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的蜀國到底有多強?

三國時,蜀國軍隊的戰力到底有多強?三國時的蜀國到底有多強?
10 個回答
哈达博士
2019-07-27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蜀漢對自己的稱謂是漢,以示正統,只是後世為了將其與西漢和東漢區分開,故稱蜀漢。

蜀國並不占人和,只據有一州之地,人口基數在三國中又是最少的,以致後期人才凋零,兵員枯竭。蜀國人口只佔魏國的五分之一,吳國的二分之一。即使是蜀漢全盛時期,即荊州丟失前,蜀國也只有30餘萬戶,人口約一百萬,兵力在16萬至20萬之間,是三國中最少的樑方仲在《中國曆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中記載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即蜀漢亡國時有28萬戶,94萬人;同年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吳國在280年有52萬戶,230萬人。據此估計,蜀漢亡國時,魏蜀吳三國的兵力分別為10萬、50萬、23萬左右。關於蜀漢軍隊的戰鬥力,下面從分幾個時期來分析一下。

蜀漢前期,即劉備在世時,有五虎上將等一大批將才,包括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皆有萬夫不擋之勇,在對曹魏和東吳戰爭中也屢建奇功。那時的蜀漢軍隊可以說是如日中天,戰鬥力不亞於其他兩國,有一爭天下的底氣。特別是在於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中,取得全勝,把曹操打的沒有了脾氣。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都不成功,基本都是因為糧草補給問題不得不退兵,可見那時。蜀漢已經沒有能力再與曹魏爭鋒了。諸葛亮去世後,也就是在劉禪統治蜀漢29年中,大將姜維有15年時間在不斷的北伐,致使國力消耗嚴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從軍隊構成上看,蜀漢的精銳部隊可以分為三部分:白耳兵、西涼騎兵、無當飛軍。白耳兵戰鬥力時最強悍的,連魏國和吳國都非常畏懼,被諸葛亮稱為“西方上兵”。公元208年,正是這隻部隊擊退了曹操的追擊才使劉備集團得以保全(記得三國演義中的劇情是張飛大吼一聲把曹軍嚇破了膽,然後劉備就逃脫了。影視劇和小說是為了渲染劇情采取誇大手法,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史實的)。劉備敗退白帝城時,也是白耳兵擋住了吳國軍隊的乘勝追擊。另一隻軍隊——無當飛軍,是諸葛亮於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地區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建立的一支部隊。無當飛軍也有神勇表現: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進行第四次北伐期間,王平率領三千無當飛軍應對六萬張郃帶領的魏軍進攻,無當飛軍在較高的地勢射殺張郃。以上講的是蜀漢軍隊中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當然從總體實力上說是不如曹魏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戰鬥力也在逐漸下降。

那麼為什麼蜀漢會越來越弱呢?還得從它的地理位置說起。蜀地處於內地且是丘陵地帶,在當時生產條件下土地不宜耕種,這是蜀漢人口與其他兩國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所以不能光看蜀國前期有五虎上將,又有諸葛亮、法正、龐統等大名鼎鼎的人物,但這些人都是劉備在入川之前拉攏進來的,入川之後,因為這些人慢慢老去和戰死,再加上荊州失守以後,蜀漢就只剩益州一地,益州地處偏遠,很難再招攬天下名士補充進人才隊伍,這就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凋零。在三國後期,三國裡面曹操陣營有很多能夠帶兵打仗的大將,像張頜張遼之類,東吳也有陸遜呂蒙之流。而能與之抗衡的張飛關羽等人,在後期全部都死去了。蜀國全是些沒有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的新兵,基本上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而且諸葛亮死了以後,魏延造反,其實又是蜀國折損了一員大將,馬謖大意失街亭,不堪重用,這麼算下來,蜀國不是不想強大,實在是沒有什麼可以帶兵打仗的將領。人才是國家間競爭的主戰場,人才沒有了,蜀國還能贏嗎?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蜀漢對自己的稱謂是漢,以示正統,只是後世為了將其與西漢和東漢區分開,故稱蜀漢。

蜀國並不占人和,只據有一州之地,人口基數在三國中又是最少的,以致後期人才凋零,兵員枯竭。蜀國人口只佔魏國的五分之一,吳國的二分之一。即使是蜀漢全盛時期,即荊州丟失前,蜀國也只有30餘萬戶,人口約一百萬,兵力在16萬至20萬之間,是三國中最少的樑方仲在《中國曆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中記載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即蜀漢亡國時有28萬戶,94萬人;同年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吳國在280年有52萬戶,230萬人。據此估計,蜀漢亡國時,魏蜀吳三國的兵力分別為10萬、50萬、23萬左右。關於蜀漢軍隊的戰鬥力,下面從分幾個時期來分析一下。

蜀漢前期,即劉備在世時,有五虎上將等一大批將才,包括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皆有萬夫不擋之勇,在對曹魏和東吳戰爭中也屢建奇功。那時的蜀漢軍隊可以說是如日中天,戰鬥力不亞於其他兩國,有一爭天下的底氣。特別是在於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中,取得全勝,把曹操打的沒有了脾氣。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都不成功,基本都是因為糧草補給問題不得不退兵,可見那時。蜀漢已經沒有能力再與曹魏爭鋒了。諸葛亮去世後,也就是在劉禪統治蜀漢29年中,大將姜維有15年時間在不斷的北伐,致使國力消耗嚴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從軍隊構成上看,蜀漢的精銳部隊可以分為三部分:白耳兵、西涼騎兵、無當飛軍。白耳兵戰鬥力時最強悍的,連魏國和吳國都非常畏懼,被諸葛亮稱為“西方上兵”。公元208年,正是這隻部隊擊退了曹操的追擊才使劉備集團得以保全(記得三國演義中的劇情是張飛大吼一聲把曹軍嚇破了膽,然後劉備就逃脫了。影視劇和小說是為了渲染劇情采取誇大手法,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史實的)。劉備敗退白帝城時,也是白耳兵擋住了吳國軍隊的乘勝追擊。另一隻軍隊——無當飛軍,是諸葛亮於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地區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建立的一支部隊。無當飛軍也有神勇表現: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進行第四次北伐期間,王平率領三千無當飛軍應對六萬張郃帶領的魏軍進攻,無當飛軍在較高的地勢射殺張郃。以上講的是蜀漢軍隊中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當然從總體實力上說是不如曹魏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戰鬥力也在逐漸下降。

那麼為什麼蜀漢會越來越弱呢?還得從它的地理位置說起。蜀地處於內地且是丘陵地帶,在當時生產條件下土地不宜耕種,這是蜀漢人口與其他兩國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所以不能光看蜀國前期有五虎上將,又有諸葛亮、法正、龐統等大名鼎鼎的人物,但這些人都是劉備在入川之前拉攏進來的,入川之後,因為這些人慢慢老去和戰死,再加上荊州失守以後,蜀漢就只剩益州一地,益州地處偏遠,很難再招攬天下名士補充進人才隊伍,這就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凋零。在三國後期,三國裡面曹操陣營有很多能夠帶兵打仗的大將,像張頜張遼之類,東吳也有陸遜呂蒙之流。而能與之抗衡的張飛關羽等人,在後期全部都死去了。蜀國全是些沒有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的新兵,基本上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而且諸葛亮死了以後,魏延造反,其實又是蜀國折損了一員大將,馬謖大意失街亭,不堪重用,這麼算下來,蜀國不是不想強大,實在是沒有什麼可以帶兵打仗的將領。人才是國家間競爭的主戰場,人才沒有了,蜀國還能贏嗎?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全國分為二十二個郡。即使是這樣,蜀漢的國力也無法與四通八達的魏國甚至吳國相抗衡。

另外,蜀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同樣分成幾個派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和睦團結。例如蜀漢政權內部主要分成劉備從外部帶來的人和益州原本就有的世家大族。這些派別也是你爭我鬥,只是在諸葛亮在世時被壓制了而已。內部的鬥爭進一步削弱了蜀漢政權的實力。

默尔索
2019-08-28

不好意思,真實三國曆史中,蜀國是最弱的勢力,一點都不強。


當然,如果只看《三國演義》,肯定會認為蜀國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力量:諸葛亮大智若妖,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喝斷當陽橋,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這樣的力量,怎能稱之為弱呢?


然而真相是,小說創作與真實史實存在差異,諸葛亮固然多智,五虎將固然英勇,但除了這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之外,蜀國再無其他資產了。圖霸天下,光有這麼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三國時期的歷史情況是曹魏佔據中原,天下十四州有十州在手,人口、土地、軍事力量、資源儲備都是三國中最強;吳國地處江南,生活富庶,孫氏父子從小便紮根於此,手握三州,眾志成城;至於蜀國,鼎盛時期也只有一州在手,而且幾乎是全民皆兵的狀態,佔據地理優勢勉強自保而已,而且這份天險也並不是劉備用軍事力量打下來的,眾所周知,劉備是被請進去的。


對於蜀地來說,劉備軍團完全是外來力量。劉備、張飛是河北人,關羽是山西人,黃忠河南人,馬超祖籍陝西,諸葛亮出生于山東……發現了嗎?蜀國建國的核心力量,沒有一個是蜀國人。不是本地人,就意味著沒有可用的宗族關係,劉備政權和蜀國的國民之間是存在距離的。而且,這種狀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在人才的儲備方面捉襟見肘,蜀地名仕大多瞧不起劉備,也不願為之效力。


因為人才儲備不濟,所以蜀國在核心力量相繼去世之後,就走向了斷崖式的下跌。劉備晚年出征吳國,夷陵之戰幾乎是一觸即潰,這才上演了白帝城託孤的戲碼。到了公元262年,司馬昭對蜀地的認定便是四個字“師老民疲”,進而一舉滅亡蜀國。


如果蜀國真的很強,怎麼會是三國中最先滅國的一個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2019-08-06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趙雲面前,曹軍基本上就是渣渣,趙雲一個人可以打幾十萬曹軍,這還不夠強,曹軍在趙雲面前簡直就泥巴做的,一槍好幾十個,一個趙雲就如此了,蜀漢能不強嗎?

