉襄為帝,馬上有大臣反對,說劉襄的舅舅凶殘粗暴,為官魚肉鄉里,對外戚怕了,怕出第二個呂氏家族。

代王劉恆劉邦第四子,母親薄氏是思想厚道、為人正直的君子,而且代王寬厚仁慈名聲好;兒子比孫子更有繼承權,更順理成章 ,輔佐善良厚道的人繼位才是眾大臣所望。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後面事實證明代王也就是漢文帝確實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君王,開創了“文景之治”盛世。

史学达人
2018-06-10

劉襄是劉邦的孫子,劉肥的兒子而且還是長子。呂后掌權後,流有皇室血脈的皇子皇孫,對呂后的強勢極其的不滿,但是,由於呂后的身份比較特殊,位高權重,他們又無可奈何。

對於這些不滿的皇子皇孫,尤其是對於劉襄來說,等到呂后死後,然後在帶兵殺到都城,把劉氏的江山再給奪過來是最好不過的,也是最安全的。

到了呂后得病,身體不好的時候,劉襄就開始積極的謀劃這件事了,呂后的一舉一動劉襄都知道,因為他的親弟弟劉璋,這時候正在皇宮中被呂后重用呢,劉璋就是利用職務之便向自己的哥哥輸送消息的。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劉璋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他是當時掌管北軍的將領呂碌的女婿。在呂后剛死之後,呂碌和呂產兩人商議發動政變,奪取劉家的江山,這件事被呂碌的女兒也就是劉璋的妻子知道了,呂碌的女兒坑爹很有一套,他就把他爹的計劃告訴了劉璋。

劉璋得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驚恐,他趕緊給他哥哥帶去了消息,趕緊起兵吧,要不晚了就沒有我們的事了。

劉襄開始帶領齊地的兵殺向了當時的中央長安去,可是,他並沒有殺到長安。要知道從齊地到長安的距離很長的,行軍打仗,即使速度在快,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時候待在朝中的陳平和周勃也想把姓呂的給誅滅掉。畢竟讓劉襄殺來後,他們這些曾經擁護過呂后的人,劉襄事成後,也是不會饒恕他們的。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想到了自己的將來,他們開始想辦法了,最終,通過呂碌的好朋友,從呂碌下手,說服呂碌放棄軍權開始,這場變亂竟然被陳平周勃給平叛了,先是呂產被殺,再是殺掉呂碌,緊接著就是呂家滅族。

這些事都做完了,劉襄還沒有到達都城,陳平周勃這些人一合計,千萬不能讓劉襄進城呀,這個人太勇猛了,若是他進了城,這個皇帝肯定就是他來當了。

你想想這麼一個猛人,若是當了皇帝。他們作為臣子的還有好果子吃嗎?為了繼續把握朝政,他們必須要選一個比較軟弱的人來當皇帝,最終他們考慮來考慮去,就選了一個劉恆,也就是漢文帝做皇帝。

這就是劉襄,第一個起兵的人,沒有當時皇帝的原因。

遥望燕园
2018-08-30

他是漢高帝劉邦的長子長孫,劉襄,他在誅諸呂的行動中厥功至偉,但卻沒被擁立為皇帝,成功搶到皇帝寶座的,反而是在誅諸呂的行動中毫無建樹的劉恆,這是為什麼呢?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被漢高帝劉邦立為太子的漢孝惠帝劉盈並非劉邦的長子。

劉邦的長子叫劉肥,是劉盈同父異母的兄長。

劉肥的母親姓曹,史稱曹氏或曹夫人,曹氏是漢高帝劉邦的「外婦」,所謂「外婦」,有可能是後代說的「外室」,也可能是我們現代說的「情婦」,或是「同居女友」。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因,曹氏並沒有像呂雉那樣,被劉邦明媒正娶,所以,即便曹氏為劉邦生下了長子,也只能算是庶子,而呂雉生的劉肥,雖不是長子,但依舊是嫡子。這與一般婚姻中的嫡子即長子,長子即嫡子有很大的不同。

漢二年,劉邦在彭城大戰中兵敗,跑路時順便回了趟老家,想把家人接到關中去,但只接到了劉盈和劉盈的姐姐魯元公主,其他的家人都沒找到,劉邦和劉盈、魯元回到關中後,便把劉盈立為太子。

