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新華社三問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新華社發文三問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一問:“車載水解制氫”技術是否可以實現?對於相關技術是否經過專家評審和論證,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龐青年表示“還沒有”。二問:政府是否投入巨資?南陽表示,不存在40億元投資問題。但據記者瞭解,南陽與龐青年存在其他資金關聯。三問:企業是否存在嚴重失信問題?青年汽車集團以及其負責人龐青年,近年來確實多次發生失信問題。據瞭解,此次並非南陽首次招商引入有汙點的企業。
10 個回答
钟铭聊科学
2019-05-27

目前來看是個騙局,除非能拿出過硬的證據

水的分解是需要能量。

其實哪怕是上過高中的同學應該都明白一個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水氫發動機的問題在於沒有解釋明白一個成本問題。

我們都懂,其實水分解是需要斷化學鍵,這個過程是個吸熱反應,需要大量的能量輸入。傳統的方式是用通電的辦法,整個過程耗能巨大。而且這也不是加個什麼催化劑就能解決的問題,因為催化劑就會改變反應速率,而不會改變“是不是會發生反應”。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少有用氫氣作為能源,因為製備的成本太高,而且很不方便。

能量守恆定律

其次這件事還有能量守恆定律在那裡守著,至少目前來看能量守恆定律還是一個很堅實的物理定律。如果水在不需要任何能量輸入的情況就能完成分解,而分解之後的氫和氧再反應生成水,其實不是實現了永動機?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沒有任何可靠的展現

最後就是看到目前已經的視頻,我們會發現,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個車子能夠像普通車子那樣跑,其次我看到有個視頻裡,工作人員說排水管會排除水,這水甚至可以飲用。但是記者在現在拍攝整個過程都沒有開到有水排出,於是工作人員稱:這是出現了故障。

後續希望出一個確切可靠的展現

我覺得如果要自證自己的技術是過硬的,至少要讓車子在第三方檢查之後,然後加上水,讓它跑一跑,讓公眾好好看一看。但不知道為什麼,到現在都看不到這樣的視頻。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奇怪。

所以,我希望如果有真貨,就拉出來遛一遛。

辽海醉仙
2019-05-27

《對河南南陽出現水氛能源汽車之我見》(修改稿)

最近,河南南陽日報報導本地出現現水氫能源汽車,且本地市委書記張文深前去視察,並在電視新聞上予以視頻報道。此事一經網絡發出,立即引起嘰嘰喳喳,又是一片“零亂的話”。

說實話,我最早見到水氫能源汽車信息,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葉永烈等編輯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有一篇文章這樣介紹(大致)“水分子是H2O(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如果把這個分子鏈解開,用氫原子作為動力燃燒,用氧原子作為助力燃燒,我們的汽車就可以以水為動力運行,而且排出的是水蒸氣,對空氣沒有汙染。”當時該文還預言,該項目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紀出現。

1996年左右,媒體上報導中國在火焰切割上出現並使用水發生器,既通過電解方式將水分解成氫和氧氣,混合燃燒其溫度可達到3100度,以替代乙炔與氧氣混合燃燒。我親眼見到並試用這臺機器,並向有關研究院提出可否做水動力汽車。某院士(氣體分子動力學專家)經過研究計算,告訴我不可行。他舉了一個很形象例子,這就像一個人背石頭上山一樣,背石頭上山很吃力的,若把石頭從山下扔下來很簡單。把水變成氫和氧很難,需要很大的能大能量,而使用氫能量則很簡單。他計算了一臺“130”車(載重量4噸)所需要的氫能源,需要的發生器與氫能源消耗量相差約150----200倍,按此計算,這臺車體積全部做發生器都不夠用。

但他又說,這是一個方向,過些年科技發展也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他舉一個超導研究例子,地球上沒有超導材料,但又有多少科學家在尋找和研究?相信有一天人們會找出來的。

