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識菩提心?

怎樣認識菩提心?
10 個回答
半个3
2017-07-13

【菩提心(梵bodhi-citta,藏byan%-chub-kyisems)】

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故諸經論廣嘆其德以勸發行者。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九雲(大正9·775b)︰

‘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此外,《

菩薩地持經

》卷一亦謂菩提心是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為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且謂發菩提心有四種緣,即︰

(1)諸佛菩薩見聞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以之為增上緣,樂佛之大智而發心。

(2)未見聞神通,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以之為增上緣而發心。

(3)未聞法而自見法滅相,為護持正法而發心。

(4)未見法滅,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惱亂,即發菩提心。

《發

菩提心經

論》捲上〈發心品〉另明四種緣,謂︰(1)思惟諸佛而發菩提心,(2)觀身之過患而發菩提心,(3)慈愍眾生而發菩提心,(4)求最勝之果而發菩提心。

又,《大乘義章》卷九〈發菩提心義〉揭出︰相發心、息相發心、真發心等三種;元曉《兩卷

無量壽經

宗要》以四弘誓願為菩提心,謂其有隨事發心、順理髮心二種;《大乘起信論》說信成就、解行、證等三種發心;《維摩經文疏》卷七分別名字發菩提心、相似發菩提心、分證真實發菩提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則稱發菩提心為菩提心,行六波羅蜜為無等等心;卷五十三謂

佛菩提

有發心、伏心、明心、出到、無上等五種菩提之別。《菩提心論》謂有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

關於菩提

心之體性,《大乘義章》卷九謂知菩提之性是己體,歸心自實名為真發心。此係以如來藏性為菩提心之體。《大日經》卷一〈住心品〉雲(大正18·1c)︰‘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以本有之自性清淨心為菩提心。蓋菩提心為求菩提之心,即無上菩提之正因,故應為本有之自性;《

菩薩地持經

》卷一〈種性品〉雲(大正30·888a)︰‘菩薩依種性,必定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若無菩薩種性,雖有一切諸方便行,終不得成無上菩提。’

菩提心乃願作佛之心,因此一切菩薩悉以發起此心為要,隨而求淨土往生者亦應發此心,如《

無量壽經

》卷下說三輩往生之人皆當發無上菩提心。依此,曇鸞等中國諸師及日本·源信等人,皆以發菩提為淨土往生之正因。然而,源空《選擇本願唸佛集》依廢立之意,以菩提心為餘行而廢舍;證空《觀經玄義要義釋觀門義鈔》卷一謂菩提心有行門與觀門之別,行門菩提心應廢舍之,而觀門菩提心即三心,為往生之正因,良忠《觀經序分義傳通記》卷三立淨土門菩提心與聖道門菩提心之別,淨土門菩提心繫在此土發願而在彼土修行,聖道門菩提心則於此土願行具足。

[參考資料] 《大品般若經》卷九;舊譯《華嚴經》卷九;《優婆塞戒經》卷一;《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十住毗婆沙論

》卷三、卷四;《大日經疏》卷十四;《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身轉清淨成菩提品〉;《摩訶止觀》卷一(上)、卷一(下);《觀經疏》〈序分義〉。
zhan村头腾腾
2017-07-15

