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10 個回答
浮生若浅
2019-05-08

皇貴妃和貴妃的地位差別還是很大的,下面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皇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始於明朝,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續後孫氏。孫氏在明宣宗繼位後被封為貴妃,按照慣例,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但因為宣宗極為寵愛孫氏,破例讓她同皇后一般享受金冊金寶,由此皇貴妃從她開始,清朝也一直沿用。到了康熙時期,開始正規化,下設皇貴妃1人,貴妃2人,皇貴妃為眾妃之首。

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貴妃則比皇貴妃出現早得多,南朝宋孝武帝開始設有貴妃的位份,後面的朝代也一直沿用。唐宋時期,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封號,正一品的四個封號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貴妃為四妃之首。到了明清時期,大部分時候貴妃還是眾妃之首,除非皇帝立了皇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這麼一個說法:“皇貴妃地位尊貴,位同副後。”正因為如此,所以皇貴妃一般不輕易設置,因為它隨時有可能威脅到皇后的地位。除非皇后失寵、被廢或者死亡,皇帝才可能冊封皇貴妃。比如乾隆帝的富察皇后病逝,他便晉封嫻貴妃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順治帝不喜孝惠章皇后,獨寵董鄂氏,便將其冊為皇貴妃;乾隆帝的繼後被收回金冊金寶後,他便晉了令貴妃為皇貴妃,當時繼後還未過世,但是後宮大權便已到了令皇貴妃手上。皇貴妃在非常時期,有權利和資格代理皇后職責,但是貴妃卻沒有,貴妃更多情況下只是皇上特別寵愛的妃子之一。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东方大史
2019-05-10

皇貴妃的地位只在皇后以下,這一妃嬪等級設立於明宣宗時期。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在後宮之內,皇后是眾妃嬪之手,而皇貴妃的地位如同副後,相比於貴妃而言,無論是在享受的待遇,以及禮制規格上,皇貴妃都穩壓貴妃一頭。

皇貴妃的出現,意味著皇后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皇帝冊封皇貴妃,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彰顯對於某個女子的寵愛,貴妃的尊榮已經不足以顯示出尊貴,而皇后之位輕易不能動,因此皇貴妃這種特殊的等級就出現了。

而且在此之前,只有皇后才有金冊和金寶,後宮的其餘妃嬪只有金冊,貴妃也是如此。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冊封了皇貴妃之後,這一等級的妃嬪不但有金冊,而且有金寶,這樣的尊榮不是一般的妃嬪可以擁有的。

在封建禮制之下,男子的正妻只有皇后一人,就算是貴妃也不例外,但是皇貴妃不同,這種等級的出現,嚴重的挑釁了正妻的地位。畢竟皇貴妃和皇后享有的待遇幾乎沒什麼差別。

從等級的角度來看,貴妃比皇后低了整整一級,而皇貴妃只比皇后低半級。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最重要的是皇貴妃一旦在妃子生前設立,就代表著皇帝已經有了廢立皇后的心思。但是貴妃卻不同,這一等級雖然也是彰顯妃嬪地位的一種象徵,不過對皇后的威脅並不大。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2019-05-16