關羽,號稱“名將剋星“,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勇將和忠義的代名詞,一生斬殺名將最多,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在關羽手下沒走過三個回合,就被斬殺,襄樊之戰,曹營名將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趙雲面前,曹軍基本上就是渣渣,趙雲一個人可以打幾十萬曹軍,這還不夠強,曹軍在趙雲面前簡直就泥巴做的,一槍好幾十個,一個趙雲就如此了,蜀漢能不強嗎?

關羽,號稱“名將剋星“,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勇將和忠義的代名詞,一生斬殺名將最多,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在關羽手下沒走過三個回合,就被斬殺,襄樊之戰,曹營名將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



同時關羽也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大將,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可是曹操獨獨鍾情關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關羽比曹操所有大將都要強,一個關羽尚且如此,蜀漢能不強嗎?

張飛,號稱”猛將剋星“,張飛能與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從來沒怕過呂布,也沒有敗給呂布,反而是越戰越勇,雖然有”三英戰呂布“,才戰敗呂布,但是比起曹營六員大將才能戰敗一個呂布,張飛比曹營大將強多了。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趙雲面前,曹軍基本上就是渣渣,趙雲一個人可以打幾十萬曹軍,這還不夠強,曹軍在趙雲面前簡直就泥巴做的,一槍好幾十個,一個趙雲就如此了,蜀漢能不強嗎?

關羽,號稱“名將剋星“,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勇將和忠義的代名詞,一生斬殺名將最多,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在關羽手下沒走過三個回合,就被斬殺,襄樊之戰,曹營名將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



同時關羽也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大將,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可是曹操獨獨鍾情關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關羽比曹操所有大將都要強,一個關羽尚且如此,蜀漢能不強嗎?

張飛,號稱”猛將剋星“,張飛能與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從來沒怕過呂布,也沒有敗給呂布,反而是越戰越勇,雖然有”三英戰呂布“,才戰敗呂布,但是比起曹營六員大將才能戰敗一個呂布,張飛比曹營大將強多了。



張飛與大部分曹營大將都有交手,從無敗績,不是平手,就是勝利,長阪橋前一聲吼 ,百萬曹軍不敢動,還捎帶被嚇死一個,而且張飛的名字是被曹操唯一記在錦袍上的,在戰爭中遇到要躲開的名字,張飛能在百萬大軍中取敵方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同樣,百萬曹軍在張飛眼前如同不堪一擊,有將如此,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趙雲面前,曹軍基本上就是渣渣,趙雲一個人可以打幾十萬曹軍,這還不夠強,曹軍在趙雲面前簡直就泥巴做的,一槍好幾十個,一個趙雲就如此了,蜀漢能不強嗎?

關羽,號稱“名將剋星“,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勇將和忠義的代名詞,一生斬殺名將最多,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在關羽手下沒走過三個回合,就被斬殺,襄樊之戰,曹營名將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



同時關羽也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大將,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可是曹操獨獨鍾情關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關羽比曹操所有大將都要強,一個關羽尚且如此,蜀漢能不強嗎?

張飛,號稱”猛將剋星“,張飛能與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從來沒怕過呂布,也沒有敗給呂布,反而是越戰越勇,雖然有”三英戰呂布“,才戰敗呂布,但是比起曹營六員大將才能戰敗一個呂布,張飛比曹營大將強多了。



張飛與大部分曹營大將都有交手,從無敗績,不是平手,就是勝利,長阪橋前一聲吼 ,百萬曹軍不敢動,還捎帶被嚇死一個,而且張飛的名字是被曹操唯一記在錦袍上的,在戰爭中遇到要躲開的名字,張飛能在百萬大軍中取敵方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同樣,百萬曹軍在張飛眼前如同不堪一擊,有將如此,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馬超,名將世家之後,勇猛不輸張飛,曾經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差一點喪命,馬超能與張飛、許褚等猛將大戰三百個回合而處於不敗之地,這種猛將,曹宮只有一二個,而蜀漢有五個,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黃忠,寶刀雖老,依然無敵,定軍山一戰,黃忠斬了曹魏關中主帥,這可是天大的功勞,而且當時黃忠已經六十多歲了,算老將了,尚且能斬了夏侯淵,要是年輕,估計是打遍曹營無敵手,這還不夠強嗎?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趙雲面前,曹軍基本上就是渣渣,趙雲一個人可以打幾十萬曹軍,這還不夠強,曹軍在趙雲面前簡直就泥巴做的,一槍好幾十個,一個趙雲就如此了,蜀漢能不強嗎?

關羽,號稱“名將剋星“,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勇將和忠義的代名詞,一生斬殺名將最多,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在關羽手下沒走過三個回合,就被斬殺,襄樊之戰,曹營名將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



同時關羽也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大將,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可是曹操獨獨鍾情關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關羽比曹操所有大將都要強,一個關羽尚且如此,蜀漢能不強嗎?

張飛,號稱”猛將剋星“,張飛能與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從來沒怕過呂布,也沒有敗給呂布,反而是越戰越勇,雖然有”三英戰呂布“,才戰敗呂布,但是比起曹營六員大將才能戰敗一個呂布,張飛比曹營大將強多了。



張飛與大部分曹營大將都有交手,從無敗績,不是平手,就是勝利,長阪橋前一聲吼 ,百萬曹軍不敢動,還捎帶被嚇死一個,而且張飛的名字是被曹操唯一記在錦袍上的,在戰爭中遇到要躲開的名字,張飛能在百萬大軍中取敵方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同樣,百萬曹軍在張飛眼前如同不堪一擊,有將如此,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馬超,名將世家之後,勇猛不輸張飛,曾經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差一點喪命,馬超能與張飛、許褚等猛將大戰三百個回合而處於不敗之地,這種猛將,曹宮只有一二個,而蜀漢有五個,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黃忠,寶刀雖老,依然無敵,定軍山一戰,黃忠斬了曹魏關中主帥,這可是天大的功勞,而且當時黃忠已經六十多歲了,算老將了,尚且能斬了夏侯淵,要是年輕,估計是打遍曹營無敵手,這還不夠強嗎?



這還沒有完,蜀漢還有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簡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例不虛發,自從蜀漢有了諸葛亮,曹軍與蜀漢的交戰從來沒贏過。看看諸葛亮的戰績和功勞,出使東吳舌戰群儒力促孫劉聯盟,草船借劍三天借來十萬支箭,赤壁之戰借東風大破曹軍,三氣周瑜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空城計智退司馬懿數十萬大軍等等。

哪怕蜀漢處於再艱難的狀況,只要諸葛亮出馬,立即扭轉戰局,反敗為勝,這還不夠強嗎?

之所以認為三國時的蜀漢強,是因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員大將,而這五虎上將的武力,簡直是吊打其它武將,相反在曹操和孫權那邊,武將的武力值都不如蜀漢五虎上將,存在感也不如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除了有五虎上將,還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存在,蜀漢軍隊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哪怕打了敗將,只要在最後關頭拿出諸葛亮的錦囊來,拆開一看按裡面的計劃行事,保證反敗為勝,而且沒有懸念,這樣的蜀漢焉能不強!



說到底,說蜀漢強,無非就是武將強+諸葛亮多智謀,造成一個感覺,就是蜀漢在軍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不是說蜀漢的綜合實力很強,相反,蜀漢的綜合實力並不強,在三國中,有著最少的人口和麵積最小的地盤。

現在來說說蜀漢有多強?




先說五虎上將有多強?可以這麼說,三國演義武力排名前十的武將,蜀漢佔了5個,就是五虎上將,分別是趙雲(排第2),關羽(排第4),馬超(排第5),張飛(排第6),黃忠(排第7)。

曹魏前十隻有2人上榜,分別是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東吳前十也只有2個上榜,而且位次在最後,分別是孫策(排第9)、太史慈(排第10),另外還有一個不屬於三國任何一國的呂布排在第一位。



再來看看五虎上將的戰鬥力。

趙雲,號稱“常勝將軍”,一生大小百餘仗,全未敗過,尤其是長阪坡大戰,趙雲以一人之力對抗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拋不可擋,一戰殺死曹營五十多名大將,令曹軍膽戰心驚。

漢水之戰,趙雲為救黃忠也是英勇善戰,還以空城計智退曹操大軍,嚇著曹營名將徐晃和張郃不敢出戰,趙雲直到七十多歲時,還在為蜀漢征戰,陣前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趙雲面前,曹軍基本上就是渣渣,趙雲一個人可以打幾十萬曹軍,這還不夠強,曹軍在趙雲面前簡直就泥巴做的,一槍好幾十個,一個趙雲就如此了,蜀漢能不強嗎?

關羽,號稱“名將剋星“,關羽是天下聞名的勇將和忠義的代名詞,一生斬殺名將最多,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在關羽手下沒走過三個回合,就被斬殺,襄樊之戰,曹營名將於禁被擒,龐德被殺,關羽威震華夏。



同時關羽也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大將,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可是曹操獨獨鍾情關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關羽比曹操所有大將都要強,一個關羽尚且如此,蜀漢能不強嗎?