查閱了好幾個高人的答卷,都沒切中到菩提心基本主題去,介於及格與不及格之間。因為看到一生友的答題,不免手癢癢的,擼起袖子加入眾等團隊了。

怎樣認識菩提心?
佛法微妙地方,就是如果沒有證悟,就無法透解佛經典菩提心的真實義。

菩提心源於自身圓融無礙的自性,它需經過歷劫不懈修習開悟,現世證的過程。

怎樣認識菩提心?
對誰有菩提心,有一個簡單直接判別方式:引經據典者,都不是證得菩提心的人。

因為經典是佛說的,引經據典只證實佛證悟了。有菩提心者,心能生萬法,障礙生則法生,業障滅則法滅,法緣起於障礙,不是緣起於經典。

怎樣認識菩提心?這裡必須向眾等理清一句話。菩提心是悟證圓融智慧的心,不要與菩薩心混淆了。

丰富多彩谈国学
2017-07-13

這個好複雜啊。不可說。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哪來的菩提心?都是為了方便普度眾生,且說有心。《孟子·盡心上》有一章:“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雖短短數語,儒家思想的幾個重要觀念:誠、樂、恕、仁均含於其中。而其義理蘊涵,則更為精微。做到萬物備於我,就能認識到菩提心。王陽明心學四句教,也在說如何開悟,聽懂悟透,很難。儒家,道家,佛家,都有各自的心,此心同一不二。最後,到底如何認識菩提心?絕非一句話,整個佛法經書,佛教的:拜佛,打坐,磕頭,超度,各種戒律,八萬四一切的存在,都是為了讓人找到菩提心,找到真我/本我。結果呢?寥寥。佛祖說我法妙難思,聖人五百年才一出。俗話說的,江山代有人才,真能傳承祖宗文化血脈否?我們隨緣以待吧。


怎樣認識菩提心?
唯诚而已
2017-07-13

菩提心,全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阿耨多羅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大覺。合在一起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那麼,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發成佛之心。再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就是開始踏上了覺醒覺悟之路,開始踏上了修行之路!

如来藏4
2017-07-14

要懂得菩提心!必須先來認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詞啊!當年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中文字串呢?那是因為當時很多譯經師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中文字串可以直接代替這個詞。”所以如果想要了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詞真正的含義,那就必須同時瞭解其他七個詞的差別,才能說明清楚。究竟是哪七個詞呢?

一、佈施修福。

二、聰明。

三、知識。

四、技術。

五、智慧。

六、般若波羅蜜多。

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那麼從“佈施修福”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七個詞,有差別嗎?當然有差別。現在我就一一來說明。

一、什麼叫“佈施修福”呢?

“佈施修福”就是透過“財佈施”或“法佈施”或“無畏施”,而成就一切善報、一切功德。但是,有“佈施修福”,就一定會有“聰明”嗎?答案是:不一定的。為什麼有“佈施修福”,還不一定能具有“聰明”呢?因為還有犯戒的業障在。所以有人雖然“佈施修福”,而其福報並不會往“聰明”發展。如果有佈施修福,犯怎麼樣的戒,會造成不能成就“聰明”呢?如果有人佈施修福,還是不能成就“聰明”,其相關的戒有很多,但由於時間不多,我今天只能略說一、二。在此,我先定義一下“聰明”的意義,接著再來深入說明。

二、什麼叫“聰明”呢?

耳聰(聽得清楚)、目明(看得清楚)、記憶好,叫“聰明”。當一個人能佈施修福,同時做了一些會造成“耳不聰、目不明、記憶減退”的事,則就是犯了戒,所以雖然佈施修福,也不能成就“聰明”。例如:飲酒、吸毒、貪睡、貪食造成身體粗重昏沉(所謂:肚皮若硬硬,眼皮就鬆鬆)、不繫念在前、不定心……等等。這些行為如果不戒掉,則會造成一個人縱然有福報,也聰明不起來。又縱然有福報,有聰明,也會慢慢地將聰明給弄沒有的。因為這些行為都是會令記憶力減退,並且還會引發幻聽、幻覺、幻視。所以不但不能變更聰明,而反而會有心理疾病的產生,所以要戒掉就會慢慢變好。又如果有人“耳聰、目明、記憶好”。我們如何得知此人是因為“佈施修福”來的呢?如果一個人,天生就視力不好、聽力不好、記憶力不好,這時,我們就知道,他是過去世沒有佈施修福,所以今生一出生就如此。反之亦然。因此,可以得知天生視力、聽力、記憶力都好的人,不會是這輩子修來的。當然就是過去世修來的。又如果一個人出生時,視力、聽力、記憶力都不算差,但是犯了剛剛所講的戒時,也會造成“不聰明”。如果經學習、訓練、轉業因業緣,也能令我們的視力、聽力、記憶力加強,而變好。因此,可知後天視力、聽力、記憶力從不好變好,則是現世個人的努力。而個人的努力,就是在修現世福、未來福。所以就能有所改善。綜合來說,當我們能“佈施修福”後,別以為如此就一定能具足“聰明”,還得要“持戒”。如此才能從“佈施修福”而保持“聰明”。又,我們要知道,“先天的聰明”是從過去世的“佈施修福”來的。但是,後天的“聰明”,是從“持戒”及訓練“看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來的。

三、什麼叫“知識”呢?