皇貴妃始設於明朝,明朝首任皇貴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孝恭皇后孫氏。孫氏最初是明仁宗誠孝皇后張氏選中的兒媳,十歲左右便被婆婆接到了自己身邊,與明宣宗青梅竹馬,明宣宗也認可了這門親事,與孫氏的感情那是相當的好!只可惜,明宣宗的祖父明成祖朱棣亂點鴛鴦譜,硬生生給孫子指定了一位正室,也就是後來明宣宗的廢后胡氏。彼時,明宣宗作為皇太孫,根本沒有能力反對祖父定下的這樁婚事,只能接受既成事實。但是,明宣宗打心眼裡不喜歡胡氏!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明宣宗即位之後,胡氏名分早定,明宣宗雖然心裡一萬個不樂意,也只能封胡氏為皇后。而孫氏,因為是側室,只能屈居貴妃之位。但是,明宣宗對孫氏的感情那是沒得說的,就在立胡氏為後的同時,明宣宗違規給本應有冊無寶(印)的孫氏也頒發了金寶。這個時候,明宣宗的目的已經非常明確了,那就是想廢后。只是因為胡氏沒有過錯,他挑不出理兒而已。不久之後,明宣宗又給孫氏特設了一級“職務”,那就是皇貴妃。這個時候,皇貴妃還不是明朝後宮的一個編制等級,只是明宣宗為了強調孫氏的地位而特設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孫氏可以位居眾妃之上,與皇后胡氏分庭抗禮!宣德二年,孫氏生下了皇長子朱祁鎮(一說是與明宣宗聯手以明宣宗與宮女所生之子冒充親子),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宣德三年,明宣宗以胡氏無子為由,逼胡氏遜位,改立孫氏為後。之後,皇貴妃之位經過一番波折,最終成為了明朝後宮的正式編制等級,僅次於皇后、高於所有妃嬪。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貴妃這個等級很早便已經設立,早在南北朝時期,宋武帝劉駿便已經在後宮設置了貴妃這一等級。之後各個朝代有所變動,直到明清,貴妃這個等級依然被保留了下來。清朝貴妃編制兩員,地位位於妃之上、皇貴妃之下。這裡所說的兩員是兩個編制,並不一定滿編滿員,貴妃之位可以空置、也可以只有一位,但最多隻能有兩位。而且,有貴妃去世或者被降級之後,可以以其他妃嬪補充。清朝的皇貴妃自設立起,編制只有一員,地位和待遇僅次於皇后。正因為地位僅次於皇后,與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遙,而且有明代一些皇貴妃倒逼皇后的先例存在,象徵意義太過明顯。因此,清朝規定,皇后在位期間不設皇貴妃,為的就是怕皇貴妃威脅到皇后的地位。整個清朝二百餘年,只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清仁宗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年,清高宗在南巡期間突然以“斷髮”為由,收回皇后烏拉那拉氏(一說輝發那拉氏)的冊寶,並將其遣送回京,只給予答應的生活待遇。雖然沒有公開廢后,但實際上烏拉那拉氏已經被“不廢而廢”了。就在清高宗“廢后”之後不久,魏佳氏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因為彼時烏拉那拉氏並沒有被正式廢黜,名義上依然還是皇后。所以,魏佳氏有幸成為了清朝二百餘年裡唯一皇后在位時被冊封的皇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前面說到的“攝六宮事”。清朝皇貴妃與其他妃嬪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攝六宮事”。在皇后出缺的情況下,清朝皇帝冊封皇貴妃時通常會加上“攝六宮事”(臨終冊封的前安慰性質的皇貴妃和死後追封的皇貴妃不在此列)。什麼意思?用大白話說就是“代理皇后”!明白為什麼清朝為什麼規定皇后在位不設皇貴妃了嗎?皇貴妃的用途就在這裡,她實際上就是副皇后、代理皇后。皇后在位時設置這麼一個副皇后等級,象徵意義太過明顯,對於皇后的威脅也太大了!清朝著名的、攝六宮事的皇貴妃基本上後來都成為了皇后或者皇太后(死後同樣也是皇后),如清聖祖(康熙帝)的表妹兼繼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清仁宗(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等等,都曾經以皇貴妃身份攝六宮事。佟佳氏生前即被冊立為了皇后,魏佳氏死後在兒子清仁宗即位之前也被清高宗(乾隆帝)追諡為了皇后。即便是晚清時期恭忠親王奕訢的生母的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既非皇帝嫡母、也非皇帝生母,最終也由攝六宮事的皇貴妃成為了皇太后、追諡皇后!這就是皇貴妃與貴妃的最大區別。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貴妃雖然比妃多了一個貴字,但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僅僅是地位和待遇的差別而已。除非皇后、皇貴妃都出缺,皇帝特別指定某位貴妃管理後宮事務,貴妃是沒有“攝六宮事”之權的。而且,這種授權只是臨時的,如果皇帝不滿意,完全可以換成其他貴妃,甚至某位妃!但是,皇貴妃不同,只要皇后出缺,她“攝六宮事”就是合法的、是名正言順的,並不是臨時委派。除非這位皇貴妃死了、被廢了,或者冊立了新皇后。否則,“攝六宮事”的只能是她,別人無權染指。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除此之外,清朝在雍正元年之後,皇貴妃還擁有了一項貴妃沒有的特權,那就是入葬帝陵地宮!清世宗(雍正帝)為了彰顯對鐵桿盟友怡賢親王胤祥的特殊優待,在雍正元年破格追尊胤祥的生母章佳氏為敬敏皇貴妃,並且將其梓宮從景妃園寢遷出,葬入景陵地宮,開啟了皇貴妃入葬帝陵地宮的先例。此後,皇貴妃入葬帝陵地宮成為定製。當然,前提是這位皇貴妃必須死在皇帝丈夫入葬地宮之前。否則,就只能屈尊妃園寢了,不能像皇太后那樣另建後陵。不過,位置肯定是妃園寢中最尊貴的位置。而貴妃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無論貴妃有沒有管理過後宮,也無論貴妃生前多麼受寵,她死後只能葬入妃園寢,沒有資格進入帝陵地宮!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爱历史的小曹气
2019-05-07

在清朝後宮中,皇貴妃位同副後,當皇后病逝或者身體不好不能執掌六宮之時,皇貴妃就是六宮之主。

皇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眾妃之首,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寵、皇后被廢、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晉為皇后之前的預備這幾種情況下設立。

而貴妃卻相差甚遠,貴妃僅是一個封號,因為受到皇帝寵愛多一些,等級比一般妃子要高,貴妃與皇貴妃之間可以說是鴻溝般的差距。

侃洗雷
2019-05-08

區別就是等級不同,生活質量不同.拿清朝為例,後宮按名位、級別,享受不同的待遇,月銀、服飾、伙食標準、服務人員數額、住房面積及其裝修水平,還有儀仗的規模等等,都各有相應的規格。

清朝總分為八個等級: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皇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而且和皇后一樣只能有一個.沒有皇后的時候後宮的管理之權就落在皇貴妃手上了.