張飛,號稱”猛將剋星“,張飛能與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從來沒怕過呂布,也沒有敗給呂布,反而是越戰越勇,雖然有”三英戰呂布“,才戰敗呂布,但是比起曹營六員大將才能戰敗一個呂布,張飛比曹營大將強多了。



張飛與大部分曹營大將都有交手,從無敗績,不是平手,就是勝利,長阪橋前一聲吼 ,百萬曹軍不敢動,還捎帶被嚇死一個,而且張飛的名字是被曹操唯一記在錦袍上的,在戰爭中遇到要躲開的名字,張飛能在百萬大軍中取敵方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同樣,百萬曹軍在張飛眼前如同不堪一擊,有將如此,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馬超,名將世家之後,勇猛不輸張飛,曾經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差一點喪命,馬超能與張飛、許褚等猛將大戰三百個回合而處於不敗之地,這種猛將,曹宮只有一二個,而蜀漢有五個,蜀漢還不夠強大嗎?

黃忠,寶刀雖老,依然無敵,定軍山一戰,黃忠斬了曹魏關中主帥,這可是天大的功勞,而且當時黃忠已經六十多歲了,算老將了,尚且能斬了夏侯淵,要是年輕,估計是打遍曹營無敵手,這還不夠強嗎?



這還沒有完,蜀漢還有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簡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例不虛發,自從蜀漢有了諸葛亮,曹軍與蜀漢的交戰從來沒贏過。看看諸葛亮的戰績和功勞,出使東吳舌戰群儒力促孫劉聯盟,草船借劍三天借來十萬支箭,赤壁之戰借東風大破曹軍,三氣周瑜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空城計智退司馬懿數十萬大軍等等。

哪怕蜀漢處於再艱難的狀況,只要諸葛亮出馬,立即扭轉戰局,反敗為勝,這還不夠強嗎?



在三國演義中,有了五虎上將再加上諸葛亮這個組合,就讓蜀漢顯得相當強悍,簡直吊打曹魏與東吳,讓曹魏和東吳顯得沒有存在感,所以我們顯得蜀漢強,而且蜀漢歷史上,其勢力的擴大是後來居上的,從一無所有到封土建國,完全是靠武力僅僅用了十年時間打出來的,這還不夠強嗎?

King泽
2019-07-30

蜀漢在三國時期應該是最弱的!原因如下。

第一,控制面積最小!

漢朝本有十三州分別為,涼州,豫州,兗州,幷州,荊州,雍州,交州,冀州,幽州,揚州,青州,益州,徐州。

吳控制面積為,揚州,交州以及荊州的大部分。

蜀漢自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實際控制面積僅僅為益州而已。除吳蜀控制外其餘均有魏國控制!

蜀漢在三國時期應該是最弱的!原因如下。

第一,控制面積最小!

漢朝本有十三州分別為,涼州,豫州,兗州,幷州,荊州,雍州,交州,冀州,幽州,揚州,青州,益州,徐州。

吳控制面積為,揚州,交州以及荊州的大部分。

蜀漢自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實際控制面積僅僅為益州而已。除吳蜀控制外其餘均有魏國控制!



從上述可知 蜀漢的面積最小!

第二,人口最少!

具有關記載公元263年,蜀漢28萬戶,人口94萬。同年曹魏52萬戶,440人口。吳國在280年,約50餘萬戶,人口230萬!按照當時兵役為人口的十分之一計算,那麼蜀漢兵力越為10萬,魏國40-50萬之間,吳國為20-30萬之間。從數量上看蜀國最少!

第三,謀士將才匱乏,青黃不接情況嚴重!

蜀漢最輝煌時刻莫過於,劉備入川及奪取漢中,關羽水淹七軍控制荊州之時,此時五虎大將均為峰值狀態,謀臣有諸葛亮、法正、馬氏五常等可謂是輝煌至極!然而隨著劉備在猇亭之戰勢利,一大批文成武將或戰死沙場或被殺,使得蜀漢人才凋零。後期雖有姜維苦苦支撐但已無力迴天,並不能就蜀漢於水火之中。最終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投降!

蜀漢在三國時期應該是最弱的!原因如下。

第一,控制面積最小!

漢朝本有十三州分別為,涼州,豫州,兗州,幷州,荊州,雍州,交州,冀州,幽州,揚州,青州,益州,徐州。

吳控制面積為,揚州,交州以及荊州的大部分。

蜀漢自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實際控制面積僅僅為益州而已。除吳蜀控制外其餘均有魏國控制!



從上述可知 蜀漢的面積最小!

第二,人口最少!

具有關記載公元263年,蜀漢28萬戶,人口94萬。同年曹魏52萬戶,440人口。吳國在280年,約50餘萬戶,人口230萬!按照當時兵役為人口的十分之一計算,那麼蜀漢兵力越為10萬,魏國40-50萬之間,吳國為20-30萬之間。從數量上看蜀國最少!

第三,謀士將才匱乏,青黃不接情況嚴重!

蜀漢最輝煌時刻莫過於,劉備入川及奪取漢中,關羽水淹七軍控制荊州之時,此時五虎大將均為峰值狀態,謀臣有諸葛亮、法正、馬氏五常等可謂是輝煌至極!然而隨著劉備在猇亭之戰勢利,一大批文成武將或戰死沙場或被殺,使得蜀漢人才凋零。後期雖有姜維苦苦支撐但已無力迴天,並不能就蜀漢於水火之中。最終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投降!

第四,地理位置不利!

蜀漢在三國時期應該是最弱的!原因如下。

第一,控制面積最小!

漢朝本有十三州分別為,涼州,豫州,兗州,幷州,荊州,雍州,交州,冀州,幽州,揚州,青州,益州,徐州。

吳控制面積為,揚州,交州以及荊州的大部分。

蜀漢自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實際控制面積僅僅為益州而已。除吳蜀控制外其餘均有魏國控制!



從上述可知 蜀漢的面積最小!

第二,人口最少!

具有關記載公元263年,蜀漢28萬戶,人口94萬。同年曹魏52萬戶,440人口。吳國在280年,約50餘萬戶,人口230萬!按照當時兵役為人口的十分之一計算,那麼蜀漢兵力越為10萬,魏國40-50萬之間,吳國為20-30萬之間。從數量上看蜀國最少!

第三,謀士將才匱乏,青黃不接情況嚴重!

蜀漢最輝煌時刻莫過於,劉備入川及奪取漢中,關羽水淹七軍控制荊州之時,此時五虎大將均為峰值狀態,謀臣有諸葛亮、法正、馬氏五常等可謂是輝煌至極!然而隨著劉備在猇亭之戰勢利,一大批文成武將或戰死沙場或被殺,使得蜀漢人才凋零。後期雖有姜維苦苦支撐但已無力迴天,並不能就蜀漢於水火之中。最終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投降!

第四,地理位置不利!

蜀漢位於西南丘陵地區,雖然易守難攻,但也不利於進攻!同時丘陵地帶,導致大面積屯田困難,交通也十分不便利,加之當時生產力水平限制,使本來就疆域狹小的蜀漢更加限制了其發展!南王孟獲雖歸降,其實在一定程度也牽制了蜀漢的發展!

以上是個人認為蜀漢最弱的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賜教!

小白读三国
2019-07-28

蜀國強到羅貫中都改寫不了他第一個滅亡的事實!

三國演義裡劉備伐吳動用75萬大軍,咋一看,強到可以和赤壁曹操爭雄,實際上,劉備只有4萬餘人,加上五溪蠻族也不過5萬罷了。在蜀漢滅國之時,全國各地帶甲之士只有十萬二千,人口90多萬,而魏國光滅蜀就動員了18萬軍隊,拿什麼去和人家比。

蜀國強到羅貫中都改寫不了他第一個滅亡的事實!

三國演義裡劉備伐吳動用75萬大軍,咋一看,強到可以和赤壁曹操爭雄,實際上,劉備只有4萬餘人,加上五溪蠻族也不過5萬罷了。在蜀漢滅國之時,全國各地帶甲之士只有十萬二千,人口90多萬,而魏國光滅蜀就動員了18萬軍隊,拿什麼去和人家比。

大漢十三州,蜀國只有一個益州,三分天下靠得就是一個地利,其他的都是浮雲。

人才,只能說慘,魏國佔據中原,人才多如狗,吳國與江東土族聯繫深厚,什麼姓陸的,姓朱的,姓顧的,一家子基本都投效吳國,吳國人才也不致緊缺。而蜀國,高層人才基本全部空降,五虎將沒一個益州人,諸葛亮,龐統,廖立,李嚴,揚儀,劉巴,馬良,陳震,霍峻,向郎,蔣琬,費禕,魏延,全都是荊州人,等這批人死光基本也就斷層了,益州人才就那幾個,不知道是益州不出人才,還是益州士人不合作,反正蜀漢後期那叫一個慘,唯一一個撐門面的姜維還是個西涼天水人,而且以姜維之能,魏國西線隨機出個陳泰,郭淮,鄧艾什麼的,姜維就不一定打得過,蜀國真是慘!

蜀國強到羅貫中都改寫不了他第一個滅亡的事實!