兩年後的漢四年,項羽把劉邦的老爹綁上兩軍陣前,劉邦方才知道,當年不曾接到的家人們,並沒有死在亂軍之中,而是統統被項羽抓了去,成了俘虜。

很快,楚漢議和,項羽放歸了劉邦的父母妻兒,這其中就包括皇長子劉肥。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劉邦在戰敗後不顧一切地回到老家,在馬車上不管不顧地把劉盈踹下車,在短暫安全後繼續派人尋找家人,種種矛盾的行為,最合理的解釋怕是隻有一個,劉邦最想接到關中的家人,其實是劉肥。

關於劉肥,歷史上的記載很少,據考證,劉肥至少比劉盈大十歲,而且可以送不多的史料中推斷出,劉肥像劉邦一樣瀟灑大度、不拘一格,像劉邦一樣虛心納諫、擇善而從。

對於彭城新敗又已年過半百的劉邦來說,必須做好和項羽長期抗衡的準備,好好培養培養劉肥這樣的半大小子做接班人,好歹比培養劉肥那樣的六歲孩童要及時,更比培養劉如意那樣剛從孃胎中爬出來的嬰兒要來得及。

可惜,劉邦沒能找到劉肥,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六歲的劉盈封為太子,並讓相國蕭何輔佐劉盈治理關中。

就這樣,作為嫡子的劉盈當上了太子,作為長子的劉肥成了人質。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劉邦稱帝后,迅速把齊地封給了長子劉肥,齊地的七十多座城池,都是劉肥的,凡是能說齊國話的,都是劉肥的臣民,對於在楚漢之爭中寸功未建的劉肥來說,這已是最好的結局了。

劉邦當皇帝沒幾年,便翹辮子了,太子劉盈繼位為帝,劉盈當皇帝沒幾年,也翹辮子了,皇太后呂雉臨朝聽政,稱制,呂后稱制後,對劉姓諸王大加迫害,讓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劉恆和劉長兩個還在人世,對於劉肥的封地齊國,也是割了又割。

呂后稱制沒幾年,也翹辮子了。

作為劉肥長子的劉襄,起兵發難,欲誅諸呂。

在劉襄的號召下,當年跟漢高祖劉邦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們紛紛站了出來,一起誅殺諸呂。隨後,老臣們擁立劉邦第四子劉恆為帝。

為什麼明明是劉襄開的頭,摘桃子的卻是沒出一分力的劉恆呢?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個:

劉襄有自己的核心班底,一旦劉襄登基為帝,老臣的權勢地位都會頃刻間消失,老臣們甚至會被清算。為圖自保,老臣們一定要想法設法地阻止劉襄登基。

老臣們之所以選擇劉恆,主要是因為劉恆不曾在誅諸呂的行動中出力,讓他登基,屬於無功受祿,無功受祿的劉恆只能而且必須依靠老臣,老臣的權勢和地位就能得到保障。

說到底,人心都是算計。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
2018-06-10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越是強勢的皇子,通常是無緣皇位的,

一個強勢皇子上位,做皇帝后第一件事肯定會加強皇權的,也就是奪權了,以漢朝來說,強勢皇帝上位,會打擊諸侯王勢力,會削蕃,會打擊功臣集團,這樣對那些誅殺呂氏的功臣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看到的,

而一個弱勢皇帝,他對功臣集團和諸侯王的威脅就小的多。

誅殺諸呂時,劉襄就已經是齊王了,齊王勢力有多大呢?獨佔七十三城,西漢第一大諸侯國,加上兩個弟弟朱虛侯劉璋和東牟侯劉興居那都是非常強勢的人,這兩人想擁立劉襄,這樣他們就有機會做齊王了,

所以,按理說,劉襄機會很大,但很多時候你的優勢就是你的劣勢,正因為你的實力太大,對別人產生威脅了,其他人就抱團抵制,最後妥協,一個弱勢的皇子劉恆就上位了。

我們看看,當時劉邦的兒子裡,還在世的只有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了,代國地盤小,劉恆母薄姬沒有背景,淮南王劉長地盤也也小,母趙姬,也沒勢力,但淮南王本人就牛了,跟項羽一樣“力能扛鼎”,這樣比下來,劉恆就弱多了,容易控制。