後來我因工作變化再也沒有進行研究。但我始終關注水氫能源汽車發展。目前世界上有N個國家設專門機構在研究,其中走在前面是德國,他們已經有了雛型,並在進行“路試”(就是產出少量產品,曾跑上三十萬公里,現在未公開說明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美國福特也有專門研究,但不如德國。我國南陽出現水氫能源汽車,我對此感到驚奇和祝福。從目前情況說還不完全成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根據網絡反映出的情況來看,湖北工業大學有專門學科研究,龐青年在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寧肯揹著“老賴”名聲,忽悠了南陽市領導等)。但是我所看到一群不做此事的噴子們的強烈反對,還在炒作能量守恆或化學分析式。我對那些噴子們說一句話,請你們閉嘴,不要干擾這個項目的研發!你們既然熱衷於這個項目為什麼不進行研究開發,卻在那裡當胡說八道當絆腳石!對於各類媒體記者(尤其是“澎湃”刊物記者)去“'採訪”“人肉”的,!你們應該知道一個正在開發的項目的保密性應該知道國家《保密法》吧?你們若弄出保密材料並報導出去,德國美國會怎麼樣?那個把此事弄到網上炒作的人是否應該追究法律責任?國家安全部門應該對此事採取強有力安全措施,保護有關人員人身安全,並在網上制止一切討論!

由此可見在中國,一個新事物出現阻力是很大的。當年中國出現火車時清朝皇宮大臣太監是多麼反對,前幾年在轉基因也是吵吵不休,現在水氫能源汽車出現又是這樣!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科学认识论
2019-05-27

給出結論:龐青年是騙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龐青年明知道這種技術可預見的未來投入產出比遠大於1,還急於商業化,意欲何為?大家心知肚明吧。

任何東西商業化的前提是投入小於產出,否則就老老實實待在實驗室磨練吧。

現在人造太陽也可以發電。但是為什麼沒見可控核聚變商業化。原因就一個:投入產出比很大!

事實上,水-鋁-氫發動機不違法能量守恆定律。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水分子由兩個氫和一個氧組成,理論上就可以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然後再燃燒提供給汽車動力,生成物又是水。

這種既環保又廉價的動力怎麼其他人沒有做?唯獨他龐青年會做?

在分解水的過程中沒有提供能量,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一開始南陽媒體在宣傳中說只加水就能跑500公里,轎車甚至可以跑1000公里,用到的只是催化劑,完全把最重要的角色-鋁給忽略了。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但是要知道催化劑在宏觀上是不參與化學反應的,它只是加速化學反應。

水的分解只加入催化劑,就變成氫氣,燃燒提供動力後,又變成水,最後用生成的水開啟下一輪循環,這豈不是永動機。

就好像給你一個麵包你能吃十萬年。因為吃進去,拉出來的不是屎,還是麵包。再繼續吃,再拉再吃依次循環……

在肚子裡,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就變成麵包拉出來了。

因為按照一開始報道的說法,我只能這樣猜想了。

最後事情鬧大了

龐青年解釋說:其實不是隻加水,這個背後還需要鋁。

他們暗指鋁就是催化劑,但具體的細節以保密為由拒絕透露。

首先如果是讓鋁和水反應生成氫氣,反應式2Al+6H2O=2Al(OH)3↓+3H2↑。那麼鋁就不是催化劑而是反應物。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而且鋁很貴的,這種投入產出比完全就是坑。假設電解一噸鋁用一萬度電,花費5000元。

鋁水氫燃料產生1000度電的能量,產出500塊。

但是有一種可能會讓龐青年的水氫發動機商業化。那就是必須等到鋁的成本很低,甚至趨近於0。因為化學反應式在那擺著,你再怎麼弄,多少鋁生成多少氫是固定不變的。

除非鋁十分便宜,那時候就不是龐青年的技術突破了,而是一個富鋁小行星撞到地球上,而且人類的冶煉技術也極大飛躍。那這時候和龐青年的技術有什麼關係?