三國演義裡劉備伐吳動用75萬大軍,咋一看,強到可以和赤壁曹操爭雄,實際上,劉備只有4萬餘人,加上五溪蠻族也不過5萬罷了。在蜀漢滅國之時,全國各地帶甲之士只有十萬二千,人口90多萬,而魏國光滅蜀就動員了18萬軍隊,拿什麼去和人家比。

大漢十三州,蜀國只有一個益州,三分天下靠得就是一個地利,其他的都是浮雲。

人才,只能說慘,魏國佔據中原,人才多如狗,吳國與江東土族聯繫深厚,什麼姓陸的,姓朱的,姓顧的,一家子基本都投效吳國,吳國人才也不致緊缺。而蜀國,高層人才基本全部空降,五虎將沒一個益州人,諸葛亮,龐統,廖立,李嚴,揚儀,劉巴,馬良,陳震,霍峻,向郎,蔣琬,費禕,魏延,全都是荊州人,等這批人死光基本也就斷層了,益州人才就那幾個,不知道是益州不出人才,還是益州士人不合作,反正蜀漢後期那叫一個慘,唯一一個撐門面的姜維還是個西涼天水人,而且以姜維之能,魏國西線隨機出個陳泰,郭淮,鄧艾什麼的,姜維就不一定打得過,蜀國真是慘!

再說一個混資歷的廖化,後期都能當上右車騎將軍,蜀國是真缺人!

至於軍隊戰鬥力,憑藉地利,自守有餘,進取不足,先不說十萬人裡能有多少精銳,單就益州來說,水兵不及吳,騎兵不乃魏,單憑步軍,小打小鬧還行,一旦舉國相爭,例如魏軍伐蜀,只能靠城池勉強抵抗,連個正面反擊都做不到,關鍵還是兵微將寡,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只能當孫子。

蜀國強到羅貫中都改寫不了他第一個滅亡的事實!

三國演義裡劉備伐吳動用75萬大軍,咋一看,強到可以和赤壁曹操爭雄,實際上,劉備只有4萬餘人,加上五溪蠻族也不過5萬罷了。在蜀漢滅國之時,全國各地帶甲之士只有十萬二千,人口90多萬,而魏國光滅蜀就動員了18萬軍隊,拿什麼去和人家比。

大漢十三州,蜀國只有一個益州,三分天下靠得就是一個地利,其他的都是浮雲。

人才,只能說慘,魏國佔據中原,人才多如狗,吳國與江東土族聯繫深厚,什麼姓陸的,姓朱的,姓顧的,一家子基本都投效吳國,吳國人才也不致緊缺。而蜀國,高層人才基本全部空降,五虎將沒一個益州人,諸葛亮,龐統,廖立,李嚴,揚儀,劉巴,馬良,陳震,霍峻,向郎,蔣琬,費禕,魏延,全都是荊州人,等這批人死光基本也就斷層了,益州人才就那幾個,不知道是益州不出人才,還是益州士人不合作,反正蜀漢後期那叫一個慘,唯一一個撐門面的姜維還是個西涼天水人,而且以姜維之能,魏國西線隨機出個陳泰,郭淮,鄧艾什麼的,姜維就不一定打得過,蜀國真是慘!

再說一個混資歷的廖化,後期都能當上右車騎將軍,蜀國是真缺人!

至於軍隊戰鬥力,憑藉地利,自守有餘,進取不足,先不說十萬人裡能有多少精銳,單就益州來說,水兵不及吳,騎兵不乃魏,單憑步軍,小打小鬧還行,一旦舉國相爭,例如魏軍伐蜀,只能靠城池勉強抵抗,連個正面反擊都做不到,關鍵還是兵微將寡,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只能當孫子。

地盤和魏國不能比,但至少有幾個月能與吳國一爭高下,劉備取得益州後,加上荊州五郡,和吳國比肩還是有可能的,但之後呂蒙襲取三郡,兩方達成湘水之盟,長沙,掛陽,江夏予孫權,兩方各得荊州三郡,此時蜀國便弱了吳國一頭,因為剛戰爭過後的益州民戶明顯不及揚州,再加上後來呂蒙白衣渡江,襲殺關羽,蜀漢被困在益州,便永遠地成了三個中最弱的弟弟。


蜀+蜀≤吳,蜀+蜀+蜀+蜀+蜀≤魏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坍塌的历史观
2019-08-06

蜀漢很弱,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決定其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

蜀漢資源總量三國之中最少

蜀漢所載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物阜民豐,農耕條件得天獨厚,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稱其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且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大動亂中與中原隔絕,屬於穩定地區,社會生活比較安定,經濟開發狀況較好,與同時期飽受戰爭蹂躪的曹魏地區和尚處於刀耕火種、蠻夷雜處的動物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長期戰亂的基礎上,一旦中原政權穩定,社會生產恢復,益州資源總量不足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蜀漢很弱,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決定其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

蜀漢資源總量三國之中最少

蜀漢所載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物阜民豐,農耕條件得天獨厚,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稱其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且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大動亂中與中原隔絕,屬於穩定地區,社會生活比較安定,經濟開發狀況較好,與同時期飽受戰爭蹂躪的曹魏地區和尚處於刀耕火種、蠻夷雜處的動物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長期戰亂的基礎上,一旦中原政權穩定,社會生產恢復,益州資源總量不足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從土地面積上看,蜀漢失去荊州以後,世紀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國擁有中原腹地且經濟最為發達,人口稠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吳國也擁有揚州、荊州以及交州。

蜀漢國土面積最小,不僅導致農業總產量最少,也是的其防禦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彭迪,就沒有迴旋之餘地,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蜀漢如此快速滅亡的原因。

從人口上看,劉禪降魏時全國人口28萬戶,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與《晉書·地理志》、《九州春秋》、《續漢書·地理志》等提供的數據相比,似乎過小,但這個數字是劉禪降魏之時由尚書郎李虎親送的士民簿所載,因此可信度較高。

即使數字不十分準確,但由於益州土地面積所限,與精力了休養生息之後的中原相比,人口總量也必然處於絕對的劣勢。據學者估算,黃初二年(221),魏國人口103萬戶,682.4萬人,約佔三國總人口的60……,蜀漢20萬戶,132萬人,佔三國總人口的12%。

鑑於蜀漢政權土地和人口資源的絕對不足,自劉備開始的蜀漢歷代領導接觸都大理促進工商經濟發展,並取得了相對可觀的成就,特別是開發鹽鐵、行銷蜀錦等,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有力地支撐起了國家的運轉和軍事指出,由此也帶動了軍事工業的發展。

蜀漢很弱,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決定其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

蜀漢資源總量三國之中最少

蜀漢所載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物阜民豐,農耕條件得天獨厚,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稱其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且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大動亂中與中原隔絕,屬於穩定地區,社會生活比較安定,經濟開發狀況較好,與同時期飽受戰爭蹂躪的曹魏地區和尚處於刀耕火種、蠻夷雜處的動物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長期戰亂的基礎上,一旦中原政權穩定,社會生產恢復,益州資源總量不足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從土地面積上看,蜀漢失去荊州以後,世紀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國擁有中原腹地且經濟最為發達,人口稠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吳國也擁有揚州、荊州以及交州。

蜀漢國土面積最小,不僅導致農業總產量最少,也是的其防禦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彭迪,就沒有迴旋之餘地,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蜀漢如此快速滅亡的原因。

從人口上看,劉禪降魏時全國人口28萬戶,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與《晉書·地理志》、《九州春秋》、《續漢書·地理志》等提供的數據相比,似乎過小,但這個數字是劉禪降魏之時由尚書郎李虎親送的士民簿所載,因此可信度較高。

即使數字不十分準確,但由於益州土地面積所限,與精力了休養生息之後的中原相比,人口總量也必然處於絕對的劣勢。據學者估算,黃初二年(221),魏國人口103萬戶,682.4萬人,約佔三國總人口的60……,蜀漢20萬戶,132萬人,佔三國總人口的12%。

鑑於蜀漢政權土地和人口資源的絕對不足,自劉備開始的蜀漢歷代領導接觸都大理促進工商經濟發展,並取得了相對可觀的成就,特別是開發鹽鐵、行銷蜀錦等,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有力地支撐起了國家的運轉和軍事指出,由此也帶動了軍事工業的發展。

但是,在農業經濟時代,手工業和商業發動,也無法將經濟實力高效地轉化為國家綜合實力,(糧食產量低是硬傷啊)更何況蜀漢經濟的繁榮只是相對的,其總量依然不能支撐整個國家長期的軍事開支。如果說諸葛亮時代還能量入為出,大體保持軍事開支與國家收入之間的平衡,那麼到了姜維北伐之際,國家元氣已經透支,以至出現現“入其 朝,不聞 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的局面。

蜀漢人才的匱乏

無可否認,草根起家的劉備是個極富人格魅力,善於招賢納士的豪傑,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起家條件最差,既無家族勢力,也無父兄傳承,但劉備依然能從無到有,獨霸一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劉備人才戰略,有的人曾這樣評論三國鼎立的主要原因: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而劉備得任人和。

蜀漢很弱,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決定其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

蜀漢資源總量三國之中最少

蜀漢所載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物阜民豐,農耕條件得天獨厚,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稱其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且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大動亂中與中原隔絕,屬於穩定地區,社會生活比較安定,經濟開發狀況較好,與同時期飽受戰爭蹂躪的曹魏地區和尚處於刀耕火種、蠻夷雜處的動物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長期戰亂的基礎上,一旦中原政權穩定,社會生產恢復,益州資源總量不足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從土地面積上看,蜀漢失去荊州以後,世紀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國擁有中原腹地且經濟最為發達,人口稠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吳國也擁有揚州、荊州以及交州。

蜀漢國土面積最小,不僅導致農業總產量最少,也是的其防禦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彭迪,就沒有迴旋之餘地,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蜀漢如此快速滅亡的原因。

從人口上看,劉禪降魏時全國人口28萬戶,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與《晉書·地理志》、《九州春秋》、《續漢書·地理志》等提供的數據相比,似乎過小,但這個數字是劉禪降魏之時由尚書郎李虎親送的士民簿所載,因此可信度較高。