“知識”就是如實知的認識。當我們對某一事物的現象及道理的“認識”不符合實際的現象及道理時,就叫“不如實知”,或叫“不如實”。當我們對某一事物的現象及道理的“認識”,是百分之一百符合於實際的現象及道理時,那就叫“如實知”或“如實”。現在我們再來問一個問題:當一個人,具有“聰明”,也就是具有“聽得清楚、看得清楚、記得清楚”,就一定能具有“知識(如實的認識)”嗎?不一定。因為,當一個人,具有“聰明”,也還得要“常如實看、常如實聽、常如實問、常如實研究、常如實觀照”,才能由“聰明”而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具有“如實的知識(認識)”。否則,空有一身“聰明”而“不如實知”,則會造成“邪見”。因此,這時,我們就要知道,從“聰明”要發展到真地有“知識”,是要加上訓練“如實知(觀照)”,才能從“聰明”發展成“具如實的知識”的。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為了“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這是《妙法蓮華經》中所說的“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就是令眾生成就“如實的知識”。

四、什麼叫“技術”呢?

技術就是技藝能力,也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工巧”。當一個人,有“佈施修福”,有“聰明”,有“如實的知識”,就一定有“技術”嗎?不一定。為什麼呢?例如:一個人,能“如實地研究”有關“中文打字”的“知識”,但是,如果這個人從來就不“練習”,則他也是不可能成就“打字高手”,也是不可能一分鐘能輸入100箇中文字的。因此,我們要知道,縱然,我們具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也還得“多練習”,才能成就“技術”的。

五、什麼叫“智慧”呢?

“智慧”就是能在“安全、有效、無後患”下來解決問題,或成就所願。當一個人,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技術”,就一定具有能在“安全、有效、無後患”的方式下來解決問題,或成就所願的“智慧”了嗎?不一定。例如:如果有一個人,對所有的鎖,有如實的“知識”,也訓練成就,有開鎖的“技術”,但是他竟然用這個“技術”,來做壞事,偷東西,結果還被捉到,而進監獄。這時沒有人會說他是有“智慧”的,頂多說,他是技術很好,智慧不足。又,如果有一個人對所有的鎖有如實的“知識”,也訓練成就開鎖的“技術”,但是他竟然用這個“技術”來做壞事,偷東西,雖然沒有被捉,沒有進監獄,這時業力的因緣法中,還是要還的。這時有智慧者不會說這小偷是有智慧的,因為他會招惡報,因此,我們就要知道,從“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技術”,要發展到具有“智慧”,還得要“瞭解緣起法”,才能正確地在“安全、有效、無後患”的方式下來解決問題,成就所願。

六、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呢?

“般若波羅蜜”就是“運用事先了解的智慧,以便能安全、有效、無後患地度過生死輪迴的河流,到達解脫三界輪迴的對岸。”當一個人具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技術、智慧”,就一定能解決三界的輪迴嗎?不一定。為什麼呢?如果一個人具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技術、智慧”,但不曾將所修功德發願迴向解脫三界輪迴,也就是不曾“發出離心”,則其未來的發展,則還不會趣向解脫三界輪迴。又,如果一個人具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技術、智慧”,同時也發了“出離心”,但是實際上並未具足“出離行”,則也不會真正成就解脫三界輪迴。因此,我們要知道,當一個人具有“佈施修福、聰明、知識、技術、智慧”,還得要“發出離心,修出離行”,才能成就解脫三界輪迴的“般若波羅蜜”。

我和宇宙有个约会

你想認識菩提心的這顆心就是菩提心。我問你?是誰想認識菩提心。是你吧!你知道你想認識菩提心的這顆心,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這顆心。你知道自己產生了什麼念頭的這顆心。你知道自己在起煩惱的這顆心。它確實是不生亦不滅的,它確實是沒有煩惱沒有快樂。但它什麼都知道。這個就是你的菩提心,就是自性本心。