他是所謂的技術突破就是等著鋁大幅度降價。

他的這個技術毫無難度可言,前人沒有將其商業化,也是考慮到投入產出比嚴重不對稱。

他拿出這種毫無技術水平可言的東西無非就是唬人,就是為了騙補貼。

龐青年這個水氫發動機聽起來檔次還是不夠,還不如直接上反物質發動機,這逼格瞬間提升,還很有科幻感。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報道標題:全球首款反物質發動機在xx下線

摘要:反物質發動機不用加油,也不用加水,甚至都不需要加空氣。只要吐一口痰就可以連續跑,加一克反物質,再吐一口痰,汽車可繞地球4000圈。

但核心技術就是製備出反物質,因為這些反物質可以用痰中的正物質湮滅,直接就上E=mc²,能量生成率100%啊!

一克反物質能產生4100萬度電,一克反物質夠讓汽車跑2億公里,繞地球4000圈。

按照目前製備一克的反物質至少需要10萬億美元,龐青年的40億可以製造0.000057克反物質了,其釋放的能量也可讓汽車繞地球一個半圈了。

所以拋開投入產出比的水氫發動機絕對是騙補貼的。

弄得複雜,就顯得牛逼,就是高科技,於是支付寶到賬40億。

八个电子伏特
2019-05-27

這只是宣傳上的錯誤,實際上這是個老話題了,各國都曾經研究過用水制氫的問題。

當然沒有中間催化劑那是不可能的,用電解會得不嘗失,會有百分之六十的能量損耗,所以純電解這條路絕對是行不通的。

南陽龐青年搞出了水氫發動機,有人說凡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案例都是騙子,你怎麼看?

但有沒有其它可行的辦法呢,我們知道水是分子結構的H2O,要打開水分子間的鍵,是需要能量的,而與水能產生激烈反應產生氫氣的物質並不多,並且價格昂貴。例如鈉,這個金屬確實與水能產生激烈的反應並生成氫氣,但成本非常高(大家就不要擔心安全問題,只要成本低廉製作成安全的燃料棒這沒什麼技術的)。

還有很多種比如電解鋁,鎂,鋰等等,以及需要一定條件的一些化合物,這些東東都能製取氫氣,但是他們的成本都不低廉。例如最有可能的鋁,每公斤的電解鋁生成成本就在90元左右,而生成一公斤的氫氣需要8公斤的電解鋁。就是說這些成本將遠遠超過汽油,這是行不通的。

但是回過來想想,有沒有還原劑呢。如果有還原劑,並且還原劑的成本低廉的話,那麼上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不是麼?這也是我覺得先不要給人帶上騙子的高帽子,至少我們得讓他把他的原理說完。如果成立,那皆大歡喜,如果是忽悠,自有公安機關出手。急什麼呢,事情搞的這麼大,他又跑不了。
其實還有許多的氫化物也是非常的安全清潔,比如說甲醇:CH3OH

組成 : C 37.49%, H 12.58%, O 49.94%

這個東西確實是個值得研究的東西,而且製造甲醇的東西也很多,只是它仍舊成本大大超過了汽油,所以也限制了發展。

現在汽車的主要能源還是汽油與電池。其它的能源方式都是成本相對較高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是否能降低成本仍是一個可探索的方向。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一些搞物理的大咖一上來的態度就是先打死了再說,帶領他的信徒掀起各種網絡暴力。這也是不可取的,是騾子是馬,你得等他解釋清楚了再做決斷,這才是該有的科學精神。物理學家楊振寧在提出他的規範場的時候,大咖泡利就是不依不饒的,劈頭蓋臉的不斷打斷,如果不是奧本海默從中調和,那一個新的觀點推出該有多大的困難。希望大咖們多做些科普,少掀起罵戰,給科學研究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長遠的發展。

如今世道炎凉
2019-05-28

太狹隘的看代科學研究,去追究科研責任這是最無知的和可怕的,那項重大科技不是通過失敗,無數次失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費盡多少錢才得到的結果,最少青年的人們敢想敢幹,值得我們去學習,科研是整個社會的責任,不是一個企業就能解決的問題,企業能做嘗試值得我們去鼓勵,當然我們要允許失敗,我想在不久的將來這項研究會得以實現的!看看任正非的格局,看看任正非在科研上面砸的錢,這點經費算得了什麼,套取國家資金為嘗不可,企業有心無力怎麼讓科研成果得到實現,我們要有大格局,大思維不要用狹隘的思維去綁架這些為了科研作出貢獻的企業寒心,鼓勵企業搞好科研發展!

