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3 個回答
科学长头发
2017-08-11

你會問:養生不就是為了保養身體嗎?可千萬不要以為養身就這麼簡單。

真要這樣認為的話,你肯定把身體僅僅當成了一坨肉加200多塊骨頭再加無數根毛的組合體了。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養”是保養、養護、調養、補養、休養、養心、養性、養神及養精蓄銳等意思。 生”是生命、生育、生長、生活、生存、長生、生生不息等意思。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養生需要養德行,養性情,調陰陽,和氣血,順自然,謹五味,強體魄等。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署,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及佛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藥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 因此此“養生”不同於彼“養身”。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養生先養心

有人把“養生”單單理解為“養身”、“健身”,因而忽視了“身心健康”工程的許多軟件,諸如“心潮”、“心理”、“心寒”、“心懷”、“心火”、“心悸”、“心焦”、“心氣”、“心曲”、“心神”、“心術”、“心髓”、“心性”、“心緒”、“心態”之類,常常被置之度外,更不曉得如何醫治自身的種種“心病”。其結果,就是心死而人亡。

其實,不論從人的生理、心理上看,養生與養心,養身與養性,必須樣樣顧及。況且,“心”主其中,要佔首位,已屬定位。就心理而言,一個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緒不寧,勢必吃不香睡不甜,幹什麼都心猿意馬,心慌氣躁,心驚膽戰,乃至心勞日拙,心力衰竭,還能談得上健康嗎?所謂保證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線與生命力,歷來都要物質、精神並重。所以,人們對於“生活”一詞的解釋,也決不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見其表而不明其裡。譬如日常生活中除了必需的飲食男女,還有不可或缺的政治生活、組織生活、民主生活、精神生活、文體生活等等。人屬有靈魂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的“萬物之靈”,“養身”不只滿足於腦滿腸肥,飲吃終日而無所事事,還必須有適度的勞力、勞心與勞神。“勞者”,動也。就是說,人要勞身骨,多動腦筋,才能生而活之。惟此,才與一般動物有本質上的區別。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按通俗說法,心與腦是共用的。因為,通常也把“心”看作思想、感情。如用心記與用腦記,費盡心機與絞盡腦汁,並無兩樣。所以,養心與滋腦相一致。心平氣和以養性,清心醒腦以養神。其目的都是為了養身、健身。腦衰心竭便是人之真老真死。

“養生”為何不叫“養身”?

心與腦都是人體的司令部,一旦關門停業便無“戰事”,或者指揮失靈就會打亂仗,導致全軍覆滅。所以,對於每一個人,合理的美容美髮很需要,不但益於儀表禮節,且能怡人悅己,間接有利健康。但這不過是治標而並非治本。從根本上說,還是善用心勤用腦吧。據專家研究證實,勤勞者比懶惰者長壽,愛動腦者比昏庸者健康,樂觀者比哀傷悶愁者漂亮。至於經常講究養心養性養神的人,就不用多說了,起碼可以大大減少抑鬱症、神經衰弱症與精神病。

轻舟1958
2017-06-09

感謝邀請。

現在的人都特別的注重養生,因為我們的健康意識都提高了,所以我們不管是吃東西還是平時的生活習慣都趨向於養生,像是吃東西特別的低鹽少油啊,不吃一些垃圾食品,平時沒事的時候還會做一些保健操來強身健體,但是我們要明白養生不等於養身,這兩者是有區別的,那麼養生與養身的區別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下。

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都認為養身之道就是等於養生之術,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中醫中的養生雖然被理論的稱之為“養生之道”,可是卻是將養生的方法稱之為“養生之術”,顧名思義就是養生的方法,它們並不是等同的。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環境、宗教、民俗、武術、文化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養生理論。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及佛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藥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

現在我們瞭解了養生與養身的區別,原來養生和養身的區別在這裡,其實生和身就不一樣,雖然同樣都是養,但是還是有區別的,不管是養什麼,都應該對自己的身體好,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的健康和強壯,這才是我們養生和養身的共同的目的。

随缘170453682
2017-06-09

年輕時,忙於工作、奔於生計。從來為想過什麼養生、養身之話題。今已過了知天命的年齡,有幸受邀和朋友們聊聊‘’養生‘’和‘’養身‘’話題。

平時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會認為‘’養身之道‘’等同於‘’養生之術‘’,其實並不然。中醫的養生雖然理論上稱之為‘’養身之道‘’,而實際上是將養生的方法稱之為‘’養生之術‘’,顧名思義,就是養生和養身並不等同。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身體的機能上,而不太具備長遠性。比如:剛生產的產婦,要養身;運動後受傷,術後要養身。等等

養生,基本含概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養生理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養生理論,是我們的祖先幾千年來,在生活中總結積澱的民族文化瑰寶。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不論是中醫還是佛學,都十分重視預防保健。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藥膳、養生功法等綜合措施,來達到增強

體質,防治疾病,身心健康之功效。

雖然養生和養身有區別,但對身體都是有益的,讓自己的身、心都健康,這就達到了我們養生和養身的目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