其實這種,強勢皇子在,偏偏選弱勢皇子做皇帝的,歷史上層出不窮,原因都是一樣的,比如劉弗陵、司馬衷、李治、順治。。。。

平沙趣说历史
2018-10-13

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尊稱其母呂雉為太后,但政權實際上不在皇帝手裡,而是在呂后手中,在漢惠帝死後,呂后更是臨朝稱制,她立的兩個小皇帝是傀儡中的傀儡。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呂雉掌權時,大封孃家呂氏,同時打壓劉姓宗親,在呂雉去世後,劉氏江山一度有被呂氏顛覆的危險,但呂氏子孫不爭氣,被陳平、周勃等人聯手滅了。

滅掉呂氏後,周勃等大臣認為皇位上坐著的少帝身上有呂氏血脈,擔心將來被清算,乾脆就謊稱其不算漢惠帝的兒子,將之殺死,這樣一來,大漢王朝的皇位出現了空缺。

此時漢朝建立不久,人心還在,劉氏的皇位自然要劉氏的人來繼承,而在除去諸呂的過程中,宗室王侯,劉襄的功勞是最大的,其次是其弟劉章。然而最後登上皇位的不是他們任何一個,而是坐山觀虎鬥的代王劉恆。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劉襄沒能坐上皇位有兩個原因,一是劉襄的輩分地位,二是劉襄的母戚勢力強大

輩分地位

劉襄雖然是劉邦的長孫,但並不是嫡長孫,因為其父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不是嫡子。這也就算了,畢竟劉邦只有一個嫡子劉盈,劉盈的兒子又都在平定呂氏的時候被殺了,劉邦已經沒有嫡孫了。

但皇位之爭並不僅僅在劉邦的孫輩展開,劉邦還有兩個兒子在世,分別是第四子代王劉恆和第七子淮南王劉長。

劉長是可以直接排除的,不說他性格魯莽暴虐,不適合做皇帝,單單他是呂后養大的,大臣們就不敢立他為帝,這不找死嗎。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而劉恆跟呂后全無瓜葛,又是劉邦親子,輩分高過劉襄,似乎更有資格繼位。

母戚勢力

真正令大臣們下定決心迎立劉恆為帝的還是劉恆跟劉襄母戚勢力的對比。這個對比由劉澤說出。

劉澤也在平定呂氏中立下大功,但這並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被迫為之。劉澤是劉邦的遠房堂兄弟 ,血緣不怎麼近,卻以戰功封侯,也算是個人物。

呂后掌權後,劉澤因為丈母孃是呂后妹妹的緣故,呂后割出齊國的琅琊郡,封劉澤為琅琊王。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劉澤即便不是呂氏死黨,但也不會主動去進攻呂氏,只不過其封地本來就是從齊國割出來的,實力又不強,齊王劉襄對他有著很強的掌控力。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誅滅呂氏時,身在長安的劉章給劉襄傳信,讓他帶兵進京,劉襄二話不說,不僅傾國而出,還挾持了劉澤,順便帶走了琅琊國全部兵力。

事成之後,劉澤決意報復,他騙劉襄說自己回去勸朝中大臣立劉襄為帝,劉澤正好是劉氏現存輩分最高的,劉襄因此派其進入長安。

不過在一些大臣提議立劉襄為皇帝時,劉澤和一些大臣拋出了劉襄母系實力強大的事實,劉襄和劉章的舅舅駟鈞是齊國重臣,為人暴戾,如果讓劉襄繼位,豈不又是一個呂氏?劉襄是劉邦的長孫,為消除呂氏影響貢獻巨大,為何最後卻沒當皇帝?

隨後,劉澤拉出劉恆,劉恆的母親薄氏身份卑微,薄氏家族勢力小,劉恆是劉邦現存最年長的兒子,又素有忠厚之名。

被劉澤這麼一說,大臣們紛紛表示贊同,最後迎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眼見繼位無望,代國的勢力也不小,劉襄只得罷兵歸國,並在次年病死,得了給哀王的諡號,除了這麼大力氣,卻與皇位失之交臂,也的確有點悲哀。

或許是給劉襄點安慰,在他臨死前,漢文帝改封劉澤為燕王,將琅琊郡還給齊國。第二年,劉澤也去世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