即使數字不十分準確,但由於益州土地面積所限,與精力了休養生息之後的中原相比,人口總量也必然處於絕對的劣勢。據學者估算,黃初二年(221),魏國人口103萬戶,682.4萬人,約佔三國總人口的60……,蜀漢20萬戶,132萬人,佔三國總人口的12%。

鑑於蜀漢政權土地和人口資源的絕對不足,自劉備開始的蜀漢歷代領導接觸都大理促進工商經濟發展,並取得了相對可觀的成就,特別是開發鹽鐵、行銷蜀錦等,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有力地支撐起了國家的運轉和軍事指出,由此也帶動了軍事工業的發展。

但是,在農業經濟時代,手工業和商業發動,也無法將經濟實力高效地轉化為國家綜合實力,(糧食產量低是硬傷啊)更何況蜀漢經濟的繁榮只是相對的,其總量依然不能支撐整個國家長期的軍事開支。如果說諸葛亮時代還能量入為出,大體保持軍事開支與國家收入之間的平衡,那麼到了姜維北伐之際,國家元氣已經透支,以至出現現“入其 朝,不聞 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的局面。

蜀漢人才的匱乏

無可否認,草根起家的劉備是個極富人格魅力,善於招賢納士的豪傑,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起家條件最差,既無家族勢力,也無父兄傳承,但劉備依然能從無到有,獨霸一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劉備人才戰略,有的人曾這樣評論三國鼎立的主要原因: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而劉備得任人和。

然而,劉備死後,隨著老一代人才的自然凋零,蜀漢政權的人才匱乏問題暴露無遺,而同時期的魏、吳,後起之秀卻不斷湧現,如司馬兄弟、鄧艾、鍾會、陸遜、諸葛恪等等。那麼蜀漢因何從一個人才強國忽然淪落為人才窪地呢?

首先主要原因是,蜀漢政權外來統治的荊州進團與益州土著官員之爭。劉備帶到益州的人才班底,我們把其稱之位荊州集團,是劉備最為信任和依仗的勢力。在劉備入主益州後,益州土著人士也被納入蜀漢政權系統,但他們的歸屬感始終不高,所以導致這些官員所獲得的實權要職極少、

而蜀漢政權為了增強國力,擴充軍隊,勢必採取打擊豪強。抑制兼併等措施,這就自然侵犯了益州土著的切身利益,外來政權與土著勢力之間的矛盾,雖然在劉備與諸葛亮的盡力調和下有所緩解,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蜀漢政權與益州土著士人之間始終互相保持戒心,因此也就不能指望載人口占大多數的土著士人中尋找什麼人才。

其次,諸葛亮的人才觀念也制約了蜀漢人才的發展。無可否認諸葛亮的理政能力極強,但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太強,這使得他事無鉅細,都要親躬,於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下的發展。由於對益州土著的不信任,諸葛亮只能把後備人才的挑選目光落在外來人士身上,可是諸葛亮親自挑選兩位接班人馬謖和姜維,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落得兵敗身死,另一個雖有才能卻獨木難支,無法挽回蜀漢衰落直至滅亡的命運。

蜀漢很弱,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決定其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

蜀漢資源總量三國之中最少

蜀漢所載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物阜民豐,農耕條件得天獨厚,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稱其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且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大動亂中與中原隔絕,屬於穩定地區,社會生活比較安定,經濟開發狀況較好,與同時期飽受戰爭蹂躪的曹魏地區和尚處於刀耕火種、蠻夷雜處的動物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長期戰亂的基礎上,一旦中原政權穩定,社會生產恢復,益州資源總量不足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從土地面積上看,蜀漢失去荊州以後,世紀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國擁有中原腹地且經濟最為發達,人口稠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吳國也擁有揚州、荊州以及交州。

蜀漢國土面積最小,不僅導致農業總產量最少,也是的其防禦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彭迪,就沒有迴旋之餘地,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蜀漢如此快速滅亡的原因。

從人口上看,劉禪降魏時全國人口28萬戶,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與《晉書·地理志》、《九州春秋》、《續漢書·地理志》等提供的數據相比,似乎過小,但這個數字是劉禪降魏之時由尚書郎李虎親送的士民簿所載,因此可信度較高。

即使數字不十分準確,但由於益州土地面積所限,與精力了休養生息之後的中原相比,人口總量也必然處於絕對的劣勢。據學者估算,黃初二年(221),魏國人口103萬戶,682.4萬人,約佔三國總人口的60……,蜀漢20萬戶,132萬人,佔三國總人口的12%。

鑑於蜀漢政權土地和人口資源的絕對不足,自劉備開始的蜀漢歷代領導接觸都大理促進工商經濟發展,並取得了相對可觀的成就,特別是開發鹽鐵、行銷蜀錦等,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有力地支撐起了國家的運轉和軍事指出,由此也帶動了軍事工業的發展。

但是,在農業經濟時代,手工業和商業發動,也無法將經濟實力高效地轉化為國家綜合實力,(糧食產量低是硬傷啊)更何況蜀漢經濟的繁榮只是相對的,其總量依然不能支撐整個國家長期的軍事開支。如果說諸葛亮時代還能量入為出,大體保持軍事開支與國家收入之間的平衡,那麼到了姜維北伐之際,國家元氣已經透支,以至出現現“入其 朝,不聞 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的局面。

蜀漢人才的匱乏

無可否認,草根起家的劉備是個極富人格魅力,善於招賢納士的豪傑,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起家條件最差,既無家族勢力,也無父兄傳承,但劉備依然能從無到有,獨霸一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劉備人才戰略,有的人曾這樣評論三國鼎立的主要原因: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而劉備得任人和。

然而,劉備死後,隨著老一代人才的自然凋零,蜀漢政權的人才匱乏問題暴露無遺,而同時期的魏、吳,後起之秀卻不斷湧現,如司馬兄弟、鄧艾、鍾會、陸遜、諸葛恪等等。那麼蜀漢因何從一個人才強國忽然淪落為人才窪地呢?

首先主要原因是,蜀漢政權外來統治的荊州進團與益州土著官員之爭。劉備帶到益州的人才班底,我們把其稱之位荊州集團,是劉備最為信任和依仗的勢力。在劉備入主益州後,益州土著人士也被納入蜀漢政權系統,但他們的歸屬感始終不高,所以導致這些官員所獲得的實權要職極少、

而蜀漢政權為了增強國力,擴充軍隊,勢必採取打擊豪強。抑制兼併等措施,這就自然侵犯了益州土著的切身利益,外來政權與土著勢力之間的矛盾,雖然在劉備與諸葛亮的盡力調和下有所緩解,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蜀漢政權與益州土著士人之間始終互相保持戒心,因此也就不能指望載人口占大多數的土著士人中尋找什麼人才。

其次,諸葛亮的人才觀念也制約了蜀漢人才的發展。無可否認諸葛亮的理政能力極強,但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太強,這使得他事無鉅細,都要親躬,於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下的發展。由於對益州土著的不信任,諸葛亮只能把後備人才的挑選目光落在外來人士身上,可是諸葛亮親自挑選兩位接班人馬謖和姜維,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落得兵敗身死,另一個雖有才能卻獨木難支,無法挽回蜀漢衰落直至滅亡的命運。

最後就是劉備坑爹的託孤模式,這個模式簡直就是為諸葛亮量身定做的,完美地發揮了諸葛亮的所有才能,但同樣導致了蜀漢管理體制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劉禪被習慣託孤模式,對治國一無興趣,二無機會,而在諸葛亮之後的繼承製們要麼能力不足,以守城為要,劉禪本人也搞成了一個沒有進取心的守成君主、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當時蜀漢的戰略路線出現了相當大的分歧,益州方面劉禪、蔣琬、費禕想要停止北伐,保國治民,而姜維卻要貫徹諸葛亮遺志,北伐到死,由此就導致內部的不和,削弱了蜀漢在漢中的防守力量,為魏軍的進攻打開了大門。

往往很多人在討論蜀漢的滅亡,是因為劉禪沒有能力,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蜀漢政權綜合國力處於絕對弱勢地位,與劉禪沒有直接關係,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禪的個人能力不高,也是由於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太強所導致的。

历史风云录
2019-04-15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不過,比起軍力水平來,下面這幾個獨家產業優勢,才是蜀國安身立命的強大本錢。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留給華夏民族發展史的技術貢獻。

一、稻種改良

三國時代戰爭頻繁,糧食需求自然急紅眼。魏蜀吳三方政權,家家都玩命修水利開荒田,水稻種植更火熱推廣。耕地面積最小的蜀國,稻種水平卻走在了三國時代最前沿:蜀國特產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漢稻”品質優良,以《六朝經濟史》形容說“大而且長”。產量也是遙遙領先。《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土地最肥沃的綿竹地區,這類強大稻種已是遍地耕種,糧食畝產是東吳畝產量的五倍以上。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不過,比起軍力水平來,下面這幾個獨家產業優勢,才是蜀國安身立命的強大本錢。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留給華夏民族發展史的技術貢獻。

一、稻種改良

三國時代戰爭頻繁,糧食需求自然急紅眼。魏蜀吳三方政權,家家都玩命修水利開荒田,水稻種植更火熱推廣。耕地面積最小的蜀國,稻種水平卻走在了三國時代最前沿:蜀國特產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漢稻”品質優良,以《六朝經濟史》形容說“大而且長”。產量也是遙遙領先。《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土地最肥沃的綿竹地區,這類強大稻種已是遍地耕種,糧食畝產是東吳畝產量的五倍以上。