任有新2
2019-05-29

我們對一件事物的分析,一要調查研究,二要客觀,三要重證據,四要符合事物的規律或原理。

報道的車載水氫鋁燃料電池汽車(現在我可以這樣認定)的真面目及其原理已經基本澄清。本人是與其非關聯的研究者之一,從2008年就上書國家,我的研究方向與其類似,原理不盡相同,效果可以敢說要優。然而催化劑問題與已上路的氫氣車一樣,還有待大量投入。否則,只有片面的社會效益,不能解決用戶現實的經濟利益和使用的故障排除,還是不能達到商用要求。這就需要紮實的工作。

青年汽車急於求成,也有所誇張,造成了一些誤解。

不過媒體和評論者的誤解更多。

一、不瞭解燃料電池原理,總在能量守衡原理方面轉圈子而陷入誤區。

二、該方案是水加鋁合金粉加催化劑等來即時製取氫,直接用於燃料電池,原理上與氫氣燃料電池汽車(即常說的加氫車)是基本一致的。是與國家計劃和產品目錄方向一致的。且比起加氫車而言是較安全的。

需要指出的是,這其中的合金鋁粉是反應物,而不是催化劑。而且決定成本性價比的關鍵是水、催化劑和回收物的質量及成本。而這一點是被有關方面認為是祕密的。青年公司也刻意打了馬虎眼。

三、這裡不涉及能量守恆,而我進行的研究恰恰是相關的。而與永動機是有區別的。

四、關於成本和治理霧霾之間的關係。這其中有著複雜的因素和考量。否則,國家為什麼要補貼?

五、所述車比較充電車而言,對環境汙染要小。

六、也許青年公司本身有一些負面的問題,但我們不能簡單地看問題。更不能因此否認一項可能好的技術成果。

秋名山旅游线路
2019-05-27

龐青年說:“哪裡是水分解變成氫氣,而且一種‘含鋁祕密武器’,可以和水反應放出氫氣。”,那麼,我一個化競生來818,這個龐青年的家底

前面我已經通過共價鍵的穩定性和化學反應原理來證實了這個龐青年說的話完全不靠譜。既然他又有新的解釋,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次他是否靠譜

含鋁,可以和水反應,那應該就是四氫鋁鈉/鋰(Na/LiAlH4)。四氫鋁鈉/鋰是一種強還原劑,可以將乙酸(醋),酯類還原(氫氣可以還原很多東西,但是就是不能還原乙酸)。它同樣屬於見光死系列,和水反應如下:

Na/LiAlH4+4H2O=Na/LiOH+Al(OH)3+4H2↑

不要說普通的鋁粉,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鋁粉,鋁是不能直接和冷水反應的,要麼和強酸,要麼和強鹼,均可以放出氫氣(參見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和必修一)。並且鋁表面容易形成緻密的氧化膜Al2O3,更不可能和水反應了

如果真的是四氫鋁鈉/鋰,有多少可能性運用在車輛中呢?根據方程式,1mol四氫鋁鈉/鋰可以放出4mol氫氣(該反應放熱,後面所有的計算值都是理論計算,有關氫氣的計算理論值可能比實際值偏小)而氫氣的燃燒熱為285.8KJ/mol,那麼1mol的四氫鋁鈉/鋰放出的氫氣完全燃燒可以放出熱量285.8×4=1143.2KJ,聽著挺高的,對比一下辛烷(普通燃油的成分之一)的燃燒熱為5518KJ/mol,甲烷(最簡單有機物,天然氣主要成分)燃燒熱為890.3KJ/mol。我們做個簡單計算,假設6L燃油可以讓汽車跑100公里,且燃油成分都是辛烷(密度約為0.7g/cm³),那麼就是約4200g辛烷,約37mol,放出能量約204166KJ。如果換成6mol氫氣,放出熱量1714.8KJ,能跑多遠呢?答案約1.2公里。當然,純氫氣汽車並不會只裝6mol氫氣,但是按照這樣計算下去,確實跑不了多遠,公交車一天可能需要加好幾次氫