如果你煩惱了,你有愛了。這個心不是菩提心也是菩提心,但是它是被汙染了的菩提心。被外界所迷惑了。比如一個人在追求名利,他被名利所迷惑,卻不自知。他被名利迷惑的時候一般是,如何想辦法去賺取名利。他沒有想過是誰在追名逐利?追名逐利的人是誰?追名逐利的人是我,我為什麼要追名逐利,我為了生活為了虛榮心。然後再追問到我是誰?我在幹什麼?這樣一路往回追問才叫回到本源,才叫回到菩提心。而不是向外追問,我用什麼辦法才能得到榮華富貴,這樣的心態是妄心,永遠不能脫離輪迴。

一路往回追問以後找到了菩提心就要牢牢的抓住這個心,還要一段時間的修煉,才能會迴歸本體。

张19831105
2017-07-14

如何認識這個“心”哪?佛家講“明心見性”,明瞭心性為悟!打個比方,一隻空杯子,我把它比作“心”。杯空時“空相”,杯中有水、茶、咖啡等等時“有相”,有亦“眾有”,眾生相。故此“心”能顯空、有之相!成空、成有皆心之性也!但空、有皆無常!空不長空,有亦不可存,皆成而可壞!道也!故空、有皆道之可道,非常道!皆無所住!此心是空?是有?可顯空、可顯有,相也!亦非空非有,非相也!亦即空即有,離心無相、離相無心,體用一如也不二也!心即體、性相即用。雖分而顯示、實則不可分也!很多學佛者到此誤平生!心外求心、心外求法!總覺得有一“心”可得!此心無所不在!如魚遊於大海,不論游到何處不離也!道也者 須臾不可離也,可離非道也!所有相皆心也!成佛此心,無量眾生亦此心。一塵一毫亦此心!能成三界六道無量眾生!亦此心!明此心性者覺也!悟也!悟了同未悟!此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民日用之而不識!有眾生著空相,可成無心地!到天人最上天,小乘所謂的“涅槃”成阿羅漢!有眾生著有相、可成有心地,乃至“無間”眾生!皆“從心所欲不逾矩”!皆從一心所顯相而已!皆是一心又有何逾矩者?但因所欲不同成眾生相,著空,著有,而受輪轉之苦!不知皆是道之可道、非常道!著名著相!若明此心性者!即得菩提心!只此一心能含無量妙法!假以修之!成無上道!諸行無常!無所住!故可出可入!如何出、如何入?杯空可入!空杯乃出!如“我”現為空!可入茶、可入咖啡、等等!入而著,觀茶為“我相”時,觀異我者,咖啡、牛奶、飲料等等,即成“眾生”相!此凡夫也!若明自心性者!出時非出,必有所入,入時非入必有所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皆相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心也!我可空,可有,可眾有,皆應而不住,即得菩提心!面面俱到,不著一點亦不捨一點!成無上法王!

梦113300796
2017-07-14

謝謝,真心地謝謝。看到這個問題,開始也不清楚菩提心是什麼?經過大家的啟發,我好象懂得了箇中三味。我認為,菩提心就是人的初心,被後天的諸多欲念壓在心底的那個初心。那是一顆清靜的心,善良的心,空明的心。發菩提心就是把這個初心從心底釋放出來。所以一般來說發菩提心是一個大願,是行善修行的開始,是修煉的基礎。不知是否正確。

妙见非见
2017-07-13

菩提心是慈悲的願力!比如發了普賢菩薩十大願,就要如法實行。在生活工作及一切時,以普賢十願為指導,身體力行,為人民服務。而菩提是真實境界,是可以證悟的。證了就會明白空是理,無相是事,無願是不二。

用户13439692902
2017-07-14

在釋迦牟尼一生中,他都同當時很有力量的商人有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又結交國王,國王奴隸主反對奴隸逃跑,他就禁止奴隸入教,這可以說是迎合國王。在這裡,他提供了一個在他以後的中外佛教徒都遵循的榜樣。

釋迦牟尼禁止奴隸入教。在佛典的律藏中,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規定。比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說:“從今已往,汝等苾芻不應與奴出家。若有求者,當可問之:‘汝是奴不?’若與奴出家,得越法罪。”第23卷,第1033頁中。

《樑高僧傳》卷五《道安傳》記載高僧道安的話說:“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

佛教就係一個巴結權貴,愚弄信眾滴,坑蒙拐騙偷造謠就係佛教,眾生平等只系謊言,

這就不難理解鳥,癟三佛教只做爪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