諸葛亮五出祁山的威武,蜀漢大軍一度壓制曹魏的風光,多次頂住魏國狂攻的頑強。就來自這強大糧食生產能力,撐起的雄厚底氣。

二、蜀錦

如果說新型的稻種,為蜀國積攢了堅挺的本錢。那麼美麗的蜀錦,更是蜀國享譽古代世界的標牌。

蜀地的絲織業,早在東漢時就已十分紅火。劉備入主蜀地時,就曾被深深震撼到。蜀漢政權開國後,更是玩命狠抓絲織業:官府設置“錦官”,專門負責官府絲織,僅成都的官營手工業工匠,人數就有近八萬人。蜀漢丞相諸葛亮更親自在府裡種桑樹,成都百姓也是家家紡織,幾乎到了“機杼相和”的地步。成都因此也被稱為“錦城”,是為三國時代中國頭號絲織工業城市。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不過,比起軍力水平來,下面這幾個獨家產業優勢,才是蜀國安身立命的強大本錢。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留給華夏民族發展史的技術貢獻。

一、稻種改良

三國時代戰爭頻繁,糧食需求自然急紅眼。魏蜀吳三方政權,家家都玩命修水利開荒田,水稻種植更火熱推廣。耕地面積最小的蜀國,稻種水平卻走在了三國時代最前沿:蜀國特產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漢稻”品質優良,以《六朝經濟史》形容說“大而且長”。產量也是遙遙領先。《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土地最肥沃的綿竹地區,這類強大稻種已是遍地耕種,糧食畝產是東吳畝產量的五倍以上。

諸葛亮五出祁山的威武,蜀漢大軍一度壓制曹魏的風光,多次頂住魏國狂攻的頑強。就來自這強大糧食生產能力,撐起的雄厚底氣。

二、蜀錦

如果說新型的稻種,為蜀國積攢了堅挺的本錢。那麼美麗的蜀錦,更是蜀國享譽古代世界的標牌。

蜀地的絲織業,早在東漢時就已十分紅火。劉備入主蜀地時,就曾被深深震撼到。蜀漢政權開國後,更是玩命狠抓絲織業:官府設置“錦官”,專門負責官府絲織,僅成都的官營手工業工匠,人數就有近八萬人。蜀漢丞相諸葛亮更親自在府裡種桑樹,成都百姓也是家家紡織,幾乎到了“機杼相和”的地步。成都因此也被稱為“錦城”,是為三國時代中國頭號絲織工業城市。

經過蜀漢政權一輪輪強心針般的舉措,蜀地的絲織業,也迅速進入爆表狀態。美麗耐用的蜀錦,不但產量飆升,精緻更是冠絕天下。甚至在蜀漢的“死敵”曹魏地界上,都是大受歡迎,不但曹魏貴族們時常拿來炫富的奢侈品,市面上更如貨幣一樣流通。還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在波斯羅馬等地火熱暢銷。大量的錢財也源源不斷流入蜀漢。

熱火朝天的蜀國絲織業,價值就這麼堪比“印鈔機”。強大“吸金”效用,恰如諸葛亮感嘆:決敵之資,唯仰錦耳。蜀漢大軍一次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靠火熱的蜀錦產業,年年靠譜輸血。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不過,比起軍力水平來,下面這幾個獨家產業優勢,才是蜀國安身立命的強大本錢。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留給華夏民族發展史的技術貢獻。

一、稻種改良

三國時代戰爭頻繁,糧食需求自然急紅眼。魏蜀吳三方政權,家家都玩命修水利開荒田,水稻種植更火熱推廣。耕地面積最小的蜀國,稻種水平卻走在了三國時代最前沿:蜀國特產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漢稻”品質優良,以《六朝經濟史》形容說“大而且長”。產量也是遙遙領先。《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土地最肥沃的綿竹地區,這類強大稻種已是遍地耕種,糧食畝產是東吳畝產量的五倍以上。

諸葛亮五出祁山的威武,蜀漢大軍一度壓制曹魏的風光,多次頂住魏國狂攻的頑強。就來自這強大糧食生產能力,撐起的雄厚底氣。

二、蜀錦

如果說新型的稻種,為蜀國積攢了堅挺的本錢。那麼美麗的蜀錦,更是蜀國享譽古代世界的標牌。

蜀地的絲織業,早在東漢時就已十分紅火。劉備入主蜀地時,就曾被深深震撼到。蜀漢政權開國後,更是玩命狠抓絲織業:官府設置“錦官”,專門負責官府絲織,僅成都的官營手工業工匠,人數就有近八萬人。蜀漢丞相諸葛亮更親自在府裡種桑樹,成都百姓也是家家紡織,幾乎到了“機杼相和”的地步。成都因此也被稱為“錦城”,是為三國時代中國頭號絲織工業城市。

經過蜀漢政權一輪輪強心針般的舉措,蜀地的絲織業,也迅速進入爆表狀態。美麗耐用的蜀錦,不但產量飆升,精緻更是冠絕天下。甚至在蜀漢的“死敵”曹魏地界上,都是大受歡迎,不但曹魏貴族們時常拿來炫富的奢侈品,市面上更如貨幣一樣流通。還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在波斯羅馬等地火熱暢銷。大量的錢財也源源不斷流入蜀漢。

熱火朝天的蜀國絲織業,價值就這麼堪比“印鈔機”。強大“吸金”效用,恰如諸葛亮感嘆:決敵之資,唯仰錦耳。蜀漢大軍一次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靠火熱的蜀錦產業,年年靠譜輸血。

甚至就在蜀漢不戰而降後,魏國軍隊僅在蜀國的宮室裡,就一口氣搜出了八十萬匹蜀錦。當場把視蜀錦如寶物的魏國軍將們驚呆——您還有這麼多錢,怎麼說不打就不打了呢?

三、淬火技術

三國烽火連天,冶鐵鍛造產業,自然是列國核心產業。其中的最高精尖技術,卻恰掌握在蜀漢手中——淬火!

淬火,即冶煉中的“金屬熱處理”技術,將刀劍反覆加熱後再冷卻,以提高兵器的硬度。雖說這個技術在戰國時就已誕生,但長期以來技術門檻極高。偏偏蜀漢丞相諸葛亮慧眼識英,發掘出一位擅長淬火技術的人才:蒲元。

深感諸葛亮知遇之恩的蒲元,從此也甩開了膀子,他把原先只是工匠們祕傳的淬火技術,無私傳授給蜀國工匠們。蜀國冶煉業在加熱冷卻處理等專業技術上,迅速領先列國。很多在魏吳地區只能作為“寶刀”的強悍兵器,在蜀國實現了規模生產。諸葛亮北伐時,蒲元一次就為諸葛亮打造鋼刀三千口,如此水準的軍隊,堪稱武裝到牙齒!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不過,比起軍力水平來,下面這幾個獨家產業優勢,才是蜀國安身立命的強大本錢。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留給華夏民族發展史的技術貢獻。

一、稻種改良

三國時代戰爭頻繁,糧食需求自然急紅眼。魏蜀吳三方政權,家家都玩命修水利開荒田,水稻種植更火熱推廣。耕地面積最小的蜀國,稻種水平卻走在了三國時代最前沿:蜀國特產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漢稻”品質優良,以《六朝經濟史》形容說“大而且長”。產量也是遙遙領先。《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土地最肥沃的綿竹地區,這類強大稻種已是遍地耕種,糧食畝產是東吳畝產量的五倍以上。

諸葛亮五出祁山的威武,蜀漢大軍一度壓制曹魏的風光,多次頂住魏國狂攻的頑強。就來自這強大糧食生產能力,撐起的雄厚底氣。

二、蜀錦

如果說新型的稻種,為蜀國積攢了堅挺的本錢。那麼美麗的蜀錦,更是蜀國享譽古代世界的標牌。

蜀地的絲織業,早在東漢時就已十分紅火。劉備入主蜀地時,就曾被深深震撼到。蜀漢政權開國後,更是玩命狠抓絲織業:官府設置“錦官”,專門負責官府絲織,僅成都的官營手工業工匠,人數就有近八萬人。蜀漢丞相諸葛亮更親自在府裡種桑樹,成都百姓也是家家紡織,幾乎到了“機杼相和”的地步。成都因此也被稱為“錦城”,是為三國時代中國頭號絲織工業城市。

經過蜀漢政權一輪輪強心針般的舉措,蜀地的絲織業,也迅速進入爆表狀態。美麗耐用的蜀錦,不但產量飆升,精緻更是冠絕天下。甚至在蜀漢的“死敵”曹魏地界上,都是大受歡迎,不但曹魏貴族們時常拿來炫富的奢侈品,市面上更如貨幣一樣流通。還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在波斯羅馬等地火熱暢銷。大量的錢財也源源不斷流入蜀漢。

熱火朝天的蜀國絲織業,價值就這麼堪比“印鈔機”。強大“吸金”效用,恰如諸葛亮感嘆:決敵之資,唯仰錦耳。蜀漢大軍一次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靠火熱的蜀錦產業,年年靠譜輸血。

甚至就在蜀漢不戰而降後,魏國軍隊僅在蜀國的宮室裡,就一口氣搜出了八十萬匹蜀錦。當場把視蜀錦如寶物的魏國軍將們驚呆——您還有這麼多錢,怎麼說不打就不打了呢?

三、淬火技術

三國烽火連天,冶鐵鍛造產業,自然是列國核心產業。其中的最高精尖技術,卻恰掌握在蜀漢手中——淬火!