妃子的地位就太低了,沒見康熙王朝裡演的惹怒了康熙就被派出刷馬桶到死嗎?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妃子的地位.至於那些答應常在什麼的就更別提地位了,就比宮女強了那麼一點點!只能強一點點!反正是肯定去不了二仙橋了.

四川達州
2019-05-10

皇貴妃是明代開始設置,等於是在貴妃這個等級上單獨設置的更高級皇妃。清代延續。正因為如此,皇貴妃基本屬於次後,與皇后不會同時存在。所以,皇貴妃就是沒有皇后身份的代理皇后。

貴妃於南北朝時期出現,與貴嬪貴人合稱為三夫人,是皇后之下最高等妃嬪。唐代,貴妃成為皇后之下四妃之一,與德淑嫻等平級,但由於特殊的貴字隱約成為更高皇妃。如不能被公開封后的楊玉環實際代理皇后多年。明代開始貴妃成為獨立皇妃等級,僅次於皇后。明憲宗另設皇貴妃,貴妃降為皇后之下的第二等的皇妃,高於普通妃。

译路若扬
2019-05-08

皇貴妃自明代開始設立,是皇帝專寵的妃子。在清代,除了早期特例,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后,只設一位,一般不會和皇后同時存在,如果有皇后的話則不設皇貴妃,沒有皇后則從貴妃中選擇一位名位最居前的,封為皇貴妃,代攝六宮事。

皇貴妃的朝服為金黃色,貴妃只有在經過皇帝的特旨允許後,才能服用金黃色朝服。

皇貴妃在皇帝駕崩新皇帝即位後是了不起的存在,新皇帝會將其尊為“皇考皇貴太妃”,而皇貴太妃在後宮裡,是僅次於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存在,地位甚至還在皇后之上。皇帝本人見皇貴太妃也要下跪請安,逢年過節還要行兩跪六叩大禮。

後宮后妃等級的高低排位大體是這樣: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貴太妃

貴太妃

皇后

皇貴妃

太妃

貴妃

……

小川说史
2019-05-08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這兩個等級差別還是很大的。皇貴妃這個稱號始於明朝,是明宣宗朱瞻基為了自己的小老婆孫貴妃而增設的一個后妃等級,位在皇后之下,貴妃之上。朱瞻基的原配皇后胡氏是由爺爺明成祖朱棣指婚,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實質感情。加上胡皇后一直無子,明宣宗又是個性格活潑的皇帝與皇后恬靜的性格完全相沖,導致明宣宗對這個皇后完全不喜歡。孫貴妃早年被養育宮中,算是與孫貴妃青梅竹馬,孫貴妃相貌出眾,而且與宣宗志趣相投,都是活潑好動的性格。這樣一樣宣宗心裡就有了廢掉胡皇后,立孫氏為皇后的想法。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增設皇貴妃這一后妃等級就是為立孫氏為皇后做準備。孫氏本來於宣德元年就已經封為貴妃,孫貴妃又在宣德二年生下了明英宗,隨後就被封為皇貴妃,此時孫貴妃就只差一個皇后的名號了。宣德三年明宣宗最終下令廢除了胡皇后,至此孫貴妃成了孫皇后。以後後宮中就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中宮皇后還在,皇貴妃之一等級是空而不設的。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後來的清朝也繼承了明朝的這一傳統,雖有皇貴妃這一名號但是空而不設,就是不想給皇后造成太大壓力,讓人有覬覦之心。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乾隆30年,乾隆的第二任皇后無故被廢。對於這一清史疑案,其中有一種猜測就是乾隆想要立嘉慶的母親也就是延禧宮攻略中的魏瓔珞為皇貴妃,打破了中宮建在不立皇貴妃的傳統,導致了皇后的激烈反對,最終皇后斷髮明志,惹怒乾隆最終被廢。

可以說皇貴妃是和皇后半步的之遙的存在,在沒有皇后的情況下皇貴妃就可以代行皇后職權,乾隆廢掉皇后以後,魏佳氏(魏瓔珞)就是以皇貴妃身份掌六宮之事,比貴妃拉風太多。

回答完畢。

白开水
2019-05-07

皇后是皇上的正妻,是後宮中權力最大的女人,而皇貴妃只能算是一個側室,雖然權力也很大,但也還是在皇后之下。

皇后名稱自秦漢沿用至清末。皇后在後宮的地位等同於皇帝在前朝的地位,而且每一位皇后幾乎都是出身名門望族的,身份十分尊貴,並且皇后還擁有管理後宮事務的權利。而皇貴妃則是除了皇后和太后以外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一般只會立一個,相當於是側皇后,如果皇后病重,皇貴妃有處理後宮事務的權利。在有些情況下,如果皇后去世,皇貴妃就是下一任皇后。 我也是網上看的

路遥lgy
2019-05-07

古代皇宮中,皇帝的正室妻子立為皇后。皇貴妃一般指側室,就是指皇后下面的冊封。一般皇貴妃也是一人,或許有的帝王是兩位皇貴妃。皇貴妃要比貴妃等級要高些。是說,如果皇后去世,皇貴妃才機會當上皇后。

相關推薦

推薦中...