剛剛只是能量問題,現在才是發動機真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真的採用四氫鋁鈉/鋰,發動機產生的氫氧化鋁容易變成膠體,堵塞發動機(氫氧化鋰的溶解度本身不高,形成沉澱又怎麼解決?)。因為發動機難以承受過量的酸鹼,而氫氧化鈉、氫氧化鋰本身屬於強鹼,具有腐蝕性,對發動機會有一定的損害,這些問題,龐青年很明顯沒有真正解決。氫氣是氣體,本身不好保存,並且貴(氫氣工業來源是碳高溫和水蒸氣反應,也就是水煤氣,得到一氧化碳和氫氣,然後分離得到氫氣,實驗室來源是鋅和稀硫酸反應直接得到氫氣),這是氫能源汽車未能普及的直接原因

雖然氫能源汽車未能普及,但是氫在航空航天方面應用廣泛。火箭燃料主要就是液氫(有時使用肼)和液氧,發出的巨大能量使火箭昇天。但是得到液氫和液氧確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用户2262715010326
2019-05-27

龐青年搞的那臺所謂水氫汽車是真是假不好說,我看過視頻,也覺得有貓膩,但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大家不要以龐是不是失信者和人品來衡量這項技術的真偽。有人說這個技術違反了能量守恆原理,給予徹底否定,有人說制氫要消耗鉅額能量,車載制氫系統根本不可能,等等。依我看,都未免太武斷。早些年氦氣還沒流行的時候,街邊小販賣氫氣球,裝置很簡單,成本也不高,氣球價格也不高,說明什麼問題?我對鋁基合金加催化劑和水能產生氫氣並不懷疑,並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成熟的技術面世,應用於汽車。龐青年說零成本是100%的吹牛逼,就他的知識與氣質和個性等來看,那臺所謂水氫汽車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最多是一個雛形車而已。

科幻船坞
2019-05-28

“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

“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輕鬆續航500公里,轎車續航1000公里;

“特殊催化劑,水變成氫氣!”

從上面三句話就應該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個誇大其詞的、虛假表述的產品新聞。

這顯然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只加水就能跑,這顯然有誇大之嫌,後面的所謂只加水就可以續航500公里這就更為的誇張。

“特殊”催化劑可以使人直接變成氫氣,後來瞭解到只是鋁,鋁水反應制取氫氣並不新鮮,而且還是一個成本高昂的技術。

“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這句話更是欺騙群眾,在質疑聲中,還堅稱技術已經成熟了,這顯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技術,顯然、毋庸置疑是騙子,這沒有什麼好說的,能量守恆定律是人類已經發現的三大守恆定律之一。

再者來說,如果真是水氫發動機,加水就能跑的話,估計他得要獲得諾貝爾獎啦,因為這是一種跨越式的技術革新,雖然現在有氫燃料電池,但距離青年汽車公司的“水氫發動機”還差很大一截子呢,嘻嘻。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每天堅持更新的最大動力。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无籍777
2019-05-27

能量守恆是動態而非靜態,即在人類目前的認知範圍內,能量具體形式(如動能、熱能等)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種轉化遵從能量守恆定律。南陽“水制氫”基本原理就是把化學能轉化為動能,這個過程不會也不能違反能量守恆定律。俺以為其出發點主要有:1、非化石能源的利用;2、改善動力過程的環境汙染;3、實時制氫,免除固定加氫限制(這是與現實各種氫能源汽車研發途徑最大不同點)。現在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不是反應機理(當然仍可以尋求更好的反應物和催化劑),而是實際應用的安全可靠性前提下的商業價值。從科技創新的角度,應該理解和客觀對待。在鼓勵創新的時代,起碼應該容忍常識所不待見的事物。至於科學以外的東西,譬如“騙局”之類,至少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和理解,才能多角度展開思維。殊不知,全國人民大概絕大部分都上過初中,一夜之間雨後春筍般地都成了制氫專家。一邊是久經沙場的龐青年,一邊是比龐青年還青年的全國初中以上畢業生(特別是平素以玩弄文字為生的媒體和大亨),一個“騙”字就那麼容易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