淬火,即冶煉中的“金屬熱處理”技術,將刀劍反覆加熱後再冷卻,以提高兵器的硬度。雖說這個技術在戰國時就已誕生,但長期以來技術門檻極高。偏偏蜀漢丞相諸葛亮慧眼識英,發掘出一位擅長淬火技術的人才:蒲元。

深感諸葛亮知遇之恩的蒲元,從此也甩開了膀子,他把原先只是工匠們祕傳的淬火技術,無私傳授給蜀國工匠們。蜀國冶煉業在加熱冷卻處理等專業技術上,迅速領先列國。很多在魏吳地區只能作為“寶刀”的強悍兵器,在蜀國實現了規模生產。諸葛亮北伐時,蒲元一次就為諸葛亮打造鋼刀三千口,如此水準的軍隊,堪稱武裝到牙齒!

蜀漢大軍強悍的戰鬥力,多次以少敵多,殺得曹魏龜縮防禦的神器表現,也多虧這強大淬火技術,源源不斷提供的“硬傢伙”。

四、造船業

說到三國的造船業,“三國迷”們第一反應是想起東吳。如果論造海船的技術,東吳當時確實獨步東亞,但如果論起造江船的技術,低調的蜀漢有多強大?孫權是很有體會的——劉備討伐孫權時,那水陸並進的陣仗,大規模的江船艦隊,當時就嚇出東吳一陣冷汗。

雖說蜀漢的造船業發展,史料裡的記錄很簡單,但是三國歸晉前的一樁典故,卻正揭開它強大面目:西晉決心伐東吳後,坐鎮蜀地的王浚,憑著昔日蜀漢的造船工場全力開工造船,規模是“舟楫之盛,自古未有”。造船工場刨下來的木屑,都是沿江而下,流到東吳地界竟遮蔽江面,又把東吳人嚇一跳。

雖然蜀國直到滅亡時,人口也不過94萬。國土面積更在魏蜀吳三國裡屬最小。但這樣一個“小國”,卻能頑強堅挺四十二年,甚至一度揮師北伐,殺得“超級大國”曹魏龜縮不出。自然有其強大之處。

不過,比起軍力水平來,下面這幾個獨家產業優勢,才是蜀國安身立命的強大本錢。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留給華夏民族發展史的技術貢獻。

一、稻種改良

三國時代戰爭頻繁,糧食需求自然急紅眼。魏蜀吳三方政權,家家都玩命修水利開荒田,水稻種植更火熱推廣。耕地面積最小的蜀國,稻種水平卻走在了三國時代最前沿:蜀國特產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漢稻”品質優良,以《六朝經濟史》形容說“大而且長”。產量也是遙遙領先。《華陽國志》記載:蜀國土地最肥沃的綿竹地區,這類強大稻種已是遍地耕種,糧食畝產是東吳畝產量的五倍以上。

諸葛亮五出祁山的威武,蜀漢大軍一度壓制曹魏的風光,多次頂住魏國狂攻的頑強。就來自這強大糧食生產能力,撐起的雄厚底氣。

二、蜀錦

如果說新型的稻種,為蜀國積攢了堅挺的本錢。那麼美麗的蜀錦,更是蜀國享譽古代世界的標牌。

蜀地的絲織業,早在東漢時就已十分紅火。劉備入主蜀地時,就曾被深深震撼到。蜀漢政權開國後,更是玩命狠抓絲織業:官府設置“錦官”,專門負責官府絲織,僅成都的官營手工業工匠,人數就有近八萬人。蜀漢丞相諸葛亮更親自在府裡種桑樹,成都百姓也是家家紡織,幾乎到了“機杼相和”的地步。成都因此也被稱為“錦城”,是為三國時代中國頭號絲織工業城市。

經過蜀漢政權一輪輪強心針般的舉措,蜀地的絲織業,也迅速進入爆表狀態。美麗耐用的蜀錦,不但產量飆升,精緻更是冠絕天下。甚至在蜀漢的“死敵”曹魏地界上,都是大受歡迎,不但曹魏貴族們時常拿來炫富的奢侈品,市面上更如貨幣一樣流通。還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在波斯羅馬等地火熱暢銷。大量的錢財也源源不斷流入蜀漢。

熱火朝天的蜀國絲織業,價值就這麼堪比“印鈔機”。強大“吸金”效用,恰如諸葛亮感嘆:決敵之資,唯仰錦耳。蜀漢大軍一次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靠火熱的蜀錦產業,年年靠譜輸血。

甚至就在蜀漢不戰而降後,魏國軍隊僅在蜀國的宮室裡,就一口氣搜出了八十萬匹蜀錦。當場把視蜀錦如寶物的魏國軍將們驚呆——您還有這麼多錢,怎麼說不打就不打了呢?

三、淬火技術

三國烽火連天,冶鐵鍛造產業,自然是列國核心產業。其中的最高精尖技術,卻恰掌握在蜀漢手中——淬火!

淬火,即冶煉中的“金屬熱處理”技術,將刀劍反覆加熱後再冷卻,以提高兵器的硬度。雖說這個技術在戰國時就已誕生,但長期以來技術門檻極高。偏偏蜀漢丞相諸葛亮慧眼識英,發掘出一位擅長淬火技術的人才:蒲元。

深感諸葛亮知遇之恩的蒲元,從此也甩開了膀子,他把原先只是工匠們祕傳的淬火技術,無私傳授給蜀國工匠們。蜀國冶煉業在加熱冷卻處理等專業技術上,迅速領先列國。很多在魏吳地區只能作為“寶刀”的強悍兵器,在蜀國實現了規模生產。諸葛亮北伐時,蒲元一次就為諸葛亮打造鋼刀三千口,如此水準的軍隊,堪稱武裝到牙齒!

蜀漢大軍強悍的戰鬥力,多次以少敵多,殺得曹魏龜縮防禦的神器表現,也多虧這強大淬火技術,源源不斷提供的“硬傢伙”。

四、造船業

說到三國的造船業,“三國迷”們第一反應是想起東吳。如果論造海船的技術,東吳當時確實獨步東亞,但如果論起造江船的技術,低調的蜀漢有多強大?孫權是很有體會的——劉備討伐孫權時,那水陸並進的陣仗,大規模的江船艦隊,當時就嚇出東吳一陣冷汗。

雖說蜀漢的造船業發展,史料裡的記錄很簡單,但是三國歸晉前的一樁典故,卻正揭開它強大面目:西晉決心伐東吳後,坐鎮蜀地的王浚,憑著昔日蜀漢的造船工場全力開工造船,規模是“舟楫之盛,自古未有”。造船工場刨下來的木屑,都是沿江而下,流到東吳地界竟遮蔽江面,又把東吳人嚇一跳。

也正是藉助蜀漢的造船家底,西晉終於造出了碾壓東吳的巨型樓船,以勢如破竹的方式掃平南北。只是這強大產業,最後還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咻喇
2019-04-18

看過樓上的幾個回答,在下竊以為蜀國最弱是不成立的,實際上蜀國是有最強之時,嚇得魏國準備遷都,以致與吳國聯合夾擊荊州。

開篇咱們先放一張圖

看過樓上的幾個回答,在下竊以為蜀國最弱是不成立的,實際上蜀國是有最強之時,嚇得魏國準備遷都,以致與吳國聯合夾擊荊州。

開篇咱們先放一張圖

引用作者一夢千秋的說法:


圖為劉備得到的荊州,除江夏郡屬於孫權,南陽郡屬於曹操之外,其餘都劉備。 後來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入蜀作戰。在奪取了漢中之後,關羽所在的荊州這邊也積極配合,往北攻陷了中原門戶襄陽,曹操趕忙抽兵回援襄陽,結果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蜀軍迅速佔據襄陽。
此時,通往中原門戶襄陽已經被打開,直逼中原,蜀地也已經取得漢中,威脅關內,劉備的實力達到巔峰,依然是三國中最大的勢力。曹操都因此準備遷都,避其鋒芒。
但很遺憾,曹操孫權迅速結盟,夾擊荊州。由於劉備在荊州留下的人有問題,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而無援軍。

所以實際上在此時,蜀國是最強之勢,奈何關於腹背受敵,大意丟失荊州。

看過樓上的幾個回答,在下竊以為蜀國最弱是不成立的,實際上蜀國是有最強之時,嚇得魏國準備遷都,以致與吳國聯合夾擊荊州。

開篇咱們先放一張圖

引用作者一夢千秋的說法:


圖為劉備得到的荊州,除江夏郡屬於孫權,南陽郡屬於曹操之外,其餘都劉備。 後來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入蜀作戰。在奪取了漢中之後,關羽所在的荊州這邊也積極配合,往北攻陷了中原門戶襄陽,曹操趕忙抽兵回援襄陽,結果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蜀軍迅速佔據襄陽。
此時,通往中原門戶襄陽已經被打開,直逼中原,蜀地也已經取得漢中,威脅關內,劉備的實力達到巔峰,依然是三國中最大的勢力。曹操都因此準備遷都,避其鋒芒。
但很遺憾,曹操孫權迅速結盟,夾擊荊州。由於劉備在荊州留下的人有問題,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而無援軍。

所以實際上在此時,蜀國是最強之勢,奈何關於腹背受敵,大意丟失荊州。

導致蜀國失去中原門戶,才有了後來五出祁山之無奈。

看過樓上的幾個回答,在下竊以為蜀國最弱是不成立的,實際上蜀國是有最強之時,嚇得魏國準備遷都,以致與吳國聯合夾擊荊州。

開篇咱們先放一張圖

引用作者一夢千秋的說法:


圖為劉備得到的荊州,除江夏郡屬於孫權,南陽郡屬於曹操之外,其餘都劉備。 後來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入蜀作戰。在奪取了漢中之後,關羽所在的荊州這邊也積極配合,往北攻陷了中原門戶襄陽,曹操趕忙抽兵回援襄陽,結果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蜀軍迅速佔據襄陽。
此時,通往中原門戶襄陽已經被打開,直逼中原,蜀地也已經取得漢中,威脅關內,劉備的實力達到巔峰,依然是三國中最大的勢力。曹操都因此準備遷都,避其鋒芒。
但很遺憾,曹操孫權迅速結盟,夾擊荊州。由於劉備在荊州留下的人有問題,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而無援軍。

所以實際上在此時,蜀國是最強之勢,奈何關於腹背受敵,大意丟失荊州。

導致蜀國失去中原門戶,才有了後來五出祁山之無奈。

如果沒有魏吳夾擊荊州,未來的三國之事鹿死誰手還得兩說,最後來一張蜀國全明星合影

看過樓上的幾個回答,在下竊以為蜀國最弱是不成立的,實際上蜀國是有最強之時,嚇得魏國準備遷都,以致與吳國聯合夾擊荊州。

開篇咱們先放一張圖

引用作者一夢千秋的說法:


圖為劉備得到的荊州,除江夏郡屬於孫權,南陽郡屬於曹操之外,其餘都劉備。 後來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入蜀作戰。在奪取了漢中之後,關羽所在的荊州這邊也積極配合,往北攻陷了中原門戶襄陽,曹操趕忙抽兵回援襄陽,結果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蜀軍迅速佔據襄陽。
此時,通往中原門戶襄陽已經被打開,直逼中原,蜀地也已經取得漢中,威脅關內,劉備的實力達到巔峰,依然是三國中最大的勢力。曹操都因此準備遷都,避其鋒芒。
但很遺憾,曹操孫權迅速結盟,夾擊荊州。由於劉備在荊州留下的人有問題,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而無援軍。

所以實際上在此時,蜀國是最強之勢,奈何關於腹背受敵,大意丟失荊州。

導致蜀國失去中原門戶,才有了後來五出祁山之無奈。

如果沒有魏吳夾擊荊州,未來的三國之事鹿死誰手還得兩說,最後來一張蜀國全明星合影

知常容
2019-02-05

準確的說不是蜀國是蜀漢。蜀漢是最後形成的地盤,也是最年輕的地盤,所以實力相對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是比較弱的

但是蜀漢的將領也算是比較牛的。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

準確的說不是蜀國是蜀漢。蜀漢是最後形成的地盤,也是最年輕的地盤,所以實力相對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是比較弱的

但是蜀漢的將領也算是比較牛的。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

赤壁之戰的時候蜀漢還沒有形成,那個時候只是劉備的軍事集團。赤壁之戰劉備只是打醬油,如果孫權反臉的話 ,分分鐘可以吞掉劉備。當然孫權不會那麼做。

準確的說不是蜀國是蜀漢。蜀漢是最後形成的地盤,也是最年輕的地盤,所以實力相對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是比較弱的

但是蜀漢的將領也算是比較牛的。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

赤壁之戰的時候蜀漢還沒有形成,那個時候只是劉備的軍事集團。赤壁之戰劉備只是打醬油,如果孫權反臉的話 ,分分鐘可以吞掉劉備。當然孫權不會那麼做。

蜀漢最強大的是在建安24年,在建安23年的時候有一個下辨之戰,很多人都忘記了。那是少年將軍曹休的成名作,在曹休的指揮下,擊敗了張飛和馬超,擊殺了將軍吳蘭,張飛和馬超兩個人聯手,不是曹休的對手。

準確的說不是蜀國是蜀漢。蜀漢是最後形成的地盤,也是最年輕的地盤,所以實力相對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是比較弱的

但是蜀漢的將領也算是比較牛的。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

赤壁之戰的時候蜀漢還沒有形成,那個時候只是劉備的軍事集團。赤壁之戰劉備只是打醬油,如果孫權反臉的話 ,分分鐘可以吞掉劉備。當然孫權不會那麼做。

蜀漢最強大的是在建安24年,在建安23年的時候有一個下辨之戰,很多人都忘記了。那是少年將軍曹休的成名作,在曹休的指揮下,擊敗了張飛和馬超,擊殺了將軍吳蘭,張飛和馬超兩個人聯手,不是曹休的對手。

建安24年的時候,黃忠在法正的指揮下,突襲了夏侯淵,成功的斬殺了夏侯淵。曹操親自帶大軍來,最後還是敗了,非常鬱悶,鬱悶之餘,順便殺了楊修。劉備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了曹操,這是硬碰硬的,和赤壁之戰不一樣。因為赤壁之戰是玩水戰,那個曹操外行。而這一次是玩馬戰,劉備也成功的結束了逢曹必敗的宿命。漢中稱王蜀漢正式形成。

準確的說不是蜀國是蜀漢。蜀漢是最後形成的地盤,也是最年輕的地盤,所以實力相對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是比較弱的

但是蜀漢的將領也算是比較牛的。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

赤壁之戰的時候蜀漢還沒有形成,那個時候只是劉備的軍事集團。赤壁之戰劉備只是打醬油,如果孫權反臉的話 ,分分鐘可以吞掉劉備。當然孫權不會那麼做。

蜀漢最強大的是在建安24年,在建安23年的時候有一個下辨之戰,很多人都忘記了。那是少年將軍曹休的成名作,在曹休的指揮下,擊敗了張飛和馬超,擊殺了將軍吳蘭,張飛和馬超兩個人聯手,不是曹休的對手。

建安24年的時候,黃忠在法正的指揮下,突襲了夏侯淵,成功的斬殺了夏侯淵。曹操親自帶大軍來,最後還是敗了,非常鬱悶,鬱悶之餘,順便殺了楊修。劉備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了曹操,這是硬碰硬的,和赤壁之戰不一樣。因為赤壁之戰是玩水戰,那個曹操外行。而這一次是玩馬戰,劉備也成功的結束了逢曹必敗的宿命。漢中稱王蜀漢正式形成。

在此之後8月份的時候,關羽水淹于禁七軍,威震華夏,曹操考慮遷都。此時的蜀漢的力量達到了最頂峰。隨著孫權的偷襲。蜀漢由盛轉衰。從全面攻勢轉入全面的守勢。

後來劉備被陸遜兵敗,鬱郁而死。那個時候蜀漢有三個郡反了,都無力征討。這個時候是蜀漢最弱的時候。後來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之下,三年恢復元氣。最後來的事情就是北伐,大家都知道了。

建安24年是非常神奇的。你可以在頭條號裡搜索。知常容 神奇的建安二十四年

準確的說不是蜀國是蜀漢。蜀漢是最後形成的地盤,也是最年輕的地盤,所以實力相對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是比較弱的

但是蜀漢的將領也算是比較牛的。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

赤壁之戰的時候蜀漢還沒有形成,那個時候只是劉備的軍事集團。赤壁之戰劉備只是打醬油,如果孫權反臉的話 ,分分鐘可以吞掉劉備。當然孫權不會那麼做。

蜀漢最強大的是在建安24年,在建安23年的時候有一個下辨之戰,很多人都忘記了。那是少年將軍曹休的成名作,在曹休的指揮下,擊敗了張飛和馬超,擊殺了將軍吳蘭,張飛和馬超兩個人聯手,不是曹休的對手。

建安24年的時候,黃忠在法正的指揮下,突襲了夏侯淵,成功的斬殺了夏侯淵。曹操親自帶大軍來,最後還是敗了,非常鬱悶,鬱悶之餘,順便殺了楊修。劉備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了曹操,這是硬碰硬的,和赤壁之戰不一樣。因為赤壁之戰是玩水戰,那個曹操外行。而這一次是玩馬戰,劉備也成功的結束了逢曹必敗的宿命。漢中稱王蜀漢正式形成。

在此之後8月份的時候,關羽水淹于禁七軍,威震華夏,曹操考慮遷都。此時的蜀漢的力量達到了最頂峰。隨著孫權的偷襲。蜀漢由盛轉衰。從全面攻勢轉入全面的守勢。

後來劉備被陸遜兵敗,鬱郁而死。那個時候蜀漢有三個郡反了,都無力征討。這個時候是蜀漢最弱的時候。後來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之下,三年恢復元氣。最後來的事情就是北伐,大家都知道了。

建安24年是非常神奇的。你可以在頭條號裡搜索。知常容 神奇的建安二十四年

就可以找到我的一系列文章,一共11篇。詳細講述了蜀漢從強到弱的轉變

渭郃
2019-03-06

其實蜀國算是三國裡最弱的。本來打完了漢中之戰,蜀國還是有實力有本錢的。可是被關羽這熊孩子給敗了,關羽敗完,劉備更是敗得元氣大傷。蜀國的國家人口本來就最少,還不到一百萬戶。養活十萬軍隊已經算是非常勉強了。而且蜀國為了堅持諸葛亮的軍事戰略,一直對國內橫徵暴斂。從蜀國建立到滅亡,國內的暴動反抗就一直沒停過。連成都附近都是盜賊出沒。因為蜀國的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

不過蜀軍的戰鬥力卻是很強大的,尤其野戰能力,基本上一直都是壓著魏軍打。而且因為諸葛亮的貢獻,蜀國的軍事技術能力比較先進。掌握了一些黑科技。

所以蜀國其實適合打快戰,打野戰。對攻城戰消耗戰,蜀國其實是打不起的。這也就是後來司馬懿採用避戰拖延的戰略,硬是把蜀國耗死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